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河浸透我的身軀 奔騰著衝刷我的心靈 滌蕩我的靈魂 我再溫柔的流向你化作每縷茶香
---雯晨茶具
雯晨烏金石
烏金石,也稱黑金石、包金石、中國墨黑、蒙古黑、黑膽石及黑玉石。臺灣稱火山巖,出口到國外則被譽稱為"夜玫瑰"。烏金石似有金屬結晶之閃耀,俗稱烏金石,屬火成巖。其質地堅硬細膩,結構均勻,光澤度高,純黑髮亮、質感溫潤雍容、內斂、沉穩。產於青海省化隆、循化黃河區域。
烏金石屬火成巖,由於石塊本身存在的硬度,經黃河激流不斷剝蝕、磨礪,造成一種差異剝蝕效果,使石塊稜角磨盡,並在表面形成各種曲線及大小空洞和溝槽,於是烏金石的外形變成千奇百怪而極具觀賞價值。
烏金石質地緻密細膩,色澤烏黑髮亮。石體曲線流暢,孔洞、溝槽較多,形狀怪異,多具象形。純黑是烏金石的特點,顯現出樸拙敦厚、肅穆沉穩,威嚴豪壯,典雅高古。它外表堅硬,內裡溫柔細膩,是一種可以長久做茶盤的好材。
烏金石山西黑主要出產於山西,是世界上最純最黑的花崗石,其結構均勻,光澤度高,純黑髮亮、質感溫潤雍容。在外觀和物理特徵方面與南非黑、印度黑相媲美,但價格明顯低於後兩者。所以山西黑是國外石材商的首選。蒙古黑主要產於內蒙古,但是在韓國很有市場,雯晨烏金石茶器也受到許多韓國客人的青睞。蒙古黑屬於玄武巖,其顆粒較細密,磨光後板面顏色是黑色,但有一點點偏黃的感覺, 板面也有帶一些白點,製作成茶盤也是一件極美的藝術品。
「天地至精之氣結而為石,負土而出。」 3000年前,周穆王駕八駿之乘,登崑崙,在群衛之山攻,載玉萬隻而歸。賞石之風,始於商周,盛於秦漢唐宋,至今更趨空前。現代賞石文化進步,多主張形、色、質、紋、韻。形即石之勢,穩重、敦實,堅固永久性,主張四平八穩,體現厚重、內斂的謙謙君子之風。
雯晨烏金石茶盤在品茗的同時亦可感受東方茶道文化與茶藝揉合之美,又如紫砂可養,在茶湯的滋潤之下,日久愈加溫潤可觀。烏金石萬年永固,經久耐用,可十世典藏。
烏金石藥用價值
1、刀傷。用石炭搗成粉,敷傷口。瘡口太深不能速合者,加滑石。
2、誤吞金銀及錢在腹中不下。用石炭(一塊,杏核大)、硫磺(一塊,皂角子大),共研細,酒送下。
3、月經不通。用石炭末一錢調湯,送下去油的巴豆三粒,有效。
4、產後兒枕剌。用石炭(火煅、酒淬,凡七次)、石膏(火煅),等分為末。每服一錢半,粥送下。如痛不止,可再服。
烏金石四大製作工藝
①火燒面:用氧化火燒出凹凸的表面,屬仿古工藝。
②噴砂面:貼膜,然後用噴砂機,噴出各種圖案,沙子撞擊到石頭,石頭就脫落,貼膜地方不會,形成精細的圖案。
③荔枝面:用帶有幾個釘的垂直,錘在茶盤上,產生銼刀面。
④拋光面:使用400目砂輪打磨、然後再800目、3000目,形成光滑表層,上蠟再拋光 對於製造門檻最高的木製組合茶盤,僅僅是小菜一碟,只能說句石頭太容易,技術門檻低,茶盤製作工藝從難度劃分:木製組合盤>整木茶盤>石頭茶盤>竹子組合盤>竹子整塊拼合盤>科技木茶盤>樹脂茶盤,以上工藝,難度越高的,瑕疵率就越高。
保養篇
烏金石硬度高,密度好,遇冷遇熱不變形、不開裂、不褪色、不生異味、不易沾茶垢。雯晨多款黑金石茶盤,以整塊石製成,聚水為財,水在盤中,石來運轉生生不息。賦石頭之靈性,兼水土並容,五行相行,讓茶葉回歸自然。
石凝五行,結自然,雕歷史,刻光陰。石有靈氣,需要養,人石合一顯靈氣。奇石的保養講究水養、手養、體養、蠟養、油養。烏金石保養相對簡單,水養、茶養即可。飲茶完畢,用茶巾或茶刷浸滿茶湯,均勻擦拭茶盤表面,包括四周側面,不留死角,清除茶盤上面的茶葉等雜物,保障石頭呼吸暢通,使茶湯均勻滲入石膚,使石頭愈加溫潤瑩澈。
雯晨家居旗艦店囤年貨活動進行中 全場買滿領紅包更有好禮相送
茶具茶盤茶配件茶葉一站式夠齊全 來雯晨吉星高照雞年行大運
點擊左下角閱讀全文 可直接跳轉至雯晨家居旗艦店
我們將為您竭誠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