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閹」廢食,被錯過的「因果論」佳作 《大隻佬》

2021-02-20 ironyeureka


《大隻佬》在國內上映時,

叫《大塊頭有大智慧》,還是刪減版

很多人觀影之後的感受是——

這是什麼玩意兒?


事實上,《大隻佬》完整版為92分鐘,獲得第23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影片。題材在亮點層出不窮的港產片中,依然能脫穎而出——這是一部講因果的作品。電影名稱的英譯是「running on karma」,(我個人的)翻譯是「因果循環」。

以「佛家因果論」作電影的內核,聽來枯燥,因而要拍得有趣不易。從電影名就能看出片方的心思:取個叫《大隻佬》的名字(其實就是「大塊頭」的有意思),充滿了戲謔。劉德華扛上矽膠大胸肌,跳脫衣豔舞(動不動就脫衣服),影片從一開始就野心勃勃地抓定你眼球了。

「大隻佬」跳脫衣舞被查



劉德華的造型是亮點之一

所以,電影會因為與佛理關聯而乾巴巴嗎?毫不。

反而,它用了很多元素來充填——

案犯個個如俗世奇人,飛簷走壁,有縮骨神功。

縮在鐵盒裡的案犯



渾身滑溜溜的小偷

用黑白影像與現實交疊的方式去表現因果。

警犬的上一世是虐狗的人


李鳳儀上一世是日本兵,殺人無數

取景的地點,從香港都市到深山老林,配樂又有舊武俠片的遺風。在故事的堆砌上,輕重分明,應該恐怖的地方,絕不手軟,但一講到感情,又很細膩。


街頭相遇,像愛情片


命案現場,布局緊湊

 


特寫:被打死的受害人



在深山老林的李鳳儀



身首異處的李鳳儀


深入電影,最先要過的一關就是了解「因果」。「因果」並不等同於「輪迴」或者「報應」。簡單來說,無心插柳,而柳成蔭,是謂「因果」,跳脫此法則的都不是「因果」。本片精彩在它沒用尋常的規律說「因果」,更加抽象:上一輩子你是個兇神惡煞的莽漢,殺人無數,是「因」。這一世你是個慈眉善目的信女,沒害過人,但因為上一輩子造得孽,你就得死,為「果」。


被咬傷的重案組組長


大隻佬還俗前的師傅



塊頭真的很大啊

附上一段摘自百度百科的電影簡介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擁有預知死亡異能的大塊頭和尚協助警方調查詭案,卻發現自己深陷更離奇的因果劫難的故事。

——影評部分(涉劇透)——

香港人信風水,所以凡事認同因果,不重正邪。多數電影正是如此。《第一誡》裡最後的被上身,《神探》裡猶豫不定卻最終換槍,《三更2餃子》裡的墮胎食嬰,以及在大陸被閹的《無間道》。」幾年前自己對香港大部分電影的總結,放在這裡出奇合稱。有位朋友說到,「對於因果觀表達最確切的就是《大隻佬》」,深表贊同。


 

影片在「因果」上的畫面表達,看似抽象、沒什麼聯繫(上面有舉例),卻在最大程度上,解釋了「因果」。如片中的一句禪語「佛只著力於一件事,當下種的因」,側重的不就是「因」?但它不僅僅釋義「因果」,更質疑「因果」,最後抽身於「因果」,以此為一條主線貫穿全片,完成探討。


鳳儀

我前世是個日本兵,

殺了很多人,

今世要我還,

我要被人打死?

大隻佬

不是前世今生。

那個日本兵不是李鳳儀,

李鳳儀不是那個日本兵。

只是日本兵殺了人,

李鳳儀就要死。

李鳳儀

我不明白。

大隻佬

這是因果法則。

李鳳儀

你覺得這樣公道嗎?

