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參加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的市人大代表陸續報到。為迎接即將施行的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今年代表駐地首次不提供一次性用具,客房取消「六小件」。北京青年報記者在現場看到,此舉得到了市人大代表的普遍支持,他們紛紛自帶洗漱用品,身體力行促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
參會代表自備洗漱用品
昨日上午9時30分,市人大代表李昂走進位於北京會議中心九號樓的駐地房間,發現往年擺放在洗手臺上的一次性牙刷、牙膏、梳子,以及洗澡間裡的洗髮水、沐浴液等都不見了。不過李昂可是「有備而來」,只見他從包裡取出事先準備好的牙刷、牙膏、洗髮水等洗漱用品,逐一擺放整齊。
原來,在今年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下發的會議通知中,多了一項報到須知:為落實有關垃圾減量與分類的有關精神,會議駐地不主動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請代表自帶洗漱用品。各代表團在會前活動時也對此作了特別提示。「我非常支持取消一次性用具的舉措,作為人大代表,更應該身體力行,促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李昂說。
不僅「六小件」不見了,客房內的普通垃圾桶也變成了分類垃圾桶:臥室裡擺放著可回收垃圾桶,衛生間擺放著其他垃圾桶,茶几上則放著一個廚餘垃圾回收碗,上面還貼著「瓜果皮核請到碗裡來」的提示。此外,桌上還擺著一塊《生活垃圾常見物品分類指南》提示牌,列出各品類垃圾包含的內容。代表在報到時工作人員也會提醒,如果難以判斷產生的垃圾屬於哪個品類,可以打電話諮詢服務員。
一次性垃圾袋用量降78%
即將從今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明確指出,旅館經營單位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等,並應當設置醒目提示標識。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從去年9月18日起,北京會議中心便成為全市第一家不再主動為住宿客人提供一次性用品的單位,取消了包括牙刷、牙膏、香皂、浴液、梳子、拖鞋等在內的「六小件」。如果賓客確實需要,可以撥打客服電話索取。
北京會議中心九號樓客房部經理王晶告訴記者:「過去我們要求服務員每天清掃房間時,要把垃圾袋、床單等全部換成新的。其實如果同一個客人連續住幾天,房間內的垃圾袋是沒必要每天更換的。所以我們給服務員配備了分揀夾,在保證衛生達標的前提下,將垃圾桶內的少量垃圾撿出,而不是客人扔個礦泉水瓶就要更換整個垃圾袋。同時,我們將清掃車上的一次性塑料垃圾袋改為可重複使用的帆布袋。通過種種減量高招兒,一次性垃圾袋的使用量同比減少了78%。」
垃圾減量新舉措隨處可見
北青報記者探訪發現,今年代表駐地隨處可見垃圾減量、垃圾分類新舉措。比如在會場門口,往年為代表飲水提供的一次性紙杯,今年更換成了可重複利用的塑料杯。飲水後只要將杯子放到回收處,就能清洗消毒再使用。同時,往年提供的紙質一次性杯子墊,今年則換成了可重複利用的矽膠杯墊。
會議樓的樓道內,其他垃圾、廚餘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共4個分類垃圾桶一字排開,為引導代表正確投放垃圾,牆面上還貼有明確的垃圾分類提示語,分類多達16種。此外,餐廳裡也用上了自製垃圾分類回收車,車上有兩個小桶,工作人員將剩餘食物裝入廚餘垃圾桶,紙巾等放入其他垃圾桶,隨後再將垃圾運到後廚的垃圾暫存點,分類倒入對應的垃圾桶內。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北京會議中心目前已基本實現了廚餘垃圾「自產自銷」。餐廳裡回收的廚餘垃圾被送往園區東北角的有機垃圾處理站,經過兩次發酵分解,廚餘垃圾最終變成了棕色粉末,可以用作有機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