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平:方方日記英文版,是不是有必要的成書前的勘誤?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我讀過全部的方方日記,但從不評論。

對待方方日記,從來就有兩派。一派力挺,一派圍剿。我的觀點,雙方都不必太較真。允許說話,本身就是一種進步,應該高興。方方日記,也就是疫情之下,多種傳播角度之下的一種觀察,說是作家的觀察也好,女性的觀察也好,總之,就是一種觀察。

現在,方方日記要出英文版了,而且,據說亞馬球遜平臺的預約銷售已經告罄。這兩天,網絡平臺議論紛紛。我的立場也是一樣的,不捲入涉及認知的爭論。因為,完全不同的認識,卻天真地希望爭出個所以然來,根本不可能,也沒有意思。雞同鴨講,狗與豬說,不可能的事情,爭也就沒必要了。

我關心的問題, 只有兩個。第一個問題,這本英文版日記,是不是經過了作者本人的授權?如果沒有,我支持作者趕緊打官司,堅決維權,那怕掙點美刀賠償,也毫不為過。

第二個問題,如果有授權,我關心這本日記是不是有成書之前必須要有的勘誤。

實話實說,方方日記,因為是個人的疫情觀察,她的角度是有限的,其信息來源,也是複雜的,不說全是道聽途說,至少瑕疵還是不少的。因為是急就章,錯誤難免,自然不必苛責。有些事情,後來經證實,也不是真實的信息,基於當時的環境和語境,似乎一切都是可以原諒的。但是,如果是事後的英文版成書,勘誤存在的某些錯誤信息,以及一些非理性的觀點,則是一位知名作家應有的認真的寫作態度。是不是呢?

也許,有人會反駁說,日記就應該真實,完全不必修改。這一點, 我不認可。從嚴肅寫作的角度,即使你想保留日記的原貌,原汁原味,展現某個歷史階段的特定畫面,也沒關係。但是,作者應該可以採用括號、注釋等手段進行理性的處理,那怕不想改,寫上「當時認識就是如此」之類的,也是一種嚴謹的態度。因為沒有看到英文版,這些東西,也就是猜測。我希望,作者就是這麼做的。如此便好,如此便好。這樣的方方,才是值得肅然起敬的。

我聽說,方方日記,還要出德文版。這種出版的速度有點快,令人稱奇。這麼短的時間,作者有可能進行必要的勘誤嗎?我還是這句話,如果英文版來不及勘誤了,至少德文版萬不可再次錯失。

這個世界,善良的人依然是大多數,別有用心者,也大有人在。我擔心的,如果日記被人利用,那毀掉的,不僅僅是方方,而是更多的東西。比如,方方日記,書名被改成了《武漢日記》,是無意識的作為嗎?

