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肉食動物不敢攻擊大熊貓?先來看下熊貓的先祖叫啥

2020-12-27 騰訊網

說起我國的國寶大熊貓,在大家的心目當中一定會出現一副憨態可掬的模樣,它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至少800萬年,因此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的國寶,從最初人們發現它瀕臨滅絕為止,截止到2019年,全國圈養大熊貓的種群數量大約達到了600隻,總算是恢復了一點元氣。

作為中國的特屬產物,大熊貓的棲息地一般分布在中國四川、陝西以及甘肅等海拔2600米-3500米的茂密山林當中,因為那裡雲霧繚繞,還有充足的竹子。

不過讓人好奇的是,在這漫長的時光歲月當中,卻從未聽說過老虎獅子等大型貓科食肉動物對大熊貓動手的例子?實際上獅子是從古代的絲綢之路傳過來的,因此我國並沒有出現野生的獸群,但是老虎在我國古代可是非常常見了,歷史上有過很多猛虎下山傷人的事件,尤其是四川茂密的叢林更適合老虎的棲息。

歐陽直在《蜀警錄》記載,自從張獻忠死後,四川「遍地皆虎,或一二十成群,或七八隻同路,逾牆上屋,浮水登船爬樓,皆聞所未聞。而另外一部清代的《三岡識略》也提出,四川閬中、南充一帶的丘陵中,至少棲息存在了一千隻老虎。

至於老虎為何不敢動大熊貓,大家只要聽說一下它這一霸氣側漏的名字就明白了,雖然現代大熊貓是在清末才發現,然而過去古人的書中多次有關於大熊貓的記載。更多的說法則叫做它為「食鐵獸」。

漢朝的東方朔在《神異經》當中就說:「南方有獸,名曰齧鐵。」而晉朝的郭璞在《爾雅·釋獸》中更加詳細的描述到:「似熊、小頭、痺腳、黑白駁,能舐食銅鐵及竹骨。」當然了,大熊貓自然是不可能吃鐵的,可能是因為古代的它到村民家中尋找食物,咬壞炊具,不過大家並不清楚,以為大熊貓在吃鐵。從而得到了這個名字,從這一方面也看出大熊貓的彪悍。

其實別看大熊貓一臉憨厚的樣子,他也是大自然界當中最為兇猛的動物,根據科學測量,他的犬齒咬合力可以達到1300牛,而裂齒咬合力可以達到了1851牛,這個數字遠遠超過了美洲豹、馬來熊、黑熊等大型動物,和百獸之王老虎的1400牛以及2000牛不相上下,此外大熊貓的速度也不慢,在林地當中最高時速達到了每個小時10公裡。

上古時期,古人還傳出來大熊貓是蚩尤坐騎的故事,《書經》當中成為貔,而《峨眉山志》則稱之為貔貅,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就叫其為貘。

至於大熊貓為何會這麼慵懶的性格,還是和他的飲食習慣有關,大熊貓雖然吃竹子,實際上他和狗熊等雜食性動物屬於同一起源,要維持這麼大身軀。,一隻成年大熊貓在春天每天都要花12個小時進食,從而吃掉10千克左右的竹葉和竹竿。為了能夠更多的保持能量,他們也逐漸少可能減少活動了,所以真實的大熊貓可沒有你們想的那麼溫順,他發起怒來,還是很可怕的哦!

