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現象,家長面對叛逆期孩子應該怎麼辦

2020-12-20 騰訊網

勤藤教育經常會聽到家長這樣的苦惱,「孩子14歲了,最近變得很敏感,和他說話總是愛搭不理。」「應該是叛逆期到了,什麼事都和我對著幹,讓他寫作業他還發脾氣!」

孩子在14歲左右身體和心理上都會有很多變化,可能有的家長會發現自家孩子變得非常敏感,情緒起伏波動大,甚至有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

其實這是一個比較普遍的青少年成長問題,我們稱之為「14歲現象」

14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處於一個比較特殊的階段,他們既「成熟」也「不成熟」,身體和心理都在試圖獨立,又因為沒有足夠的經驗去解決遇到的一些難題,自身矛盾激化,驅使他們做出一些和日常有別的行為。

在這個階段家庭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又及其艱難,孩子的敏感使得在溝通時會有一定困難。

因為認知事物和問題的思維還不夠成熟,不全面,有時會出現比較偏激或者固執的想法,把家長老師的話當成約束和管教,從心理上抗拒對話而做出一些與之對立的行為。

想要幫助孩子安全度過「14歲」現象,家長要做好這幾件事。

一、正視問題,接納孩子

叛逆期只是生長階段的一個過程,大部分的人都會經歷這一時期,不管你是過分緊張還是順其自然,都不能逃避這個問題。

有時候孩子並不是故意要和家長對著幹,理解接納孩子。唯有直面問題,找到解決辦法給孩子正確的引導才是身為家長該做的。

二、認知自己

孩子在這個階段最大的困擾就是想要獨立但不夠了解自己,自我意識很強,但是承受壓力的能力比較弱,看起來暴躁易怒,卻脆弱又敏感。

認知自己是一件需要時間的事情,不必急於求成,讓孩子記住這幾句話:

1. 你學習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別的任何人;

2. 你無法得到所有人的喜歡,但父母一直會在你身後;

3. 不自卑,不自負,自信地做好你要做的每件事;

4. 心懷感恩,沒有人有義務一直幫助你;

5. 健康是一切的根本,無論想做什麼樣的挑戰,一定要愛惜身體;.

這裡的認知自己,不僅是孩子對自己的認知,家長也需要反思自己是否在孩子有不良行為的時候反應過激。

情緒極端化的家長遇到事情首先發脾氣,這對孩子來說本身就是一種傷害,還會刺激他們做出一些違背本心的舉動。

結果就是家長和孩子互相都很累,很不理解對方,產生隔閡。

家長的態度平和,會讓孩子感到安定,也更容易傾訴自己遇到的問題。

三、陪伴孩子

無論何時,家長的陪伴對孩子來說都是最好的教育,但陪伴可不是要家長時時刻刻守在孩子身邊盯著他們。

實際上孩子在這個階段會更喜歡和朋友在一起,也擁有了一些小秘密,但依舊會一些問題自己無法處理和解決,這種時候就需要家長適時給孩子提供一些建議或者方法,如果孩子只是需要一個聽眾,那家長就做一個單純的聽眾即可。

四、保護孩子的自尊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切忌翻舊帳,更不要做出侵犯孩子隱私的舉動,別追著問他和什麼人打電話和什麼人發消息,壓迫式的提問只會讓人覺得反感和排斥。

和孩子聊天而不是「審問」,從日常的對話溝通裡了解孩子的近況。

五、給自己留一點時間和空間

我們都知道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全然的付出和不求回報的,關注孩子是必要的,但記得給自己留一點時間和空間,在成為孩子的父親或者母親之前首先是你自己。

尤其是第一次為人父母的家長,太過緊張也會成為問題,弦崩得太緊會斷,養育孩子也一樣,要是自己壓力很大了哪裡還能教育好孩子呢?

有時候有點失誤也沒關係,誰都是在慢慢學習著怎麼成為一個優秀的大人,一個優秀的家長。偶爾也要讓自己放鬆一下,才能更好地繼續走下去。

在網上不乏很多關於「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之類的話題和文章,而且很多人也切身體會著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維持良好的家庭氛圍,和諧的夫妻關係,對孩子會有很好的正面影響。

勤藤教育提醒各位家長,孩子在叛逆期的時候的確很艱難,但這是孩子自身性格養成的重要階段,不能放任不管,更不能反應過激,再辛苦也要想辦法陪著孩子一起平穩度過這個階段,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未來!

