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垃圾分類減量 代表自備「六小件」

2020-12-24 百家號

昨日上午,參加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的市人大代表陸續報到。為迎接即將施行的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今年代表駐地首次不提供一次性用具,客房取消「六小件」。北京青年報記者在現場看到,此舉得到了市人大代表的普遍支持,他們紛紛自帶洗漱用品,身體力行促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

參會代表自備洗漱用品

昨日上午9時30分,市人大代表李昂走進位於北京會議中心九號樓的駐地房間,發現往年擺放在洗手臺上的一次性牙刷、牙膏、梳子,以及洗澡間裡的洗髮水、沐浴液等都不見了。不過李昂可是「有備而來」,只見他從包裡取出事先準備好的牙刷、牙膏、洗髮水等洗漱用品,逐一擺放整齊。

原來,在今年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下發的會議通知中,多了一項報到須知:為落實有關垃圾減量與分類的有關精神,會議駐地不主動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請代表自帶洗漱用品。各代表團在會前活動時也對此作了特別提示。「我非常支持取消一次性用具的舉措,作為人大代表,更應該身體力行,促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李昂說。

不僅「六小件」不見了,客房內的普通垃圾桶也變成了分類垃圾桶:臥室裡擺放著可回收垃圾桶,衛生間擺放著其他垃圾桶,茶几上則放著一個廚餘垃圾回收碗,上面還貼著「瓜果皮核請到碗裡來」的提示。此外,桌上還擺著一塊《生活垃圾常見物品分類指南》提示牌,列出各品類垃圾包含的內容。代表在報到時工作人員也會提醒,如果難以判斷產生的垃圾屬於哪個品類,可以打電話諮詢服務員。

一次性垃圾袋用量降78%

即將從今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明確指出,旅館經營單位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等,並應當設置醒目提示標識。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從去年9月18日起,北京會議中心便成為全市第一家不再主動為住宿客人提供一次性用品的單位,取消了包括牙刷、牙膏、香皂、浴液、梳子、拖鞋等在內的「六小件」。如果賓客確實需要,可以撥打客服電話索取。

北京會議中心九號樓客房部經理王晶告訴記者:「過去我們要求服務員每天清掃房間時,要把垃圾袋、床單等全部換成新的。其實如果同一個客人連續住幾天,房間內的垃圾袋是沒必要每天更換的。所以我們給服務員配備了分揀夾,在保證衛生達標的前提下,將垃圾桶內的少量垃圾撿出,而不是客人扔個礦泉水瓶就要更換整個垃圾袋。同時,我們將清掃車上的一次性塑料垃圾袋改為可重複使用的帆布袋。通過種種減量高招兒,一次性垃圾袋的使用量同比減少了78%。」

垃圾減量新舉措隨處可見

北青報記者探訪發現,今年代表駐地隨處可見垃圾減量、垃圾分類新舉措。比如在會場門口,往年為代表飲水提供的一次性紙杯,今年更換成了可重複利用的塑料杯。飲水後只要將杯子放到回收處,就能清洗消毒再使用。同時,往年提供的紙質一次性杯子墊,今年則換成了可重複利用的矽膠杯墊。

會議樓的樓道內,其他垃圾、廚餘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共4個分類垃圾桶一字排開,為引導代表正確投放垃圾,牆面上還貼有明確的垃圾分類提示語,分類多達16種。此外,餐廳裡也用上了自製垃圾分類回收車,車上有兩個小桶,工作人員將剩餘食物裝入廚餘垃圾桶,紙巾等放入其他垃圾桶,隨後再將垃圾運到後廚的垃圾暫存點,分類倒入對應的垃圾桶內。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北京會議中心目前已基本實現了廚餘垃圾「自產自銷」。餐廳裡回收的廚餘垃圾被送往園區東北角的有機垃圾處理站,經過兩次發酵分解,廚餘垃圾最終變成了棕色粉末,可以用作有機肥。

