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亞飛兒童禮儀-家庭禮儀29條

2021-03-03 紀亞飛禮儀

聲明:本文選自紀亞飛老師新書《紀亞飛教孩子學禮儀》,全部文字均為原創,引用全文或部分引用均需署名。

  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西裡格曼做了一項經典實驗:起初把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難受的電擊,狗關在籠子裡逃避不了電擊。多次實驗後,蜂音器一響,在給電擊前,先把籠門打開,此時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電擊出現就臥倒在地開始呻吟和顫抖——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這給兒童禮儀教育一個啟示,不要讓孩子習得性無助,而是習得性自立。

  很多家長不敢對孩子放手,包括生活自理、家務參與、學習的選擇,父母都用替代完成,而當孩子漸漸長大,又會抱怨孩子事事依賴自己,不夠獨立,殊不知,正是父母對孩子成長的過度參與,過度保護,過度替代,使孩子喪失了這些能力。請家長不要奮不顧身披荊斬棘,而這些行為正在慢慢折斷孩子的翅膀。

  第二個實驗室是貓走迷籠實驗,它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愛德華·李·桑代克完成的,桑代克是一位動物心理學的開創者,心理學聯結主義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學體系的創始人。

  桑代克將一隻飢餓的小貓放入一個裝有開門設施的迷籠中,把食物放在籠外可望不可及的地方,然後觀察並記錄小貓在籠子中的表現。結果發現,小貓剛剛被放進去時,想用爪子直接抓取籠外的食物,但沒有成功。接著便表現出極度的不安和逃脫的衝動,竭力想「擠」出籠子。它在籠中亂叫、亂抓、亂跳,在一系列盲目、紊亂的行為之中,偶然觸到了開門的設施,逃出迷籠並取到食物。當第二次將小貓放入迷籠中時,它雖然仍舊錶現出類似於第一次的多餘動作,但大多是在靠近開門設施附近活動,而且逃出迷籠所需時間比第一次短,經過多次重複後『小貓明顯地表現出在迷籠中錯誤、盲目的動作隨練習次數的增加而逐步減少的趨勢,以至最後一被放入籠中即可觸動開門機關,逃出並得到食物。這表明,小貓通過不斷嘗試,已經完成了一個開啟籠門的學習。

  那麼也給我們的兒童禮儀教育一個啟示,任何一個事情的學習都需要過程,或許緩慢習得會讓人失去耐心,或許培養的過程會讓人感到絕望,但請給予耐心和堅持的力量,實踐就是最好的成長。

  我們定出兒童家庭禮儀29條,這29條關於獨立、勇氣、承擔、尊重、分享、恭敬,這些看似容易,做起來卻又不容易,兒童禮儀不只是停留在嘴邊,而是付諸實踐。

  希望每個家庭都能夠踐行,並且能夠持之以恆。

  只要孩子有自己完成的意願,就請學會放手,可以協助,但不要替代。

  與父母或家中長輩講話要先稱呼再說具體內容,當然,父母也需要用這樣尊重孩子的方式交流,比如,「爸爸,我想玩樂高」。或者是「寶貝,我們出去散步吧。」

  與人交流,目中有人是一種修養,家長們也需要做到,孩子交流時,能放下手機,看看孩子,即使正在忙碌也需要做到看孩子一眼,再說明情況。

  從小養成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整理、放在固定位置,並且能夠保持整潔。

  與父母講話音量不能高過父母,即使有不同意見也不能大喊大叫,有理不在聲高。

  早上起床家人要互相問好,家庭氛圍的培養從問好和惦念開始。睡覺前,家人之間要微笑互道晚安。

  出門離開時,要和家長道別,比如「爺爺奶奶我上學去了」。當然,家長也需要這樣做。

  回家後,要和家人打招呼,比如「媽媽,我回來了。」

  回到家中,先脫下校服外衣,疊好放在固定位置,養成衣服自己疊放並且固定位置的習慣。

  父母呼喚,聽到要立刻應答。家長們也需要做到孩子呼喚立刻應答。

  家中有客人到來,不論是誰的客人,都要起立迎接問候,這是作為家庭成員應有的歡迎禮貌。

  無論是否在客廳,聽到客人離開要主動起立送客至門口。

  家中長輩講話的時候不插話,讓對方說完,這是一種教養。如果有不同觀點,可以等對方言畢再表達。

  用餐前主動邀請長輩,比如「奶奶吃飯了」,入座,也要先等長輩坐下,吃飯時,長輩動筷子,小朋友才能夠動筷子。培養孩子的尊重心,是從生活習慣開始的。

  吃飯時,餐具不能敲打,也不能當做玩具,不用的時候,要放下。

  吃飯時要閉口咀嚼,儘量不發出聲音,不要吧嗒吧嗒的吃東西。

  無論某道菜多麼好吃,只要還有其他人在用餐,就不能夠都拿走。除非其他人說:「你都夾走吧,我們已經吃好了。」學會感恩和分享,是從不獨佔食物開始的。行為培養習慣,習慣滋養思想。

