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一個溫柔的周日傍晚,Giphy的幾位員工聚在洛杉磯的工作室觀看艾美獎。
這個地方很時髦很有現代感,是平時用來接待的地方,他們霸佔了原本留給客人的沙發,對面是平板電視牆,平時會反覆播放自己服務的視頻剪輯。
這裡的氛圍有點像在宿舍,他們把筆記本放在膝蓋上,飲料就在伸手可達的位置,他們正在完成一項客戶的工作。
艾美獎製片方給Giphy的員工安排了一項任務,讓他們對頒獎禮進行「現場GIF直播」,製作出幾秒鐘的GIF來活躍網上的氣氛並進行分享。
這場"直播「帶來了讓人眼花繚亂的流行文化元評論(meta-commentary),所有的精彩時刻都得到了討論和傳播,並且在頒獎禮結束後很長時間內那些點滴瞬間仍然會繼續閃光。
到了主持人Stephen Colbert開場時跟著一群戴帽舞者高踢腿(可以看成是向當晚的大贏家《使女的故事》致敬)時,Giphy的團隊已經在自己的主頁放上各種頒獎禮前走紅毯的相關動畫gif來給頒獎禮預熱了。
接下來就是當晚最重要、也是最具爭議的時刻:前白宮新聞發言人Sean Spicer突然自帶講臺現身頒獎禮,對他「著名」的「觀眾最多」(川普就職典禮被媒體評價冷清時Spicer回覆說這是總統就職典禮觀眾人數最多的一次)的梗進行自我調侃。
Giphy的人馬上把這一幕做成了GIF形式。Giphy的天才之處不在於將視頻原樣照搬,而是在觀眾的各種震驚的表情中尋找閃光點。他們在美劇《副總統》的演員Anna Chlumsky那裡找到了。
她的整個身體都扭曲成了一個OMG的表情——眼睛瞪得像燈籠,脖子靜脈噴張,一邊從座位上站起來想要為這場奇怪的表演找一個更好的觀看角度。
幾分鐘之內,編輯人員就把3秒鐘的剪輯上傳到Giphy上面。這個GIF幾乎馬上就火了起來。頒獎禮結束一周後其瀏覽量已經超過了1300萬。
瘋狂的面部特寫、貓咪的鼓掌、《老友記》的Joey用男中音打招呼「你好啊」的片段、歐巴馬總統在白宮記者晚宴上弄掉麥克風的動畫,這些都是Giphy的通用語。
這家成立4年的公司基本上普及了一種新型的溝通方式。與笑臉等emoji表情相比,高度濃縮的視頻不僅支持更為微妙和豐富的情緒,而且GIF無限制的特性(Giphy稱自己每天都要添加數百萬的動圖)也意味著選擇合適的動圖不僅僅是特別情緒的傳達手段。
Giphy的投資者,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的合伙人Jeremy Liew說:「比如發《壯志凌雲》的動圖跟給你女兒發一張『我愛你』的迪斯尼動圖要表達的含義就不一樣。這種語境,情緒疊加到文字聊天平臺正好彌補了後者的缺陷。使得它變得更有意義、更加強大。」
其結果就是「GIF成了一種社交貨幣,」 廣告公司Droga5的群體策略總監Dominic Poynter說:「用新鮮得體的方式嫻熟使用GIF的能力已經變得十分重要。就像會文字聊天或者拍自拍一樣。」
Giphy已經利用這種文化貨幣積累了3億的受眾,這些人每天都會上Giphy去看看GIF動圖,而這個數字2016年12月時還只有1億。
這些人每天在Giphy.com以及Giphy嵌入的各個平臺(Facebook、Twitter、Tinder、iMessage、Slack甚至Zendesk)上面分享超過20億的GIF。
儘管這些數字不能完全跟別的社交網絡相比,但仍可能是上市公司Snapchat(1.73億日活用戶)和Twitter(Recode估計約為1.57億日活用戶)羨慕的對象。
但私人持有的Giphy目前仍處於官方所稱的「增長模式」,聯合創始人兼CEO Alex Chung說:「我們認為還可以發展到現在的3倍,這可就有點瘋狂了。」
跟很多數字媒體高管只有發展了受眾之後才考慮收入模式不一樣,現年42歲的Chung不僅能記住1990年代網絡泡沫的教訓,而且也知道該怎麼幹。
在被問到估值為6億美元的Giphy應該如何賺錢時,他首次披露說:「我們有收入。我們知道如果我們想的話一個月就可以盈利。但就像我們對待GIF增長的態度一樣,我們要考慮以指數式和可持續的方式實現收入增長。」
他和75+名員工已經花費了數年時間為公司的長遠發展做準備。隨著他們在未來12個月左右推出廣告產品以及衡量工具,下一階段將會展現在世人面前。
在看待數字廣告版圖時,大多數人認為在可見的未來Facebook&Google的雙寡頭地位將牢不可破。但只要形成了傳統觀點,往往就會有顛覆它的機會。
Chung相信Giphy有這個潛能。他說:「我們都知道網際網路廣告有點問題。」潛臺詞是指去年有關的指標不明、品牌安全問題以及橫幅廣告、彈出廣告甚至原生廣告等疲軟格式的負面評論。
