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鋼琴課》(The Piano)配樂

2021-02-21 楓影視


  《鋼琴課》是簡·坎皮恩編劇並執導的第三部電影,它是一部情節感人,充滿激情的經典作品。

  《鋼琴課》講述的故事發生在維多利亞時代,描述了一位有語障的少婦在剛剛被殖民的紐西蘭荒曠野所表現出的叛逆精神。艾達·麥格拉思(霍利·亨特飾)不能說話,她的小女兒叫弗洛拉(安娜·帕奎因飾),性格好強。迫於無耐,麥格拉思帶著她的女兒嫁給了一個粗俗的移民,這傢伙以搶奪土地為業,名字叫斯圖爾特(山姆·尼爾飾)。由於斯圖爾特不讓麥格拉思把她心愛的鋼琴帶回到新家,麥格拉思一開始就對斯圖爾特沒有絲毫好感。後來,斯圖爾特與他的工頭喬治·貝恩斯(哈維·凱特爾飾)做了一個交易。貝尼斯把鋼琴退還給斯圖爾特,而斯圖爾特則答應讓他的妻子給貝尼斯上幾次鋼琴課。事實上,貝恩斯對麥格拉思青睞已久,後來,鋼琴課實際上也就成了他與麥格拉思偷情的好機會。仇恨與欲望不斷侵襲著故事中的三個角色,殘忍漸漸開始吞食這塊小小的歐洲殖民地。


  導演坎皮恩讓整部電影都充滿著一種憂鬱但富有詩意的情緒,劇中的每個人物都在強烈地掩飾自己的情感與欲望;艾達埋藏著本能的情慾,貝恩斯深藏著內心的溫柔,而斯圖爾特則強壓著憤怒與暴力。

  坎皮恩對這部影片可謂悉心執導,她把動作精細到演員的每一個眼神和手勢。演員透過木欄的一瞥,對著窗簾的掃視,或者從指縫間的一瞄,都相當地考究。坎皮恩通過對眼神及肢體語言的刻畫,充分展示了霍利·亨特那含蓄而富有暗示性的表演才能,同時也強化了電影的思想深度。霍利·亨特也因此而享有現代莉蓮·吉什的美譽,並與安娜·帕奎因一起榮獲奧斯卡獎。而坎皮恩則榮獲得了奧斯卡編劇獎。坎皮恩的最成功之處在於:他能夠在現代的電影院裡用詩一般的語言向觀眾展示一段動人故事。

心靈渴望歡樂

The Heart Asks Pleasure First

電影《鋼琴課》(The Piano)原聲音樂專輯

  電影《鋼琴課》(The Piano)的配樂是由英國作曲家麥可·尼曼(Michael Nyman)負責完成。麥可·尼曼(Michael Nyman)1944年出生於倫敦,精於細微實驗樂風。在鋼琴把兩個相愛的人聯繫在一起、美妙的音符成為溝通兩個人思想感情的媒介、鋼琴做為影片的主角時,尼曼就必須揣摩啞巴女主角與鋼琴合而為一的情感表達,他指尖下碰觸的琴鍵一點一滴溢出女主角內心流動的情感,急促時的激情憤怒,潺潺流動時那種悠然於天地間的瀟灑恣情,鋼琴樂曲完成後再加上瀰漫著哀怨寂寥的歐式華麗風雅弦樂,猶如命運一般,無時無刻不在象徵女主角的鋼琴「聲」邊翩翩然的糾結纏繞,構成女主角、內心的情感、鋼琴三個個體因孤獨而相依的情懷。尼曼以素描心情畫的風貌,取代戲劇性為傳統的電影音樂手法,經由鋼琴與弦樂所演繹的多樣心情路徑,與鋼琴師的心靈邂逅。



  這部電影猶如一部曠野中的希臘悲劇,劇中毛利人合唱的那希臘式的歌謠,與那個時代紐西蘭荒蕪的生存環境交相輝映,使這部悲劇顯得非常地和諧。的確在這部片子中,毛利人的歌謠與荒蕪的自然環境構成了一個刻畫人物的特別要素。

