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會尋找蛋白質含量高的竹子。圖片來源:MIKE BLAKE, REUTERS
大熊貓是不折不扣的食草動物,但它卻屬於哺乳動物中的食肉目(Carnivora),此稱謂之下的幾乎所有動物——狗、 貓、鬣狗、鼬鼠、貓鼬、浣熊等等——都吃肉。然而大熊貓除了竹子之外幾乎不吃別的,這使它成為了食草動物。
至少表面上看如此。
中國科學院的聶永剛和魏輔文多年來一直在追蹤野生大熊貓,分析它們究竟吃哪些種類的竹子,並測定其咀嚼物中的化學成分。他們發現,熊貓的全竹餐裡的營養成分——高蛋白、低碳水——和典型的食肉目更為相似,與其它食草的哺乳動物則有所不同。「這很神奇,」魏輔文說,從營養上看,「竹子就跟某種肉差不多。」
換言之,「大熊貓的情況跟吃素的人是一回事,」喬治亞科技學院的西爾維亞·皮涅達-穆諾茲(Silvia Pineda-Munoz)說,「人類有很高的蛋白質需求,只吃蔬菜沙拉的話,人是活不下去的。這樣一來,我們就會去吃豆腐、豆類、花生和其它基於植物的食品,以補充我們因不吃肉而無法獲取的那部分蛋白質。歸根結底,就營養成分而言,吃素和不吃素的人在飲食上其實沒有那麼大的差別。」這一點對一身黑白的中國大熊貓也成立。
此發現解釋了一些熊貓在生物學上的耐人尋味之處。熊貓的祖先在200多萬年以前將飲食習慣改為了吃素。當時,熊貓進化出了更強勁的下頜,以便嚼碎堅硬的、粗纖維的食物,而它的腕骨裡也有一根變為了假指頭,便於抓住竹子的主幹。不過,在這些表面上的硬體變化之外,熊貓的消化系統仍然保持為肉食類的樣態。
食草類哺乳動物基本上都擁有寬大而曲折的腸道,以減緩食物的運動,讓體內的細菌能有更多時間來消化其餐食。但大熊貓卻有著與食肉動物無異的短小腸道。甚至於它的腸道微生物都與熊更為接近,而不是牛或者鹿之類的。聶永剛和魏輔文的研究對這一看似矛盾的屬性組合提出了解釋。大熊貓的排洩系統跟食草動物的相似度只有一半,因為它的飲食習慣從底子上講是食肉類的。
在中國的佛坪國家自然保護區,研究團隊使用了追蹤項圈來定位大熊貓,這裡是世界上大熊貓密度最高的地區。研究發現,大熊貓會在位於不同海拔的兩片竹林之間遷徙很長的距離,以搜刮嫩芽和竹葉。每年熊貓都會按照這樣的路線行進:低處的葉子、低處的嫩芽、高處的嫩芽、高處的葉子,如此循環往復。研究團隊分析了多種咀嚼物後,認定熊貓的決策似乎很大程度上以攝入更多蛋白質為目的。它們總是會選擇蛋白質最多、纖維最少的竹子種類和片區。
熊貓的消化系統仍然保持為肉食類的樣態
這種「挑食」意味著大熊貓至少有50%的能量都來源於蛋白質,僅有39%來自碳水化合物,另外13%則來自脂肪。這跟野貓和狼差不多,後者的半數能量也來自蛋白質。這種情況與其它食草類哺乳動物差別甚大,它們的能量裡一般只有20%左右取自蛋白質。
研究團隊也收集和分析了熊貓的糞便,結果大致一樣。熊貓奶也是如此。從營養成分看,它不同於大多數食草動物的奶,而是與食肉動物的典型情況相近。
這表明從肉食向草食的轉變對於遠古的熊貓而言可能比我們以往所推測的要容易許多。它們只要選擇那些蛋白質含量高的植物即可轉為素食,而無需徹底改變自己的身體結構。「如果你想要切換到某種特定的植物,竹子算是個不錯的選擇,它的植物蛋白水平不低,且富含多種維生素。」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加瑞特·孫(Garret Suen)說。
這些結論應當有助於反駁一種令人厭倦的神話,即熊貓是進化上的死盡頭:慵懶、適應性差、飲食有缺陷、性冷淡,應放任其滅絕。這是無稽之談。熊貓很好地適應了竹子這種數量極為豐富的食物來源——且它們盡了巨大而精微的努力來取得適當的營養平衡。
中國大片竹林被砍伐的現象,可能對熊貓尋找其所需的高蛋白食物的能力構成了一定幹擾。人工繁殖的熊貓也可能沒有以正確種類的竹子來餵養,以至於它們出了名地容易犯上消化問題。
先把熊貓放在一邊,聶魏二人的研究也促使我們重新思考對動物的分類。如果食草和食肉之類的術語只被用來說明某個物種吃了些什麼,而非其賴以獲取能量的營養來源,那就可能產生誤導。諸如雜食性(generalist)和專食性(specialist)這樣的標籤也有類似問題。前者意味著多面性,後者則意味著不靈活性。但雜食性的動物之所以會吃各種食物,可能只是因為它需要把營養水平維持在一個比較有限的邊界之內。選擇上的多面性,反映的可能是一種隱秘的、潛藏的不靈活性。
鑑於熊的飲食習慣尤其多樣化,克萊姆森大學的薩曼莎·普萊斯(Samantha Price)試圖探究其它種類的熊究竟需要怎樣的營養水平。「印度懶熊主要吃昆蟲;眼鏡熊主要吃植物,尤其是鳳梨科;馬來熊既吃水果又吃昆蟲;北極熊依賴於海裡的哺乳動物;灰熊、美國黑熊和亞洲黑熊幾乎什麼都吃,水果、種子、葉子、昆蟲和哺乳動物都在其中。」她說道。它們是大都與熊貓相似還是與熊貓相異?
即便在這些物種當中,表象也可能有欺騙性。美國的黑熊和棕熊「餐飲當中大概有80%都是植物」,皮涅達-穆諾茲說,「在夏天,它們會在為期數周的時間裡多攝入一些動物蛋白,但總體而言它們屬於食草類動物。動物的飲食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得多。」
(翻譯:林達)
長按識別二維碼
獲取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