相關焦點

  • 孩子青春期的「14歲現象」,是叛逆期也是塑造期,父母要陪娃度過
    孩子的變化讓沈女士覺得不可思議,她和其他的家長進行溝通,發現同齡的孩子也都或多或少出現了叛逆的現象,而不少家長每天都需要和孩子爭吵,這也令她們頭痛不已,不知道該如何去教育孩子。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14歲現象"實際上,每一個孩子都會經歷"14歲現象",而所謂的"14歲現象"指的是孩子進入青春期後,他們逆反心理開始凸顯,這個時候的孩子很注重自我意識,而且往往大人越不讓做的事情,他們就缺偏要"對著幹"。
  • 孩子叛逆期怎麼辦?別硬碰硬,家長要懂正確引導方式
    孩子叛逆期怎麼辦?「我女兒14歲,現在可愛美了,每天在鏡子前照個沒完,洗漱的時間越來越長,沒把時間放在學習上,都用在穿衣打扮上了,還不讓我隨便進她的房間,開始有秘密了。」「我兒子小學到初一學習成績還不錯,初二下半學期開始沉迷遊戲,不想上學,還特別叛逆,說輕了不理你,說重了比我還兇。強行關電腦或沒收手機,就把我摁到地上,我和他爸現在根本就弄不動他,怎麼辦啊?」
  • 孩子青春期的「14歲」現象,家長要重視,在這3方面需「使勁管」
    孩子在14歲時的叛逆期,家長是需要十分注意的,這個時期的孩子內心敏感多變,逆反心理最突出。孩子青春期的「14歲」現象這個階段的孩子想要脫離父母的管教,對父母的批評不再虛心接受這就是我們常說的「14歲現象」。
  • 孩子叛逆期,家長應該怎麼做?
    叛逆期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過程,尤其是現在孩子們學習壓力這麼大,就更容易心情煩躁,如果家長不加以理解的話,就會導致孩子產生厭學的心理,甚至會提前進入叛逆期。我們都知道正確的辦法是和孩子親密的談心,及時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走出叛逆期,但是大多數孩子都是一副拒人千裡之外的模樣,絲毫不給家長機會。我們在考慮孩子的時候,也要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沒有用對方法呢?使得孩子對自己產生隔閡,不信任自己。那麼各位家長在碰到孩子叛逆期的時候,應該如何正確地處理呢?
  • 青春期成了家長的噩夢,面對孩子各種無釐頭,你怎麼辦?
    在當今社會家庭教育成了社會的熱點,也是家長遇到最頭疼的問題,經常出現孩子總喜歡和自己對著幹的現象,因為一點小事就會大吵大罵,孩子的喜怒無常讓很多的家長為此煩憂,家長們有一大串的問題都期待有人能解答,為什麼孩子都沒有以前聽話了?為什麼孩子總是容易發脾氣?
  • 6-9歲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該怎麼去引導?
    大部分家長會錯誤的認為,叛逆期只是青少年的專有名詞。經過現代教育學家反覆的觀察和論證,已經明確的把孩子的叛逆期劃分為三個階段。 幼兒叛逆期:3歲左右 兒童叛逆期:6-9歲左右青春叛逆期:14-16歲左右 兒童叛逆期的存在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可想而知,這個階段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引導有多重要!
  • 3歲孩子叛逆期,家長如何正確疏導?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叛逆期的三歲」的現象呢?叛逆期原因孩子2-3歲的時候各項身體機能逐漸成熟,自我意識開始加強。父母卻覺得孩子還小,想幫孩子料理好所有的一切。孩子想做的,家長常常阻攔,孩子便有了反抗的情緒。在父母看來,這便是孩子的叛逆期來了,殊不知這是孩子開始成長了。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在孩子的性格培養過程中,幼兒時期尤為重要。那我們如何在孩子的3歲叛逆期時正確的疏導呢?
  • 14歲的兒子敢打父母?孩子叛逆期的教育不容忽視
    容易衝動、脾氣暴躁、行為叛逆是青春期的重要表現,14歲的男孩子動手打自己的父母,這是絕對超出叛逆的界線了。對於這樣的行為,父母可不能再一味的溺愛孩子了,不然就很有可能會讓他變本加厲,直到走上違法犯罪的不歸路。
  •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三個叛逆期,家長應該怎麼做?
    說起叛逆期,很多家長會自然而然地想到青春期,事實上,除了最讓家長頭疼的青春叛逆期,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還會有兩個必經的叛逆期。 家長應該怎麼做?
  • 糟糕的三歲,是孩子人生第一個「叛逆期」,家長該如何正確處理