  電影《鋼琴課》中音樂的作用非常重,因為鋼琴不僅是片中啞聲的女主角表達情感的重要手段,也由此引出一段難以抑制的逆愛。當然你除了會被影片中這波濤洶湧的黛色海灣,以及浪漫的故事所吸引外,還會被鋼琴所彈出的那段優美的主旋律音樂所感動,一閉上眼,你仿佛就會看到小姑娘的白裙飄揚舞翩躚,和聽到流暢的仿古典時期的鋼琴曲,非常優美。

  電影《鋼琴課》一開始就以鋼琴聲帶出女主角口不能言,只以琴聲表達自己的情感。優美動聽的鋼琴旋律貫穿整部電影。更襯託出故事中愛情的悽美,激情的澎湃,以及親情的溫暖等等。其中最為經典的一段當屬在女主角登陸陌生海岸時,寬闊的天空略顯灰暗,洶湧海浪不時衝刷著淺黃的沙灘,一部鋼琴孤然而立,母親心醉的彈奏,女兒快樂的奔舞……音樂與畫面的完美結合正是此片成為經典的原因之一,是一部觸及心靈的作品。

  影片配樂主題的標題為「心靈渴望歡樂」(The Heart Asks Pleasure First)。作為尼曼在電影領域的成名作,它儘管未能隨同影片一起獲得提名,但已被公認為一部佳作。這一主題旋律揭示了不會說話的女主角心中埋藏著的熾熱情感和她的全部人生體驗,以及她對於自己視若生命的音樂的無比熱愛。

  影片音樂《The Promise》被香港音樂人改編成《暗湧》,林夕作詞,王菲演唱。


溫馨提示:楓影視文化藝術共賞轉載發布內容如有侵權,請後臺聯繫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我們希望在資源共享的同時,與您共同維護網際網路的良好生態,謝謝.

