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和尚只是打破了玻璃盞,為何會被貶下凡?

2021-02-18 央視網

看過《西遊記》的小夥伴們應該都知道,在加入取經隊伍之前,沙僧曾是天庭裡當值的捲簾大將。只因為失手打碎了玻璃盞,就被貶下凡間,每七日間還要被飛劍穿胸肋百餘下,境況十分悽慘。相比之下,因調戲嫦娥而被貶下凡間的豬八戒,雖然投胎成了豬,但好歹還娶了個媳婦。為什麼只是打碎了一個玻璃盞,捲簾大將就要受到如此嚴重的處罰?因為玻璃盞太貴了嗎,還是因為其他不可告人的原因呢?要想討論這個問題,首先需要對捲簾大將所犯的過錯進行還原。不過,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估計有人會問,捲簾大將打碎的不是「琉璃盞」嗎?為什麼又要說成是「玻璃盞」。實際上,原著當中寫的一直是玻璃盞,即使是在最早的明代刻本中,也是玻璃盞。「只因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盞,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貶下界來,變得這般模樣。」「沙悟淨,汝本是捲簾大將,先因蟠桃會上打碎玻璃盞,貶汝下界。」之所以大家會錯認為是琉璃盞,主要緣於86版西遊記所做的改動:有人認為捲簾大將被貶下凡,主要是因為玻璃盞價值連城,且有可能是作為禮器使用,因此才使得玉帝勃然大怒。然而實際上,《西遊記》中,除了捲簾大將打碎玻璃盞這一處外,還有三處出現了玻璃盞: 

一次是女兒國。「近侍官連忙取幾個鸚鵡杯、鸕鷀杓、金叵羅、銀鑿落、玻璃盞、水晶盆、蓬萊碗、琥珀鍾,滿斟玉液,連注瓊漿,果然都各飲一巡。」


第二次是寇員外處,「雕漆桌上五雲鮮,雕漆盒中香瓣積。玻璃盞,淨水澄清;瑠璃燈;香油明亮。一聲金磬,響韻虛徐。」


第三次是李世民給唐僧慶祝之時:琥珀杯,玻璃盞,鑲金點翠;黃金盤,白玉碗,嵌錦花纏。

了解這一點後,再來看捲簾大將打碎玻璃盞的場合。書中已經寫得明白,當時正值蟠桃宴召開的時候。

提起蟠桃勝會,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早在沙僧因打碎玻璃盞被貶之前,就有孫悟空在王母娘娘召開蟠桃勝會之際,偷吃了玉液瓊漿、八珍百味,連太上老君的九轉金丹也沒能免災,一併被當作炒豆一般吃了。這則故事發生在書中第五回,也正是在這一回裡,作者對蟠桃宴做了詳細地描寫和介紹。這場以蟠桃為主饌的大會,每年都會召開一次。王母娘娘設宴,七衣仙女摘桃。

這場大會的規格有多高呢,從出席的賓客就可見一斑。據七仙女所說,蟠桃盛會所請的,自來規定了都有這些人:

請的是西天佛老、菩薩、聖僧、羅漢,南方南極觀音,東方崇恩聖帝、十洲三島仙翁,北方北極玄靈,中央黃極黃角大仙,這個是五方五老。還有五鬥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眾,中八洞玉皇、九壘,海嶽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各宮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齊赴蟠桃嘉會。這份賓客名單,幾乎囊括了仙界與佛界所有中上層成員。其影響力與重要程度,可能只有書中作為暗線所出現的「丹元大會」能夠壓上一頭了。然而正是在這樣一場勝會上,捲簾大將好死不死地當著一眾仙神的面,打碎了玻璃盞。這也成了他所有悲劇的開頭。
要理解捲簾大將為什麼受到如此嚴重的懲罰,同時還得聯繫他的身份來看。《西遊記》裡寫沙僧起初的職位,提到他是玉帝座前的捲簾大將。捲簾大將是個什麼官職呢?
西遊記大約是明朝初年的作品,所以關於捲簾大將,可以參考《明史》。據《明史》中的有相關記載,在明太祖登基時:捲簾將軍二人於簾前,俱東西向……皇帝袞冕升御座,大樂鼓吹振作。樂止,將軍捲簾,尚寶卿置寶於案。後來,捲簾將軍實際功能消失,逐漸變成皇帝貼身衛士的榮譽稱號。比如無錫《朱氏宗譜》記載:朱鉞曾經作為燕王的貼身護衛。在燕王登基之後,作為燕王親信。朱鉞被封為「護駕平寇值殿捲簾將軍」,進階「忠義郎」。實際上,與捲簾大將類似,在明朝的官制裡,專門有一系列的殿庭衛士,都是以「將軍」為名,屬於錦衣衛編制。對這些人的要求是身高體壯,彰顯朝廷的威儀。比如大漢將軍、紅盔將軍等等,都在不同場合,為皇帝和朝廷撐門面的。可見,捲簾大將原本應是皇帝的御前侍衛一類官職。《西遊記》中,沙僧對自己來歷的描述中,有這樣一段:這一段裡,沙僧對自己的身份十分自傲,認為南天門裡他能為尊,凌霄殿上他也能稱上。不過,只是御前侍衛的捲簾大將本身並不具有實權,只是因為出入追隨玉帝,身為玉帝的親信,身份才得以水漲船高。因為貼身侍衛的特殊性,一般來說,都是君王最信任的人。沙僧憑什麼能夠成為玉帝信任的人呢?又為什麼會因為打碎玻璃盞這件事而受到如此嚴重的處罰?

