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亞歷X戴錦華:《日曜日式散步者》放映+交流

2021-02-10 理想國imaginist

理想國按:

在2016年的53屆臺灣金馬獎上,《日曜日式散步者》拿下當年最佳紀錄片,這部影片回顧了日殖時期的臺灣新文學運動,那些殖民地上的現代文學創作者,藉由詩觀的論述及文學創作,共同為臺灣留下了劃時代的意義與美學。

這部影片的出品發行方,之前還製作過非常有名的文學傳記系列紀錄片「在島嶼寫作」。這一次他們帶著《日曜日式散步者》來北京做放映,喜歡的朋友不要錯過,映後更有導演黃亞歷與北大的戴錦華老師,一起與觀眾映後交流。


放映時間

...................................................

7.8 13:00

《日曜日式散步者》紀錄片/2015



如何購票

...................................................

掃下方二維碼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多購優惠:第二張八折


放映場地

...................................................

朝陽區通惠河北路郎家園6號院郎園vintage 虞社

公共運輸

1/205/312/57/728/810/930或976路至郎家園站下車

乘坐地鐵1/10號線國貿站,C口

乘坐地鐵1/14號線大望路站,C口

放映員:王磊·深馬·飛船

助理策劃:一時·小白

影片介紹

...................................................

日曜日式散步者

Le Moulin

日語、臺語 | 2015 | 紀錄片 | 彩色 | 162min

2016 第53屆臺北金馬影展金馬獎 最佳紀錄片

2016 第18屆臺北電影節 最佳編劇 最佳聲音設計

2016 鹿特丹國際影展 未來之光單元

……

1930年代,臺灣在日本殖民統治近四十年後,進入了更穩定的同化階段。於此一時期,臺灣出現了最早引介超現實主義的文學詩人團體:風車詩社。風車詩社反映了二十世紀從西方(尤其是法國)傳遞到日本,經由殖民影響至臺灣的文化路徑,折射出西方現代主義進入亞洲之後,亞洲文藝創作者面對與回應在地及世界的態度與方式。

現代主義文學的前衛浪潮,為年輕的臺灣詩人帶來了什麼樣的衝擊?異文化的接收究竟是一種純粹的想像,或是從紮根的土壤上所混合出的全新的植種?生活在殖民地上的現代文學創作者,透過詩觀的論述及文學創作,留下了什麼問題供後人反思?

本片追溯了風車詩社所帶領的前衛浪潮,反映出西方文化對於戰前東亞文藝的影響,並透露出日殖時期臺灣文壇的樣貌,這些殖民地上的現代文學創作者,藉由詩觀的論述及文學創作,共同為臺灣留下了劃時代的意義與美學。

導演介紹

...................................................

黃亞歷

臺灣電影導演,關注於影像、聲音的聯繫與延伸性。

近年來投身於製作臺灣早期相關主題之紀錄片,希望透過歷史的梳理和檢視,探索紀錄片真實的詮釋可能,反思臺灣與亞洲、世界之間的關係。首部紀錄長片《日曜日式散步者》獲2016年金馬獎,併入選鹿特丹國際影展 未來之光(Bright Future)單元。

映後嘉賓

...................................................

戴錦華

北京人。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 。曾任教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文學系11年。 自1993年任教於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北京大學人文特聘教授。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從事電影、大眾傳媒與性別研究。開設《影片精讀》、《中國電影文化史》、《文化研究的理論與實踐》、《性別與書寫》等數十門課程。曾在亞洲、歐洲、北美洲十餘個國家和地區講學和訪問 。專著10餘部。專著與論文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義大利文、西班牙文、日文和韓文出版。

代表作:《霧中風景》、《電影批評》、《隱形書寫》、《昨日之島》、《性別中國》等。


詞語放映

...................................................

