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這4個方面父母使勁管,孩子長大後情商高,做事也棒

2020-12-20 默克會家居

丹尼爾·戈爾曼明確指出,情商對於個人的人生成功、職場順利和家庭幸福都起著無法忽視的重要的作用。

天底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很高的情商,但真的養育孩子的時候卻經常不得要領。

不僅是外國學者,情商提出了重要的建議,受到中國父母尊敬的李玫瑾教授也曾告訴大家,在4個方面上父母管孩子時要多使勁,孩子長大以後不僅情商高,做事情也乾淨利落。

1)使勁管無法控制情緒的孩子

孩子還是嬰兒的時候,哭哭啼啼是就是孩子表達自己心情和感情的方法,這時我們不能太要求孩子。

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學會說話,學會表達,父母不應該一味允許孩子用過激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情。

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心情不好的時候不是經常交流,而是像不斷生氣和哭一樣表達感情的話,父母就必須管理。

擅長控制感情的孩子不僅能找到適合緩解自己不好感情的方法,還能照顧周圍其他人的心情。

這樣高情商的人不僅受別人歡迎,做事也能理智地考慮。

2)使勁管不尊重他人的孩子

現在大部分家庭的生活條件都提高了,越來越多的父母提倡「富養」孩子,所以很多孩子平時在家裡成為被全家人掌握的「小皇帝」。

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中,有些人事事以自我為優先,不在意周圍別人的心情,不尊重別人。

父母發現孩子只想著自己,有自私的傾向後,就要開始管理。

高情商的孩子應該很了解尊重別人,不僅能接受別人的意見,還能接受別人有與自己不同的想法。

所以,父母越加強和糾正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孩子將來就越能成為情商高的人。。

3)使勁管推脫責任的孩子

很多孩子知道,無論是學校還是家裡,只要真的犯了錯誤,就有必要受到一定程度的懲罰。

為了逃避懲罰,有些孩子做錯了事就會逃避自己的責任,有時也會把責任推脫給別人。

如果父母發現孩子有這種表現,就證明孩子需要嚴厲的管教。

高情商的孩子不是逃避自己的責任,而是認真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做起事情來的時候才能避免拖泥帶水。

4)使勁管缺乏自信心的孩子

所有孩子的成長過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是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挫折。

如果孩子遇到困難時總是缺乏自信,或者總是怨恨自己,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也不知道如何應對挫折,情商更不高。

所以,父母必須看到孩子總是膽小自信,讓孩子的心情發生很大變化,讓孩子學會以樂觀的心情面對一切。 這樣的孩子可以成為高情商的人。

既然情商對孩子的人生非常重要,父母不僅需要在什麼情況下大力管理孩子,還需要知道如何管理才能提高孩子的情商。

父母怎麼做才能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呢?

首先,引導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

斯霍勒博士提出,孩子與生俱來就有情緒機制的基礎,但由於孩子還不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必須需要有人去引導,最適合的人就是與孩子最親近的父母。

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父母要做的不是斥責,也不是要讓孩子壓抑自己的情緒,而是要引導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

