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體驗應用場景 記者 鄧放 攝
與會代表在展區參觀建設成果展示 記者 鄧放 攝
市民在政務一體機前嘗試線上辦理 曉雪 攝
進入資訊時代,波瀾壯闊的城市圖景,正在發生出人意料的改變。城市治理的方式與模式也隨之「脫胎換骨」。
2019年10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作出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決定。
2020年3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杭州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時指出,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從數位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隨後召開的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會議再次提出,各地要積極開展試點工作,探索具有中國特色、市域特點、時代特徵的市域治理新模式。
正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鄭州,在滔滔黃河水的滋潤下,正踏著數字浪潮加快崛起,不斷在中國城市中嶄露頭角。
一
資訊時代,城市已成為要素高度集聚、多元複雜交匯的「巨系統」,城市治理的難度前所未有。鄭州作為千萬級人口的特大城市,要確保城市高效精準施策、安全有序運行,依靠傳統人海戰術和常規技術手段很難實現。推動城市治理由經驗判斷型向數據分析型轉變、公共服務由被動應付型向主動推送型轉變,迫在眉睫。
2019年8月,鄭州全面啟動城市大腦項目建設。由此,翻開了打造城市發展現代化新基建、城市治理現代化的新平臺、城市服務現代化的新載體的鴻篇。
一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遵循「對標先進、補足短板,鄭州特色、全國標杆」的發展戰略,以「善政」「惠民」「興業」為切入點,鄭州圍繞城市大腦建設掀起了一場巨大的思想、效率、產業、體制的綜合變革。
一年來,鄭州成立了數字鄭州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掛帥,每周六數字鄭州領導小組辦公室都會牽頭召開項目推進會統籌數字鄭州建設的工作,數字鄭州科技公司利用本地化團隊800餘名專業人才高效落地。
一年來,鄭州市大數據管理局完成了「一腦賦全城、一網治全城、一碼通全城、一端惠全城」架構體系的初步搭建,數字鄭州形成城市級的計算平臺、數據中臺、物聯網平臺、視覺計算平臺、區塊鏈平臺,構建起全市統一的數位化底座,政務數據治理、數字城市建設、數字經濟發展的「鄭州模式」逐步形成。
一年來,鄭州城市大腦通過統一的數字底座,實現計算、存儲、數據、網絡等各類能力的統建共用,確保「資源一張網、數據全在線」,為各委辦局、各縣(市、區)提供標準化、集約化、一體化服務。涵蓋14個業務領域、接入59個部門數據的數字鄭州項目,累計歸集數據量超過223.7億。
一年來,智慧停車、智慧醫療、智慧環保等118個應用場景建設全面收官。在150個領域的數位化系統進行全新開發,到目前為止,形成了全國首個場景最大、場景最全、功能最多的城市大腦。
一年來,「數字戰『疫』」經受住了嚴峻考驗,在全國樹立了鄭州「數字戰『疫』」的「樣板形象」。鄭州市疫情防控大數據平臺入選中歐綠色智慧城市峰會「數位化抗『疫』優秀案例」和工信部「2019智慧城市十大樣板工程」。
一年來,鄭州的數字治理水平迅速躍遷至全國前列。在今年8月發布的《中國城市數字治理報告(2020)》中,鄭州數字治理指數排名全國第七,數字生活服務排名僅次於上海、北京、杭州,位列全國前四。
用業界的一句評價:一年的「奔跑」,讓鄭州成了全國城市數字治理的「黑馬」!
二
數字中原,風華「鄭」茂。
當超過50%的公積金提取者選擇線上服務;當新生開學家長們可以線上為孩子報名;當每批冷鏈食品可追溯,確保市民的餐桌安全;當呼嘯的120急救車趕來,做到病人「上車即入院」的信息保障;當1600多場文化活動可以讓老百姓隨時在線查看;當城市裡8000多部高層電梯用「智慧眼」實時關注與保護乘坐者;當城市戶外20餘萬路視頻監控隨時為消防救援提供有效信息;當近30萬個停車位接入智慧停車系統市民停車不再難;當344萬個適齡兒童可以在線查詢預約記錄……
此時此刻的鄭州,是今非昔比的鄭州。
數字在隱形的空間無處不在,它們洞穿一個個壁壘後形成鏈條,如同發散的大腦神經,奮力延伸,在每一次相互觸碰下完成相互打通和相互作用。它們正聚合築造起一個規模更為龐大、動力更為強勁的空中之城——「線上」鄭州。
12月20日的鄭州城市大腦建設成果發布會上,118個應用場景全面上線運行,鄭州成為全國首個全場景數位化運營城市。
但這些還不是鄭州城市大腦一年來建設的「全部」。正如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丁文鋒所評價的:鄭州城市大腦建設的實踐是對特大城市、智慧城市建設和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可貴探索。
除了線上「空中之城」的構建,鄭州還鋪設一條重要的「暗線」——以數字為基礎的產業鏈、創新鏈、服務鏈的搭建。以中原科技城規劃建設為龍頭,以「十百千萬」工程為抓手,成立以「城市大腦」項目為牽引的本地產業鏈,納入166家本地企業和7所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組成數字鄭州產業生態聯盟,通過城市大腦項目建設,撬動鄭州數字經濟發展,共同把蛋糕做大。
截至目前,鄭州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000億元,數字的背後是提質增效的新變量,也成為加速轉型的新藍海。
三
50年前,英特爾的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所提出的「摩爾定律」,在現代信息社會得到了充分的印證:1997年美國為裝備新型武器耗資2000萬美元提升的計算能力,不過六七年的光景即被日本索尼花費200美元應用於電玩遊戲。種種現實說明:疊加於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一切基於計算能力的發展手段,更新之快,亦如「天上一日人間百年」。
鄭州提出城市大腦建設「一年突破、兩年看齊、三年領先」的總體目標,以時不我待的奮進腳步,奮力樹起數字政府的新標杆,以人民至上創造美好生活,助力具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鮮明特徵的國家中心城市建設。
此時,是成果的發布,更是奮進的起步!(記者 李林)
責任編輯:銀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