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青春期的「14歲」現象,家長要重視,在這3方面需「使勁管」

2020-12-20 尼莫的媽媽


一個人的一生當中大概要經歷8個重要的發展階段,每個階段的過渡期都存在一個核心問題亟待解決。

就拿孩子來說,一個孩子的成長會經歷3個叛逆期,一個是2-3,一個是16-18,還有一個經常被忽視的14。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叛逆表現會有所不同,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找出叛逆的真正原因,才能幫助孩子順利地度過「叛逆期」。

兒童心理學家洪蘭曾說過:成功的孩子,不是贏在起點,而是贏在了轉折點。

孩子在14歲時的叛逆期,家長是需要十分注意的,這個時期的孩子內心敏感多變,逆反心理最突出。


孩子青春期的「14歲」現象

這個階段的孩子想要脫離父母的管教,對父母的批評不再虛心接受,而是開始反駁、頂撞。越是父母不讓做的事,就越要做,一定要和大人「對著幹」。這就是我們常說的14歲現象」

他們會經常因為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跟父母起爭執,一言不合就離家出走。

2018年瀋陽的一位14歲男生留下字條後離家出走,字條裡寫著「兒不知為何而學,是為你們臉上有光?你們只恨我不成器......對不起了......

嚴重的,還會因為自己的衝動而發生不可逆轉的悲劇。

前幾天,青島一名女律師在家中被15歲女兒活活勒死,然後女兒把她裝進了行李箱,還在家呆了2天,直到母親的同事登門拜訪發現遺產後才報警......女兒一直對媽媽的嚴格管教懷恨在心,就產生了把媽媽幹掉的念頭,她認為媽媽不在了,煩惱就消失了,這種可怕的想法,使她一步步走向地獄之門。

很多家長對正處於這一年齡段的孩子都有著一種恐懼感害怕孩子在這個階段會形成不健康的心理以及出現不理智的行為。面對孩子的「叛逆」,很多家長會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

儘管14歲左右的孩子會出現很多問題,但教育專家冉乃彥曾強調過:14歲是危險期,更是最佳塑造期」。他認為,要把握好這一關鍵期,下足功夫,給孩子適當的引導和支持,尤其在這3個方面一定要「使勁管」孩子,將來才會更優秀。


孩子的這3方面要「使勁管」


01 「管住」孩子的欲望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父母要用很輕鬆的方式跟孩子探討性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不要迴避首先要讓孩子知道這不是羞恥的事,而是一種很美好的情感其次要讓孩子明白,自己所需要負起的責任感,在沒有能力為自己負責的時候,就要清楚不能偷吃禁果。

對於女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媽媽要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的變化,做好心理疏導和支持工作。對於男孩子,媽媽要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後,逐漸的從前臺走向幕後,讓爸爸以朋友角色積極上場,與孩子更多的互動、陪伴和引領,幫助孩子從一個男孩轉變成真正的男人。

02 「管住」孩子的嘴

高情商的人首先是會好好說話,但非常多的人都無法做到好好說話,尤其是在叛逆期的孩子,他們如同刺蝟,一副無法溝通的樣子示人。其實,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他們比任何時候都要脆弱,更渴望能得到父母的尊重和愛。

但很多父母都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情緒和需求,以自己的評判為標準去跟孩子講大道理,這種溝通往往是無效甚至還會起反作用的。

聰明的父母,都會好好跟孩子說話,其實只需幾步先共情孩子的感受,讓孩子知道你是懂他的,其次傾聽他們內心的想法,明白他們的需求然後給出自己的意見但不強迫孩子一定要執行。這樣的溝通方式,也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讓孩子也能掌握高情商的溝通方式。

03 「管住」孩子的情緒

因為青春期的孩子情緒波動較大,遇到挫折得不到疏導時,會慢慢在心裡積壓著。這可能會引起孩子性情大變,並做出很多極端行為。據研究表明,如今抑鬱症在青少年的群體中呈現增長的趨勢。針對這一點,家長要學會如何幫孩子改善情緒。

改善運動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運動,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運動計劃,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不僅可以幫助孩子找到釋放情緒的方式,還能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面對孩子青春期的「14歲」現象,父母要多一份接納和支持。在孩子「混亂」「焦躁」的情況下,家長不要覺得疏遠孩子就能避免衝突,也不要給孩子壓力,要讓孩子在安全的範圍內自由探索和試錯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不良行為,這個時候家長的教育就顯得特別重要。為了不讓孩子養成不好的秉性,家長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家的教育方式。

可能很多第一次做父母的經驗不足,會感到力不從心,推薦這個時候家長不妨借鑑一下書籍的力量。

給大家安利一套性價比超高的書籍:《正面管教》,《好父母不吼不叫》,《好性格讓孩子受益終生》,《聽孩子說勝過對孩子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這套書是李玫瑾教授曾推薦過的育兒書,從正面管教、不吼不叫等多方面闡述育兒經,對孩子的心理、學習、生活、性格、潛能等進行全方位的解析