  夾菜時,不要因為好吃,就一次夾很多霸佔著,適量夾取,但不剩飯剩菜。

  除非用餐結束,否則不會離開餐桌,用餐要一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享用。

  用餐完畢要對家人和做飯的人致謝,「謝謝大家,我已經吃好了,大家請慢用。」即便煮飯的是保姆和阿姨,都要致謝,培養孩子的平等和感恩意識。

第二十一條:家庭成員真誠相待,誠實守信,不說謊話。

  家庭成員之間不能撒謊,要坦誠相待,有問題共同面對,如果家長能以寬容心態對待孩子的錯誤,相信他就不會選擇撒謊,如果能夠獲得指導和建議,而非責罵和一味地批評,孩子是不會選擇撒謊的。要鼓勵誠實,要共同面對。

  孩子跌倒了,只要是能夠自己爬起來的就不要去呵護幫扶,讓孩子獨立勇敢,就是從走路跌倒自己站起來開始的。

第二十三條:犯了錯誤能自己糾正和彌補就要自己完成。

  孩子經常會犯小錯誤,比如端著水灑了,比如把衣服弄髒了,他們需要學會的是解決和承擔,因此要自己把水跡擦乾淨,自己把衣服換了。每個人都是在實踐中成長,犯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承擔,逃避或是撒謊。家長們需要做的是只要孩子自己糾正彌補了錯誤,便應該表示原諒和接受。讓孩子明白犯錯誤不可怕,只要可以想到解決方法。

  保持仁愛之心,無論是否喜歡,都能做到愛護小動物和花草。

  讓孩子學會珍重別人的勞動成果,不在乾淨的地板扔垃圾,不浪費食物,這都是對別人勞動成果的尊重。

  即使需要家人幫忙都應禮貌使用請託語,比如,「媽媽,麻煩給我卷一下袖子」,「阿姨請幫我找一下卷筆刀」。

  接受幫助要說「謝謝」,無論是誰,包括父母、服務員、保姆或是同伴。

  勤儉節約,愛護自己的物品,不浪費不破壞,無關經濟實力,這是一種珍貴的品質。

  道歉是一種擔當,為自己的行為或是給對方心情帶來的傷害的一種承擔。而且會道歉也是高情商的表現,能夠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想法。

