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日記的維護者,巧巧喊你來對話!

2021-01-08 騰訊網

本人將《方方日記的維護者,巧巧喊你來對話!》一文授權給 魯坤 發布。

巧巧

2020年3月2日

前幾日,方方「武漢日記」的讀者巧巧,借用本平臺發布《方方奶奶,請出來走幾步》一文,文中觀點端正,態度懇切,真誠建議作家方方少一些捕風捉影,下下樓,上上街,透透氣,多「見證」,少「推論」,寫更好的日記以饗讀者。

但是,就是這篇文章,卻惹了「大禍」。昨天,一個叫偽爵的人在網上發布《硬懟方方的巧巧女士,您也出來走幾步吧》一文,文中指責巧巧觀點「滿紙荒唐言,通篇是謬論」,挑起口水戰。

首先敢問方方的鐵粉偽爵(音同味覺),是不是入戲太深了吧!除了戴建業教授說方方是奶奶級作家外,還沒哪個粉絲為方方這麼呼天搶地鳴不平的!或者是,方方奶奶那顆「悲憫」的玻璃心,被一介無名的、甚至沒有自己的公眾平臺,要藉助別人公眾號發聲的小女子激怒了,要專人發文來怒懟!

今天朋友給巧巧轉來公眾號「科學嗎」發出的《硬懟方方的巧巧女士,您也出來走幾步吧》文章,讓巧巧千萬別生氣,保護好自己!巧巧本不想回應,因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文中觀點不值一駁,回應了倒助了他漲粉、博眼球的下懷,但沉默也不對,巧巧於是寫了幾句,借這個平臺回應下類似的挑戰者。說巧巧所言之謬,倒是自己的話沒一句經得起推敲!

看之前,提醒這位「小科」,單腿站立,頭歪向一側,跳跳,控一控腦子裡的水,免得腦袋短路。

謬論之一

戴教授在他那篇文不對題的《面對方方,我們這些爺們難道就沒一點愧意?》第二段親口說,「說真的,武漢乃至中國這場曠古未遇的災禍,好像沒有電視報紙的什麼事兒,人們也好像完全不知道我們還有電視報紙,大家只顧去搜「方方日記」,既沒人去打聽電視報紙說了哪些啥,也不在乎這些媒體到底說了哪些啥,至於信不信這些媒體說的哪些啥,那超出了我的認知範圍之外。」戴教授未免太天真,以為大多數武漢人沒點常識判斷,不看電視報紙,只看《方方日記》!

據筆者所知,身邊的高知,很多人如巧巧一樣,從方方的「粉絲」變成了方方的「怒懟者」,因為他們知道,當一個文人打著「為民」旗號,總是刻意放大黑暗時,說明他們自己是恐懼和黑暗的!如果講古代文學的「網紅」戴教授還一如既往地追隨方方論調,不光他的學生粉絲要說他糊塗,恐怕以「求實創新立德樹人」為校訓的華中師大也會深以為不齒!

還好,你提到了湖北前任、現任領導深入疫區調研暗訪,這恰證明了巧巧所提倡的,深入疫區、深入一線、眼見為實的重要性,而在方方日記中,卻沒有任何一篇,提到過政府領導人為防疫做出的種種努力!而你的方方奶奶,更是沒有勇氣下樓一步(除了在小區領免費蔬菜和親友饋贈的食物之外),走進疫區見證下這個城市的「災難」時刻,而是一味地閉門造車批判當政者的失誤!

作家陳先義在他的《某些文人,看你屁股是不是已經坐偏了?》裡說:「有一段非常耐人思考的話,說一個人如果你站在二層樓往下看,你看到的可能就是垃圾,因此你心裡就一片反感和黑暗。但如果你站在十幾層樓往下看,你會看到諸多宏觀風景,看到更多的美的東西。今天我們用一種特殊眼光看,就只能看恐怖和死亡,而站在國家大局看,就會這個世界上只有中國能應對這樣的巨大災難,會看到全民抗災的極其偉大的場面,就會看到我們這個民族關鍵時刻表現得凝聚力。就會寫出鼓舞人得好文章。我們有些人,不是想國家大局,不是想全民抗災勝利對整個國家的重要意義,而是深藏鬥室,自己嚇得哆哆嗦嗦,憑著網絡搜集的各種馬路消息,散布一些烏七八糟的負面東西。實在是與國家利益背道而馳。」

