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電影還是小說或者是電視劇,角色的塑造在某種程度上要比劇情重要的多。作為劇情的主要推進承載體的角色,性格要是不夠鮮活,必將會使得影視作品或文字作品中的劇情單薄。所以一個好的角色,對於一部優秀的作品來說,那就是之中的靈魂。《哈利波特》中的這三個角色,便可以說是角色塑造的經典。這三個角色也確實很棒。
阿不思·鄧布利多
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來看,鄧布利多就是一位慈祥和藹的老爺爺。好像只要鄧布利多出現,一切難題或是困難都會迎刃而解,事實上也確實是這樣的。要是鄧布利多的形象只限於此的話,《哈利波特》真的就變成了純粹的兒童讀物。一個完美的人在現實中存在嗎?
有些動畫片裡好人陣營的角色永遠都籠罩著正義的光環,而壞人陣營裡的角色總是帶著壞人的臉。如果沒有鄧布利多的軼事回憶的話,鄧布利多這個角色會略顯平庸,完美到沒有瑕疵,一有問題就能救世界?當然,他不會因為想和格林德沃一起統治魔法世界而變得偉大,但是他會因為對他妹的愧疚而變得完美。這個角色讓我們知道了,原來偉大的人也會犯錯,但錯誤不會絆倒他,而是讓他認清現實,從而放棄了和格林德沃瘋狂的想法。人物性格豐富多面,這樣會使得劇情更具層次感,也更有味道。
小天狼星·奧萊恩·布萊克
父愛的味道不來源於血脈,但是卻讓人感動。前些年有一句話很火,是這樣說的,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小天狼星看到了化身為斑斑的小矮星而冒險越獄。出獄後,他並沒有立刻在哈利面前出現,而是用阿尼馬格斯態伴隨在哈利左右,以哈利不知道的方式。就算是後來洗清了冤屈(哈利知曉),也東躲西藏著以他的方式伴哈利左右。
但是《哈利波特》這一段敘述並不矯情也不膩歪,小天狼星做的更多的是,在鳳凰社做事(忙於工作)。所以在電影中,我們能看到哈利和小天狼星在一塊的片段不會特別多,大多是寫信或者是飛路粉火焰前對話。仔細想想,一股熟悉的味道撲面而來,這和大多數人的父親不也是一樣的嗎?我們看到了小天狼星對哈利的愛,即使他們並不常在一塊。這就是塑造角色的魅力,用角色的設定來感染我們,感同身受。
西弗勒斯·斯內普
最近,小編看到一句特別有意思的話——「這裡有個相信愛情的老實人,快來欺負他」。一看到「愛情」,我下意識地想到了那個英語單詞「always」(一直如此)。很多外國電影都喜歡用「forever」(永遠)當成告白詞,但是在小編看來,「永遠」更像是句俏皮話,是用來逗愛人開心的話語,而「always」用起來更加鍾情。我們的愛不會是永遠,因為我們無法去確定未來的自己是否會被改變,但是我們可以確定的是過去到現在的自己一直都是還在愛著某個人。
到斯內普教授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簡直是難以言表。看到這,我寧願做一個「相信愛情的老實人」。為了情人之子,也能不留餘力的暗中幫助,愛情的力量真是讓人感慨。從討厭斯內普到喜歡斯內普,我只用了兩秒。
最後,角色塑造真的要多面性,不是因為我們看了會有反轉的驚喜感,而是因為我們本身就沒法用一句話去完整的評價一個人。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幫你推薦
《哈利波特》電影中的10個絕妙伏筆!你發現這個細節了嗎?
哈利波特:搗蛋雙人組的精彩瞬間,滿滿回憶
哈利波特:魔法夢的開始和結束,九又四分之三站臺,魂牽夢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