相關焦點

  • 讓愛永恆:重溫電影中經典的鋼琴配樂
    在弦樂大統天下的配樂界,聽慣了氣勢恢宏的電影原聲,你還記得那一段段清秀而熟悉的鋼琴配樂是來自哪部電影嗎?
  • 欣賞電影《鋼琴家》與蕭邦的鋼琴曲
    電影《鋼琴家》片段片中斯皮爾曼戰前\戰後在電臺演奏蕭邦升C小調夜曲  2002年歷史傳記電影《鋼琴家》(「The Pianist」,又名: 戰地琴人、鋼琴戰曲、鋼琴師)由著名波蘭導演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執導,美國影星阿德裡恩·布勞迪(Adrien Brody)主演。
  • 欣賞電影《鋼琴家》與蕭邦的鋼琴曲(珍藏版)
    電影《鋼琴家》片段片中斯皮爾曼戰前\戰後在電臺演奏蕭邦升C小調夜曲2002年歷史傳記電影《鋼琴家》(「The Pianist」,又名: 戰地琴人、鋼琴戰曲、鋼琴師)由著名波蘭導演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執導,美國影星阿德裡恩·布勞迪(Adrien Brody)主演。
  • 電影配樂大師裴曼·雅茨達尼安:一架命運讓他打開的鋼琴
    電影內容使人不禁對裴曼的配樂展開遐想,裴曼應該如何通過音樂為這個充滿了中國時代印記的故事增添表現力? 阿蘭·巴迪歐在《電影作為哲學實驗》中將電影總結為一種綜合的藝術,一種創造情境與關係的藝術。而裴曼認為這種綜合的前提就是「虛構」:「配樂在電影中就像是一種對虛構的供認。」
  • 陪你去上海,聽一場電影原聲音樂會~
    》/《鋼琴課》/《愛情故事》莫裡康內:《海上鋼琴師》電影配樂組曲             鋼琴獨奏Morricone, The legend of 900  (Suite from the film)(pianosolo) 9.莫⾥裡康內:《天堂電影院》電影配樂組曲            鋼琴大提琴合奏Morricone, Nuovo Cinema Paradiso, Main
  • 人物|pianoboy:網易雲音樂人氣音樂創作人
    )高志豪pianoboypianoboy演奏照來自寶島臺灣鋼琴詩人獨立而優秀的音樂創作人除此之外還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理工學霸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碩士還是物理學家霍金的第二代學生pianoboy演奏照成就achievements具有高音樂藝術造詣,風格獨特别致,令人耳目一新在純鋼琴中混入流行,搖滾,Hip-hop
  • 申小龍:你在意piano發音從雙唇到舌尖的感覺嗎?——反觀「鋼琴」之於《鋼的琴》
    例如piano這個單詞,我們譯做「鋼琴」,實際上把它放在了漢語的系統裡。「鋼」和「琴」都是具有漢語的意義的。那麼對於中國人來說,直接使用piano和使用「鋼琴」一詞相比,應該表達的意義會更貧乏。但在上一次提問中,您認為不譯詞可以表達更豐富內涵。這是怎麼回事呢?這種更豐富的內涵是英語的內涵嗎?那麼這種內涵又是怎樣到達我們的意義系統裡的呢?
  • 讓代碼飛出一段鋼琴曲(freepiano小助手)
    概述突然想玩一下鍵盤彈曲子,就找到了freepiano,專業的東西不懂,就找了寫簡譜來玩玩,感覺挺不錯的,哈哈~~玩瘋了之後,突然想到,我平時寫代碼,是不是可以彈出一段曲子呢,是不是心情會變得非常好,代碼也寫的更有節奏呢~~說不定還搞出來一個什麼《代碼之歌》的鋼琴曲~~ 嘎嘎突然被自己這個想法吸引住了,不管咋樣,每敲下代碼的一個字符
  • 男高音喬納斯·考夫曼演唱電影《教父》主題曲「Parla più piano」
    Jonas Kaufmann 《Parla più piano》
  • 經典勵志電影:《鋼琴課》
    艾達遵從父親的安排,嫁給遠在紐西蘭的斯圖爾特——一個她從未見過面的男人。    船把她們送上紐西蘭荒涼的海灘,艾達和弗洛拉等待斯圖爾特來接她們。她們只有簡單的行李,卻有一架黑沉沉的鋼琴。斯圖爾特帶著一幫土著人來接艾達,因為道路難走決定把鋼琴留在海灘上。    艾達思念自己的鋼琴,只好求助於鄰居貝恩斯,請求貝恩斯帶她和女兒去海邊看鋼琴。
  • 一個啞女深邃的情感世界——電影《鋼琴課》(錄音剪輯)
    電影《鋼琴課》錄音剪輯   簡·坎皮恩的《鋼琴課》是一部幾乎堪稱完美的女性電影。所謂女性電影是指它向人們展示的不再是女人世俗意義上與男人的對抗,而是一個內心獨立、能夠在精神上自足的女性在經過掙扎之後,與現實達成和解的過程。