圖片為巧巧所在的志願者工作群中的圖片

謬論之二

「另外,方方每篇日記的點擊量不是「10萬+」而是上百萬甚至上千萬。難道人民群眾都是是非不分,善惡不明,只會看熱鬧的吃瓜群眾?您不僅侮辱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人格,還侮辱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智商!」

巧巧同學就是普通市民和「吃瓜群眾」中的一員,她也在每天刷手機,在現階段,隨便一篇自媒體的閱讀量也是10萬+,尤其是那些「標題黨」、講「人咬狗」的博人眼球毫無立場娛樂大眾的狗屁文章,多數人只當娛樂!好在,很多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已經警醒,當一個有聲望、有名氣的人,不能給人以正能量,她就是與民為敵,甚至禍國殃民!

列了近期與巧巧「話風」相近的幾篇公號,請一一懟下!

1.作家陳先義先生的《某些文人,看你屁股是不是已經坐偏了?》

2.江南一葉的空間《方方究竟想幹什麼?》

3.明天軍事公號《這個寫封城日記的武漢女作家為何惹眾怒?》

4.魯坤:《武漢日記:方方與想像出來的悽雨陰風》

5.張先軍梅朵的詩生活《方方封城日記是個失敗的作品》

6.《寫給方方: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

7.山僧掃雨《方方這棵毒草》

8.吳主任《方方錯在哪裡,檢驗文明尺度到底是什麼?》

9.魯坤《方方老師,請立即停筆!》

10.魯坤《武漢日記:方方的「私家花園」和公眾的「草原牧場」》

..........

謬論之三

關於方方日記的消息來源,方方自己說是聽來的、朋友圈得來的,「可靠」的,果真不是採訪來的,果真不是親眼所見的,巧巧不也是這麼說的嗎?新聞、日記的基石是什麼?作者為何還在為方方鳴不平呢,是自作多情吧?至水日記水平,隨便一篇,都談不上真摯動人,都談不上立意高遠,真比她的小說差太遠太遠了!建議你方方奶奶還是回歸主業,別博了名聲、圈了粉絲,荒了田地!

圖片為巧巧所在的志願者工作群中的圖片

謬論之四

關於批判和弘揚,方方奶奶在25日的日記中回應,把巧巧當作長報的洗地者,說巧巧對其進行了毀謗謾罵,這倒真是冤枉了一個忍不住發聲的小女子,文中哪一句罵了她啦?方方奶奶真是玻璃心脆弱如少女的奶奶啊,巧巧請她出來走幾步,說到她的痛處了,她要真有勇氣,就是走到戶外在方艙醫院拍個照片懟下巧巧,不就讓巧巧啞口無言了麼?巧巧讓方方奶奶紅了臉,出了汗,文風也突變,近日的日記中破天荒地表揚了下一線的警察,說明她也是受到了觸動的,她知道巧巧本人對她本無惡意!

偽爵剛開了公號不久,是來點蹭熱度傍名人呢,還是顯示自己的無知與思想蒼白呢!

謬論之五

我反倒想問問巧巧女士,寫了這篇譁眾取寵的文章,您又能收穫什麼?」

巧巧的文章並非譁眾取寵,而是她身在抗疫一線,感受到更多普通人的感動,見證了更多動人的抗疫做事、看到了許多世衛組織都充分讚譽的中國抗疫舉措是有力的證明!她沒有那麼悲觀,也不想被煽動悲觀。只是她作為一個在社區忙碌的志願者、實實在在為百姓做事的人,偶爾騰出手來,回應下那些她不想聽不忍讀的陰風鬼火而已。

要說收穫什麼,她沒有一分稿費,也沒漲一個粉絲,她甚至沒有自己的公號,只收穫了數千人在文後的點讚與警醒,還有你這一篇舔足的懟文!

謬論之六

你讀到的是悲憫,你怎知別人讀到的是什麼呢!方方日記將二手手機網中的圖片說成是武漢殯儀館逝者手機成堆,此事甚至被國外媒體引用,你又讀到了什麼?作為中國人,你不感到羞恥慚愧麼?

圖片為巧巧所在的志願者工作群中的圖片

謬論之七

請你大聲朗讀《方方、易中天的大缺失》三遍,再跟我討論作者的本意是什麼?再來討論當今知識份子應有的使命是什麼,缺失的思考是什麼?