  讓孩子從一個小獸一般的存在成長為一個文明的人,需要培養和引導,若想孩子成長得堅韌和美好,就需要童蒙養正幼學禮儀。

  父母是孩子出生起遇到的教育家,每個行為都可能影響到孩子,因此,也請父母們身體力行以上禮儀。

相關焦點

  • 《言言媽媽故事屋》0146 紀亞飛兒童禮儀故事之魔法學校的秘密
    各位親愛的爸爸媽媽:這是一本非常溫暖的禮儀故事書,感謝您選擇了它。書中的每一個禮儀故事都有情節衝突、隱喻、成長,孩子們可以用心感知。很多次,這些故事讓孩子們心中充盈著感動、勇氣和力量。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都是那麼無聲無息卻又分明存在。這些故事適合講給4~10歲的兒童聽,甚至更大一點的孩子。兒童禮儀故事充滿了畫面感,每一次孩子傾聽似乎都在觀看一部電影,這是孩子們喜歡的故事——充滿畫面感和想像力。
  • 小細節大文明丨冬季兒童戶外活動禮儀篇
    冬季戶外活動有利於兒童提高自身免疫力,適應冷熱變化,增強禦寒能力。兒童進行冬季戶外活動需要注意哪些文明禮儀?今天文明君邀您一起學習。您懂得,選擇開闊安全場地;別忘了,時段時長合理安排。選擇專業合適的運動場地,遠離馬路和車輛;冬季室內外溫差較大,請擇選合適的時段進行運動,活動時長可依據兒童的年齡和身體狀況而定,不宜過量造成疲勞。您懂得,著裝輕便防寒保暖;別忘了,準備充足防護到位。
  • 福州展會模特,福州會展禮儀宣傳,福州禮儀發單接待員
    福州展會模特,福州會展禮儀宣傳,福州禮儀發單接待員哪家比較好的推薦下,根據小編在福州的活動圈十來年的經驗來看給大家推薦幾家比較好的福州展會模特,福州會展禮儀宣傳,福州禮儀發單接待員推薦給大家作為參考。禮儀模特及慶典服務:包括:平面模特、廣告模特、外籍模特、走秀模特、時裝模特、內衣模特、髮型模特、彩繪模特、局部模特、兒童模特、展會禮儀、會議禮儀、翻譯禮儀、剪彩禮儀、婚慶禮儀、接待禮儀等2、福州種子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種子傳播機構是一家為城市和商業品牌提供整合公
  • 「文明禮儀」「儀表禮儀——冠正衣潔」
    古禮今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七月禮說:儀表舉止禮儀儀表舉止禮儀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為此,我們設立【文明禮儀】專欄,邀請高級註冊禮儀培訓師、第十五屆廣東省運會接待禮儀講師、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培訓學院特邀講師、形象管理講師、肇慶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旅遊服務中心副主任、肇慶市旅遊協會副秘書長孫秀麗作為【文明禮儀】系列主講,分多期推送,敬請關注。
  • 形象與禮儀 | 西餐餐桌禮儀篇
    「每次和重要的人或者客戶去西餐廳,總會莫名緊張,生怕由於禮儀上的失誤導致尷尬。」——你是否也擔心將來會遇到這樣的尷尬呢?吃牛排時不能先「大卸八塊」,喝紅酒舉杯時不可以握杯身,用完西餐後不能當眾剔牙……——這些西餐禮儀你都知道嗎?
  • 禮儀之邦的禮儀是什麼意思?禮儀又出自哪裡?
    中國有著自己獨特的禮儀文化,被稱頌為衣冠上國,禮儀之邦。《詩經》和《禮記》裡記載了禮儀的含義與具體措施,由此可看出,禮儀在傳統文化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在古代,禮儀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家人朋友要以禮相待,與上司之間有君臣之禮,與師長之間有師生禮,吃飯喝茶也有相應的禮節,連座次都要有禮可循,不得不得古代將禮儀發揮到了極致。禮儀包含禮節、禮貌、儀態、儀式。禮節是人們在交往時,為了讓對方感到舒服,也為了尊重對方,在儀容儀表、言談舉止等方面有約定俗成的習慣。如《詩·經小雅·楚茨》中的「(酬)交錯,禮儀卒度」(禮儀的出處)。
  • 職場待人接物80條禮儀
    25.電話留言記錄,應該註明清楚——  當在電話上受人之託,轉達留言時,必須作記錄。看起來似乎理所當然,然而卻很少人能將留言記錄做的完善。雖然有些公司有內部專用的記錄格式紙,但在多數公司,受託人只能自己加以整理。  在留言條中除了要寫明對方的公司名稱、部門名稱、人名、事由;此外,還應寫出接電話者,即你的名字。
  • 職場:待人接物79條禮儀!A
    在留言條中除了要寫明對方的公司名稱、部門名稱、人名、事由;此外,還應寫出接電話者,即你的名字。否則見到留言條的職員,在稍後即使想詢問細節,也會因不知道接電話的人是誰而無可奈何。  由於業務員等大多出門在外,見到留言條通常已是黃昏時的事了。比如當事人剛從A公司回來,看見來自於A公司的希望與其聯繫的留言條,慌忙打電話過去,卻發現那是早上去A公司之前,對方留下的口信。
  • 北京禮儀培訓——企業都喜歡什麼樣的禮儀培訓師