這件事,還得從沙僧背後的勢力來看。在成為捲簾大將之前,沙僧本是肉體凡胎的凡人,但他從小生得神氣昂揚,志向也是遠大。曾經經歷過一段四處雲遊,尋仙仿道的日子。之後,他便迎來了自己的奇遇: 道教煉丹,稱鉛為嬰兒,硃砂為奼女;木母金公,同樣是煉丹一道的術語。這樣來看,沙僧首先是遇到了一位道門真人(道教稱得道之人),引著他走上了追尋大道的坦途。其後又以煉丹之術授予他,使他得以功德圓滿,飛升仙界。到這裡這段遭遇都還正常,然而在此之後,「玉皇大帝便加升,親口封為捲簾將。」一個剛剛升入仙界的小小人物,為什麼能夠得到玉帝的青睞,升做御前捲簾大將呢?合理的解釋只有一種——有人為沙僧走動了關節,將他安插在了玉帝座前。而這個人,就是沙僧背後的道門真人。在《西遊記》的世界中,明裡的一條線是取經四人組的故事;暗裡隱藏的則是佛道兩家的爭鬥,以及追求雙方實力均衡的玉皇大帝。
前文已經提到,沙僧本是一個普通的凡人,因為一個道教真人的指引,走上了修行之路,得道之後,立馬就謀到了玉帝座前捲簾大將的職位。這位引薦沙僧的道教真人,必然是一個讓玉帝十分忌憚的人物,才會不得已接受安插在自己身邊的捲簾大將。道門當中,有這樣身份且有這樣話語權的人,也就只有被尊為道教始祖的三清聖人——元始天尊、靈寶天尊以及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了。在《西遊記》的設定中,西天取經之前,天庭之中,乃是以道教為尊。天庭之主乃是玉皇大帝,不過,玉皇大帝作為仙神之首,並不僅僅統御道教眾神,同時也是佛教眾神之主。這一點與大多數人的印象並不一致。畢竟在86版《西遊記》中,玉帝被塑造成了一個只會鑽桌底的懦弱形象,而佛教領袖如來佛祖則一錘定音,將孫悟空鎮壓於五行山下。然而在原著當中,孫悟空根本沒有打進凌霄殿內。只在殿外與眾神纏鬥。當時玉帝是怎麼做的呢?書中是這樣寫的:當時眾神把大聖攢在一處,卻不能近身,亂嚷亂鬥,早驚動玉帝。遂傳旨著遊奕靈官同翊聖真君上西方請佛老降伏。可以看出,玉帝雖然被驚,但並沒有任何慌亂,反而鎮定自若地下旨請佛老來降妖。聖旨送到之時,如來佛祖本在給眾徒弟講法,一見聖旨到來,立馬對眾人說:汝等在此穩坐法堂,休得亂了禪位,待我煉魔救駕去來。這裡如來使用的字眼乃是救駕,而非相助、解圍等詞。在將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之後,玉帝接見如來,向其道謝,如來的回應也很有意思:如來不敢違悖,即合掌謝道:「老僧承大天尊宣命來此,有何法力?還是天尊與眾神洪福。敢勞致謝?」自稱老僧,承宣命而來,如來的姿態可謂放得極低。孫悟空快要打進凌霄寶殿,玉帝的反應不是近求三清的幫助,而是遠向靈山求助如來,也充分體現了崇佛抑道的意味。壓下孫悟空,也為日後取經埋下了伏筆。再說回捲簾大將,身為三清安插在玉帝身邊的棋子。為了打壓三清的氣勢,玉帝自然要找機會將其遠遠充配。而這個機會,就出現在蟠桃盛會之上。在這樣一個重大的場合裡,捲簾大將犯下了失手打碎玻璃盞的錯誤,儘管玻璃盞並不算極端珍貴,但卻有「驚動聖駕」的失儀之罪。玉帝本意將其處斬,但因為赤腳大仙出面說好話,加之並不想徹底得罪三清,最終選擇將捲簾大將貶下凡間,並且每七日要受飛劍穿胸之苦。