詞語放映 以 「放映是從觀眾眼裡收回詞語」 為理念

希冀在具體的節目策劃中

遵循和踐行放映的作者性和獨立性原

商業合作或投稿

請發郵件至:chenteng@imaginist.com.cn

轉載:聯繫後臺 | 購票: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日曜日式散步者》放映及與黃亞歷導演面對面座談 | 重磅福利
    《日曜日式散步者》先導片今天要介紹的影片《日曜日式散步者》是一部紀錄片,大家對它的態度就像對待榴槤的態度:兩個極端。直到2012年,黃亞歷導演準備一個跟超現實主義關係的座談,搜集資料時,偶然發現了一個叫林修二的詩人,進而順藤摸瓜地發現了「風車詩社」的存在。影片的法文名LeMoulin,暗指法國地標性建築「紅磨坊」,以此表達對法國文藝生活的嚮往。
  • 叢林推薦 | 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日曜日式散步者》放映暨導演到場交流
    黃亞曆紀錄片作品《日曜日式散步者》放映暨導演到場交流2016 Golden Horse Award "Best Documentay" winner "Le Moulin風車詩社所出版的《詩刊》以楊熾昌/水蔭萍的詩作 「日曜日式散步者」 作為片名、作為片首的序詩,別有深意,亦間接透露了黃亞歷對於風車詩社的認識立場、以及他藉以構造此片的影音哲學。
  • 成都活動 | 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日曜日式散步者》放映,著名詩人翟永明與導演黃亞歷映後對談
    2016年,一部講述超現實主義的紀錄長片《日曜日式散步者》奪得了第53屆臺灣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臺灣首獎、臺北電影獎最佳編劇、最佳聲音設計雙料大獎。《日曜日式散步者》劇照2016臺灣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日曜日式散步者>>電影放映/對談/籤售【TIME】放映:2018.3.24 13:30—16:12對談:2018.3.24 16:20—17
  • 上次錯失《日曜日式散步者》的影迷們請注意,導演又來了還帶了很多福利
    這次又帶來了金馬重磅紀錄片——《日曜日式散步者》!在第5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的提名名單中,最佳紀錄片有五部:《亂世備忘》、《日常對話》、《大路朝天》、《日曜日式散步者》和《翡翠之城》。其中黃亞歷導演的《日曜日式散步者》是他的首部紀錄長片,最終奪得了金馬獎的最佳紀錄片。
  • 7月7日|《日曜日式散步者》別樣的詩意
    7月7日,第五十三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日曜日式散步者》將來到天津影迷幼兒園,進行放映交流活動。
  • 53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日曜日式散步者》大陸首映及主創對談會
    >《日曜日式散步者》大陸首映主創對談會由黃亞歷執導的《日曜日式散步者》,記錄了1930年代時值日殖時期的臺灣,楊熾昌、林修二、李張瑞、張良典於臺南創立的超現實主義詩社「風車詩社」,追溯了「風車詩社」所帶領的前衛浪潮,反映出西方文化對於戰前東亞文藝的影響,並透露出日殖時期臺灣文壇的樣貌,這些殖民地上的現代文學創作者,藉由詩觀的論述及文學創作,共同為臺灣留下了劃時代的意義與美學
  • 周日福利丨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日曜日式散步者》放映暨映後對談
    黃亞曆紀錄片作品《日曜日式散步者》放映暨導演到場交流類型:紀錄片導演:黃亞歷 出品:臺灣 | 2015 | 162min 字幕:中/英語言:日語/臺語臺灣電影導演,關注於影像、聲音的聯繫與延伸性。紀錄長片《日曜日式散步者》獲2016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併入選鹿特丹國際影展「未來之光(Bright Future)單元。電影文化工作者,專欄作家,影評人。先後在《看電影》、《紐約時報中文網》、《生活月刊》等數十家刊物撰寫專欄。歷任多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中國獨立影像展、上海國際電影節等多個影展獎項的選片與評委。第49屆金馬獎評審。
  • 預告 | 53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日曜日式散步者》大陸首映主創對談會
    由黃亞歷執導的《日曜日式散步者》記錄了20世紀30年代日殖時期,楊熾昌、林修二、李張瑞、張良典於臺南創立的超現實主義詩社「風車詩社
  • 2016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日曜日式散步者》
    昨晚,2016年第5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圓滿落幕,臺灣本土導演黃亞歷的《日曜日式散步者》擊敗《亂世備忘》、《日常對話》、《大路朝天》
  • 場開說 | 散步來看電影:《日曜日式散歩者》· 杭州
    5月6日下午13:45,劇象工作室·場開說 邀請到了黃亞歷導演,他將攜紀錄片《日曜日式散歩者》(LE MOULIN) 做客於豐馬劇場。▲《日曜日式散歩者》預告片   日曜日式散歩者 LE MOULIN  杭州展映沙龍  時間:2018年5月6日 13:45開始 (片長162分鐘)  形式:電影放映:2小時42分鐘;對談:45
  • 9月22日@光華 | 53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日曜日式散步者》大陸首映&主創對談會
    由黃亞歷執導的《日曜日式散步者》,記錄了1930年代時值日殖時期的臺灣,楊熾昌、林修二、李張瑞、張良典於臺南創立的超現實主義詩社「風車詩社」,追溯了
  • 長沙66號放映室x牽猴子:臺灣新銳紀錄片聯合展映
    臺灣的電影公司都有點奇怪,上一次和臺灣電影公司接觸也是紀錄片,榮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日曜日式散步者》。該電影公司自費發行,在大陸的民間電影組織中放映此片,導演黃亞歷也每場映後必參加。在長沙的映後甚至和觀眾聊了三個小時,敞開心扉交談。我欣喜不已,海峽對岸的同胞是實誠人啊!畢竟,這兩年我們大陸某些獨立電影導演的放映邀約比我談客戶還要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