與此同時,他說:「所有人都轉向了6秒鐘的廣告格式。YouTube已經做了,Facebook正在做。我們已經擁有這種格式好幾年了。
所有的製作工具我們都有。無論是移動端、桌面端還是任何地方,對於這種6秒鐘內容我們有著全球最大的配發規模。」也許最重要的是,Giphy有著一點都不像廣告的商業廣告。COO Adam Leibsohn說:「如果內容好,大家就願意用,不管是用來溝通、逗樂還是發通知。
「我們考慮收入不是數以百萬或者億(美元)計,而是幾十億計。如何才能達到創造數十億美元收入的地步?這個東西一定是顛覆性的。」Chung說這話的時候語氣很平靜。
Giphy2014年創辦於Hollywood Hills的一間出租屋。Chung讓一位數據學家朋友分析Giphy上所有的搜索記錄,結果發現「80%的搜索都是文化內容:電視、電影以及名人」。
於是他在西海岸用了整整兩個月的時間跟洛杉磯的電影工作室、電視網絡洽談內容版權問題。
因為Giphy仍然很小,只有20名員工,辦公室設在曼哈頓遙遠的西邊,那間房子是「一間不算很好的Airbnb」,但卻有個遊泳池和不錯的風景。對於一家年輕初創企業的員工來說,這感覺就像是《明星夥伴》的宅邸。Giphy的首席內容官Brad Zeff說:「我們太小了,所以完全可以在那個遊泳池開個全員大會。」
此前Chung曾在Viacom做了7年的音樂授權,他說:「這也許是媒體裡面最複雜的授權」,所以他很清楚怎麼談才對娛樂公司有吸引力。
為了能拿到《辛普森一家》以及《大城小妞》等節目的訪問權,作為交換,Giphy會與電視網絡和工作室的營銷團隊就其「GIF戰略」進行合作。
換句話說就是,Chung的人會幫助他們在Giphy上面設置自己的頁面;解釋如何讓GIF有更快被發現的機會;甚至通過Giphy尋找最佳時刻的自動標記機器自行製作GIF。
這家初創企業的策略類似於Twitter早期到好萊塢提供了周到服務來讓電視網絡、製片商以及明星去理解它的價值。就像那時候的Twitter一樣,這是一種沒有取得收入前的讓步條件。
一位數字營銷人員開玩笑說:「好萊塢是一位非常懶惰的夥伴,只要是容易並且免費的,你就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情。」據同時也是Snapchat早期投資者的Liew說,Chung是第一位以一種「打開整個快被切斷的電視和電影史」的方式將娛樂與GIF連接起來的人。
Giphy的洛杉磯之夏的成功,讓Chung在2015和2016年需要重複進行員工的遷移工作——每次都要換到更大的地方。
隨著優質內容的流入,甚至包括以要求苛刻著稱的迪斯尼、CBS等玩家的內容注入,Giphy開始轉向內容分發。Chung和Leibsohn開始仔細地制訂計劃,「尋求跟社交網絡合作植入GIF按鈕。」
第一個目標自然是Facebook,一方面因為其龐大的覆蓋範圍,而另一方面,用Chung的話來說,「我們知道如果我們能讓GIF出現在Facebook上面的話,那可就不一樣了。」
2014年的時候Facebook還不允許GIF,並且還說永遠也不支持這種格式。通過一點工程上的冒險,Giphy使得GIF可以出現在用戶的新聞流上同時又不違背Facebook的規則,藉此成功的將自己的內容打入了最大的社交網絡上面,而Facebook官方最終也認可了這種格式。
今年9月的一個早上,Chung在位於Meatpacking District總部的昏暗會議室裡跟Leibsohn坐在一起,這兩個人大學學的都是哲學專業,平時的社交圈也都一樣,並且因為維根斯坦(Wittgenstein)的研究而走到了一起。
Chung用其一貫的平靜語氣說:「2年後,我們走上了F8的舞臺,展示了扎克伯格向David Marcus發送來自Giphy的一張GIF。」
接著就是其他的行動。Chung說:「我們讓GIF登錄Twitter。此前沒人幹過這個。然後是GIF在Slack上推出。這個也沒人幹過。
我們不斷把GIF放到任何你可能要用的地方。在Outlook上也有。我們的使命一直都是讓GIF去到沒人去過的地方。我們還會繼續這麼做。」
Leibsohn補充道:「尤其是如果那裡的東西是靜態的話。我們會說,那玩意兒為什麼不動?」
Giphy內容的穩步擴張為公司帶來了發展速度的擴張。ICM Partners的Jonathan Perelman說:「我把他們看成是GIF的Google。找GIF你就會去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