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間在臺北,島叔跟朱立倫有過一握之緣。握手本是交往尋常事,但伸過來的手掌五指併攏,握力十足,搭配著眼神的直接對視,力圖傳遞出來的意涵非常清晰,是交流的和善與真誠。在場的記者大概有百人之多,他轉圈挨個握過,不曾挑揀遺漏。從政多年的中青代中,這樣的套瓷基本功絕對讓人印象深刻。
當然,對媒體的善意絕非無的放矢。5月26日他在主持新北市政會議時就開炮,說許多局處的新聞稿寫得不清不楚,「連我都看不懂」,還呼籲「饒了媒體朋友」。 想你所想,與人為善,這是經營媒體朋友圈的高招。
朱立倫對自己形象的經營不遺餘力,並且訴求極為明確。大陸之旅,他在桃園機場搭機前往上海,媒體刊發的大照片中,左手證件,右手自拉行李箱。與復旦大學學生座談,朱立倫一開始自我介紹:「我叫朱立倫,很多臺灣小朋友叫我朱朱倫」,因為「朱朱倫」用港臺腔的大舌頭講起來像「蜘蛛人」。聽眾一樂,與年輕人的距離立馬就拉近了。
越過這些細節,他是島內第一大黨的黨魁,是手握重權的地方諸侯,是民眾眼中的高富帥,是曾教書育人的臺大教授,是藍營中生代少有的財經專才,當過「行政院副院長」,歷練非常完整。如今,他被「黃袍加身」,受徵召出馬,衝鋒在徵戰2016的第一線,民調和外界預判,都不站在他這一邊。
那你要問,他圖個啥?
有人說,這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繼《狸貓換太子》之後,演的是一出《小雞快跑》,雖然大位無望,但身為黨主席要當一個孔武有力的「老母雞」,帶著選「立委」的一幫小雞們向前衝。這種力度和分寸拿捏,比單純握手混臉熟要求高很多。因為他不甘也不能做一個「立法院」席次都被綠營翻盤的現任黨魁。在此之前,民進黨從未成功過。如果這次城池失守,國民黨這艘大船岌岌可危,跳船的人會呈幾何級數增加。那他豈不成了「黨國」罪人?這也是選戰倒數3個月,國民黨倉皇換柱的深層緣由。
10月17日下午,中國國民黨召開第19次全代會臨時會議,決定「朱上柱下」。會中,朱立倫大打「團結牌」,向洪秀柱鞠躬道歉,並表示對手絕不在黨內,必須重整隊伍,團結一致,重新爭取民眾的支持,將不可能的事變為可能。當月初,他曾經當著媒體公開發牢騷說,國民黨「不團結是事實」。那一定是被逼急了,否則家醜怎可外揚?
島叔之前曾經草成一篇小文,叫《朱馬王的三角謎題》,說的是朱立倫站在一個很尷尬的位置上,一方面要照顧前任黨魁、馬「總統」的面子和要求,一方面更要顧及黨內大佬、「立法院」龍頭王金平的利益和情緒。 「馬王政爭」,是島內三歲小兒都知道的聯播橋段,站在中間的朱主席若平衡不好法律、黨紀與人情,就成了「豬八戒照鏡子」。悲催的是,到現在外人也無從知曉,擁有紐約大學會計學博士學位的他,謎題解得怎麼樣了。
再回過頭來說,換柱等同廢黜了黨內合法程序選出的候選人,縱有萬千火燒眉毛的理由,終難掩蓋程序正義上的缺失,畢竟都21世紀法治社會了,得以理服人。這讓部分深藍耿耿於懷,也是頂柱民眾很難放下的心結。別小看禍起蕭牆,可能成肘腋之患。相比之下,綠營威脅要控告朱立倫違法,又說手上有一堆關於他的弊案要爆料云云,不過是疥癬之疾。
如今蠟燭兩頭燒,確實讓人頭疼。若不瞻前顧後,當初參加黨內初選,就不會平添如此之多的波瀾了。如今披掛上陣,是確實迫不得已,還是另有算計?前方路途兇險,無論是萬丈深淵還是地雷陣,他都得義無反顧先走上一段才成。「總統」大位距離實在遙遠,「立委」選情未明,如果輸得太難看,不用別人說,黨魁的位置他自己都不好意思繼續待下去。那麼下一步呢,退守新北市做滿任期而已?
作為會計學出身的「政治精算師」,怎麼會接下一場不可能贏的戰爭?問題是,止損點在哪?收益率何在?