相關焦點

  • 「獨家調查」垃圾分類大考之下 京城酒店密集籌劃限用「六小件」
    隨著「五一」垃圾分類的「大考」漸進,京城各大酒店都在為不主動提供「六小件」而忙碌著。4月27日,北京市城管委發布消息稱,《北京市賓館不得主動提供的一次性用品目錄》已於近日公布,北京市賓館不得主動提供的一次性用品目錄包括:牙刷、梳子、浴擦、剃鬚刀、指甲銼、鞋擦。
  • 「六小件」限令倒計時 京城酒店準備好了嗎
    「五一」垃圾分類「大考」將至,京城各大酒店都在為「六小件」的新政做準備。在走訪調查中,北京商報記者發現,中關村皇冠假日酒店、北京燕莎中心凱賓斯基飯店等不少酒店已經開始將房間內的牙刷、梳子等「六小件」撤掉,不再主動向客人提供。限用「六小件」之後,一方面可以減少浪費,另一方面,酒店也可以節省一部分成本。
  • 垃圾分類與減量知識題庫
    垃圾分類與減量知識題庫一、單項選擇題(100題)1.城市生活垃圾從哪裡來?A.爆炸性 B.易燃性 C.腐蝕性 D.感染性17.國際上通行的垃圾減量「3R」理念是?A.廢棄物減量(reduce) B.廢棄物的重複利用(reuse) C.廢棄物回收利用(recycle) D.廢棄物改進利用(revised)18.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設立發展循環經濟的有關專項資金,支持循環經濟的哪些工作
  • 垡頭北裡社區開展垃圾分類減量活動
    2020年12月17日,垡頭北裡社區開展垃圾分類減量活動,讓社區居民使用自家的堆肥進行有機種植,廚餘垃圾利用波卡西堆肥法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會產生液肥和固態有機肥,有機肥包含了胺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各種促進生物發育的物質,對植物來說是上好的營養大餐,用廚餘垃圾堆肥產生的酵素液給芽苗菜提供最好的營養
  • 進來看看,垃圾分類「六投」原來是這樣操作的
    自從小區開展「六投放」試點工作以來 大家的垃圾分類積極性更高了 海口市龍華區金宇街道金成綠苑小區 居民 林女士 方便,也乾淨,不存在那些垃圾在裡面惡臭的情況,這樣子直接分類出來,車有時間就直接拉走,很棒,可以,我們支持。
  • 垃圾分類|《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解讀
    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一 明確了生活垃圾分類標準我市生活垃圾分類標準按照2019年住建設部新版《生活垃圾分類標 志)標準進行了完善,堅持了「四分法」, 即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明確了生活垃圾分類指導目錄由市城市管理部門組織編制並向社會公布。
  • 三亞海棠區4個風情小鎮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後 垃圾減量近4成
    7月23日,三亞市海棠區龍江風情小鎮住戶王豔秋將分類好的生活垃圾在該小鎮智能回收箱投放後,又用積分兌換了一包環保垃圾袋。據三亞市海棠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統計,該區龍江、龍海、林旺北、青田4個風情小鎮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試點後,生活垃圾整體減量率達39.7%。
  • 陽江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動員會召開 精準施策紮實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機關事業單位和公共場所管理單位要主動作為,努力實現今年內市區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的目標。要做好示範帶動,推進江城區城東街道等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建設,引導居民群眾自覺參與生活垃圾分類。要注重城鄉統籌,探索研究制定農村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以城帶鄉、城鄉統籌的工作機制,因地制宜、試點先行推動形成切合農村實際的垃圾分類模式。二要加強體系建設,全鏈條全方位推進垃圾分類。
  • ZMAX HOTELS和潮漫酒店變「六小件」垃圾為愛心文具
    ZMAX HOTELS和潮漫酒店變「六小件」垃圾為愛心文具 來源:壹點網時間:2020-12-04 22:09:16 由此,一次性牙刷、牙膏、香皂、浴液、拖鞋、梳子等逐漸「加入」到客房內,在行業內統稱為「六小件」。星級酒店、商務酒店、經濟型酒店免費提供「六小件」,幾乎成為了旅店業不成文的行規。
  • 連城縣實驗小學開展「學好垃圾分類 逃離垃圾圍城」主題活動
    為了增強學生們的環保意識,知道資源的可重複利用性,從而培養孩子們綠色、環保、低碳、文明的生活態度與生活方式,11月27日,連城縣實驗小學四年段特邀請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的志願者,開展了一次豐富多彩、意義非凡的垃圾分類主題活動。活動伊始,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的志願者們結合PPT和小視頻,讓孩子們對地球目前形勢嚴峻的環境現狀有了一個直觀的了解。