  • 紐西蘭穆裡懷黑沙灘||背景:電影《鋼琴課》
    遂上網搜索,果然電影《鋼琴課》就在這裡拍攝,這部榮膺坎城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和五項奧斯卡獎的影片,曾是20年前我最喜歡的一部。身臨其境,多年前第一次看這電影的情形,和姐姐在西南師大的一個破錄像廳裡,那個時候我們每天有七八個小時泡在琴房裡,晚上就看各種經典電影,蠻荒的紐西蘭黑色沼澤地裡優美的鋼琴聲和啞女艾達蒼白的面孔,成了90年代末難忘的個人青春史料。
  • 第一堂課認識鋼琴~歷史和結構
    鋼琴的歷史:     鋼琴(piano forte或forte piano),簡稱piano,是一種鍵盤樂器,用鍵拉動琴槌以敲打琴弦。從十八世紀末以來,在歐洲及美國,鋼琴一直是最主要的家庭鍵盤樂器。鋼琴的發展史:   1.早期鍵盤樂器    大鍵琴與古鋼琴(小鍵琴)    從十六世紀末葉開始,大鍵琴和古鋼琴的兩種鍵盤樂器逐漸盛行起來,直到十八世紀末了,才被鋼琴取而代之。 a. 古鋼琴(Clavichord)又稱小鍵琴,是早期鍵盤樂器的一種,十五世紀便已出現。它由扁薄的長方形盒子構成,沒有腳,可以放在桌上彈奏。
  • 【軟體分享】鍵盤鋼琴軟體—Everyone Piano v2.0.5.5
    同時擁有強大的自帶音色庫,音色逼真,實時演奏,即使是在板載音效卡上也可以實現無延遲演奏,同時還可以模擬鋼琴的踏板效果。EveryonePiano 擁有海量曲譜,用戶通過該軟體可以實現曲譜連播,也可以下載每一首曲譜的五線譜,雙手簡譜和EOP文件。EveryonePiano 旨在讓每一個人都可以「零成本」學習彈鋼琴。
  • 與《霸王別姬》比肩的電影,就是——《鋼琴課》
    ——那一年,《霸王別姬》徵軍坎城,戰果斐然,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斬獲金棕櫚的影片。但那一年的榮光,並不獨屬《霸王別姬》,還有一部電影同樣驚豔了影迷和評委,因為實在分不出孰高孰低,評委最終投票決定,將金棕櫚同時頒給兩部電影,這部與《霸王別姬》比肩的電影,就是——《鋼琴課》簡·坎皮恩這是一個
  • 鋼琴課到底能不能做成遊戲?
    因此,我們批判某些創新並不等於否定創新本身,而否定的是錯誤的創新方向。希望這種批判,能有助於走在創新前沿的人們找到真正的出路。虎皮紗曾經在《那些遊戲教會我們的》這篇文章中講到遊戲對鋼琴教學的啟發。現在,據說真有人直接把鋼琴課做成遊戲了,並且打算將其推廣到市場上,成為鋼琴老師發家致富的利器。很明顯,這是一個錯誤的創新方向。
  • 只是那一架鋼琴嗎
    「彈鋼琴」用英語怎麼說?我想幾乎所有人都會脫口而出「play the piano」。但真相是否就這麼簡單呢?就在前幾天的課堂上,我在講動詞jouer的用法時,講到詞組「彈鋼琴」的法語表達是「jouer du piano」。為了讓學生對這個詞組記憶更深刻,我用英語和法語進行對比。
  • 編導電影鑑賞影評:《鋼琴課》
    如果說哪部電影最能代表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那麼首先就會想到這樣一部愛情片《鋼琴課》。這部電影是由紐西蘭的一位女導演執導,並還被附上了「一部現代女權的經典之作」的稱號,導演簡·坎皮恩的這部《鋼琴課》以鋼琴為主要的物價,描述了一個在男權社會中壓抑和重生的女性形象,導演更用另一種微妙的方式,摒棄了傳統女性主義電影中那些只片面展示的女性與客觀世界的對抗, 而是將目光聚焦在女性的內心世界。
  • 這5部鋼琴電影裡你最喜歡哪首配樂?現場彈奏給你聽
    鋼琴樂是《調音師》這部電影的主要音樂構成,男主角阿卡什是一名鋼琴調音師,片中會多次出現男主演奏鋼琴的音樂片段。想必不論是鍾愛古典音樂的樂迷或是喜愛當代經典電影配樂的聽眾都能找到自己所愛。電影《阿甘正傳》配樂——亞倫·史維斯查A大調鋼琴奏鳴曲第11號選段作品KV331——莫扎特米婭與塞巴斯蒂安主題選自《愛樂之城》——賈斯汀·赫爾維茨A大調間奏曲第2號
  • 分享 ‖ 電影資源及下載地址:《鋼琴課》(未刪節版)
    【鋼琴課(又名:鋼琴別戀)】百度網盤連結:https://pan.baidu.com/s/1dFTp3L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