謬論之八

你斷章取義,說巧巧要方方奶奶下樓當志願者,巧巧深知65歲方方奶奶「年事已高」,下不得樓,進不得醫院。比起85歲還在醫院一線奔波的鐘南山院士,方方奶奶是太嬌貴了,還是心懷恐懼,生怕為病毒感染?可巧巧還說:「(方方奶奶)可以為防疫一線捐錢捐物啊!或者讓社區開個出入證,作為當代著名作家,到武漢空蕩的大街小巷,感受下疫情籠罩下武漢的蒼涼!」這也是為寫好方方日記著想啊,總比身藏樓閣,懷揣恐懼閉門造車好呀!巧巧可沒說讓方方奶奶去與孫揚比遊泳,與女排一起打排球哦!

還有,你上綱上線,認為巧巧同學在批判三位知識分子,什麼叫批判,什麼叫善意的提醒,或者發表已見?如果他們此時站在講臺上,作為學生,亦可以指出與探討他們的不足,倒是你自己上綱上線,文革思想殘餘嚴重!

再次聲明,巧巧只是1000多萬武漢市民中最普通的一位,是當前正在抗疫一線忙碌的成千上萬個社區志願者之一,2月以來,她每天都在協助社區進行封閉管理、幫助不能出門的慢性病人賣藥送藥,幫小區分發團購藥品,排查發熱病人,她每天都在寒冷的戶外奔波,也在陽光下為人們送去小小的溫暖,她偶爾騰出手來,寫了點有感而發的文字,也是為這個美好城市盡一份微薄之力!

而你在千裡之外請她出來走幾步,是你到武漢,還是請她到你的城市呢?

