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類都要冬眠,所以大熊貓也要冬眠?

2020-12-22 內蒙古新聞網

  流言:熊類都要冬眠,所以大熊貓也要冬眠

  都說大熊貓跟熊是親戚,熊到了冬天都去冬眠了,所以大熊貓也需要冬眠。

  真相解讀:

  國寶大熊貓憨態可掬,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不管是在熊貓研究基地還是各地的動物園,只要有它們在的地方,都不缺粉絲朝拜圍觀。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很多人發現了一個問題:都說大熊貓跟熊是親戚,人家熊到了冬天都去冬眠了,為啥我們大熊貓還在照舊吃吃玩玩負責可愛?

  冬眠本就是「小動物」的習慣

  首先需要說明一個問題:不是所有的熊都要冬眠。為了適應低溫天氣,大熊貓具有低代謝的能力,但確實沒有冬眠的習性。

  有些動物如刺蝟、旱獺等恆溫動物為了應對嚴酷的自然環境,減少能量消耗,會放鬆對身體恆溫的調控,而將體溫、代謝速率、心率等都降低到很低的生理水平,進入一種長達幾個月的昏睡狀態,這就是冬眠;有些動物應對夏天的酷熱,也進入一種昏睡狀態,成為夏眠。還有一些動物如蝙蝠、蜂鳥等;在各個季節都會由於能量的不足而進入昏睡狀態,這種現象叫日蟄眠。

  一般冬眠動物都是相對體型小的動物,大型動物很少採取冬眠的方式度過食物短缺的季節。

  大型食肉動物的冬眠其實是「冬睡」

  大型食肉動物熊類的冬眠是一個有趣的現象。比如黑熊在冬眠時,不進食、不飲水、不排尿、不排便,體溫雖降低但降低幅度不大,大約會降到32-33℃,在受到幹擾時可以隨時醒來。更有趣的是,熊類還在冬眠期間撫育後代。有些學者認為熊類這種現象是食肉動物的冬睡現象,不是真正的冬眠。

  據考證,大熊貓的出現距今已有800萬年的歷史了,在第四紀約一萬多年前的最後冰期的壓力下,曾經與其同期鼎盛的「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的大多數成員都已絕滅了,所以大熊貓又有「活化石」之稱。

  大熊貓在系統分類上屬於食肉目熊科動物,但其食性已高度特化為以竹子為食。從解剖學特徵看,大熊貓的消化道基本還是食肉動物的形態結構,但為了適應以竹為食的習性,也發生了一些相應改變,特別是腸道微生物的改變,可以幫助它們消化分解纖維素,但消化道的總體結構上與食肉類動物或雜食類動物相類似,如腸道相對較短,結構簡單,沒有盲腸等。

  大量進食低代謝幫大熊貓安然過冬

  大熊貓的消化生理學也很特殊:雖然它們的主食是竹子,但由於消化道結構功能等原因,對竹子的利用效率很低。據報導大熊貓對竹子的消化效率僅為17%。同時食物在消化道內的停留時間相對較短,只有約8-9小時,所以大熊貓每天的食量很大,據相關研究表面,一隻大熊貓每天大概會取食竹子10-20千克。

  大量進食、食物快速通過消化道、藉助腸道微生物的幫助,是大熊貓獲得能量和營養的一種策略。與此同時,大熊貓還有維持低代謝水平的能力,這樣一來,它們維持自身生存和日常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也相應減少。大熊貓在野外的活動水平很低,這一特點在動物園我們也能看得出來,大熊貓的行動總是很遲緩,懶洋洋的樣子也增加了它們的可愛值。在形態學上,大熊貓的一些能量消耗器官如大腦、肝臟和腎臟等也趨於縮小。

