臺灣長榮航空人士再震動 張國煒董事長之位恐不保

2021-01-07 中國臺灣網
臺灣長榮航空人士再震動 張國煒董事長之位恐不保

2016年03月12日 08:47:00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央社」3月11日報導,由臺灣長榮集團已故董事長張榮發的遺囑所引發的風波仍未終結。大房方面11日再出招,張榮發基金會改派長榮航空法人董事林寶水,取代原派董事張國煒,使張國煒的長榮航空董事長職務恐怕不保。

  報導指出,長榮航空11日下午將召開臨時董事會,討論撤換長榮航空董事長一職。在張榮發基金會改派長榮航空法人董事下,張國煒有可能將被撤換。

  熟悉長榮集團內部運作的人士指出,現在張國煒只能透過自己掌控的華光公司改派董事,才有機會保住董事長席位。

[責任編輯:李學磊]

相關焦點

  • 臺灣長榮航空人士再震動 董事長發言人同遭撤換
    &nbsp&nbsp&nbsp&nbsp據臺灣「中央社」3月11日報導,由臺灣長榮集團已故董事長張榮發的遺囑所引發的風波仍未終結。大房方面11日再出招,張榮發基金會改派長榮航空法人董事林寶水,取代原派董事張國煒,使張國煒的長榮航空董事長職務恐怕不保。
  • 長榮航空人事地震 董事長張國煒被撤
    圖:張國煒認為,董事會召集的程序不合法/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據中央社臺北報導:長榮航空11日召開臨時董事會,撤換董事長張國煒,由林寶水接任。林寶水是長榮集團40年忠臣,對海運、航空都有貢獻。此外,發言人聶國維也被一併撤換,由原長榮航空駐大陸總代表柯金成擔任發言人。  40年老臣林寶水接任  林寶水是淡江電算系首屆校友,1976年進入長榮集團,曾派駐美國、英國,1999年升任長榮航勤總經理,因表現優異,2002年晉升長榮航空首席副總,2004年升任長榮航空總經理,2005年至2011年接任長榮航空董事長。
  • 長榮航空原董事長張國煒正式申請成立星宇航空
    臺灣長榮航空原董事長張國煒籌劃成立星宇航空(Starlux Airlines),3月14日向臺灣民航主管部門遞件申請設立航空公司,若順利,將成為臺灣第7家飛航國際線的航空公司。 據臺灣媒體報導,星宇航空3月14日向臺灣民航主管部門遞件,張國煒親自前往。根據星宇航空規劃,初期將引進空中巴士A321 neo新型客機10架,2019年底引進第1架,配合5階段試行驗證作業,以及民航主管部門要求新公司須有3架飛機規定,2020年初會引進至少3架,2020年初正式開航。 臺灣交通部門主管賀陳旦3月15日表示,審查時間約1到3個月,樂見航空業有多元化競爭。
  • 長榮航空董事長張國煒:今年業績成長10%
    長榮航空董事長張國煒:今年業績成長10%2014-05-08 15:50     來源:中國臺灣網     編輯:孟雅詩  中國臺灣網5月8日消息 臺灣長榮航空新機隊布局再下一城。長榮航空預計在21日引進2架具有SKY WiFi無線上網功能的全新波音777-300ER新機,配合6月初北美線增至55班,新機從6月3日投入北美線。董事長張國煒昨(7)日樂觀指出,今年各主要航線都有長足的進步,預估平均業績可成長10%。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長榮航近年砸重金展開新機改造。
  • 【死難瞑目】長榮內鬥再升級 張國煒丟海運董事
    一個人一生其實需要的不多,如果我們以最誇張的手法來衡量,就算一個人一個月花10萬塊,一年也就120萬元,十年1200萬元,就算你能活到一百歲這麼長壽好了,你的一生至多也不過用掉一億兩千萬元,也就400萬美金,好了,生前你賺錢再多,
  • 長榮航空前董事長張國煒拼東山再起 名嘴:他應該很後悔
    長榮航空前董事長張國煒拼東山再起,將成立新航空公司「星宇航空」。(本報系資料照)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12月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長榮航空前董事長張國煒將成立新航空公司「星宇航空」,是否會展開「王子復仇記」備受外界關注。不過,名嘴蔡玉真認為,星宇航空可能會聚焦在商務包機、私人飛機的市場,不太可能與大房哥哥們的長榮航空正面對決。
  • 長榮集團大房又出招?張國煒長榮海運董事沒了!
    華夏經緯網3月1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遭長榮航空臨時董事會撤換董事長一職的張國煒12日接受媒體訪問指出,他父親的遺囑就是那樣寫,他也是被一步步夾殺,希望新團隊善待員工,今後他將周遊列國,享受美食。   報導稱,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二房獨子張國煒,繼接連被拔掉集團總裁、長榮航董座、榮運董事之後,又再度失去長榮海董事之位!
  • 張國煒不考慮回長榮
    長榮航空二房獨子張國煒遭大房突襲,被拔除長榮航空董座,張國煒昨天透過律師宋耀明發出聲明表示,「心寒」、「對被迫辜負父親張榮發的期待感到遺憾
  • 臺灣長榮航空前董事長要在島內成立新航空公司
