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的三和大神

2021-02-18 鮑仁君

我第一次知道三和大神,是看那個NHK的紀錄片。怎麼會點到那個視頻,不記得了,當時的感受還記憶猶新:震撼。堂堂深圳,或者當下中國,還有這種地方,還有這樣一群人?

 

三和是深圳龍華的一個鎮,這裡有個三和人才市場。在人才市場周圍,有一群找工作的人,或者說不想找工作的人,生活在這裡。這些人不做長期工,只做日結,「做一天闊以玩三天」。日結的工作有保安,物流分揀員等,幹一天可以拿到一兩百,拿到錢後就在周邊玩,喝2元的青藍大水,吃4元一碗的「掛逼面」,網吧每晚10元,床鋪一晚20,找一個站街女「修車」只要30元,等到沒錢就「掛逼」了,先考慮找人接濟一下,叫做「團飯」,然後再去做日結。有時候日結一時找不到,就睡在公園或者海新信人才市場前面的路上,名為「海信大酒店」。在網吧裡猝死,或者死在公園裡的,時有發生。這群人,被統稱為「三和大神」。

 

NHK紀錄片播出後,三和大神得到了很多關注。前段時間騰訊有個記者,還臥底去呆了一段時間,寫了系列報導最近在國際上獲了獎。

 

我關注三和,是因為我自己有過一段極其迷茫,露宿街頭的日子。看到那個片子,心有戚戚。前幾天在深圳,有一天晚上有時間,我就想去三和看看究竟。去之前我在微博發了帖子,有網友回覆說現在三和已經整治了,大神們都走了。

 

從4號線龍華站出來,跟深圳別的地方並無異樣,摩肩接踵,歌舞昇平。看到三和人才市場的招牌,也沒發現倪端。我到的時候已經快8點了,只有零星幾個中介還在開門,有個四十多歲的人,在和工作人員討論。小姑娘看著他胳膊上的紋身,說肯定進不了廠,廠裡不要有紋身的。

 

到了海新信,突然畫面就換了一個風格。這裡聚集了一群人,人聲鼎沸,仔細看過去,除了露天理髮的,其餘人又好像沒有在幹什麼,走來走去。海新信旁邊有個柵欄,柵欄外面是停車場,有一排人一字坐開,非常安靜,低頭刷手機。

 

我確信,這些就是三和大神了,他們依然還在。

 

我拍了幾段錄像,有一個小夥子走到我身邊,讓我刪除,說他看到我在錄他,當時這個小夥在和其他人做什麼交易。三和大神為了換100人民幣,可以把身份證和微信號賣掉。

 

從海新信往外走,經過一個小道,我問一個洗碗的大嬸,附近哪裡有網吧,大嬸用手指了指旁邊的一個住宅區,「那不都是網吧嗎。」

 

過了小道,就到了小區門口,又是繁華都市的場景。大神似乎生活在城市裡,又似乎距離都市還有5米。

 

有個中年婦女坐在小區門口,手裡拿著一個牌子,標價房間15到45,15是一個床位,45是一個房間。有個穿牛仔褲,體恤衫平頭的小夥,跟這個大媽打聽,大媽告訴他就在後面幾號樓幾單元,讓他自己去看。

 

如果在大街上看到這個小夥,我是絕不會把他和三和大神聯繫在一起。大約二十七八,穿著是典型的城市青年,看上去非常幹練。他最後談好了一個15的床位,我就跟他一起,去看看房子。可能是我渾然天成的屌絲氣質,大媽和小夥都把我當成了三和大神。

 

樓房的底層,真的如指路大媽所說,都是網吧。我進去看了看,打遊戲和看視頻的居多,還有一個在下象棋,網吧裡有刺鼻的味道。

 

到了房間,小夥開始從行李箱裡拿衣服,我就到了另外一個房間。每套房子都是分割成了很多小房子,每個小房子放兩到三個上下床,一個房間大約是4到6人,普通的三室一廳,可能要住24到30人。房間裡沒有空調,大多是一個風扇,呆在房間裡的,大部分都是躺在床上看手機。

 

紀錄片裡提到的網吧,床位,除了修車我沒看到,其餘的都在,只是略有漲價,三和大神並沒有消失。

 

關於三和大神,我跟一個朋友討論過,朋友認為這些人是人渣,不值得同情,自己有手有腳,因為懶惰選擇日結,別人沒有逼迫他們。

 

我結合自己的經歷,這話也對,也不對。

 