  需要不斷進食,對能量的需求和損耗偏低,這些大熊貓長期進化的生存策略,決定了它們不需要冬眠也可以安全度過冬季。

相關焦點

  • 天氣越來越冷,大熊貓怎麼過冬?它們需要冬眠嗎?
    進入11月份,天氣漸漸轉涼,尤其是北方地區,氣溫下降明顯,昨晚看了天氣預報之後,小編心中冒出一個疑問,大熊貓需要冬眠嗎?它們是怎麼過冬的呢?
  • 除了冬眠,野生動物們還有哪些奇葩的過冬招數?
    可是,野生動物在冬季要怎麼辦?難道都冬眠嗎?在寒帶和溫帶,變溫動物,包括所有的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都冬眠。當冬天來臨時,生活在河邊、塘邊和田邊的中華大蟾蜍會鑽到淤泥中或石頭下過冬,有時也會鑽到草堆或樹根下的溼泥中過冬;而蛇類與蜥蜴類動物會鑽到土層下或天然洞中冬眠過冬。而許多生活在溫帶和寒帶的哺乳動物,如黃鼠、刺蝟、旱獺和熊類都有冬眠的習性。
  • 烏龜冬眠怎麼養
    冬眠對烏龜來說是一項大的考驗,首先你要確定你的寶貝健康,沒有疾病。體質差的龜決不能冬眠。小龜、幼龜建議不要冬眠,很難過冬!可以給要冬眠的龜準備些沙,但如果它不爬進去的話,就不要強行給它埋進去。不在沙裡冬眠的龜龜,可以放在淺水裡,上面罩一層溼棉紗,保持溼潤,也起到一定程度保溫效果。在沙裡冬眠的龜龜,要保證沙乾淨無汙染。在龜龜冬眠期間,保持沙的溼潤。
  • 泥龜冬眠方法 泥水冬眠的好處有哪些呢
    泥龜冬眠方法 泥水冬眠的好處有哪些呢時間:2020-12-16 23:0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泥龜冬眠方法 泥水冬眠的好處有哪些呢 1、泥水冬眠關鍵在所用的泥巴上,不論是選擇紅土、黃土、黑土還是塘泥都是可以的,但首先要保證所用的泥土沒有受到汙染,否則很容易導致烏龜中毒死亡
  • 今年的小龜要不要冬眠?要不要加溫?根據這三點去決定
    【前言】前久,有朋友諮詢龜龜冬眠的問題。正好,現在正是冬眠季,所以我就分享一些經驗給龜友們。文章太長,分兩次發,想了解龜龜冬眠的注意事項,希望大家持續關註明天的文章。 又是一年冬季,自打進入深秋,氣溫出現明顯的下降。
  • 烏龜冬眠怎麼養才好?
    很多家庭喜歡養烏龜做寵物,但是,不少家庭養的烏龜往往活不長,許多家養烏龜都無法活過冬眠期。烏龜是冷血變溫動物,在冬季天氣嚴寒時會冬眠,直到來年春季天氣暖和後才會甦醒,烏龜甦醒後一定要照料得當,否則可能導致烏龜死亡。
  • 人類不需要冬眠?看看人類用技術進行冬眠的後果,原因一目了然!
    這裡說一下為什麼要防止冰河紀情況出現:霍金曾提出2023年,地球將進入冰河時代,到那時全球將變冷,關於這一理論人們也不知道是不是會出現,但最近通過大量的數據慢慢證明,霍金的這一提議也許會成為現實,最近科學家們又提出,地球即將進入冰河世紀,而這一時間大約在200多年。
  • 前往火星太空要多久?要去外星旅行 人工冬眠技術是必要條件?
    月球跟地球的距離是38萬公裡,所以火星比月球遠150倍到1,000倍以上。 即使像現在看得到的火星發射火箭,火箭到達時火星的位置也會出現變化,所以要以能使抵達時的太空船和火星的位置重合在一起的方式來讓太空船升空。 另外,要載人的太空船還得攜帶糧食等物資,因此飛行時必須儘量節省燃料。
  • 關於動物冬眠 你所不知道的13個有趣事實
    或許有不少人會希望自己能夠像能夠冬眠的動物那樣,只需待在洞中睡覺,而無需出去上班或尋找食物。現實是,我們對於冬眠和冬眠動物的了解並不多。這一次,擼哥就將帶來:關於動物冬眠,你所不知道的13個有趣事實。這種睏倦使得即使突然運動也很難喚醒冬眠的動物。有了這些信息,或許就可以用來澄清那些擁有豚鼠的人所遇到的麻煩了,如果在冬天發現它們在籠子裡僵硬,很有可能是它並沒有過上更好的生活,從而陷入了冬眠。因為圈養動物通常不會冬眠,但是當它們的棲息地溫度低於以前的水平時,它們就可以進入這種狀態。通過控制呼吸很容易證實這一點,它比正常情況下會更慢,但是依然是在呼吸的。
  • 評論:《冬眠》厚重暗藏曖昧情感 日子總要繼續
    評論:《冬眠》厚重暗藏曖昧情感 日子總要繼續 《冬眠》海報     長達3小時16分鐘的《冬眠》(獲得本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安置在土耳其中部卡帕多西亞外星球般奇異的地貌中,卻以錫蘭電影少見的大量對白,
  • 莫欞鷹:論冬眠與入定