相關焦點

  • 對話《蝴蝶夫人》主創 | 平克頓≈渣男?巧巧桑≈怨女?
    邀請歌劇《蝴蝶夫人》主創面對面對話:「巧巧桑」扮演者 - 權慧丞&巡演導演 -對話 · 歌劇《蝴蝶夫人》「巧巧桑」扮演者 - 權慧丞但是巧巧桑的情感主線像過山車一樣起伏不定,從她15歲遇到平克頓之後便決定和他廝守一生,在等待丈夫歸來的三年時間裡,層層遞進表達出更深的人物情感。Q3. 您最喜歡的劇中唱段是?權:最喜歡的唱段是第二幕詠嘆調《媽媽抱著你》,義大利文的字面意思是「您的母親上街乞討來撫養你」。
  • [電影] 江湖女兒巧巧
    電影在處理巧巧和斌斌的關係及身份轉變上也頗為巧妙,兩次火山口、兩次握手行雲流水,不著痕跡。第一次在火山口是春天,綠意盎然,一片生機。此時斌斌佔據著二人關係的主導,他教巧巧打槍,兩人有段火山灰和炮灰的對話。
  • 巧巧的愛情
    白幕布簾掛起來了,他對著喇叭調試音箱,村莊裡迴蕩著他磁性的聲音:「鄉親們,今晚放映彩色故事片《閃閃的紅星》。」一輪圓月,亮亮的,噹噹地照耀在人們的頭頂上。她把那聲音包裹好,掖在心靈的最深處。月光下的廣場,黑壓壓的人群。屏幕上,紅色的人,瑰麗的景,映山紅開得鋪天蓋地。片子翻來覆去就那麼幾部,可村裡人看不夠,這個村看罷,還要跟著他到外村去再看。
  • 徐世平:方方日記英文版,是不是有必要的成書前的勘誤?
    我讀過全部的方方日記,但從不評論。對待方方日記,從來就有兩派。一派力挺,一派圍剿。我的觀點,雙方都不必太較真。允許說話,本身就是一種進步,應該高興。方方日記,也就是疫情之下,多種傳播角度之下的一種觀察,說是作家的觀察也好,女性的觀察也好,總之,就是一種觀察。現在,方方日記要出英文版了,而且,據說亞馬球遜平臺的預約銷售已經告罄。這兩天,網絡平臺議論紛紛。我的立場也是一樣的,不捲入涉及認知的爭論。因為,完全不同的認識,卻天真地希望爭出個所以然來,根本不可能,也沒有意思。
  • 魯北童趣:巧巧飯兒
    隨後寒食節的巧巧飯、碰雞蛋、蕩鞦韆、轉輪子,每項習俗對年少的我們都是巨大的誘惑。寒食節那天,將奶奶給的鵝蛋用蠟筆染成繽紛的彩虹,放到用毛線系好的五彩蛋兜裡,去和小朋友進行碰蛋比賽;爺爺會用結實的繩子,在兩棵高大的椿樹上扎鞦韆;場院裡,大人用磨盤、粗大的木頭製成「輪子」,如同現在的旋轉飛機!相比起碰雞蛋、蕩鞦韆,坐輪子,一年一次的做巧巧飯才是我的最愛。
  • 電影分享:巧巧
    豆瓣評分: 5.0導演: 宋川主演: 梁雪芹 章宇國家: 中國上映時間: 2017在這部巧巧迅雷種子中,巧巧在廣州打工有些年頭了,總是失望大於希望。這一年,在父母的催促下,她終於回到雲南農村的老家。村裡人和巧巧之間產生了一種距離感,總是對巧巧在外面的工作進行無端的猜疑。在曾經的家鄉,巧巧更像是一個外來的訪客,她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孤獨和落寞,總希望能早日再回到熟悉的城市。但又是在這裡,巧巧遇到了再次點燃她外出夢想的廣東理髮師大川,和熱烈追求她的、以富二代自居的混混青年李衛。在焦灼的現實面前,巧巧只得把返回城市的計劃一拖再拖。
  • 巧巧或巧姐,小弟或大哥 l 程果兒
    我甚至想,如果,讓真正的江湖人來拍攝「江湖感」,又是哪般模樣? 斌哥說過,混的人,大多死在江湖上。或許,這於他是最好結局。街頭混戰中,如果不是巧巧拿出手槍嚇退一幫愣頭青,斌哥應該掛了,成為大同神話,多年後談起還會令人唏噓。胸膛起伏、呼吸粗重的巧巧朝天鳴槍後,斌哥卻一步步走成了笑話。 直到此時,巧巧的行止都還像一種表演,是角色本身在「演」。
  • 五讀方方日記:為什麼方方和日記能得到這些人的愛?
    在方方日記的留言中,一些讀者對方方的讚譽也到了空前的高度,很多支持方方的留言點讚都數以萬計。方方似乎以然登基封神,位列仙班。然而近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影響力較大的方方支持者紛紛暴露出「媚日」、「反共」、「反華」的極端言行,這些人不少言行的惡劣程度比「臺獨」、「港獨」有過之無不及,可以確定就是仇共反華分子。令人不得不陷入深思,方方日記到底怎麼呢?
  • 美國版方方日記上線,既抄作業又有創新,美國坊間疫情原來是這樣
    今天早上,就在我為四川撲火英雄流淚時,偶然見到美國版方方日記。別說讀了,單是見到那仿照方方日記的樣子抄作業而來的表達,我對這美國版方方日記沒好印象。我首先想到的是嗤之以鼻。有個典故叫東施效顰,機械死板式模仿他人,能有幾個招人喜歡的?我不妨看看你這美國版方方日記是怎麼回事。看完了再給你差評也不遲。
  • 方方日記在美國出版,我想送他們這3個英文詞
    我們知道,大部分地球人,是不懂中文的,也沒有來過中國。他們心中對中國的了解和印象(perception),主要是由西方主流媒體所決定的,而不是中文媒體或中國的英文媒體。日記英文版的出版,會影響人們對於中國的看法(perception)。
