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娟 蔣昭鵬
銀行業順應時代機遇,正煥發出新活力,特色化、零售化、輕型化、綜合化四大趨勢創造更廣闊發展空間。我們認為銀行業正經歷四大變化:
一是特色化,金融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政策持續聚焦中小銀行,特色中小銀行經營有望更上層樓;
二是零售化,疫情背景下銀行零售轉型仍在推進,雙循環格局驅動消費升級,為銀行零售轉型打開空間,在金融活動統一監管趨勢下,銀行零售也將享有更公平的競爭環境;
三是輕型化,財富管理、數字支付均為重要方向,優質銀行憑藉自身稟賦有望脫穎而出;
四是綜合化,綜合化經營促使母行與子公司協同聯動、互為賦能,優秀區域性銀行可憑藉自身特色走出差異化之路,全國性牌照對母行協同賦能效應更強。
01. 特色化:供給側改革引領,特色中小行前景光明
金融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政策持續聚焦中小銀行。提升中小銀行的機構數量和業務比重是金融供給側改革提出的要求。中小銀行作為服務小微企業的主體,疫情以來得到持續的政策支持,包括定向降準、再貸款、延期還本付息、小微信用貸款支持工具等。
此外,中小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問題也是決定其服務小微企業能力的因素之一,自2019年9月以來,金融委已在多次會議中提及支持中小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銀保監會於2020年上半年會同財政部、人民銀行等六部委印發《中小銀行深化改革和補充資本的工作方案》,並於2020年7月正式推出額度為2000億元的地方政府專項債資本補充渠道。
金融委引導推廣中小銀行好經驗,特色中小銀行前景光明。2019年9月金融委提出要「推廣中小銀行經營管理中的好經驗好做法」,疫情更加強化了中小銀行提供普惠金融支持的定位。
近年來部分中小銀行已逐步明確業務定位、聚焦中小微企業,並實施有區域特色的差異化經營策略。例如常熟銀行作為小微標杆行,憑藉其區域內充足的微貸資源疊加客群下沉戰略,鑄造了獨特的「IPC+信貸工廠」小微模式,形成護城河優勢。
當前常熟銀行已獲批設立全國首家投資管理型村鎮銀行,未來有望憑藉異地分支行、村鎮銀行和入股農商行這三駕馬車對外輸出其優秀小微經驗。我們認為監管引導和定向政策的持續支持,利好堅守本源、經營穩健的優質中小銀行,有助於提升其服務中小微企業的質效,未來有核心競爭力的特色中小銀行經營有望更上層樓。
02. 零售化:消費需求持續升級,零售轉型發展可期
雙循環格局驅動消費需求升級,銀行零售轉型前景可期。在需求側三駕馬車中,消費已自2014年起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在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格局的背景下,擴大內需將成為重要抓手之一,我們預計銀行業消費信貸規模有望受政策端、需求端和網際網路發展的共同驅動,保持較快增長。
而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對公業務不景氣的背景下,銀行也開始主動謀求零售業務轉型。2016年以來,上市銀行零售貸款佔總貸款比例逐步提升,2019年末達到41%;2020年以來受疫情影響,零售貸款佔比有一定下滑,但二季度之後投放已逐步恢復。目前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常熟銀行零售貸款規模已超過50%。我們認為隨著消費需求升級,銀行業零售轉型趨勢有望持續,迎接更為廣闊的成長前景。
監管引導金融活動統一監管,銀行零售業務迎更大空間。11月6日銀保監會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指出「按照金融科技的金融屬性,把所有的金融活動納入到統一的監管範圍」。此前銀保監會已就《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公開徵求意見(11月2日),網絡小貸公司的監管力度與銀行業金融機構趨同,我們認為未來對於金融科技公司信貸、財富管理等業務的政策或將陸續落地。
金融統一監管趨勢下,持牌金融機構有望迎來更公平的競爭環境,我們預計零售、財富管理業務領先的優質銀行有望迎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與金融科技公司共築競爭與合作的新格局。例如京東數科已與平安銀行、交通銀行等多家銀行推出聯名信用卡,在場景、風控等方面實現合作共贏,驅動銀行零售業務加速轉型。
03. 輕型化:財富管理百舸爭流,數字支付構築生態
發力財富管理,轉向輕資本業務,優秀銀行憑藉差異化稟賦脫穎而出。在利率市場化、讓利實體經濟的背景下,銀行利差收入收窄。而雙循環背景下,居民財富有望向多元金融資產配置轉移,促使銀行發力財富管理和私人銀行,轉向輕資本業務。
當前大資管市場百舸爭流,不乏優秀銀行依靠自身稟賦脫穎而出:如建立了先發優勢的財富管理領先者招商銀行,憑藉客戶分層經營和金融科技實力不斷鞏固優勢;再如在科技引領、集團鼎力支持下實現快速追趕的平安銀行。此外,理財子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銀行有望通過提升產品創設能力,更好地服務財富客戶,其中青島銀行快速做大理財規模,於2020年2月獲批籌建理財子公司(其餘獲批銀行資產均在萬億元以上),成為區域性銀行理財破局的標杆。