臺灣選過「總統」的人很多,很少有人像洪秀柱的「總統」路這麼一波三折,從喜劇轉成肥皂劇,或者悲劇,因為有了神轉折,她倒在了奔向最高秀場凱達格蘭的半路上。有人高喊一聲CUT,她再也無法起身接續追夢。
去年,國民黨在「九合一選舉」中慘敗。面對2016年黨內初選,大佬們紛紛休養生息、左顧右盼,自剖忠心可嘉,就是杜門不出。誰說女子不如男,藍營也有花木蘭。身高不到一米六的「弱女子」洪秀柱決心拋磚引玉,沒想到「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收拾殘局聚攏人氣,反而撐起了一片藍天,成了家喻戶曉的「頂梁柱」。隨後憑藉高民調躍過「防磚」門檻,一切似乎水到渠成。但黨內「換柱」的流言、掣肘和冷水從來就沒有止歇過。
謠言最終成了遙遙領先的預言。10月初,國民黨決定鐵心換柱,高層向洪秀柱溫情喊話,表示選舉前半段洪秀柱幫助國民黨穩住陣腳,有很大的貢獻,但有些政策與國民黨長期主張有落差,無奈民調一直拉不起來,需要有所改變,希望洪秀柱「相忍為黨」。
這個政壇上風風火火的「小辣椒」,一身藍色套裝跑場子的奇女子,還就真忍了。在她心中,沒有人比自己更愛國民黨。為了黨,即使犧牲自己辛苦打拼出來的利益和成果也在所不惜。當然,人非聖賢,憾恨在所難免。在島叔看來,這就是那句擲地有聲的「孤臣可棄,但絕不折節」的心路由來。
以「孤臣」自封,其實洪秀柱也明白,她屬國民黨裡的異類。一不是A咖,也不從屬於大佬和主流派系;二直來直去,做事手法、理念思路跟「百年老店」的傳統和規矩有所不同。所謂「有些政策與國民黨長期主張有落差」,就坐實了這種區隔。
什麼政策?檢點一下不難發現,嫌疑最大的就是洪秀柱政見牌之一——商籤兩岸和平協議。目前國民黨主流論述話語是「九二共識」,內涵是「一中」但「各表」。 至於籤訂兩岸和平協議,當政者的心態,可以用葛優的那句經典臺詞來形容——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著**。其實**不是大多島友們想像的那樣,它真實身份是島內的敏感詞,名字叫選票。問題是,商籤和平協議就等同跟島內主流民意脫鉤?談經不入政,究竟是固步自封的鄉愿,還是不越雷池的智慧?見仁見智見利益。
但小辣椒認定對的事情,「雖千萬人吾往矣」,絕不畏首畏尾不敢幹。即使已經無「選」一身輕,近日洪秀柱在低調訪問大陸時,仍然高調表示,兩岸關係若不能更往前走向深水區,她對臺灣的未來持保留態度。希望有更大勇氣突破和衝破難關,替臺灣找出生路和活路。她也再次提到,當初主張籤和平協議是為了能讓兩岸長治久安,並沒有違背主流民意。
不平、不甘、不服之意,溢於言表。對於信奉「德不孤,必有鄰」的她來說,鄰居在哪?
作為另類的「三朝元老」,宋楚瑜創了臺灣政壇吉尼斯紀錄。他在「李朝」選過「總統」,在「扁朝」選過「總統」,如今,他又在「馬朝」繼續選「總統」。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你說宋省長換個職位怎麼就這麼難呢?至於為什麼要選,插播個廣告,詳見島文《宋頭領,這回是要唱借荊州嗎?》(可點擊閱讀)
但這章的主人公不是他,而是他明裡暗裡最欣賞,甚至想拉來做選舉搭檔的柯文哲先生。只是據說柯沒有同意。
除卻私誼因素,政壇老鳥宋楚瑜欣賞政治素人柯文哲什麼?在選舉是政治第一要務的臺灣政壇,柯文哲代表了先進的生產力,從醫師這一行,直接一步跳轉入主藍營主政重地——臺北市,掀起一股所謂「柯p 旋風」。柯醫生取勝有兩大法寶,一是遠離權貴的平民視角,二是善用「婉君」的網絡力量。兩者都如手術刀般精準,切入島內世道與人心的某些病症。所以,柯市長雖然常因失言而被批評很「白目」,是怪咖,但沒有在政壇上迷失或抹掉私人化的印記,反而彰顯桀驁不馴的個性,故而依舊擁有大量鐵桿粉絲。島叔的一個臺南友人,從澳門飛回臺灣然後專門北上,就是為了見他一面。從政嘛,拉起隊伍,攏來人氣,才有資本說事。
更深了說,柯文哲號稱自己是藍綠二色之外的白色力量。開闢第三條道路最合宋楚瑜的胃口。問題是,柯文哲如同當初如日中天的宋省長,不但有想法還有辦法,懂得與時俱進,能跟年輕人和網絡打成一片。對於厭倦藍綠二人轉的島內民眾,柯p的出現讓人眼前一亮。角色一轉,左右逢源。他在大陸視為標尺劃線的「九二共識」上,模模糊糊表示「了解並尊重」,注意,不是藍營的「堅持」,也不是綠營的否認和抗拒。然後呢,就成功出席了滬臺「雙城論壇」。這種巨大的策略空間和轉圜機會,哪個政客會不見獵心喜呢?
有人說,怪咖看似瘋瘋癲癲,其志不小。或許下屆「大選」就是蔡英文最大的競爭對手。
不過現在似乎言之尚早。島叔總結了臺灣政治人物的一個「天花板」定律,藍綠一體適用,叫「主政地方有聲有色,一進『中央』焦頭爛額」,從遊錫堃、陳水扁直至今天的馬英九概莫能避,下一個待檢驗的是蔡英文。柯p,更得往後排隊了。再說別忘了,在宋楚瑜前後,標榜第三條道路的人多了去了,真正拉起隊伍豎起旗,走下去留下腳印的,沒有幾個。
文/東魯虯髯客
最後,做個廣告,俠客島開通「島友會」微部落了。你可以返回主頁面後,點擊左下角三條槓,登陸「島友會」,可以發帖、發圖、發視頻,和島叔島妹還有其他島友一起互動啦:)
註:本文已獨家授權海外網刊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在與本島取得聯繫授權後,任何媒介轉載須註明來自微信號「俠客島」(xiake_island)與「海外網-俠客島專欄」,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