古人說,千日行善,善猶不足,一日行惡,惡自有餘。善良的人們,值得深思啊。

來源:縱相新聞

相關焦點

  • 方方日記英文版《武漢日記》將全球上市,方方稱不知此書是誰編的
    正在說中國作家方方在今年年初針對湖北武漢當地新冠疫情暴發後所寫的,反映疫情發展和記錄疫情下日常點滴的方方日記英文版預計將於8月18
  • 英文版方方日記引發巨大爭議,出版方悄悄修改了這本書的副標題
    1、方方日記引發了朋友圈大型撕裂,出版方悄悄修改了英文版「方方日記」的副標題,從此前有爭議的「Dispatches from the Original Epicenter」(來自疫情最初中心的報導),改成了更為中性的」Dispatches from a Quarantined City」(來自一個被隔離城市的報導)。
  • 方方日記要出德文版和英文版,方方被境外敵對勢力利用了嗎?
    世界上的事情常常是這樣,抱著美好的期待,不一定被美好的事情砸中當武漢作家方方宣布60篇日記正式終結,本以為塵埃落定,大家可以各自散去;當美國洛杉磯時報頭版報導方方日記的有關情況,隱約覺得這個事情有些不妥,這是要鬧大的節奏呀;現在,方方日記迅速由美國哈珀柯林斯出版社出版,德文版也緊跟著預售,聽說亞馬遜平臺的預約銷售已告罄。
  • 方方日記在美國出版,我想送他們這3個英文詞
    方方日記的出現,對於外媒來說,如獲至寶。我們再來看一下日記英文版的書名。以大大的WUHAN作書名,並在副標題中的Epicenter(震中)前面,加上了Original一詞,可以說非常吸引眼球。副標題中dispatch一詞,表示特派記者或新聞社發出的電訊,新聞報導等,給人一種非常真實,新鮮的感覺。
  • 方方日記英文版的前言,到底是怎麼寫的?
    今天有個網友主動加我,然後上來沒頭沒腦地扔過來一段話:任何人都可以向武漢警方控告方方日記造謠,謠姐真方四大假:手機一地圖,滅門兩家並,孤兒三去二,遺囑四字削。善偽一絲,惡意舂人我已經見怪不怪了,隨口說了句:「去吧,順便控告下蔡莉,謝謝。」這是那個明德先生的文章,我才想起來,對,日記真的在海外出版了。
  • 美國版方方日記上線,既抄作業又有創新,美國坊間疫情原來是這樣
    今天早上,就在我為四川撲火英雄流淚時,偶然見到美國版方方日記。別說讀了,單是見到那仿照方方日記的樣子抄作業而來的表達,我對這美國版方方日記沒好印象。我首先想到的是嗤之以鼻。有個典故叫東施效顰,機械死板式模仿他人,能有幾個招人喜歡的?我不妨看看你這美國版方方日記是怎麼回事。看完了再給你差評也不遲。
  • 方方日記為什麼不可以在國外出版?外文版《武漢日記》會成為「刀子」嗎​?
    遇到突發事件,那些搶熱點的書,從策劃到出版只用幾天時間也不稀罕。所以,即使考慮到翻譯的工作,4個月10天,對於出版一本十幾萬字的書籍,也是一個並不緊張的時間了。在這130天時間裡,方方還會對書稿不斷調整,最終出來的書也許會在原來日記的基礎上做出較大的改動,會對其中的事實錯誤進行勘正。因為日記畢竟是個急就章,其中不論文字還是細節,都有值得推敲的地方。
  • 《民法典》官方英文版也有明顯錯誤?
    2020年最後一天,全國人大網站上放出了《民法典》官方英文版。這是個簡單的語法錯誤,估計是定稿倉促所致。甚至有人懷疑這是不是官方文本。後來大家去全國人大網站看了下,確實是。我這幾天也在看這個本子。不是從頭到尾,而是結合最新系列的司法解釋,碰到哪條就去看下哪條。發現這個錯誤還不是個別現象。比如641條第2款,原文為:「出賣人對標的物保留的所有權,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 五讀方方日記:為什麼方方和日記能得到這些人的愛?
    在方方日記的留言中,一些讀者對方方的讚譽也到了空前的高度,很多支持方方的留言點讚都數以萬計。方方似乎以然登基封神,位列仙班。然而近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影響力較大的方方支持者紛紛暴露出「媚日」、「反共」、「反華」的極端言行,這些人不少言行的惡劣程度比「臺獨」、「港獨」有過之無不及,可以確定就是仇共反華分子。令人不得不陷入深思,方方日記到底怎麼呢?
  • 由一部作品的英文版上線所思考的!
    今天,日記英文版出版,並且在亞馬遜上線。美國買什麼都相對國內要便宜很多,這是綜合因素決定的,在這裡我不多談。美國唯數不多的比我們貴的方面,一是人工工資,另一個就是書了,美國的書定價都非常高,這次日記的定價是18.16美元,換算成人民幣就是125元,這在國內是不可想像的。剛又看到消息,說是德文版也要出版了。第一,是誰?方方,本名汪芳,女。漢族。
