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由杜琪峯執導,劉德華、張栢芝主演,獲得23屆金像獎最佳影片的《大隻佬》在豆瓣只有6.6分的成績,很大程度上歸結於當時大陸版刪減掉的20分鐘劇情和魔改的臺詞對白,導致這部這部難得的影視藝術品就此成為滄海遺珠。
杜琪峯說,《大塊頭有大智慧》(大陸譯名)是2003版的「濟公」(周星馳主演武俠喜劇)
同樣是講禪理因果,講善惡化解,同樣是慧根活佛遊戲世間。《大塊頭有大智慧》卻明顯不同於《濟公》。李修緣本身就是下凡普度世人的金身羅漢,早已大徹大悟,萬事皆空;大塊頭則是參悟了兩次才達到這一境界,單單悟的過程就已經發人深省:他雖知諸人諸獸前世今生的因果報應,卻慘不透「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善惡化解禪機。正因如此,儘管大塊頭(劉德華)兩次救李鳳儀(張栢芝)免遭殺身之禍,卻依然化解不了因果的報應。反倒是李鳳儀蘭心蕙質,看破生死善惡的業障,最終即便宿命難逃,卻捨身取義,點開大塊頭的悟性。
作為當年的香港金像獎最佳鷹影片,《大隻佬》票房大賣,這部叫好又叫座的電影自然少不了導演杜琪峯、韋家輝的功勞。
本片的本質講的是佛理的因果,卻大膽的進行商業包裝,尤其是劉德華的那身肌肉裝和裸體豔舞令人印象深刻。不過最終,觀眾記住的應該是劉德華的野人裝扮和張栢芝「一言難盡」的頭顱造型。這部電影很好的將藝術的內核和商業片的外衣結合起來,才達成這部難得的經典。
除了大膽的商業片包裝外,《大隻佬》加入了很多類型片的元素,動作槍戰、懸疑驚悚、愛情喜劇、血腥恐怖、哲理正劇共冶一爐,雖然當時的主要目的是增強可看性,滿足不同人觀影需求,不過最後卻影響了對這部電影的觀影體驗,電影前半部分是愛情喜劇,後面畫風一轉確是懸疑驚悚血腥。
不過,影像的大開大合暗合了佛法的的大慈大悲,禪家講法自然是先講深陷地獄的痛苦慘狀,後宣揚普度眾生的佛法妙手。
《大隻佬》初看是恐怖片,再看是愛情片,三看是哲理片。頗有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之感。
大隻佬用慈悲心救了李鳳儀,但因果無法逃避,最後李鳳儀還是死於業報,而因為大隻佬的慈悲心,讓李鳳儀得以發願,最後她的願力又救了大隻佬。
到底是誰救了誰?其實是自己救了自己。正如佛教中一句話所說:「自己是自己的見證,自己是自己的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