父母可以建議孩子,當出現負面情緒時可以選擇與父母溝通,而不是一味地發脾氣。

其次,鼓勵孩子多與他人交際。

有的孩子之所以看似情商不高,是因為他們不懂得如何與他人交往,所以無法獲得自信心。

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多與身邊的朋友和同學來往,在與不同性格的朋友接觸下,孩子能夠學會調整自己與他人交往時的心態、方式等,有利於孩子提高情商。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99.9元全套10冊兒童繪本,平均下來一本才10塊錢,不過就幾根棒棒糖或者一頓早餐的價格,甚至更便宜,美食可能吃過就忘,可孩子從繪本裡學到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在這4個方面使勁管,娃長大不僅情商高,做事也乾淨利落
    李玫瑾:在這4個方面使勁管,娃長大不僅情商高,做事也乾淨利落李玫瑾教授的育兒方法是很有說服力的,相信很多家長都對她比較熟悉,我也經常會看她的講座,她在育兒方面是很有造詣的,她認為作為父母的,應該做到以身作則,尤其是父母在
  • 李玫瑾:娃的這四個方面使勁管,孩子未來不僅情商高,做事也利落
    可見孩子情商與父母密不可分的關係,而情商在如今的重要性讓我們難以不重視它。那麼怎樣才能培養出高情商孩子呢?李玫瑾教授強調,在孩子6歲前,家長一定要學會對孩子說「不」,這時候孩子頂多會撒嬌打滾,等他知道這一切不奏效時,就會停止這種行為,學會自己控制的情緒與行為,這樣子等以後孩子長大,他會更有理智的做事情,更不會輕易做出離家出走這種事情。
  • 李玫瑾:娃的這四個方面要使勁管,長大不僅情商高,做事都利索
    從這字字句句中,也不難看出,父母對子女的培養都是煞費苦心,只希望子女能長大成才,過上好日子。然而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小的時候不懂事,就算管了教了也沒記憶。其實不然,孩子3-6歲正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期,抓好這個時間段,日後的教育也會事半功倍。
  • 李玫瑾:在這四個方面使勁管,孩子未來不僅情商高,做事也利落
    從丹尼爾的話裡可以明白情商對於一個人是多麼重要。而我認識到這點,也是通過李玫瑾教授的講座。但是你會發現,身邊總會有一些情商低的人,無論他怎麼改變,情商低都是一個不可逆的事實,所以我們想讓孩子的情商高,就要從小做起。
  • 家長在這4個方面「使勁管」,孩子長大不僅品質好,做事還利落
    不過在育兒領域的專家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講座中說過,在孩子成長期間家長是有必要管孩子的,在孩子面前也要樹立家長的威嚴,否則孩子會不把你當家長,連家長都管不住的孩子,未來又會變成什麼樣呢?因此李玫瑾教授還提出有4個方面,家長不僅要管孩子,還要在7歲之前「使勁管」,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不僅情商高,做事也乾淨利落。 家長都很疑惑,為什麼要使勁管孩子呢?
  • 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小時候有這3個特徵,長大後多半情商不高
    然而在絕大多數父母的眼裡,成績就是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但實際上"智商"並不能體現孩子的全部,"情商"才是決定孩子的高度。很多時候,優異的學習成績可以通過不斷努力來獲得,而高情商卻是先天決定的,有些孩子從小開始就表現出了超乎同齡人的情商。
  • 李玫瑾:孩子有這些表現別放任,父母使勁管,長大後可能更優秀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父母不僅要關心他們的學習,也都希望小孩日後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孩子的習性,品德都是我們要關注的問題,那麼該如何做呢?其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無關緊要」的小毛病,有些父母覺得問題不大,就選擇放任不管。
  • 父母在這4個方面對孩子「嚴格管教」,孩子長大情商高,較為獨立
    父母在這4個方面對孩子「嚴格管教」,孩子長大情商高,相對的也較為獨立孩子在10歲之前可以說是性格塑造期,如果任由孩子性格發展,身上必定會養成很多缺點,對未來的人生有非常大的影響,有句話說的很有道理,叫性格決定命運。那家長們應該注意那幾個方面呢?
  • 李玫瑾:6歲之前你不捨得管孩子,長大之後想管也管不住了
    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學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的李玫瑾教授,曾不止一次提到過很多長大後的犯罪行為或者心理問題都和孩子的幼年教育有很大的關係,李玫瑾教授也曾對父母們有過忠告:「6歲之前要對孩子說不!」怎麼管第一、以身作則很重要孩子在6歲以前是擁有很強的模仿力的,而他模仿的對象就是自己的父母,所以父母做出什麼樣的表現,孩子就會怎麼去模仿。
  •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
    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李玫瑾,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很多家長在看過李玫瑾教授關於育兒教育的講座視頻,都深受啟發,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不高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表示:「情商是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關鍵,一個人的成才,20%取決於智商、80%取決於情商