  • 明年起,廣州中心六區酒店不再擺放「六小件」
    明年起 , 中心六區酒店、賓館不再擺放 " 六小件 " 一次性用品。《方案》指出 , 到今年底 , 率先在廣州城市建成區和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 大幅減少塑料製品消費量。到 2022 年底 , 禁限範圍有序擴大 , 中心六區 ( 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天河區、白雲區、黃埔區 ) 一次性塑料製品消費量明顯減少 , 替代產品得到推廣 , 並規範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和處置。在塑料汙染問題突出領域和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領域 , 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塑料減量和綠色物流模式。
  • 垃圾分類創意展 | 原創童謠,有效有趣地認識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創意展 | 原創童謠,有效有趣地認識垃圾分類!趕快參與進來吧~一、作品內容:反映家庭中垃圾分類、垃圾減量、綠色生活、勤儉節約、變廢為寶、小竅門等內容。
  • 垃圾分類作品展 | 一起製作垃圾分類風鈴,好看又好「分」
    垃圾分類作品展 | 一起製作垃圾分類風鈴,好看又好「分」 2020-12-25 16: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知行|「鐺鐺」聲裡的小康生活——湖州市生活垃圾分類調研紀實
    像紡織物、玻璃這類低價值回收物,以前是不收的,成為垃圾分類工作者後,發現原本要填埋或者焚燒的垃圾其實都能回收利用,最大程度實現了減量,還能推動垃圾再利用。」王朋對《中國建設報》記者說道。過去傳蕩在湖州大街小巷的耳熟能詳的鐺鐺聲,如今已經成為湖州生活垃圾分類新時尚的生動名片。鐺鐺聲裡講述的看似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卻牽著民生、連著文明,成為小康路上人人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大事。
  • 垃圾分類知識
    一次性餐具、食品包裝袋都歸類「其他垃圾」。另外,用過的餐巾紙、衛生間的紙,還有抽過的菸頭、舊衣物,也屬於「其他垃圾」。誤區六:吃完的花生殼算其它垃圾。吃完的花生殼應該算廚餘垃圾。家裡用剩的廢棄食用油,也歸類在廚餘垃圾。誤區七:殘枝落葉算其它垃圾。殘枝落葉及家裡開敗的鮮花屬於「廚餘垃圾」,而塵土屬於「其它垃圾」。
  • 深圳首個「垃圾減量日」!市民在月底前可通過線上平臺交換閒置物品
    深圳垃圾分類行動 熱火朝天進行中 為從源頭減少生活垃圾 11月8日 深圳迎來了首個「垃圾減量日」 當天,深圳市城管和綜合執法局聯合各區各街道、各大商圈以及知名企業開展系列主題活動及垃圾減量宣傳教育
  • 分類分得好有獎 減量減得動有招
    會分類、分得好,是衡量個人、家庭、社區乃至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 截至11月底,餘杭在實有人口增加13萬(現有在冊人口306萬)以及2019年生活垃圾進場量減量7.71%的前提下,生活垃圾進場量同比2019年再減量達6.88%。他們是如何做到的?記者走進餘杭區的街頭巷陌一探究竟。
  • 「愛分類」上門,打通垃圾分類投放最後幾十米
    「愛分類」的工人在分揀垃圾。受訪者供圖新華社北京7月13日電(記者李坤晟)7月13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愛分類」上門,打通垃圾分類投放最後幾十米——一對父子從廢品回收轉型垃圾分類,深耕垃圾減量卻面臨推廣難題》的報導。
  • 廣州出招破解「垃圾圍城」困境 生活垃圾源頭減量效果初顯
    ,也是全國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但是根據廣州城市高速發展形勢和垃圾增長趨勢,做好垃圾分類工作,仍是實現垃圾源頭減量、資源循環利用的重要實踐,也是減輕垃圾終端處理壓力的關鍵所在。據介紹,早在2012年,廣州就確立了「能賣拿去賣、有害單獨放、乾濕要分開」的垃圾分類原則,現在,廣州形成「家裡分好類、定時拎下樓、定點精準投」垃圾分類投放原則,「專桶專用、專車專收、專線專運」垃圾分類收運原則,「焚燒為主,生化為輔,填埋兜底」垃圾分類處理原則等三方面共識。
  • 發改委:加大資金保障力度 支持生活垃圾分類系統建設項目及運營
    「十三五」期間,我國生活垃圾分類由點到面逐步推開,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體系進一步完善,為營造乾淨整潔的人居環境、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截至目前,首批開展先行先試的46個重點城市的生活垃圾分類小區覆蓋率已達86.6%,生活垃圾平均回收利用率為30.4%,廚餘垃圾處理能力從2019年的每天3.47萬噸提升到目前的每天6.28萬噸,成績初步顯現。但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總體尚處於起步階段,在落實城市主體責任、推動群眾習慣養成、加快分類設施建設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