 

警犬的因果,上一世是小孩虐狗,這一世為狗,被子彈射中,誤殺。李鳳儀的因果,上一世是日本兵殺人無數,這一世被孫果所殺。鳥的因果,被了因誤打致死。案犯的因果,上一世遭好友背叛,被好友偷襲而死,這一世同樣遭好友背叛,怒極殺死好友。——這是「因果」的死扣。

 

在詮釋因果上,有個細節值得推敲。了因在當和尚時,有個叫小翠的好朋友,被孫果殺死。孫果和小翠並無仇怨,他是一個從很遠地方來的逃犯,殺人後隱於深山。李鳳儀為打開大隻佬(即入世的了因)心結,特意去深山找孫果,最後也是被孫果殺死。依據因果論,小翠與李鳳儀前世都是十惡不赦之人,所以才遭橫死,並且雙雙殞命於孫果手下。其實全片對於孫果的刻畫很淺顯,乍一看,更像是為了「因」,而去得「果」。因為上一輩子作惡多端而這一世「該死」,即便這一死,無緣無故,不明不白。


屍首異處

「該死論」(姑且這麼說)與「因果論」的不同處在於,前者認為後世的橫死是理所應當,是具有主觀性的復仇思維。而「因果論」則是人命理的一種平衡,此消彼長。——為了替李鳳儀報仇,他去深山找孫果,要他殺人償命。在幻覺中,他遇見了另一個自己,那個自己殺了孫果為李鳳儀報了仇,卻陷入了一種萬劫不復的因果循環中。影片在這一段安排的極其出彩,兩個人在觀念相悖的鬥毆中,出血、受傷甚至於被甩開的位置都一模一樣,這也暗示了其實另一個人就是大隻佬的心魔。


大隻佬與心魔



最終大徹大悟的大隻佬

 

孫果連殺兩人,是大罪人,卻得到大隻佬的寬恕。大隻佬法號「了因」,與孫果的名字稍加組合一下,卻能得到「了孫因果」。於大隻佬而言,只有真正過了孫果這一關,才算真正放下,才算了卻這一段「因果」。面對「因果」最好的方式,並不是去「償」,「因果」是註定的,與其參與到「因果」中,不如旁觀,不如放下,這就是佛的「不聞」與「不問」。

 

善良如李鳳儀該死嗎?鳥該死嗎?警犬該死嗎?上一世的債為何要這一世來償?這些咄咄逼人的問題,並沒人會來解答。雖然面對是無數的,但「因果」是唯一的。


正是希望惡性的因果能了結

 

在電影裡,大隻佬總共兩次脫去了自己全身上下的衣服,「大徹大悟」亦是分兩次完成的。第一次打死了鳥,殺了生,看到了鳥的因果,卻質疑鳥為何要遭遇被打死的「果」,這是「大徹」。第二次,坦然面對李鳳儀人首異處的屍體,脫光衣物,這是「大悟」。

 

「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完




國慶快樂!