沙僧自願加入取經隊伍,只因為觀世音菩薩曾經向他許諾:
你何不入我門來,皈依善果,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上西天拜佛求經?我教飛劍不來穿你。那時節功成免罪,復你本職,心下如何?然而出於根底裡的道教血液,這位曾經的捲簾大將本質上並不願意取經成功,卻又拗不過自己夾在佛、道兩派之間的命運。於是乾脆選擇了出工不出力,平時只幹些牽馬的閒事,兩邊都不得罪。這也是為什麼出場時曾和豬八戒打得天昏地暗,本領著實不低的沙僧,在整條取經路上,唯一的戰績只是打死了六耳獼猴座下假冒自己的猴精。曾經「自小生來神氣壯,乾坤萬裡曾激蕩」的捲簾大將,再不復從前的銳氣,心灰意冷、消極怠工。最終也只被封為「金身羅漢」,排在整個佛教倒數第二,位置僅在小白龍之前。不過,儘管並未如願官復原職,但也不用再受飛劍之苦,從這一點來看,也算是得償所願了。

來源:本文經「國家人文歷史」(微信ID:gjrwls)授權轉載。

相關焦點

  • 捲簾大將被貶下凡不光因為打碎了玻璃盞,更因他害了幾條神仙命!
    除了小白龍,恐怕就是沙和尚了,他永遠是一副任勞任怨的樣子,默默的跟隨著取經隊伍,本事也好像是最弱的一個,但是每次他講起自己在天庭的時候,都是威風的很,那麼曾經的捲簾大將的他身上又藏著多少秘密呢?前面幾期楊角風把天蓬元帥被貶的過程,以及最後如何加入取經隊伍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現在豬八戒的事情暫時放在一邊不表,我們再來看看捲簾大將!
  • 捲簾大將沙和尚倒底看見了什麼?
    相比於蓋世英雄孫悟空,關於沙和尚總是那麼不引人注目,很容易讓人忽略他的存在。沙僧的職責是牽馬,老實說,那個可不是一般的馬,是白龍馬,也是菩薩點化後跟隨取經人的,有什麼他不知道,還需要你牽著嗎?所以,有時候說沙僧降妖除魔不用功不出力有點過了,人家的本職工作就是牽馬啊。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也是值得表揚的吧,要不如來會封個羅漢?
  • 為什麼西遊記中的沙和尚最終沒有成佛?
    讓人感到疑惑的是,明明沙和尚在取經路上,任勞任怨勤勤懇懇,為什麼就不能成佛呢?原因其實有非常多,首要先原還是因為,豬八戒和沙和尚,因懼怕危險而沒有闖過凌雲渡。當時孫悟空還透露說,只要闖過凌雲渡過能成佛。其次是因為,在取經路上,雖然沙和尚一直任勞任怨,也非常的勤懇。但是,他的功勞並沒有孫悟空和豬八戒的多。幾乎所有的妖怪都是被孫悟空和豬八戒消滅的,沙和尚的戰績是非常少的。
  • 沙和尚的城府有多深?
    貼身侍衛人們常說,官場是非多,伴君如伴虎,這混到玉帝貼身侍衛長級別的人,怎麼也不會是電視劇裡演的那樣是吧這沙僧打碎琉璃盞,被貶下凡,本身就疑點重重,背後肯定有什麼陰謀,我們這裡就不說了。我們再說說沙和尚的本事,原文說他與八戒大戰三次,不分勝負,打了個平手,實力完全不弱於豬八戒。原文講豬八戒與孫悟空交手的時候,戰了八九個時辰,不能迎敵敗陣而逃。他們的戰鬥力其實也差不了多少。但是看取經路上,但凡需要降妖除魔,都是孫悟空的事。沙和尚被貶流沙河後,也是作惡多端。我在此間吃人無數,向來有幾次取經人來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頭,拋落流沙,竟沉水底。
  • 沙和尚的淡然,是堅定本真的悟淨!