相關焦點

  • 肉食動物為何不敢吃大熊貓?專家:你看上古時期熊貓叫啥就明白了
    大熊貓想必大家都比較熟悉了,它圓圓的腦袋,黑白相間的毛髮加上兩個特色的「黑眼圈」,給這種動物披上了搞笑與憨厚的外衣。不過,其實大熊貓不僅僅外貌憨厚搞笑,內心也很憨厚搞笑,比如它們爬樹,總是挑那些細小的樹枝,爬著爬著,就一個跟頭摔了下來,然後拍拍屁股揚長而去。
  • 獅子與老虎為何寧願餓死,也不敢去碰熊貓?看看熊貓在上古時叫啥
    ,但是有一種動物,卻是它們寧願餓死,也不敢去碰的,那就是在我們心中憨態可掬,憑藉著賣萌就可以贏得無數歡呼的大熊貓,這是為何呢?當然不是,熊貓在「中國國寶」之外的稱號以外,還有著一個名字叫做「活化石」。,但是熊貓依然如此頑強地生活著,這當然不是由於它們經常賣萌,顯得非常可愛,所以其它的食肉動物不忍心吃它們。
  • 大熊貓:表面上吃素的食肉動物?
    圖片來源:MIKE BLAKE, REUTERS大熊貓是不折不扣的食草動物,但它卻屬於哺乳動物中的食肉目(Carnivora),此稱謂之下的幾乎所有動物——狗、 貓、鬣狗、鼬鼠、貓鼬、浣熊等等——都吃肉。然而大熊貓除了竹子之外幾乎不吃別的,這使它成為了食草動物。至少表面上看如此。
  • 為什麼說熊貓連老虎和獅子都不怕?網友:先搞清楚它祖先是做啥的
    隨著時間的流逝,曾經被贈送出去的23隻大熊貓已經不在了,目前只剩下7隻它們的後代,分別是墨西哥3隻、德國2隻、日本2隻。雖然大熊貓看上去萌萌的很是惹人喜愛,但通常很多人都被它「憨厚」的外表所欺騙,其實它不是什麼善茬,甚至連老虎和獅子這樣的猛獸都不敢輕易招惹,這是為什麼呢?大熊貓是食肉目熊科類的哺乳動物,已至少在地球上生存了800萬年之久,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有著「活化石」的美譽。
  • 為何野獸都不敢攻擊大熊貓?你看它另外一個名字叫什麼,就明白了
    這隻動物在回法國路上身亡,戴維沒有辦法,只好將它的皮製成標本送去了法國的巴黎國家博物館。博物館經過研究,它既不是熊,也不是貓,倒是跟在西藏發現的小貓熊很相似。 於是給它取名大貓熊,隨後這種動物轟動了西方世界,它便是如今人們所說的熊貓。其實從被世界發現開始,熊貓一直都是叫的貓熊,但1939年在中國四川北碚博物館展出的時候。
  • 竹林隱士熊貓:戴墨鏡不好惹?熊牙利,動物園什麼動物能降服熊貓
    大熊貓有多可怕?大熊貓發起怒來非常可怕,雖然在動物園的大熊貓已經被飼養員半馴化,但是,身為野生動物的它們卻是野性難馴的,如果大熊貓發起火來,一般人則很難控制住局面。下面來看下部分熊貓傷人事件。熊貓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肅一帶的高海拔地區,在野外的成年大熊貓沒有任何天敵,包括,狼,雲豹,花豹等生物都對大熊貓造成不了任何傷害。當大熊貓遇到危險時它會背靠著天然依靠物,抬起前掌直立身體,隨時迎擊前來攻擊的敵人。
  • 老虎和獅子為什麼挨餓也不吃熊貓?網友:也不看熊貓在上古時期叫啥
    年;日本民眾想看熊貓,要排隊3小時,可只能觀看5分鐘;菲律賓等不到熊貓,甚至把鱷魚塗成了「大熊貓」,真是讓人哭笑不得,可見熊貓在全球範圍內有多麼火。 大熊貓,和我們記憶裡愛吃竹子、蘋果的形象不一樣,它本身是食肉目、熊科、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屬唯一的哺乳動物,胖嘟嘟的身體中,隱藏了如解剖刀般鋒利的爪子。
  • 熊貓天然呆,為何獅子老虎不敢惹怒它?熊貓:去道上問問我的名字
    熊貓肉嘟嘟的,為何獅子老虎不吃它?熊貓:去道上問問我的名字近年來,隨著短視頻行業的發展,熊貓已經成了家喻戶曉的「網紅」,每年都有無數國內外遊客到四川看熊貓,熊貓吃竹子的樣子、撒嬌的樣子、爬樹的樣子,都成了網友討論的動態。
  • 老虎和獅子pk大熊貓,誰能贏?熊貓:也不查查俺以前的名字!
    假期和孩子一起看完《功夫熊貓》後,孩子問了一個問題:媽媽,老虎獅子和熊貓打架的話,誰會更厲害?誰會更厲害呢?很多人第一反應是:老虎獅子。因為一個是森林之王,一個是草原之王。都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動物,威武霸氣。而一想到熊貓呢,腦補畫面就切換成:呆萌,耍寶,一副憨態可掬的樣子。果真是老虎獅子贏嗎?
  • 大熊貓沒有攻擊性?錯,它遠比看起來要兇猛得多
    大熊貓的食性大熊貓是我國「國寶」級的保護動物,說起大熊貓的食物,大多數人認為大熊貓就只會吃竹子。其實,真實的大熊貓並非如此。從距今約800萬年前,大熊貓的祖先始熊貓還是一種體型僅有現代熊貓一半的動物,但是,那個時候的始熊貓是純正的食肉動物。