對標海外銀行,國內銀行財富管理成長空間仍大,未來主動管理轉型有望提升盈利能力。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居民財富不斷累積,財富管理需求日益劇增,且客群高端化趨勢明顯。2008-19年中國高淨值人群規模、可投資資產規模CAGR均達20%,而超高淨值 人群規模、可投資資產規模CAGR則均超30%,預計有望為財富管理及私行業務創造足量市場前景。
而對比海外成熟市場的銀行,國內銀行財富管理對收入的貢獻度尚有較大提升空間,且AUM毛利率(財富管理收入/平均AUM)相較海外財富管理大行仍有一定差距。目前國內銀行財富管理仍以代銷模式為主,隨著主動管理轉型的持續推進,我們預計未來AUM毛利率有望逐步邁上新臺階,財富管理業務的盈利能力有望進一步釋放。
數字支付也是輕型化重要路徑,利於客戶流量與資金沉澱,未來有望承接數字貨幣落地。近年來,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快速崛起對銀行傳統支付等業務產生了一定影響。面對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越來越多的銀行開始將數字支付業務作為重點布局方向。
支付業務資本佔用少,是輕型化的主要路徑之一。支付業務圍繞日常場景獲取客戶,在積累流量、增強客戶粘性之後,再對存貸、財富管理等業務實現引流,最終形成綜合金融生態閉環,自然沉澱的客戶資金也利於降低負債端成本。隨著央行數字貨幣的深入推進,未來商業銀行將作為數字貨幣運營機構,參與支付產品設計創新、業務運維等服務,我們認為前瞻布局數字支付的優質銀行有望在未來積極介入數字貨幣支付領域,迎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大行憑藉客戶流量優勢發力數字支付和聚合收單,賦能中收穩步增長。目前多數國有大行、股份行及部分區域性銀行均已開辦自己的支付產品或生活服務類 APP,同時布局「聚合支付」,將多種支付方式集於一體,滿足客戶多元化需求,其中國有大行憑藉廣泛的客戶流量和資源優勢實現了快速突破。
以規模較為領先的建設銀行為例,2019年6月推出聚合支付品牌,為商戶提供一站式資金結算服務的收單產品,並聚合打車、外賣、影票等高頻生活場景。2020年6月末聚合支付有交易商戶數達232萬戶,交易額同比+25.73%至5899億元;網絡支付交易額達8.51萬億元,在支付寶、京東、美團等支付平臺的交易額居同業第一。數字支付也為銀行中間收入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2017 年以來建設銀行電子銀行手續費收入快速增長(主要得益於網絡支付交易額較快提升)。
04. 綜合化:邁向綜合化經營,子公司協同賦能
銀行邁向綜合化經營,與子公司形成協同聯動。利率市場化的深入推進導致銀行傳統利差收入收窄,同時我國產業結構轉型、居民消費升級等外部趨勢帶來了更為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在此背景下,銀行業逐步邁向綜合化經營是大勢所趨。目前銀行業開展綜合化經營的主要路徑包括開設保險、基金、金融租賃、消費(汽車)金融、理財、金融科技等子公司。
綜合化經營有利於拓寬銀行收益來源、分散經營風險,並能夠與母行產生協同效應與規模經濟,通過為客戶提供綜合化金融服務從而增強客戶粘性,提升核心競爭力。優秀區域性銀行可憑藉自身特色走出差異化之路,協同賦能效應更強。從資產規模看,目前五家國有大行憑藉著規模效應在保險、基金、租賃等多領域的子公司均處於領先地位;但部分優秀的區域性中小銀行憑藉著因地制宜的特色經營策略,在綜合化經營上走出了一條差異化之路,子公司的全國性牌照提升母行業務天花板,業務快速放量賦能母行。
區域性銀行的租賃子公司可開展跨區域對公業務,與母行小微及對公企業形成聯動。金融租賃是區域性銀行最常見的子公司牌照(共32家區域性銀行擁有金融租賃牌照),且部分頭部金融租賃公司可為母行貢獻可觀盈利。
例如寧波銀行於2015年成立全資子公司永贏租賃,重點拓展「小微租賃、智能製造、公用事業」三大領域,在渠道、客群等方面與母行的小微及對公業務形成協同聯動。在經過近3年的初期磨合後,2019 年以來資產規模、營業收入、淨利潤均開始實現快速釋放,預計未來有望為母行貢獻更為豐厚的利潤。2020年上半年永贏租賃ROA達3.18%,高出母行ROA 2.05pct;且2020年6月末不良率為0%,資產質量優異。
消費金融子公司助力區域性銀行的零售業務轉型,2020年多家消費金融公司成立。消費金融公司作為全國性牌照,可覆蓋長尾客群,與銀行零售客群形成互補,差異化發展零售業務,且產品設計、推廣等方面也更為靈活。2020年以來中國平安、小米集團、光大銀行等巨頭旗下的消費金融公司均已開業,牌照價值得到市場重視。長沙銀行控股設立的長銀五八消費金融公司在客戶定位、產品組合、聯動發展等方面與母行消費金融業務形成錯位與互補格局。
據長沙銀行財報,2019年末成立近三年的長銀五八消金資產規模突破百億大關,2019年、2020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分別達到2.1億元、2.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8倍、8倍,發展勢頭迅猛。長銀五八是長沙銀行推動零售轉型的重要布局之一,以「網際網路+科技驅動」為發展策略,不斷拓寬線上消費場景,定位於中低收入人群,並在產品端推出工薪貸、裝修貸等線上消費貸產品,反向賦能母行零售轉型的加速推進,助力消費貸款規模不斷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