    《西遊記》最容易被漠視,被淡忘的就是挑著擔,一聲不吭的沙和尚。很多網友,眾多讀者只是記得,在電影電視劇裡總是喊「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的沙和尚的模樣。其實《西遊記》作者吳承恩設定沙僧這個人物,是非常重要的,他代表著人生眾多的一種形象,眾多的一種品相,就是秉持忠貞,忠心耿耿,任勞任怨普羅大眾的堅強。
  • 西遊記中沙和尚在取經的路上看著沒有什麼磨練,其實並不然
    對幾人的心性考驗可謂是屢見不鮮,但是對其中的沙和尚似乎毫無考驗。提到西遊記中的沙和尚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老實人,難不成是因為沙和尚的老實本分讓上面的高層人物決定對他從輕處理嗎?但其實並不然,大家還記得第一眼對沙和尚的印象嗎?
  • 豬八戒好吃懶做,沙和尚任勞任怨,取經路上誰的作用更大些?
    這其中,尤其豬八戒和沙和尚,怎麼看都像是湊數的,並非必要的成員,但是卻實實在在的不可或缺。 豬八戒不僅好色,而且好吃懶做,也因為好色,被貶下凡間投錯豬胎,好色不僅沒收斂,反而得了好吃的毛病,這位曾經的天蓬元帥,除了談戀美色就是吃東西,不知道怎麼當上天蓬元帥的。
  • 沙和尚全力爆發有多強?
    這個從水中跳出的妖精,自然就是捲簾大將軍,後來的沙和尚。他顯然在暗處覬覦已久,出現後直奔唐僧,伸手就要來抓。  早在多年前,觀音菩薩就交代沙和尚,以後不要再殺生害命,在此流沙河好好等待取經人。沙和尚答應得很好,以後多年也就沒有再吃人。可是,眼下為何要吃唐僧?難道他看不出來,唐僧三人都是和尚打扮?明擺著人家三人就是取經小組,為何沙僧還要抓唐僧呢?
  • 《琉璃》千年前亭奴為何會被貶下凡間?或許跟亭奴心中的秘密有關
    文/小凡娛影導語:《琉璃》千年前亭奴為何會被貶下凡間?或許跟亭奴心中的秘密有關由成毅、袁冰妍等主演的《琉璃》雖然已經收官,但是看完結局,心中還是有些疑惑,劇中始終沒有交代清楚,或許只有從原著中才能尋找到答案,但是在劇中,也是有蛛絲馬跡可尋的,比如千年前亭奴為何會被貶下凡間,劇中到結局並沒有交代。
  • 玉帝為何懼怕豬八戒,非要將其貶下凡間,難道是真是調戲嫦娥嗎
    豬八戒乃是天上上神之一,在西遊記記載中,是掌管天河統領八萬水軍的將領,在天界位高權重,弱水只有天蓬能抵擋,無論才能和武義都可以說是優秀人才,那麼為何懼怕豬八戒,非要將其貶下凡間,真正原因是調戲嫦娥嗎?讓我們揭曉。
  • 天蓬元帥被貶下凡,為何要選擇黑豬?豬八戒在隱藏他的身世!
    西遊記中,表面上最悲劇的角色,當然是豬八戒了,500年前堂堂的天蓬元帥,就因為喝醉酒調戲嫦娥仙子(風流仙子)被貶下凡投胎重新做人,結果投胎的時候為了不喝孟婆湯
  • 沙和尚的師傅到底是何方神聖呢?答案終於曝光了!
    沙和尚估計是取經團隊裡面口碑最好的一位了,他任勞任怨,從不喊累,也從不放棄,人家關係和諧,最得師傅唐僧喜歡,這麼多年真的是喜歡這樣的一波波操作,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同樣的取經人,同樣的一個師傅帶出來的,為何差距就這麼大呢?
  • 沙和尚到底是不是天庭高管?
    沙和尚會主動緩解這種震驚造成的尷尬,「沒啥沒啥,都是以前的工作。那時候啊,天天就跟著玉帝王母啥的在一起啊,雖然看著光鮮,其實忙的失去了自己的人生」。吃瓜群眾會把二師兄和沙僧歸為一類人,都是天庭裡犯了錯誤的高管,被菩薩拯救了,然後一起去西天送人肉快遞的。
  • 金蟬子為何被如來貶到下界取經?你看他前世的另一個身份是啥?