  • 李玫瑾教授:孩子小時候多嘮叨,長大了請閉嘴,中國父母都做反了
    有幾位從事教育的長輩,每次討論教育孩子問題,不約而同地談起:孩子要從小立好規矩,長大就省心很多。相反,小的時候沒有及時管教,長大後家長就要付出數倍精力來矯正,還不見得會有效果。>李玫瑾教授曾多次強調:孩子在3歲以前,父母一定要親自養育,給予孩子積極的關注和回應。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可別縱容
    李開復教授曾經說過:「在任何領域,情商的重要性都是智商的兩倍」。智商高的孩子也許不會成功,但是情商高的孩子註定未來表現非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注重孩子情商的發展了,每位家長都想要培養出一個高情商的孩子,這樣不僅生活中招人喜歡,就算步入社會也對發展有很大好處。老話說:想要看一個人情商高不高,在飯桌上就有體現,這對於孩子也是如此,我們可以從簡單的吃飯,就能看出這個孩子的情商未來高不高。
  •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樣的父母,與旁人無關
    文\張媽編輯\張媽智商和情商對於每個人都至關重要,而一個「雙商」高的人在當今社會是非常吃得開的,尤其是「情商高」的人,這類人能說會道,走到哪都受歡迎。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家李玫瑾在一次節目訪談中就發表過這樣的言論:父母對於孩子的撫養不應當僅限於物質,更要注重精神撫養。
  • 李玫瑾坦言:孩子「情商」太低,父母大多也是如此,怨不得旁人
    一個高「雙商」的人,在當今社會很受歡迎,尤其是「情商高」,會說話,處處受歡迎。那麼,這些情商高的人天生就是這樣的嗎?還是因為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導致孩子的情商不同?對此,李玫瑾教授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家長不妨好好應對,好好反省,對被招的人迅速做出改變,以救孩子,怨天尤人。李玫瑾教授說,一般來說,孩子的情商與家庭和父母密切相關。
  • 李玫瑾:孩子長大後不孝順,大多因為有這4種媽媽,要注意改正
    李玫瑾教授在心理講座中提到,其實孩子的很多問題,都是父母這個成年人引起的。孩子所表現出來的行為舉動和內心的心理想法,這一切,都和家庭教育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李玫瑾:孩子長大後不孝順,大多因為有這4種媽媽,應儘早改正一:情商低的媽媽作為媽媽情商低的表現,就是對孩子的愛不是太過含蓄,就是太過嚴苛。
  • 李玫瑾:好孩子是管出來的!6歲前管什麼?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現在的家庭大多都一兩個孩子,家長對孩子可以說是百般依賴,吃的穿的都會儘自己最大能力給孩子最好的。可以說很多孩子都是在「蜜罐」裡長大的,不論孩子犯什麼錯誤,家長都捨不得打孩子。有的家長會說以前總說要給孩子自由,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下長大難道錯了嗎?其實愛孩子、給孩子自由本沒有錯,不過這不代表「溺愛孩子、放縱孩子」。
  • 若發現孩子有這4個行為時,李玫瑾:要提高警惕!長大了很難改正
    李玫瑾直言不諱地說:如果孩子有這四種行為,他們必須戰鬥!六歲以後很難改變。針對這個問題,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說,當孩子有4種行為時,必須及時加以管教,超過6歲後很難改變。為什麼在六歲之前?雖然孩子小的時候很調皮,但是沒有犯太多的錯誤。但是到了小學或者初中,犯了大錯,父母又打罵,沒有效果。當然,父母沒有必要幹涉孩子的一些行為。李玫瑾教授也直言不諱地說:如果孩子有這四種行為,父母一定要打!如果發現孩子有這四種行為,就要打!
  • 李玫瑾:別再怪孩子情商低了,父母有這3個特徵,想不低都不行
    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一個高情商的人,畢竟在如今社會上,情商也是一個人的能力,高情商的人走到哪裡都會受到歡迎。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智商多半遺傳父母,但是情商基本是後天培養的。也就是說,成長環境,父母教育等都會影響孩子的情商。
  • 李玫瑾:青春期之前不狠心管孩子,再想管就遲了!尤其是這兩方面
    大家都知道兒童心理學家李玫瑾吧,她的一些教育觀受,到了好多家長的認可,確實也有可取之處。其中一點,就是在孩子十二歲之前,也就是在孩子青春期之前,為孩子培養好的人品和性格。不然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就根本管不了孩子了,很多習慣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需要開始好好培養了,家長們一定要注意。
  • 李玫瑾:長大後不懂事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媽媽,你在不在其中
    李玫瑾:長大後不懂事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媽媽,你在不在其中李玫瑾,女,1958年出生,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李玫瑾作為中國公安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她的育兒語錄常被家長認為扎心、犀利,一針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