確實,選擇日結,不接受長期工作,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他們中的很多人,也曾經有過努力的念頭,或者有過努力的經歷,由於種種經歷,有的被騙,有的發現無論你怎麼努力,他始終還差城市5米,甚至5公裡,他們就選擇了放棄。既然沒有未來,為什麼不享受現在?而大神的生活方式,就是他們能得到的最好享受方式,儘可能少的工作,然後活在網路遊戲的虛擬世界裡。

 

不對,是因為他們自己不相信還有別的選擇。絕大部分人,都是農村來的,尤其是留守兒童居多。他們是中國第一批農民工的後代,從小沒有榜樣,沒有鞭策,沒有人給他們目標,也沒有人給他們原則。當沒有學歷,沒有技術,沒有人脈,沒有任何資源的他們來到城市之後,發現自己的努力都是白費,就逃避到了放棄的世界。為什麼富士康那麼多自殺?跟這個是一個道理,看不到希望。而且,他們又不能回農村,習慣了城市的便捷,更多是不能忍受家人或者親戚朋友的眼光。當你跌倒時,如果旁邊有人扶著你,你可能拍拍灰塵再起來,如果你沒有任何支持系統,那你就會重摔在地上不起。

 

當他們發現,居然有一群人跟自己想法類似,自然就聚集到了一起。這裡大家都一樣,別人不會因為你不努力而批評你,大家都以屌毛互稱,可以笑呵呵的說,又掛逼了,給老哥團個飯,其樂融融。

 

龍華的三和是個縮影,我相信其他城市肯定有不同版本的三和大神,在北京上海這種地方,也會有類似的一群人。深圳的三和出了名,因為深圳是個新興城市,加工業居多。而且,我個人覺得,越是創新能力強的城市,越是包容,可以允許不同人群的存在。我在舊金山看到了美國最多的流浪漢,舊金山的同性戀比例是全美最高,同樣舊金山也是全美創新能力最強的城市。三和在深圳出了名,不是偶然。

 

深圳採取了很多措施,把三和取締,但是根據我的實地調查,三和大神依然還在,因為導致三和存在的原因並沒有消除,簡單的取締日租房,只是逼他們去睡公園,或者換到更遠的地方。我們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是三和大神的最根本原因,農村人到城裡沒有了任何依託,沒有了任何支持系統,這是選擇逃避生活一群人的圈子,這群人始終存在。

 

我跟朋友說,其實我們大部分都是某種意義上的三和大神,被朋友極力駁斥,認為自己的生活跟三和大神毫不沾邊。三和選擇日結,過上只能稱為生存的生活,又有多少人做自己的工作,只是為了拿到工資,過上他現在的工作?他從來沒想過要去改變,從來沒想過要去努力爭取新的可能,因為他已經不相信會有改變,不相信還有可能,這都是三和大神的不同版本而已。

很多受到挫折的農村孩子,自己在城市裡,有時候會感到絕望,回不去農村,家裡人並不能幫忙。其實,路隨時都有,只是年輕的時候,未必知道,大部分的走投無路,都是自己選擇閉上了眼睛。

 

我走之前,坐在一群大神旁邊,聽他們聊天,有個老哥說自己的微信和支付寶都沒有了,現在只搞現金,另外一個說,有些老闆不喜歡給錢。然後他們就指著不遠處一個女的,「那個穿紅衣服的,二十來歲,你要不要娶來做老婆?」

「二十?看著都TM有五十了。是不是賣的?」

「瞎講,人家是來找工作的。賣不賣給你,你屌毛有錢嗎?」

「老子給你看看,我這裡還有多少錢。」

大神們就笑起來,然後眼神裡若有若無的看著旁邊的人,那個紅衣服的,距離他們有20米,但觸手可得,而那些路過的人,永遠距離他們5米。

 

 視頻中穿綠色衣服的其實是個男子

 

 

 

 

 

 

 

 

 

 