    《西遊記》中唐三藏、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四人可以說是組建了一個團隊一起去徒步去西天取經,唐三藏是他們三個人的師傅,但是沒有任何法力全靠一顆誠心成為他們的領導,而另外三個人是負責一路好好護送他們的師傅能平安取得真經,他們四個人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都犯了錯,本來都在天界有各自的官職,後來被貶下凡好好磨練
  • 神話:八戒在天庭地位顯赫,為何會被貶下凡間?原來嫦娥有靠山
    神話:八戒在天庭地位顯赫,為何會被貶下凡間?原來嫦娥有靠山說起豬八戒,人們就會想要頭戴黑僧帽,身穿黑僧衣,扛著大釘耙,甩著大耳朵,挺著大肚子的一個形象。我們都知道豬八戒之所以會被貶下凡間,是因為在蟠桃會之後,借著酒興調戲廣寒宮的嫦娥仙子。
  • 大師兄,師父被我吃了:脖子上戴骷髏的沙和尚也是個有故事的人
    電視劇《西遊記》中,沙和尚常說:「大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這句出鏡率頗高的臺詞,與孫悟空的「妖怪哪裡逃」一起被網友們評為最深入人心的經典對白。眾所周知,《西遊記》中的沙和尚原是捲簾大將,因為在蟠桃會上失手,不小心打破了琉璃盞,嚇到了眾神仙,觸犯天條,而被貶出天界,在人間的流沙河興風作浪。
  • 《西遊記》中,沙和尚挑的擔子裡面到底是裝的什麼?
    唐僧不僅會多國語言,  而且他早些年就遊歷各地,遍訪名師,  所以唐僧有著豐富的自助遊經驗。  那麼箱子裡面會不會是燒烤架或者帳篷?  各地特產?  消炎藥創口貼?  娛樂工具,比如麻將、撲克?——《西遊記》第二十三回  甚至在沙和尚被收歸以後  擔子也是豬八戒挑的  沙僧牽了馬,八戒擔了擔。——《西遊記》第五十回  豬八戒挑擔 X2  呆子聽說要走,又努嘴胖唇,唧唧噥噥,只得將衣缽收拾,找啟高肩擔子。
  • 堂堂天蓬元帥,調戲地位不高的嫦娥,為何會被貶下凡?
    是啊,堂堂天蓬元帥,調戲地位不高的嫦娥,怎麼就要被貶下凡呢?這個罪名也太重了。很多讀者對此不解,所以有此一問。其實,這個問題有什麼奇怪的呢?答案很簡單啊。原因無他,天庭自有一套規矩,不可以有私情,更不能調戲女人,天蓬元帥身為天庭官員,卻調戲女人,這是大罪。看看奎木狼,他和披香殿的侍女瞅對眼了,敢在天庭做夫妻嗎?
  • 沙和尚到底是什麼修煉成精?
    畢竟沙和尚常年住在流沙河中。在《西遊記》中烏巢禪師也曾經講到:  「野豬挑擔子,水怪前頭遇。多年老石猴,那裡懷嗔怒。」  孫悟空是石猴成精,豬八戒是野豬精,自然,沙和尚就是水怪。  河水中最常見的怪物自然就是魚了。因此,把沙和尚理解成魚精是有一定道理的。  畢竟,沙和尚水下功夫了得,能和執掌天河水軍的天蓬元帥豬八戒旗鼓相當,比孫悟空還牛。
  • 黃袍怪是奎木狼下凡,他和百花羞的孩子很無辜
    在《西遊記》中,他是一個法力無邊的天神,私自下凡成為了波月洞洞主——黃袍怪。這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妖怪,唐僧在他眼裡也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和尚,也就是說,他下凡不是為了吃唐僧肉。每個神仙在天庭都有自己的職責,私自下凡是犯天條的。那麼,奎木狼為什麼冒著被處罰的危險,執意要下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