這套書不僅家長可以讀,孩子以及青少年都可以讀。不少家長都是成套購買,從中更是得到了不少育兒的啟發。而對於孩子來說,這無疑不是一種寶貴的財富。

這五本只需要78元,就能讓孩子受益終生,點擊下面的連結即可查看併購買。


你的孩子有過叛逆的時候嗎?你是如何幫助孩子度過「叛逆期」的?歡迎評論區一起交流。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家長在這4個方面「使勁管」,孩子長大不僅品質好,做事還利落
    因此李玫瑾教授還提出有4個方面,家長不僅要管孩子,還要在7歲之前「使勁管」,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不僅情商高,做事也乾淨利落。 家長都很疑惑,為什麼要使勁管孩子呢?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7歲以前的孩子,孩子的習慣和性格都還沒有發育完善,如果孩子的性格、習慣不好,一旦養成將會對孩子的一生都有影響。所以,李玫瑾教授認為在7歲前要使勁管孩子。那麼這麼管孩子有什麼科學依據嗎?我還真找到了一個有關孩子性格對一生的影響。
  • 青春期孩子常有心理偏執現象,為避免教育失控,家長需掌握這些
    但是在很多看法裡,往往帶著很強的片面性,有時在父母或老師看來,孩子做法欠妥,或者特別不負責任,自然會進行管教。可青春期孩子卻對此不願意接受,並且心裡下意識會拒絕說教,這便是家長們常看到的現象,不管你說什麼,孩子就是聽不進去,就堅持自己的看法和做法。2、你們少管我,我會管好自己,你們一管我就煩。
  • 李玫瑾:娃的這四個方面使勁管,孩子未來不僅情商高,做事也利落
    1.不會情緒控制,要使勁管孩子成長到一定年紀,到青春時都會變得很叛逆,讓家長難以管教,如果家長在孩子6歲前沒教育好,等到青春期就很危險了,想管也管不了。2.害怕吃苦,要使勁管現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受到全家人的寵愛,家長更捨不得讓孩子做事情,久而久之就讓他們成了「溫室的花朵」,害怕吃苦。但是李玫瑾教授強調,孩子害怕吃苦,家長在這方面一定要使勁管。這是為什麼呢?
  • 孩子青春期的「14歲現象」,是叛逆期也是塑造期,父母要陪娃度過
    孩子的14歲是一個特殊時期沈女士一直覺得自己的兒子是屬於比較乖的孩子,但家裡的老人提醒沈女士說,孩子就要14歲了,這個階段的孩子進入了青春期,所以會發生比較的叛逆,讓沈女士要多加重視。孩子的變化讓沈女士覺得不可思議,她和其他的家長進行溝通,發現同齡的孩子也都或多或少出現了叛逆的現象,而不少家長每天都需要和孩子爭吵,這也令她們頭痛不已,不知道該如何去教育孩子。
  • 李玫瑾:在這四個方面使勁管,孩子未來不僅情商高,做事也利落
    我們想要培養孩子的情商,就一定要處在培養孩子性格的關鍵期中去培養,情商從孩子3~6歲左右開始了「潮溼的水泥期」,一直延續到12歲之前,都是我們培養孩子情商的好時機。
  • 李玫瑾:在這4個方面使勁管,娃長大不僅情商高,做事也乾淨利落
    李玫瑾:在這4個方面使勁管,娃長大不僅情商高,做事也乾淨利落李玫瑾教授的育兒方法是很有說服力的,相信很多家長都對她比較熟悉,我也經常會看她的講座,她在育兒方面是很有造詣的,她認為作為父母的,應該做到以身作則,尤其是父母在
  • 李玫瑾:青春期之前不狠心管孩子,再想管就遲了!尤其是這兩方面
    大家都知道兒童心理學家李玫瑾吧,她的一些教育觀受,到了好多家長的認可,確實也有可取之處。其中一點,就是在孩子十二歲之前,也就是在孩子青春期之前,為孩子培養好的人品和性格。不然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就根本管不了孩子了,很多習慣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需要開始好好培養了,家長們一定要注意。
  • 李玫瑾:娃的這四個方面要使勁管,長大不僅情商高,做事都利索
    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在育兒方面同樣深有造詣,她表示:娃的這四個方面要使勁管,長大不僅情商高,做事都利索孩子不做家務,要使勁管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小的時候老是調皮搗蛋,叫他安靜點都不行,更別說幹活了。
  • 男孩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變化,家長要管好,不然別怪孩子叛逆
    這也是很多青春期孩子叛逆的原因。其次,性心理的變化。因為生理的變化和性激素的影響,男孩的性心理也會有變化。比如會對異性產生朦朧的好感和好奇,會有接觸異性的衝動。如果家長不加以引導和控制,就容易發展成早戀。
