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正在為電影題寫片名
鍾南山院士為電影《中國醫生》題字
封面新聞記者 杜恩湖
封面新聞記者獲悉:7月10日,博納影業董事長於冬、導演劉偉強在廣州與鍾南山院士就由博納影業集團出品發行的抗疫題材影片《中國醫生》的拍攝製作工作,專門舉行了座談會。
《中國醫生》將以武漢醫護人員及各省市援鄂醫療隊為人物背景,從人性的角度,運用獨特的敘事,以及極具衝擊力的鏡頭語言,全景展現抗疫一線充滿奉獻和犧牲精神的中國醫護人員的感人故事。導演劉偉強帶領電影《中國機長》原班人馬籌拍電影《中國醫生》。
鍾南山參加座談會
於冬、劉偉強、鍾南山與會人員合影留念
導演劉偉強帶領電影《中國機長》原班人馬籌拍電影《中國醫生》
鍾南山院士亦對電影的拍攝提出了期待和希望:「我很期待,希望你們不僅要走訪一些拋頭露面比較多的專家,還要更多地採訪在一線埋頭苦幹的醫務人員,他們是大多數。」
「現在一些國外朋友對中國還是有一些誤解。」在談到影片的傳播時,鍾南山院士表示,他希望電影能從人性的角度打動觀眾:「這部電影除了在中國放映以外,最好也能在國外放映,要用國內外觀眾都能理解的方式,用真正的人文精神打動觀眾。」
電影《中國醫生》總出品人、博納影業集團董事長於冬與鍾南山院士
電影《中國醫生》導演劉偉強與鍾南山院士
鍾南山院士還深情回憶了上世紀80年代的影片《人到中年》,「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對改革開放後電影印象最深的還是《人到中年》,當時我國外的醫生朋友們都看哭了,如果《中國醫生》能夠起到這樣的作用,那就很了不起了。」鍾南山院士表示,如果《中國醫生》能引起國外觀眾的共鳴,那就非常成功。
電影《中國醫生》採拍小組與抗疫一線醫護人員面對面溝通
電影《中國醫生》採拍小組與抗疫一線醫護人員面對面溝通
在座談交流時,鍾南山院士還分享了對當前國際疫情防控的意見和建議。「我相信人永遠比病毒聰明。」鍾南山院士表示,雖說病毒難以預測,但從原始社會至今,人類已渡過了千難萬險,如今現代社會有發達的醫療科技和社會管理措施,再加上全世界的醫務人員、甚至老百姓都對科學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有了基本認識,人們不會再像以前那麼被動。「接下來要注意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研究全世界怎麼加強合作,二是注重對人們心靈的撫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