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節目看完,讓我完全改變了對編舞師的看法。以前我覺得舞者的個人實力才是最重要的,舞跳的多了自然就會編舞,跳整齊也只需要多練習就行。黃瀟,Apple,張建鵬這樣的編舞大神真的震撼到我了,編舞師真的是一支齊舞的靈魂。第六期王一博的點評最專業,講究細節和故事情節的評價,向觀眾表達了觀點也做了解說,不愧做過解說的人吶!他公平公正,對自己的團隊要求高,嚴格。
其實他會說場面話,對其他三個隊明顯溫和很多。但他對自己的隊員非常嚴格,不留情面的指出不足。這跟他在韓國做練習生的訓練有關吧,專業上只講結果不講情面。對於節目組的規則他完全接受,不牴觸不抱怨,無論是得了第一卻改規則,還是淘汰隊員,他都很配合。肖傑在齊舞裡真的是突出的好。動作極其到位穩定,非常乾淨利落,非常有美感。他單獨跳的時候會有一種輕鬆感,給人一種&34;的感覺。
放在齊舞裡跟其他人一對比,這種和諧感立即就凸顯出來。這就是頂級舞者對肌肉和動作的控制。超愛丹青,第一次看到中國風可以這樣融合,不是形,而是神,他的整個神韻完完全全是中國的東西,編舞簡直堪稱完美。第一遍看就特別喜歡丹青,覺得是幅流動的水墨畫,再看又發現了很多讓人驚喜的細節,而且街舞的元素不管是waacking還是breaking(中間boris那是不是還有點krump?)的動作都融合得特別舒服。
這麼棒的作品還是被一頭槓它不算街舞,一頭槓它不如學院派古典舞表達得純粹。感覺任何融合作品不管優不優秀都會被兩頭的頑固派抵制,偏偏他們還喜歡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鄙視大眾沒見識。丹青真的很絕,開頭喬治的轉手是研墨,然後黃瀟是畫師,每一個隊員都可以看作是筆下的墨跡,每個人的動線差不多都是跟著黃瀟的筆觸走的,看的遍數越多,越覺得這個構思太絕了。
王一博戰隊的確是讓人失望,隊內戰的作品兩個都不是特別亮眼,一個有梗,但放在四個戰隊一對比,平平。另外一個就是隊長評價的不齊,沒有記憶點,還有就是連貫。感受就是,隊長取題目有點太大了,不夠具體,這樣old school,太寬泛,導致編舞找不到北。其他的隊長選題國風,俠,也很大,但是具體一些了,這樣才能激發創作。期待下一期,能夠反擊,讓我們驚嘆,給手。
對於街舞我們是業餘的,但是無論是街舞,音樂,語言,文學,影視等等,這些都是豐富的文化傳播承載的在外手段,真正能讓我們共鳴和感受的,肯定是我們都認同的背後的文化內核,比如這兩個作品,我們在認同它們在外的美的同時,其實就是在認同它們傳遞的中國文化哲學思想,中國幾千年儒家文化傳遞的價值觀。《丹青》從鋪紙,磨墨,潑墨,作畫,畫成整個一氣呵成,動作都是街舞元素,意境確是古典元素,各個元素相互碰撞又相互合成,那才叫一個行雲流水!
《俠隱》最後撐船移動的時候我整個雞皮疙瘩起來了,原來舞還可以這麼跳啊。張藝興主題選擇最好,戰隊發揮非常出色,隊友太給力了,可以說雙贏局面,好作品一定是團隊發揮最大化,我也感覺像作者說的王一博太執著old,school,導致舞者發揮受限制,而俠這個概念太大,看你怎麼理解,我感覺王嘉爾這兩個作品更像刺客,可能與我理解的俠不同,第二支作品也很出色,鍾漢良選擇題材也很好,舞者是非常能發揮的,最重要的是我看到中國風的街舞可以做的那麼好,一點不違和,這是非常值得開心的,大於舞者的勝利,是不是我們可以多做中國風的街舞去宣傳我們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