    三歲不僅是關鍵期,三歲也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家長需要把握好這個特殊的時期,幫助孩子順利成長。陳先生的孩子,現在就處於三歲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陳先生發現,似乎短短的一個晚上,往日乖巧可愛的女兒就不見了,變成了一個調皮搗蛋的小惡魔。
  •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面對孩子叛逆期,父母要這麼做!
    2每一個孩子,在其成長的過程中,大都會經歷三次叛逆期,一次是在2-3歲,我們稱為「寶寶叛逆期」,就是大家常說的「TroubleTwo」。一次是在7-9歲,叫做「兒童叛逆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七歲、八歲,狗都嫌」的年紀。
  • 孩子到了叛逆期,家長該怎麼辦?丨家長驛站
    孩子叛逆,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時常讓父母感到「頭疼」。許多父母也常常抱怨,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那麼,孩子叛逆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嗎?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和叛逆期孩子相處?青春期時的反抗由逆反心理引發,主要是為了獲得獨立和尊重。
  • 孩子的「14歲」,父母擔心又焦慮?叛逆期和塑造期交疊,任重道遠
    視頻中的這位十四歲少年,是典型的青春期叛逆的表現。其實,幾乎每個孩子的十四歲都會伴隨著和父母的爭吵、對自我的懷疑,以及極端的叛逆。近年來由於不少青年惡性事件的頻繁發生,「14歲現象」也開始被大眾關注與研究,多數父母也會為此頭痛不已,那麼所謂的」14歲現象「究竟該怎樣解釋呢?
  • 18歲之前,孩子通常有三個叛逆期,父母應該懂得的應對方法
    隨著孩子的不斷長大,家長發現已經無法「管住」孩子。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叛逆難管,事事和家長作對。面對叛逆期的孩子,家長會感受到束手無策,無法理解孩子的心理。如果說富養孩子長大,是一場艱巨的過程,那麼孩子的叛逆無疑就是橫越在過程中的高山。處於叛逆期的孩子,是聽不進家長的勸告,會產生高傲的心裡。家長的正確應對顯得至關重要。
  • 孩子2歲進入第一個叛逆期,家長找準年齡段特點,比打罵見效更快
    文丨崔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很多父母可能都會有這樣一個誤區,認為孩子出現叛逆僅僅是在青春期,所以他們總是把叛逆期和青春期劃上等號。但其實如果真正有一定育兒知識的父母,可能都會發現,孩子的叛逆期早在2歲時就已經產生了。
  • 10-16歲叛逆期教育方法,家長如何教好叛逆期的孩子
    10-16歲叛逆期教育方法,家長如何教好叛逆期的孩子。對孩子的逆反,首先應予以接納,把它視為孩子逐漸成熟的過程。其次,在教育中要深入了解孩子行為或想法的邏輯是怎樣的,針對孩子那些不成熟的;或有害於成長的想法,選擇給予耐心的指導。
  • 張智霖兒子步入叛逆期?孩子14歲是分水嶺,做好這些讓他停止叛逆
    很多父母可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會遇到孩子叛逆期束手無策的情況,有些父母甚至會以為是自己的教育問題讓孩子越來越疏遠自己,而有些父母感受到了孩子在叛逆期的疏遠,卻找不到合適的交流方式和孩子進行交流,感覺怎麼說都是錯。張智霖和袁詠儀是娛樂圈中一對令人羨慕的模範夫妻,他們結婚多年都恩愛如初。他們有一個兒子--張慕童。
  • 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媽媽吶喊:我到底應該怎麼做!
    問:孩子叛逆期有哪些表現答:不聽話,對著幹:家長讓做這,非要做那;跟家長動手,大喊大叫,摔東西;離家出走;夜不歸宿;打電話不接,消息不回;不想上學,逃課等叛逆期--解釋孩子表現出叛逆行為,多是想要達到某種目的和訴求。換言之,家長的期望與孩子訴求產生強烈衝突,這裡說的衝突大部分是關於孩子學習問題。
  • 面對孩子「3歲叛逆期」,語言交流技巧很重要,寶媽學會不煩惱
    今日問題:3歲寶寶"叛逆期",寶媽掌握技巧不煩惱青青今年3歲了,學會了頂嘴。不管媽媽說什麼都能直接頂回去。有一次媽媽和青青說:"青青呀,別再看動畫片了,該去完成美術作業了。"青青不耐煩的說:"我不會呀!不會畫!"媽媽馬上就接了一句:"老師怎麼交,你就怎麼畫唄,這麼笨呢?趕緊完成,然後再玩。"
  • 《陪孩子走過每個叛逆期》:叛逆期,是孩子成長的好機會
    文:紅紅醬首發百家號:霍霍的小世界前段時間,我有個朋友跟我抱怨,說自家孩子最近有些叛逆,總是莫名其妙地發脾氣,她特別頭疼,不知道怎麼辦才好。然後特別感嘆地說了一句:「怪不得都說可怕的2歲!真的太恐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