假期唯一一篇。


相關焦點

  • 因果剖析——劉德華之《大隻佬》
    三年之後,終於明白了一些原因:第一點原因是當中的一些絕對不可缺少的情節引進大陸時被剪輯了,不過,這其實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這三年裡,經歷了一些事情,使自己成熟了,可以領悟到某些東西了。重新觀賞這部影片,最初是由於其中的插曲——黃耀明演唱的《身外情》很契合過去的那個寒冬的蕭瑟心情。
  • 【大小五明】電影《大隻佬》中的業力因果
    每日教言去於何處快樂因,見於何人善知識,住於何處快樂鄉,此乃三寶之加持。--堪布德巴仁波切香港電影《大隻佬》,中文譯名《大塊頭有大智慧》,是一部闡述因果的電影。故事一,大隻佬與李鳳儀的故事上:脫衣舞男大隻佬因當眾裸露被李鳳儀拘捕,大隻佬拘捕逃走,但逃跑途中遇到重案組追捕殺人疑犯,大隻佬無意間阻擋了警員讓疑犯逃脫被捕,並且看到了李鳳儀身後不斷殺人的日本兵幻象。
  • 因果的真諦—電影《大隻佬》的啟示
    電影有兩條主線:     1.劉德華飾演的「大隻佬」(粵語,意為大塊頭),原來是五臺山石窟寺的一名武僧了因。當年,他的好友小翠被逃犯孫果殺死,了因和鄉民進山尋找孫果,沒找到,憤怒之中,他亂棒一氣,誤殺一隻小鳥。殺鳥後,他很內疚,在鳥死的樹下打坐七天七夜,得到宿命通,能看到「業果」。
  • 劉德華最有內涵的一部電影——《大隻佬》
    但《大隻佬》之所以能在一眾港片中脫穎而出,並不僅僅是因為它花樣繁多的視覺呈現。而是因為這部片很深的思想內核——佛家的因果論。於此同時,對大隻佬產生好感的張栢芝打聽到大隻佬的過去。大隻佬原本名叫「了因」,是一個武僧。
  • 力壓《無間道2》,《大隻佬》絕不只是童年陰影
    了因在樹下對著小鳥的屍體坐悟七天,明白了世間的因果,也有了可以看到臨近死亡的事物的因果的能力。自此,他脫下僧袍,走入了紅塵。因其有著一身恐怖發達的肌肉,得名大隻佬。打破規則,數次救人因可見人間的因果,所以大隻佬明白因果似是註定,非人力可以改變。
  • 廣博 | 電影 被遺忘的經典《大隻佬》
    這部由杜琪峯執導,劉德華、張栢芝主演,獲得23屆金像獎最佳影片的《大隻佬》在豆瓣只有6.6分的成績,很大程度上歸結於當時大陸版刪減掉的20分鐘劇情和魔改的臺詞對白,導致這部這部難得的影視藝術品就此成為滄海遺珠。
  • 被嚴重低估的港片《大隻佬》是因為刪減嗎?完整版是怎麼的?
    大隻佬想去改變因果,救了阿儀兩次。最終還是沒有改變,真的是因果沒有辦法改變嗎?其實已經改變了,至少時間延遲了。只是他覺得改變不了。最後放棄了。此時他的心裡已經深刻的烙印下因果循環,是不可改變的。我們以為是大隻佬幫助了阿儀,其實是她幫助了大隻佬,最後也是因為她大隻佬才得以超脫。今日因,明日果,頓悟因果大隻佬得知真相因此入魔,看到另一個自己黑化的了因。這個了因當初沒有選擇下山,而是去山裡用五年時間找到孫果打死了他。然後他變成下一個孫果殺了小翠。他和大隻佬打了來,關鍵時候他們都頓悟了,心魔消失了。
  • 《大隻佬》:被刪成爛片的金像獎最佳影片,黑暗影像下的佛性頓悟
    在一次掃黃現場,大隻佬與張栢芝扮演的李鳳儀相識,大隻佬看到了李鳳儀的因果,原本一直躲避因果的他,因為李鳳儀的善良,決定幫助李鳳儀來躲避因果。這其中的因果,基本概括了影片的整體核心,影片的英文名《running on karma》也是直接指出了這一主題,Karma是一個佛教術語,指羯磨,按照意譯就是業,是一種不可抗拒的善惡報應之力。
  • ...杜琪峯最被低估的五部佳作|毒戰|大隻佬|柔道龍虎榜|華麗上班族...
    也是一部非常有爭議的片子。這其中被魔改得最慘的自然就是這部《大隻佬》。  這也是杜琪峯第一次北上的代表作,可最後結果卻鬧得十分不愉快(據傳杜Sir看完大陸版樣片後至今也不承認是「杜琪峯作品」)。至於傳說中的106分鐘導剪版,我沒有在豆瓣以外的任何平臺看到過相關信息,所以就以92分鐘的港版為標準了。
