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常上演著悲歡離合,我們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但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態,心態控制了一個人的行動和思想,也決定了一個人的視野、事業和成就。適當地離開,並不是要將對方拋棄,而是為了雙方更好的成長。
師生情誼
一開始,伊蕾娜就為了成為魔女而努力著,因為《妮可的奇妙冒險》一直憧憬著成為魔女,在自己的堅持之下,成為芙蘭老師的徒弟,並且開始了「魔鬼」訓練(挨打),在之後的日子當中,伊蕾娜由於自己高超的學習能力,逐漸地掌握了各種技巧,並且也琢磨透了芙蘭老師的一些攻擊方式。
在伊蕾娜的努力之下,終於打敗了芙蘭老師,通過了考試成為了合格的魔女,並授予了「灰之魔女」的稱號,但是並沒有和芙蘭老師有過多的生活,芙蘭老師便與伊蕾娜告辭,離開了森林回到了她的國家,而伊蕾娜也為了小時看的《妮可的奇妙冒險》,踏上了追逐《妮可的奇妙冒險》上那些地點的旅途,並且期待著和芙蘭老師的再次相遇。
我們在生活中,各種各樣的人都是我們的老師,因為他們教會了我們許多都沒有了解的事物和事件,我們從幼稚走向成熟,從無知走向文明,而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就像動畫中伊蕾娜的父母,在書籍的影響之下,伊蕾娜為了成為魔女而奮鬥。
而我們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小時候宛如一張白紙的我們去進行模仿,可能也因為自身父母的偉大,而從小就立下了心願,長大要成為爸爸媽媽那樣的人。
學校,是我們見證第二任老師的地方,也是我們進行學習,豐富生活的地方,老師會無私地奉獻出自己的知識和見解,也不會藏戳,老師的學問宛如大海一樣,浩瀚不變,但再向你湧來的時候,確像小溪一樣慢慢地流過,讓你慢慢的感受知識的力量。
無論我們走到哪裡,最難忘的就是老師帶給我們的溫暖,老師給予我們的愛心,但願藍天白雲能夠捎走我們的祝福,以及深深的敬意,待我們學成歸來之時,回去看一看老師,再一次的相逢,老師可能就會對我們刮目相看,難以相信這是以前的我們。
旅途上的抉擇
在旅途的路上,伊蕾娜親眼看到某男子葬身於花海,卻沒有出手相救,反而一走了之,有很多觀眾說伊蕾娜太過於冷血,很奇怪伊蕾娜的不作為,且開頭還給女主一個天才的設定,但是花海那一片段想一想,女主才剛剛走出自己生活的地方沒有多久,很多做人做事的地方也很缺少觀念。
而那片花海其實是以前一位魔女為了製造景點所創造的,可在後面因為一些原因變成了蠱惑人類吸取養分的地方,這一片花海距離城市並沒有多遠,在周圍生活的人也都知道花海的危險性,雖然在夜晚的時候伊蕾娜有想去辦理這件事情,但是連衛兵都在禁止將花朵帶入城內,仍如火爐焚燒掉,那麼普通人會還不知道嗎,所以伊蕾娜並沒有去,也沒有提醒居民。
我們在生活學習上,也經常性地面臨著抉擇,而抉擇權在自己的手上,我們都是有思想的人,在面臨自己所不知道的事物面前,我們都會去選擇迴避,而一些事情如果你不趁著抉擇權在自己的手上的時候早點做出決定,那麼時間就會替你做出抉擇,那不會是你想要的結局。
所有的選擇都會或多或少的付出代價,沒有什麼選擇會是十全十美的,選擇了麵包,可能就要放棄了蛋糕,選擇了財富,可能就要放棄了健康,選擇了事業,可能就放棄了自由,所有的選擇,到最後都只能由自己買單。
所以,在面對抉擇的時候,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就像伊蕾娜一樣,知道自己的實力如何,所以選擇了離開,而如果自己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那麼最終倒黴的也就只有自己。
師徒相遇
伊蕾娜在通過各種地方經歷了各種事情後,來到了一個名為王立塞勒斯提利亞的國家,這是一個盛行魔法的國家,有著豪華的魔法學院,接頭也都是魔法師,伊蕾娜想要進去了解的時候,卻被趕出去了。
而之後芙蘭老師聽到了敘述就知道了是伊蕾娜,於是就安排了一場別樣的重逢歡迎儀式,讓她自己的學生將伊蕾娜帶到指定的地點,但卻不能說明原因,於是便開始了一場你追我趕的「掃把追逐賽」,最終結果一想而知,也讓芙蘭老師更加認可了自己的這個學生,也滿意了這一次重逢。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一個很好的師傅,在教導了自己之後,已經沒有什麼好教導的時候,就讓學生去歷練,而再一次重逢,就是考驗自己所歷練的成果。沒有隆重的形式也沒有華麗的包裝,我們也常常在互相擁有的時候習以為常,只有離開的時候,才會發現沒了對方是如此的彆扭,而再一次相遇的時候,就是一種驚喜。
除了師徒,還有親情,哪怕是父母也不可能一直待在自己的身邊,庇佑著自己,雛鷹總會展翅翱翔,翱翔於天地之間,離開只是暫時的,久別重逢過後,會發現不一樣的對方,那個時候所有的相遇,就是值得的。
文章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