    前長榮航空董事長張國煒。(圖片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中國臺灣網11月30日訊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近日臺灣復興航空解散,臺灣長榮航空前董事長張國煒曾被傳言接手興航,《財訊》雙周刊30日報導指出,張國煒要另外成立一家新的航空公司,已登記成立「星宇航空」。網友得知後興奮不已,期待除了臺灣的華航與長榮航空外還能有新選擇,支持張國煒「王子的復仇」。
  • 「誰掌長榮」進入關鍵劇集 遺囑公開激化兩房矛盾
    2月18日,內部員工收到公告,宣布依照張榮發生前所立遺囑,「原長榮集團副總裁兼長榮航空公司董事長張國煒,升任長榮集團總裁兼長榮航空公司董事長,管理全集團國內外各公司一切事務」。公告同時附上張榮發親筆手寫遺囑的複印件,載明過世後所有存款、股票、不動產等「全部由四子張國煒單獨繼承」。
  • 臺灣星宇航空將開航 不打價格戰 董事長會駕駛首航飛機嗎?
    航空圈訊 臺灣長榮航空原董事長張國煒創辦的星宇航空(STARLUX Airlines)將於2020年年1月23日正式開航,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原計劃會親自駕駛客機,開啟星宇歷史的一刻,但目前得知的消息指稱,開航當天貴賓雲集,張國煒必須親自接待,分身乏術,恐無法親自駕機載客。
  • 前長榮航空董事長張國煒砸20億擬復出 目標2年飛航
    華夏經緯網2月2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周刊報導,前長榮航空董事長張國煒打算籌資新臺幣20億元,購買10架新飛機,飛航東南亞。對此,前長榮航空發言人聶國維表示,目前在討論新機型的階段,盼2年後飛航。
  • 臺灣星宇航空即將開航 董事長再赴德國接收駕駛新飛機回臺
    航空圈訊 臺灣星宇航空(Starlux Airlines)接收第2架飛機,繼10月份接收、駕駛首架飛機之後,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再次親自前往德國接機。 0月張國煒駕駛星宇第一架飛機回臺灣 星宇航空表示,其第2架A321neo於10月中進入最終組裝階段,公司同樣安排機務團隊駐點全程監造,張國煒董事長日前再度率領接機小組,前往空中巴士漢堡廠區展開交機工作,親自執行每項檢查作業
  • 張榮發遺囑曝光,次子張國煒升任長榮總裁
    ,都由二房獨子、現任集團副總裁暨長榮航空董事長張國煒繼承,且由張國煒升任集團總裁。張國煒在集團內部公告即起接任總裁,大房長子張國華等三名兄弟則通過集團發表聲明,對張國煒獨自片面宣布升任總裁、將私密遺囑公諸於世之舉感到遺憾。長榮集團大房、二房之爭正式浮上檯面。
  • 張國煒,史上「最痴情太子爺」!
    他就是臺灣前長榮集團董事長,張國煒,人稱「最痴情太子爺」。01本是私生子卻最得父親喜愛要講述這段如此勁爆的往事,先要介紹張國煒的父親,張榮發。當時張國煒才23歲,年輕氣盛,不顧老爺子的反對,就和蔡菁珊走到了一起。誰知過了半年,兩人就因為聚少離多而離婚,之後張國煒又在飛機上遇到了空姐葉淑汶。葉淑汶長相甜美,性格溫和,工作認真,有「長榮之花」之稱,張國煒開始追求葉淑汶。
  • 被三次趕出《大宅門》的私生子張國煒!
    他就是臺灣前長榮集團董事長,張國煒,人稱「最痴情太子爺」。本是私生子卻最得父親喜愛要講述這段如此勁爆的往事,先要介紹張國煒的父親,張榮發。長相清秀的葉淑汶(右),有「長榮之花」的稱號葉淑汶長相甜美,性格溫和,工作認真,有「長榮之花」之稱,張國煒開始追求葉淑汶。
  • 長榮公告 張國煒律師批不符張榮發遺囑
    長榮大房二房爭產再衍爭議,張國煒的律師宋耀明今天指出,長榮國際公司昨天發布公告「長榮集團島內外各公司須陳報至長榮國際公司事項」,此舉等於將過去張榮發先生在世時設立之長榮集團管理總部,移到長榮國際公司運作,不符張榮發的遺囑。
  • 長榮航空爆醉酒值勤,張國煒8字酸爆
    長榮航空昨(21)日驚傳事務長『醉酒值勤』,被同機空服員於臉書爆料『這趟旅行讓我永生難忘』,直指事務長到班後『頭髮凌亂眼神渙散,到一個極致』,上機收餐時『把整個客艙燈光關閉,請學姐打開,還一直開又關』,事後,長榮航空也出面證實此事,確認該事務長血液酒精濃度已超出正常值,並以免職處分。
  • 臺灣新成立航空接收2架新飛機 董事長自己駕駛 今後仍親自接機
    航空圈訊 臺灣星宇航空(Starlux Airlines)第二架新飛機12月23日清晨順利降落高雄小港機場,隨後並轉往桃園國際機場,同樣由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親自開回臺灣。張國煒下機後表示,只要有時間,未來每一架新飛機都會由他親自接機跟檢查。
  • 長榮接班啟示錄:能賺錢的是生意,能傳承的才是真事業
    自此,長榮家族爭鬥,以張國煒全盤皆輸告終,臺灣媒體調查指出,導演這場豪門恩仇錄的靈魂人物,是張榮發的大房三子張國政。張國煒,綽號「小K」,當他得知被撤換董事長一事,表面上處之泰然,先是透過律師「跨海」發表聲明,大致的意思就是,責怪大房不尊重張榮發遺囑。張國煒當「一日總裁」,身陷被趕出長榮集團的危機中,一個最大的原因是股權架構上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