  • 高人碟報:千勣香港A區正版BD《大隻佬》
    原版片名:大隻佬其它片名:大塊頭有大智慧(中國大陸)     大隻佬(中國香港)英文譯名:Running on Karma上映時間:2003-09-27(中國香港)簡介:脫衣舞男大隻佬看似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其實是能看穿因果的高僧
  • 【《大塊頭有大智慧》劉德華,參透世間因果,仍能遊戲人間】
    《大塊頭有大智慧》,粵語片名是《大隻佬》,是2003年由韋家輝杜琪峯執導,劉德華、張栢芝張兆輝湯寶如秦煌等主演的劇情動作片。《大隻佬》主要講述了一個有慧根有預知死亡異能的大陸大塊頭和尚,在香港協助警方偵破詭秘兇殺案,但其實自己早已深陷更離奇的因果劫難的故事。
  • 被刪改耽誤的經典:《大隻佬》在香港擊敗無間道,在內地卻是爛片
    2003年,一部由杜琪峯執導,劉德華、張栢芝主演的懸疑影片引進內地,被稱之為《大隻佬》。此片,也有另外一個名稱,叫做《大塊頭有大智慧》。然而,對比影片主題,這兩個名字都不夠好,甚至可以被稱之為「爛」!它的發行英文行文名稱為Running On Karma ,直譯為在業中奔跑,更符合語境的譯名,則是因果循環。單從此名就能夠看出,這是一部講述宿命論的電影。此片在香港打敗《無間道》,成為當年的最佳影片,最佳編劇,同時劉德華再度奪得金像影帝。
  • 老電影,深度解讀之《大塊頭有大智慧》,佛家的因果究竟是什麼?
    「因「。首先從因果上說下感情戲,對於大隻佬而言,李鳳儀在警局幫助大隻佬是因,大隻佬救李鳳儀是果。但對於李鳳儀來說,大隻佬救李鳳儀是因,李鳳儀喜歡大隻佬是果。至於大隻佬喜不喜歡李鳳儀,個人可以細品。我想很多人都被這句話誤導了,既然不是前世今生,那為什麼因果法則會發生在李鳳儀身上。在這裡,導演用一種矛盾的方法敘述了一個事實,日本兵是日本兵,李鳳儀是李鳳儀,日本兵與李鳳儀沒有關係,但因為因果法則的原因,他成了李鳳儀過去的因,所以李鳳儀有了現在的果,這也與後面大隻佬和乞丐說禪的一句話相對應。
  • 當「必然的痛苦」來臨,《大隻佬》告訴你怎樣面對
    2021年的我回過去看《大隻佬》,會看到另一重意義——前幾天有朋友說:「看到一些慘絕人寰的新聞,儘管理智提醒自己說,那些受害者也是因過去造下的業果而出事,但情感上仍然對兇手充滿了憎恨,無法釋懷。」我心裡默默回答:「是啊,當年劉德華扮演的和尚也和我們一樣。所以他脫下僧裝,去了香港,當了一名脫衣舞男。可是,他遇到了一個轉折點。這個轉折點讓他又重新穿上僧裝,回到深山寺院。」
  • 《大隻佬》:一個極盡荒淫之事的僧人,一部另類大尺度科幻電影
    今天要評價的是他最受爭議的作品:《大隻佬》這是一部尺度相當大的電影對因果論的大膽闡釋因果論。電影中關於因果的邏輯基本上是這樣的。如果A為B做了一件好事,那就一定會導向一個善果,這個善果不一定是歸為A,也可能是一個罪人收穫這份善果。同樣的,如果A對B做了一件壞事,那也一定會導向一個惡果,這個惡果不一定是歸為A,也可能是無辜的人收穫這份惡果。
  • ...閹雞培訓| 閹雞技術培訓| 閹小雞| 閹雞苗|閹母雞|閹公雞|山東...
    閹公雞在我國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在國外,如義大利、法國、加拿大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養殖閹雞和消費閹雞的習慣。而閹母雞則始於明末清初。公雞母雞在閹割後外形上會發生明顯變化,閹公雞雞冠與水冠很小,整體看來好似母雞頭公雞身,閹割後的公雞性情溫順不鬥架,活動量小,長肉快,肉質鮮嫩,肉味醇香。
  • 因果論(9)曹操 限時報
    承接上回:因果論(8)司馬懿《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