  • 獅子和老虎為何不攻擊大熊貓?難道打不過?看完解開了疑惑
    在我的印象中大熊貓是一個柔軟可愛的小群體,作為國寶它不僅受到中國人民的喜愛,也受到外國友人的追捧,雖然只有單調的黑白兩色,但在動物世界裡它的顏值還是很高的
  • 大熊貓一旦被逼急了,也會做出令人想像不到的事情
    2011年武漢動物園大熊貓「希望」放到外活動場中晨練,不一會,孔雀悽慘的叫聲引起飼養員陳軍的注意,陳軍隨即向外觀望,發現大熊貓用嘴咬住一隻孔雀,不停地奔跑,一會兒,熊貓將孔雀放下,孔雀開始逃竄,熊貓一個箭步,一掌將孔雀按住,接著用嘴拔孔雀長長的尾羽,隨後又咬住其脖子狂奔,一會兒又將奄奄一息的孔雀放到自己玩耍的棲架上,不時在一旁觀望。
  • 一半呆萌,一半兇殘的大熊貓的戰鬥力如何?與藏獒肉搏誰輸誰贏?
    #首先要先說明一下關於大熊貓名字的誤會,大熊貓和殺人鯨一樣,都是翻譯或者誤會導致與真實名字不符,殺人鯨其實正確的名字叫做殺手鯨,而大熊貓正確的名字應該叫大貓熊。但是在野外遇到猛獸生死攸關的時候,熊貓真正與敵人搏命主要靠的是裂齒,裂齒的咬合力將近1900N,裂齒就像鍘刀一樣,可以碾碎動物的骨頭,肌肉,筋膜等。動物園的大熊貓已經被人們半馴化,但是它終歸是野生動物,野性難馴,攻擊力雖然大大降低,但是在野外生存的大熊貓,它們一點也不弱,是一種真正兇殘的動物。大熊貓作為一種雜食性動物,基本什麼都吃。
  • 大熊貓傷了人之後,為何自己會很鬱悶,和它們這種性格關係很大
    熊貓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這種動物很稀少,目前只有我國存在,因為可愛的外表,溫順的性格,所以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愛,我國有個租借熊貓的條約,一般經濟實力不強的國家,還租不起呢。一般情況下,大熊貓們還是很溫順的,不過大家可不要被它的外表迷惑了,這可是一種中大型的猛獸,老虎獅子都不敢吃它們,以前它們是雜食性動物,後來隨著進化,漸漸的變成了吃竹子的動物,如今它們百分之九十的食物全部都是竹子。
  • 一面呆萌,一面兇殘的大熊貓的戰鬥力如何?與藏獒肉搏誰輸誰贏?
    首先要先說明一下關於大熊貓名字的誤會,大熊貓和殺人鯨一樣,都是翻譯或者誤會導致與真實名字不符,殺人鯨其實正確的名字叫做殺手鯨,而大熊貓正確的名字應該叫大貓熊。
  • 韓女團不戴手套摸熊貓,國寶為何不能輕易摸?
    新京報快訊(記者吳嬌穎)近日,有網友反映,在一檔韓國綜藝節目中,首隻誕生在韓國的大熊貓寶寶「福寶」被一名女藝人抱在懷裡,有藝人在未戴手套的狀態下對其進行接觸撫摸,這一行為或將對熊貓造成傷害。
  • 大熊貓的竹子情緣
    對於一個非素食主義者,無法深刻體會素食主義者的不易,但眼見大熊貓為了放棄肉食,選擇每天進食大量竹子(20-30斤)而熬出了黑眼圈,卻又頗感其歷經的艱辛。大熊貓擁有典型的裂齒,本身是肉食動物,卻以吃竹子著稱。
  • 韓國女藝人徒手摸熊貓崽遭抵制:為啥熊貓不能摸?
    為何非工作人員不能與大熊貓進行親密接觸?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科學家孫全輝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樣的要求,不僅限於人類與大熊貓,也適用於許多其他的野生動物。「無論是不是保護動物,是在野外的野生動物,還是動物園等人工圈養環境下生活的野生動物,人類跟野生動物親密接觸,都存在傳播疾病、給動物或當事人造成意外傷害等風險。」
  • 別的動物看到糞便就走,熊貓看到馬糞還要打滾,這是為何?
    禦寒和覓食一樣,都是動物的一種本能。但不同種類的動物有不同的禦寒方法,有些動物通過冬眠來度過冬天,有些動物沒有冬眠機制,只能在寒冷的天氣下依舊外出尋找食物。對於後一類動物來說,如果不做好禦寒工作的話,很可能就把生命留在了冬天裡,看不到第二年的春天。
  • 熊貓基地大熊貓雪地撒歡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楊雪比南方人更渴望下雪的,是南方的大熊貓。野生大熊貓都在高海拔地區活動,一年大部分時間都與雪山為伴,他們在漫長的八百萬年時光裡與大自然互相選擇、適應,擁有了厚實的皮毛大衣和便於在雪地裡自我隱藏的黑白毛色。2019年12月25日一早,成都人民沒在窗前看到西嶺千秋雪,而成都熊貓基地的運動場裡卻鋪起了厚厚的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