  • 3-6歲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期,使勁管好這4方面,孩子將來更出色
    正是因為3-6歲對孩子來說足夠關鍵,所以李玫瑾在講座中不只一次的建議家長:孩子在6歲前就要管好,不然以後就管不了了。孩子4歲時你拒絕他,他最多是在地上打滾,等大了你拒絕他時,他就會懂得離家出走,服毒自殺了。
  • 青春期孩子叛逆、不好管,怎麼辦?家長一起來看看這些實用建議!
    這部電影整體基調比較壓抑,其寓意引人深思,作為家長要充分重視這個特殊時間段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到底應該如何面對孩子的青春期叛逆,如何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這個特殊的時期。痛苦3:不能分享秘密家長總是說青春期的孩子有了小秘密,其實他們不一定是不願意說,而是在一次次不被理解的打擊中,慢慢學會保守秘密,事實上青春期的孩子恰恰最需要訴說和傾聽,他們還沒有成熟到能夠妥善保守和消化秘密,但又找不到合適的聽眾,於是痛苦的困在無人分享的秘密裡。
  • 李玫瑾教授:這4個方面父母使勁管,孩子長大後情商高,做事也棒
    天底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很高的情商,但真的養育孩子的時候卻經常不得要領。不僅是外國學者,情商提出了重要的建議,受到中國父母尊敬的李玫瑾教授也曾告訴大家,在4個方面上父母管孩子時要多使勁,孩子長大以後不僅情商高,做事情也乾淨利落。
  • 18歲高中生迎娶14歲初中生,家長如何避免孩子早戀?
    隨著物質生活的提升,處於青少年時期的孩子,身心發展迅速。進入青春期後,對異性產生濃厚興趣,開始想吸引異性關注。18歲高中生迎娶14歲初中生事件,應該引起廣大家長的關注,那就是,在自家孩子處於青春期時,如何引導孩子正確認識男女關係,甚至給予必要的兩性知識教育。
  • 如何應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通常我們覺得青春期孩子叛逆,大多是父母自己的原因,是父母沒有適應孩子的快速成長,沒有學會如何對待青春期的孩子,所以,不是孩子叛逆,是父母成長太慢。 2、面對青春期孩子,不需要如臨大敵 爸爸媽媽常常把孩子到了青春期這件事,看得非常嚴重,有的甚至孩子才十來歲,就擔心孩子過兩年不好管了。
  • 14歲現象,家長面對叛逆期孩子應該怎麼辦
    勤藤教育經常會聽到家長這樣的苦惱,「孩子14歲了,最近變得很敏感,和他說話總是愛搭不理。」「應該是叛逆期到了,什麼事都和我對著幹,讓他寫作業他還發脾氣!」
  • 14歲的兒子敢打父母?孩子叛逆期的教育不容忽視
    容易衝動、脾氣暴躁、行為叛逆是青春期的重要表現,14歲的男孩子動手打自己的父母,這是絕對超出叛逆的界線了。對於這樣的行為,父母可不能再一味的溺愛孩子了,不然就很有可能會讓他變本加厲,直到走上違法犯罪的不歸路。
  • 李玫瑾教授:孩子進入青春期會出現這幾個信號,家長要做好準備
    談到「青春期」,讓很多家長覺得如臨大敵!曾經那個小暖男,突然變得沉默不語,就連笑容也很少看到。曾經那個貼心的小棉襖,動不動就跟媽媽劍拔弩張!很多家長都不明白,青春期究竟為什麼有這麼大的魔力,讓孩子瞬間變臉!要知道青春期還被稱為「心理危險期」、「第二個反抗期」。
  • 14歲男孩被罵離家出走,結局很意外,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契機要抓住
    14歲男孩被罵,離家出走,結局很意外杭州一位14歲的男孩,因為作業沒有完成,與父親發生爭吵。後來一氣之下,趁爸爸媽媽沒有下班就收拾東西離家出門了。父母回家發現孩子一直沒有歸來,家裡東西都收拾得很好,在擔憂之下報警求助。結果在警方的幫助下,發現孩子來到了地鐵入站口處看書做作業。
  • 孩子十幾歲進入青春期後特難管,不管又不行,怎麼辦?
    前言青春發育期指青少年13~23歲的這一時間段,這個時期的兒童正處於身體和心靈的發育階段。其主要特點是身心發展迅速而又不平衡,是經歷複雜發展,又充滿矛盾的時期。有學者指出,近幾十年來,人類在生物性成熟方面存在著全球性提前的傾向。
  • 初中女孩懷孕,16歲「小爸爸」自殺,青春期裡的孩子究竟該怎麼管
    青春期延展於10-20歲之間,通常分為3個階段:1.青春前期介於10-13歲,是人生長發育最快的階段;2.性徵發育期約為13-17歲,以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徵明顯發育為特徵,少女出現月經,男孩則發生遺精;3.青春後期在17-20歲,生理上變化逐漸緩慢下來,性器官和第二性徵已發育成熟,體骼變化已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