    所以,我覺得不單「五大仙」有神通,就連很多魚類都有神通,因為魚也會冬眠「入定」。既然它們有神通有定力,為什麼不能出離六道?因為它們沒有人的智慧高,不能讀經聽經悟道。所以修行,光有定力是不夠的,還要有智慧,悟透禪機。
  • 進入星際旅行需要冬眠!人類冬眠技術實現到什麼程度了?
    在此過程中,還需要進行冬眠處理,這樣既可以保證如果人類進入的是逆時空,即時間變慢,那麼起碼能保證人類還能繼續冬眠很長的時間。那麼現在的冬眠技術已經到了什麼程度呢?如今的冬眠技術有兩個方向:1. 冷凍:急速冷凍人體,已經在動物身上有了成功的嘗試,不過技術上仍有難度。難點主要在冷凍與解凍過程中細胞和組織器官的破壞,不過原理上應該行得通。
  • 冬眠時間最長的動物,經常在冬眠時睡死過去,一旦被捉就直接脫皮
    對於人類來說,是沒有冬眠的,雖然冬天的時候,我們同樣會不想起床,但是還是需要起來的,而對於一些動物來說,冬眠是必須的,因為天氣過於寒冷,已經到它們沒辦法生存的地步了,所以才會採取的這種機制來保護自己。因為冬眠的時候,往往身體的消耗是極少的,因此就算是食物短缺,它們也能熬過冬天,而不同的動物其實冬眠的時間是不大一樣的。冬眠時間最長的動物,經常在冬眠時睡死過去,一旦被捉就直接脫皮。這種動物可以還說是相當奇葩了,怎麼還能把自己給睡死呢?這種動物其實就是睡鼠,簡直是輸入其名。
  • 【嘉文杯·一等獎作品】沉默的「冬眠熊」
    在我的家裡有一隻「冬眠熊」,面對我的成長,他仿佛一直都沒有發現,沒有參與,但這種沉默卻是一種深沉而偉大的愛,那隻沉默的「冬眠熊」就是我的爸爸。  爸爸是一名貨車司機,一年中很少在家幾天。記憶中每次爸爸回來,都伴隨著媽媽做的豐盛的飯菜、漫長的等待以及一堆髒髒的衣服。而爸爸的輪廓卻很模糊:一個挺著大肚子,手掌寬且粗糙,沉默寡言……  小時候,每次爸爸回來都會帶許多葡萄、櫻桃等,所以我特別期待。沉默的「冬眠熊」給我們帶來了美味,自己卻獨自掩埋痛苦。在一個鵝毛大雪紛揚飄灑的冬日,我和媽媽剛吃過晚飯,就接到了一個陌生電話。
  • 倉鼠假冬眠和死亡有哪些區別?
    所以為了能讓更多的鼠友們又一次挽救自己家倉鼠的機會,我這裡就多寫一些吧。首先,我先說說什麼是倉鼠偽冬眠,什麼是倉鼠死亡,這樣方便我們來區分兩者的區別。倉鼠是不會冬眠的,所謂的偽冬眠其實是環境溫度低於參數的生存溫度被凍僵瀕死的一種現象,如果不及時救治,那就會很悲劇了。也就是說倉鼠偽冬眠的時候其實還活著,所以會有一些狀態來證明倉鼠還活著。倉鼠死亡後就是已經死了。無法救活,也可以通過一些手段判斷是否死亡。
  • 《冬眠》,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這周看的電影是這部《冬眠》,一部土耳其電影,之前少有涉獵,讓人眼前一亮。《冬眠》時長196分鐘,3個多小時,劇情不是很強烈,有很多長段的對話。老實講,第一次看的時候並沒有看下去,這次下定決心才耐下心思看完。雖然是看完了,但並沒有完全看懂,故事有點深。
  • 這些動物會冬眠,一覺醒來,這個冬天就過去了
    冬眠中的黑熊在100多天都不會進食 原來它們也要冬眠 從小我們在課本上就知道:黑熊、蛇、松鼠、烏龜要冬眠。可是事實遠超出我們了解的範疇:原來,這些動物也要冬眠,還有點與眾不同呢! 蚯蚓在0℃-5℃時,就會停止生長,開始冬眠。低於0℃蚯蚓就會死亡。
  • 熊出沒:熊大熊二冬天不需要冬眠嗎
    常識所知,狗熊一般都是要在冬天冬眠的,所以知道熊出沒要拍冬天的狗熊嶺故事,當時就想到,熊大熊二這是要罷演了嗎,畢竟他倆冬天是要冬眠的,難不成演吉吉國王大戰光頭強的劇情嗎?但是看完冬日樂翻天才發現,只要有夢想,狗熊也可以不冬眠。
  • 旅德大熊貓雙胞胎開始「斷奶」 體重已達30公斤
    中新社柏林10月2日電 (記者 彭大偉)記者2日從柏林動物園獲悉,在德國降生的大熊貓雙胞胎「夢想」「夢圓」已開始斷奶,飲食中竹子的比例正在不斷上升。目前,大熊貓雙胞胎的體重均已達到30公斤。圖為旅德大熊貓雙胞胎。
  • 教程|創意美術《冬眠的熊》
    冬眠就是冬天天氣很冷、沒有東西吃的時候,有的動物要躲起來睡覺,好避開冬天的寒冷。它們就這樣睡著,整個冬天都睡著,到明年春天天氣暖和的時候才出來。一隻小熊,尋找到適合冬眠的中空的樹幹或者地穴,並在裡面鋪上草、葉子和毛等作墊。在這麼一個布置好的棲身之處它蜷縮著身子,耷拉著眼皮,以這種低耗能姿勢度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