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首檔大型調查類真人秀,《你正常嗎》在第二季的生產過程中,將網際網路技術玩轉到更嫻熟和靈動,基於大數據平臺,找尋最大公約數的社會樣本。
關鍵詞:眾籌2.0
90後用戶給到的靈感超總題量50% ,「網際網路氣質」全新升級
第一季《你正常嗎》10期節目取得了3個億的播放量,成為去年同期的「自製之王」,而今年,第二季《你正常嗎》乘勝追擊,以4億播放量再登同期自製節目之首。正是這檔節目獨特的「網際網路氣質」造就了它屢戰屢勝的優秀戰績,正如節目製作人楊暉所說,「就覺得好像它應該是個非網際網路不能播出的一個節目。」
全新回歸的第二季《你正常嗎》,在「網際網路氣質」上進行了全面的升級。作為一檔調查類真人秀,節目所有的結果是來自於網友,基於這一概念,節目組進行了史無前例的全民出題的眾籌。
眾籌不是一個新概念,但對於《你正常嗎》而言,卻是十分有趣的結合,甚至可以說開創了眾籌2.0模式。1.0的眾籌版本是投資收益,某種意義上就是投資行為,用戶的參與感很低。而眾籌2.0則讓大眾徹底進入製作領域。在這一季《你正常嗎》中,所有參與節目出題互動的網友,都能贏取最後現場明星隊贏取的紅包。
當然,觀眾如此積極的參與,在節目中全部問題的靈感有一半都來自用戶,所以網友在節目中遇到這些題目時都有種親切感,立刻進入參與模式,並成為節目的粉絲,節目和網友在互動中建立了高度的融合,它產於網際網路,最終又回到了網際網路,形成了網際網路模式的綜藝。
關鍵詞:網絡原住民
90後群體是核心用戶,他們的世界「什麼鬼」?《你正常嗎》秒懂!
當電視臺以「得大媽者得天下」為準則時,和年輕人的精神世界呈現高度契合的網際網路,在細分市場的過程中,正在搭建一個屬於這群「網絡原住民」的視聽內容和互動平臺。
《你正常嗎》的核心用戶是誰?第一季及第二季呈現出了相同的用戶畫像年齡分布:超過50%是18—24歲的年輕人,正是大家所說的90後。90後的世界超難懂?為了進入這二次元的世界,第二季《你正常嗎》的導演團隊中,加入了非常多的90後成員,我們可以在節目中找到很多90後的身影,他們完全有自己的一套玩法,如粉絲專門為何炅剪輯的你正常嗎鬼畜視頻,在「嗶哩嗶哩」播放量達70萬,90後的想像力被節目帶動了起來。
一直以來,我們都對90後有一些特有的解讀,比如思想解放、非主流、任性、二次元、異想天開、無擔當……但通過《你正常嗎》的大數據調查讓我們重新認識了90後,比如火爆朋友圈的「對視三分鐘」,一時激起千層浪,我仿佛從你的眼神中讀到了什麼?這就是90後渴望了解自身、了解他人的一種深度體驗,再比如俏皮又讓人羞答答的「壁咚」話題,也引發了90後們的共鳴。節目正是通過各種幽默、自黑又走心的方式,呈現出了與90後氣質最匹配的調性,他們能夠通過觀看和互動來達到了解自我、感悟他人的目的,進而也讓他們更加適應環境,找到個體價值。
關鍵詞:平等精神
各路明星和素人平等對話,從娛樂出發呈現不同價值觀的碰撞平臺
節目雖已收官,但回首參與過節目的明星陣容,星光熠熠:除有Ella的姐妹團Selina、楊千嬅、大S助陣外,還有人氣跑男包貝爾、音樂才子吳克群、國民校草李易峰、頂級鮮肉華晨宇……這些由鮮肉、女神為主的明星,與素人們站在一個平等的平臺上較量,觀眾們看到了他們對每一個犀利問題最真實的反應。
另外,素人成為這檔節目的最大特色,如小川川、餘佳文、S仔等年輕素人在與明星的PK中火光四濺,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從某種意義上說,素人的觀點更加貼近網民,從答題的準確率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素人在十期節目中取得了7成的勝率。在這個舞臺上,網際網路中的平等精神得到了充分體現。
在這裡,沒有權威,沒有標準,沒有答案,是構成了這檔節目的最可貴之處,節目從一道道問題連接到價值觀上認同,並藉助網際網路這個平等的平臺來得以實現。當年輕的觀眾看完這個節目,找到了認同感,節目的效果被最大化的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