  • 《綠箭俠》第五季:誰是治安維護者?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娛樂英語>影視英語>影視資訊>正文《綠箭俠》第五季:誰是治安維護者? 2017-04-05 10:19 來源:人人美劇 作者:   最近《綠箭》中揭露了一件震驚觀眾的事,就如眾多粉絲們假定的一樣,阿德裡安·蔡斯 (喬希·塞加拉飾)不是治安維護者,但是地檢的確是普羅米修斯!現在除去地檢後,觀眾們試著找出星城新的犯罪者是誰。
  • 《檢察方的罪人》「律師是法律的維護者,但不是正義的維護者」
    所以,片中的角色名字略過,只用主角A、主角B等等代號來表達。社會派推理社會派推理與本格派推理注重製造懸念的風格不同,社會派推理通常把案件放置於龐大的社會背景裡。我們可以從很多細節中發現,這部片子很注重時代背景的鋪墊。例如,片頭,主角A在與朋友們入職時路過一個公園,偶遇的「高齡司機上路年限眾籌籤名」活動。
  • 荊南翔:揭開方方日記的基本思路和五種偽裝
    網上有一篇《我是個武漢市民,我想說句話》的帖子,反駁方方說:「起碼我們還聽得見隔壁鄰居在喊武漢加油,起碼我們還摸的到社區送來的雞蛋和鯽魚,起碼我們還看的見武漢和來自各地誌願者還有白衣天使們英勇事跡!」有位汪斐群友則留言說:「作為武漢一線的醫生,我只看過幾篇方方的日記,因為我不覺得看她的日記有什麼幫助,更何況,她說的就一定是真的麼?
  • 梁雪芹出演電影《巧巧》女主角
    據悉,電影《巧巧》入圍第6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全景單元,梁雪芹應柏林電影節組委會邀請於2月8日前往柏林出席電影節紅毯、新聞發布會等相關主題活動。  梁雪芹在該片中飾演女一號「巧巧」角色;她憑藉精湛的表演成功塑造了巧巧這個角色。梁雪芹在前往電影節之前表示,「我對自己主演的電影非常有信心,更有信心期待影片會獲獎。」
  • 看完《巧巧》,被「黃毛」章宇的身材驚豔了!
    MC巧巧的詭異配樂,混搭了一個永遠格格不入的LV熱褲村花,外帶糟糕的後期調色,二十分鐘一次的啪啪啪,你肯定能夠猜到的下一場對白,劇情走向和可怕抓馬。第一次踩摩託,鏡頭竟然完全是虛焦的」。再看電影,竟然發現了熟悉的身影,這個主角不是《我不是藥神》裡的黃毛嗎?記憶中的他:瘦弱蒼白,身上總有種城鄉結合部的土氣。
  • 方方日記與被撕裂的社會
    似乎全社會也被方方日記空前撕裂了。其實,不是日記撕裂社會,而是本來就存在的社會撕裂被日記的一束亮光照射得清清楚楚而已。看到一個很精闢的評論摘錄如下:原本很清晰簡單的事情為何雙方在認知上出現如此大的鴻溝?
  • 電影《江湖兒女》人物心理分析——巧巧的心理創傷
    這是一段悽美的愛情,我們為巧巧的深情而感動,不過,這又是一段糟糕的關係,痴情的巧巧無法放手一個不愛他的男人。這種情況很符合我在《想讓不喜歡你的人來喜歡你——心理創傷的一種錯誤解決方法》一文中所談的情況,巧巧陷入了一種病理性的關係,背後是沒有解決的心理創傷。我們可以從一些女性身上看到類似的情況(男性身上也有)。
  • 柏林 《巧巧》:鄉村奇觀,一幅笨拙的講述
    導演回到了自己長大的雲南村落,講述了一個打工回鄉的年輕女孩巧巧身上。如此看來,《巧巧》基本具備了國內獨立佳片的特質,鄉土現實主義、關注社會問題、國際影展加身,但看完80分鐘的影片後,只有驚嚇與失望。《巧巧》講述了在廣州打工的巧巧因為家人的召喚回到了雲南農村的老家,並一心盼著回廣州繼續賺錢。她在村子裡遇見了兩個男人,一個是在外打工、因傷人而逃回村子的混混李衛,另一個是廣東理髮師大川,並最終因為這兩個男人被困在了這深山中。《巧巧》基本延續了導演處女作《歡歡》的一切元素,女主角雖然從等待走出村子成長為打工回鄉,但依舊難逃被家庭、男人束縛的悲劇命運。
  • 英文版方方日記引發巨大爭議,出版方悄悄修改了這本書的副標題
    1、方方日記引發了朋友圈大型撕裂,出版方悄悄修改了英文版「方方日記」的副標題,從此前有爭議的「Dispatches from the Original Epicenter」(來自疫情最初中心的報導),改成了更為中性的」Dispatches from a Quarantined City」(來自一個被隔離城市的報導)。
  • 方方日記為什麼不可以在國外出版?外文版《武漢日記》會成為「刀子」嗎​?
    我認為,用《三體》來類比是極不恰當的。」「這吃相也太難看了,」他說,「才寫完沒多久就急匆匆地跑到國外去出版了。」「這種緊貼時事的作品,難道不應該趕著出版才有市場嗎?」我答道,「要是和《三體》一樣,等6年才出版,從出版商的角度看,豈不是虧死。」「所以你瞧,」我說,「用常理足以解釋這個問題,不需要引入境外勢力。此外,關於方方和境外勢力有勾結,你還有其他實質的證據嗎?」「很好。」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