相關焦點

  • 脫軌的「三和大神」
    「從此開啟了我的掛逼人生。」三和大神們幾乎可以在任何名詞前面加上「掛逼」修飾,意思是「窮、完蛋了」。「掛逼」不到兩個月,身上的錢全都花完了。再賒了幾天房錢後,其他「大神」建議周偉去做日結工。通過一個小中介,他們隔三差五去深圳的五星級酒店端盤子,工錢10元每小時,下班後就能領錢。「那時候深圳各大五星級酒店我都去過。」隨意就可以說出各個酒店名,周偉略有點自豪。
  • 三和大神
    你等會我,我也去那邊,你聽說沒?宋慧喬和宋仲基離了,範冰冰也……」「聽說了,昨晚就看到了。」東東只好應付地回答了一句,其實他根本不關心這些。但李雷不同,他最喜歡看些八卦去和其他人分享,然後在裡面尋找著自己的樂趣。東東抬起了頭,這裡看不到華為、騰訊的大樓,看不到三星的工廠,只能看到遍地的網吧,還有找工作的人流。那間紅色的辦公室就在人流的後面。
  • 深圳三和大神:自甘墮落,誰也不要幫我,我不想讓別人看不起
    不知什麼時候起,這一群被稱為三和大神的人就出現在了深圳龍華三和人才市場。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三和大神就這樣被傳開了,甚至有日本的電視臺,做了一次專訪。三和大神是一群失去人生目標的年輕人。他們得過且過。靠做日結生活,不願意吃苦,不願意進工廠。過著很低端的生活。
  • 三和大神,中國最魔性的都市傳說
    在深圳龍華三和人力資源市場,這裡生活著一群,被戲稱為「三和大神」的人。經過各種媒體的報導後,他們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圍觀。但是,最了解三和大神的,肯定是他們自己人。這個網站的站長「方言」,把他在三和的所見所聞寫成日誌,在裡面,你能看到三和大神的各種傳說。可惜這個網站已經關掉了。
  • 把人生最美好的時光,浪跡於「三和大神」中
    (一)「三和大神」已經精準地上了詞條,而曾經作為「大神」之一的我,渾然不知。當年我帶著千多元錢,來到大深圳,只是不想做「巨嬰」,不能啃老!那還不如「三和大神」呢?我是一個人,到了深圳就是深圳人。「來了就是深圳人」,到了龍華,成了「三和大神」。(二)我是不可能流落街頭,無家可歸的,不可能睡大街的……所以找工作,包食宿,做普工,做保安,一點不假。網上詞條把大神們評為「社會底層」。又說中國最接近「嬉皮士樂園」的地方。曾經的「三和大神」不明白嬉皮士樂園是什麼?查一下詞條。嬉皮士文化的流浪式,公社式……與中產階級格格不入。
  • 「三和大神」,一個非常有趣而不詳的象徵-虎嗅網
    我第一次聽說「三和大神」這個名詞是在2018年。有幾篇關於「三和大神」生存狀態的深度報導,每一篇我都讀過。我驚訝地發現,各類媒體和自媒體平臺都有關於「三和大神」的話題,哪怕是「人均985,外表吳彥祖」的精英論壇知乎,以及小眾網站豆瓣,此類話題也是滿天飛。
  • 三和大神 | Aha視頻
    慶幸的是,我們在三和最荒誕的時候前往了深圳,用鏡頭記錄了「三和大神」們本來的樣子。當年的三和人迷惘而混亂,卻從不乏真實,希望這種真實能給今天的我們更多力量。嚴格來說,「低收入者的樂土」三和只是深圳市龍華區景樂新村的一個人才市場。但是對於當地人而言,「三和」已經成為這方圓幾公裡區域的代名詞。
  • 找不到優質工作,忍受不了黑廠,三和大神:我太難了
    三和大神,一個底層打工者的群體。今年對他們而言,日子也愈發難過,不少工廠因為訂單減少或倒閉或不招工,日結工作也急劇減少,那種過一天可以玩三天的日子,漸行漸遠。找不到優質工作,忍受不了黑廠,三和大神們實在是太難了。
  • 快過年了,「三和大神」都回家了麼?
    此前「三和大神」在網絡上已經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因為這部紀錄片的播出,三和人才市場和「三和大神」被拉入了公眾視野。它表現的不僅僅是進城務工人員的生存困難問題,還映射出了在經濟高速發展下,艱難地想要跟上時代的腳步卻被無情拋棄的人們的心境。這也是為什麼對於「三和大神」,人們的普遍態度是由共情而產生的同情或者無奈。
  • 三和大神:我名下資產1500萬,可我經常吃不起一頓飯
    ,我名下現在有1500萬。」於是記者也笑了,因為宋春江的話在繼續:「我要找到他公司地址,我直接跟他要錢去。我現在沒辦法,掛逼了,沒錢了,沒錢吃飯了。」這個場景來自NHK拍攝的紀錄片《三和人才市場 中國日薪1500日元的青年們》,宋春江是「三和大神」中的一位。他以100塊錢賣掉了自己的身份證,被別人註冊了三家500萬資本的公司,他是公司的法人。