  • 【四季物語實體勘誤】遲來的約定,我們做到了
    每個玩家遭遇的印刷錯誤可能不同,為了給到大多數人滿意的答覆,我們重印了22種記錄有問題的卡牌,另外我們了解很多喜愛《四季物語》的玩家將其作為收藏品,所以我們一直向出版社堅持以原廠印刷勘誤卡,讓牌面儘量保持與原版相同。
  • 方方日記是小問題,方方背後的土壤才是大問題
    方方日記3月24日完結,4月7日英文版在亞馬遜上線,緊隨其後上線的還有德文版,這背後的「美國速度」令人震驚。兩天後著名作家鄭淵潔發微博,不是暗示而是「明示」了這一問題——「英文版《穿風衣的貓》竟然用了兩年多時間……翻譯完成後,還要經過出版社十幾道工序把關完善,還要校對,設計版式和封面,選紙印刷等等等等」。方方日記能夠以如此驚人的速度出版,必定有一個能夠協調統一所有模塊的背後力量做推手,讓互補協統的各個部分一路綠燈。
  • 方方日記與被撕裂的社會
    似乎全社會也被方方日記空前撕裂了。其實,不是日記撕裂社會,而是本來就存在的社會撕裂被日記的一束亮光照射得清清楚楚而已。看到一個很精闢的評論摘錄如下:原本很清晰簡單的事情為何雙方在認知上出現如此大的鴻溝?
  • 荊南翔:揭開方方日記的基本思路和五種偽裝
    對此,有位身在武漢一線的網友回答說:「這件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但有幾個方方不清楚的事要先確認:首先,一線守路人中,沒有人的職級值得稱為官員,科級幹部可能有;其次,守路的配沒配口罩不知道,反正我1月份到社區報到出門戴的是棉布口罩,其他口罩買不到;其三,一月份四類人混在一起,一線的人嚇得要死,不知道誰是病人;其四,卡點的人都是輪班的,夜裡值守一般躺在車裡,附近不可能有什麼隔離點任你支配,更不可能離崗帶農民去隔離點休息
  • 《射鵰》將出英文版,郭靖翻譯成「禿鷲英雄」,看翻譯笑哭!
    最近《射鵰英雄傳》2018年將推出英文版的消息在網絡上傳開,不過這個翻譯問題一直是網友擔心的話題。負責《射鵰》英文版翻譯的譯者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才完成了《射鵰》第一卷《英雄的誕生》的翻譯工作,人家也不想翻譯的這麼慢,只是武俠小說翻起來真的是超級困難。「九陰白骨爪」則被譯作「Nine Yin Skeleton Claw(九陰骷髏爪)」。
  • 方方日記的維護者,巧巧喊你來對話!
    巧巧2020年3月2日前幾日,方方「武漢日記」的讀者巧巧,借用本平臺發布《方方奶奶,請出來走幾步》一文,文中觀點端正,態度懇切,真誠建議作家方方少一些捕風捉影,下下樓,上上街,透透氣,多「見證」,少「推論」,寫更好的日記以饗讀者。但是,就是這篇文章,卻惹了「大禍」。
  • 你的龍騰還能用來吃飯麼:勘誤版
    前幾天咱們愛卡愛羊毛推了一篇關於龍騰吃飯的文:你的龍騰還能用來吃飯麼?
  • 交友必要有書癖
    交友必要有書癖於恢看書絕對能夠上癮,並且上癮的程度不亞於菸酒。看書看習慣了,一旦沒有書看是很難受的,正像喜歡抽菸的人需要煙料來刺激口腔一樣,喜歡讀書的人也需要新的內容來刺激不安分的大腦。手邊的書一旦看得熟練,熟練到可以直接看目錄就能知道章節的內容,這就是我所謂的沒有書看。起先我只知道「四大名著」,等到把這些書看過,於是就轉向唐詩宋詞、諸子百家、《古文觀止》,直到近來翻看《二十四史》。我不屬於學者型的人才,做不到一頭鑽進故紙堆裡尋找「真理」,所以我只能憑藉個人的興趣來隨意翻閱。
  • 方方日記英文版的副標題,已經悄悄改成這個了
    昨天(9日),方方的「武漢日記」翻譯成了英文和德文版,上架亞馬遜預購,引起了熱烈的討論。 其中一個引爆點,就是書的副標題。 書剛上架的時候,我們看到的副標題是「Dispatches from the Original Epicenter」。翻譯過來是「來自疫情最初震中的報導」。
  • 公司裝智能坐墊:讓職工籤英文版知情同意書?這玩的是什麼招?
    但有員工在被HR詢問為什麼某一時間段不在工位後,員工覺得,這是公司裝了一個「監視器」,隨時監視員工的舉動。針對自己員工公開發帖質疑自己被監控,認為上班被「扒光」,「啥時走開,啥時情緒激動,老闆全知道!」,據媒體21世紀經濟報導,涉事公司董事長回應稱,員工公開的產品,實為內部測試,目的並非監控,員工在被測試前已籤署過英文版的知情同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