    北京禮儀培訓——企業都喜歡什麼樣的禮儀培訓師。現在學完禮儀培訓師課程,大多分為三個就業方向。第一就是嫁接到自己的工作中,比如自己開了瑜伽館、形體訓練班,那麼可以嫁接禮儀培訓師的課程,拓寬客源,佔領當地禮儀培訓市場。
  • 21條手機使用禮儀,你能做到幾條?第一條就中招了......
    手機被戲稱為「人體外掛式器官」你的衣食住行、言談舉止無不與它相關說手機是我們「自我」的物化也不為過如此私密而重要無論是親密關係還是萍水相逢在人際交往中手機使用禮儀不可或缺各位老師、家長以下這21條手機使用禮儀你能做到幾條?
  • 快要失傳遺落的中華禮儀用語與禮儀著裝
    向人祝賀道恭喜,答人道賀用同喜。請人擔職用屈就,暫時充任說承乏。中國具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素有「禮儀之邦」之稱,中國人也以其彬彬有禮的風貌而著稱於世。禮儀文明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起了廣泛深遠的影響,其內容十分豐富,涉及的範圍十分廣泛,幾乎滲透於社會的各個方面。
  • 東方禮儀第84期《ACIC國際註冊高級禮儀培訓師認證班》
    東方禮儀上海班:第84期《ACIC國際註冊高級禮儀培訓師認證班》7.26-7.30   酒店,餐飲,空乘,高鐵,藝術院校……求職面試等都需要專業的禮儀培訓師。   禮儀是商務社交中的軟實力。無論是,銀行,醫療,國企,外企,商務社交接待交流,還是網絡媒體,國際舞臺的藝術展示都離不開專業禮儀顧問。所以禮儀培訓師成了目前最熱門的行業。
  • 疫情期間遠程追思禮儀及哀傷輔導
    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一些家庭痛失摯愛親朋,卻因各種原因無法正常進行臨終、殯葬及追思儀式。一群來自不同高校宗教系和神學院的學生,懷著對上述情況的深切同情,依據各信仰及文化的傳統,合力撰寫了如下手冊,希望為逝者親友提供簡單易行的家庭禮儀參考;並附哀傷輔導、災難急救資源連結,供專業的心理輔導者和社會工作者參考。
  • 追慕之銘寵物善後禮儀服務流程
    (服務包括:①基礎服務:寵物善後禮儀 ②另收費服務:接寵遺體、紀念品定製、遺體冷存、寵物火化、骨灰寄存等)工作時間:09:00-18:00,其餘時間為加班時段,按以下標準收取額外的加班費:基礎服務費用根據寵物體重計算: 0-9.9公斤               600元10-19.9公斤             900元 20-29.9公斤            1200元30-39.9公斤            1500元40-50公斤               2200元50公斤及以上另議
  • 王一博黃軒高情商社交禮儀,還有什麼社交禮儀值得注意?
    看夏日衝浪店王一博和黃軒碰杯,王一博的杯子一次比一次低,最後還是黃軒強制把杯子放到了一個水平線,高情商的社交禮儀值得借鑑,還有哪些社交禮儀值得大家借鑑呢?禮儀1. 把「謝謝」改為「謝謝你。2.是別人的東西就不要亂動。3.
  • 生命禮儀漫談之一:出生禮
    中間經過了成長、成年、婚姻等環節,生命禮儀是生命歷程中柔軟的結點,它承接了上一段生命歷程,又開啟了新的生命前景。   華夏民族是一個禮儀文化極其發達的民族,擁有從出生禮、成年禮、婚禮、成長禮到葬禮的完整的生命禮儀體系。華夏生命禮儀飽含了華夏人文特色,有「冠」與「笄」的成年禮,有寧靜優美的「昏禮」,有莊重安詳的葬禮,出生禮也是別具特色。
  • 喝茶禮儀
    如今喝茶的人很多都知道的禮節,可是,懂茶道的人一看這個「扣指禮」就知道對方的「道行深淺」咯,你看,有些是漫不經心的伸出兩根指頭點兩下,有些是大拇指、食指中指三個合攏,象小雞啄米一樣的「啄」,有些是用食指中指指面「磨」兩下桌面.千奇百怪的,等等。
  • 因為不懂酒桌禮儀李佳琦又又又道歉了?看來酒桌禮儀很重要啊
    因為不懂酒桌禮儀李佳琦又又又道歉了?看來酒桌禮儀很重要啊!知禮、懂禮是一個人提升自我魅力的好辦法,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聊聊那些有關倒酒的禮儀,讓你即使不喝酒,也能得人心!因為不懂酒桌禮儀李佳琦又又又道歉了?看來酒桌禮儀很重要啊!在我們中華五千多年悠長的歷史中,也衍生了諸多禮儀。
  • 禮儀|電影裡貴族餐桌禮儀
    眾所周知,英國貴族是最注重禮儀教養的,在宴會上,大到宴會時間把控小到刀叉擺放,甚至是人與人的座次間距也都要計較。現在,我們就來看看裡面的門道。餐桌禮儀是我們重要「裝備」,沒有誰生來就懂得這些條條框框的禮儀,只要用心學習你也能活出貴族人生,願您得體又大方,高貴又優雅。(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果想了解更多變美、健康、旅遊的小資訊,歡迎關注「美吧High」,讓我們一起越來越美吧!
  • 【葉國良:禮儀與文體】
    此種文體既因禮儀而產生,則會受到該禮儀之性質和氣氛的制約,容易形成固定的形式與內容,不易彰顯文學趣味; 但若有大文豪突破固定形式與內容,亦能創造出傑出作品。唯一當該禮儀在社會上衰亡,其相應產生之文體亦必隨之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