  • 掛逼、修車、幹一玩三:三和大神為何這麼慘?
    正如你不知道本文標題中的「掛逼」、「修車」、「開寶箱」、「幹一玩三」是什麼意思一樣,在深圳三和人才市場,有一群數量不少的「三和大神」,也長期被你、被我忽視著,而不得人知。三和人才市場,顧名思義,是一處人才集散地,位於深圳龍華區。
  • 深圳龍華三和大神:工廠打工者提前放假回家過年了,我也好想回家
    小和是深圳三和大神中的一員,說到深圳三和大神他說自己有發言權,因為曾經的他也做過三和大神,來自農村的他初中畢業就開始出來社會打工了,第一個打工的地方便是深圳了,對於農村出來社會的他沒有文憑沒有技術只能從事工廠普工操作工這些崗位和工種。
  • 三和大神幹臨時工,12小時,工資不到200,羨慕深圳三和300一天
    三和大神幹臨時工,12小時,工資不到200,羨慕深圳三和300一天提起三和大神,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他們是一群生活在深圳三和的打工族,他們一般三五成群,油頭垢面,衣衫襤褸,為什麼三和大神在深圳三個這個工作機會很多的人力市場混的這麼差呢?
  • 深圳三和大神:又睡了差不多一年了,網吧通宵價格漲到了20塊錢
    龍華三和人才市場是三和大神生活的集中區。也被三和大神稱為基地。三和大神,幾乎每天都遊蕩在這個人才市場的周圍,看到有工廠招聘日結就會一擁而上搶著去做,做完一天之後就可以休息三天。  因為他們的潛意識裡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是根本不可能在這座城市生活下去的,但是三和大神卻恰恰相反。他們不需要交房租,不需要交房貸,交車貸。每天都是低消費水平,肚子餓了就去吃5塊錢的掛逼面。累了就找個地方躺下睡覺,晚上有錢就去網吧通宵玩遊戲。
  • 你這麼蹲著,和三和大神有什麼區別
    而這些人,則被網友們統稱為「三和大神」。三和大神的美好生活,是喝2塊錢一瓶的大水,吃4塊錢一碗的掛逼面,住6塊錢一晚的黑網吧,「幹一天闊以玩三天」是他們的精神信條,以至於誰要是勸他們好好工作,鼓勵他們為了幾千塊去富士康之類的地方做普工,會遭到三和大神們的白眼。誰TM找不到工作,大神們只想做日結。
  • 三和大神日記 | 2021-02-25
    三和大神|海信|三和|大師兄|紅姐|小黑|皮褲|戲子|太平天國|200舞|雞哥|武術家|宋春江|龍華|三和人才市場|日結|NHK紀錄片|掛逼面|
  • 深圳三和大神:工作一天玩三天,熱愛自由,頹廢至死
    紀錄片聚焦了在深圳三和人才市場一帶找工作、生存的年輕人,他們被廣大網友尊稱為「三和大神「。01贏了會所嫩模,輸了下海乾活何謂」三和大神「?三和大神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外來打工者,曾經滿懷「淘金夢」來到深圳這個奮鬥者的天堂。但是,沒有學歷,沒有技術,只能做一些最累、最低廉的體力活——去富士康流水線幹活,在黑工廠打工……對現實失望了,就開始放棄,辭職,找工作,最後連工作都不想工作。漸漸的,他們混成了人們眼中的「三和大神」。
  • 身價千萬,吃不起飯:「深圳三和大神」到底是怎樣一群人?
    有人說:三和很神奇,我恨他,卻終究還是離不開他。27 歲的宋春江,人稱「宋總」,典型的三和大神。三和大神並非一蹴而就看到這,也許你會認為是他們自己懶,不上進。有人問:我們究竟離三和大神有多遠?我想說:也許只有一步之遙。我們都和「三和大神」一樣離開家鄉,在大城市裡打拼,一邊堅忍一邊努力維持著體面……或許每個人都會有一段「三和大神」的時光,但經歷挫折後能及時清醒,生活才能繼續下去。
  • 被疫情團滅的「三和大神」:網吧關門無處可去 賣微信號換「日結...
    一個微信號的價格在幾十塊到上百塊不等,收購微信號的男子在查看我的微信支付帳單後,嫌棄這個帳號某個月只有幾十元支出的記錄,「這太少了。」 這個使用了3年的微信號,他出價130元,幾番討價還價下來,加價到170元。「你賣不賣,不賣就算了」。這個價格大概相當於三和大神們做日結零工時,一天的收入。
  • 三和大神是怎樣一種存在:生活在城市底層的年輕人,要怎麼翻身?
    在深圳,經常聽到三和大神這個詞,之前,我還不知道三和大神是什麼? 為什麼叫他們三和大神? 三和大神只做日結工作,幹一天可以玩三天,白天四處逛,晚上睡大街,5元一碗掛逼面,喝2元一大瓶清藍水,抽五毛一根散裝紅雙喜,在臭氣燻天的網吧混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