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電影《2012》中為什麼選擇中國製造末日方舟?

2021-02-08 銷售與採購聯盟

說起2012年12月21日,相信大多數人都還記得。根據阿茲特克人的「瑪雅年曆」,那天,人類將迎來世界末日。因為曾準確的預測出了二戰和汽車、飛機,人們對這個古老的神秘文明,好奇又充滿恐懼。這究竟是地球在和我們開玩笑,還是真的要向人類宣戰。貌似打剛開始有了網際網路,就有了世界末日的傳言。最先的說法是「太陽風暴」、「時間波歸零理論」等。而其中最流行的,則是阿茲特克人的「瑪雅年曆。

影片中災難場面震撼無比,3D視覺衝擊更是強烈。影片一開始就介紹了災難原因,太陽活動加劇,產生了大量中微子,加熱地幔,引發系列災難。在災難發生之前,由美國牽頭聯合世界各國緊急建造「諾亞方舟」,而建造地點就選擇在中國。隨後影片就進入高潮,2012年,災難爆發,主人公一家命懸一線,奪路狂奔。先是開汽車,然後上小型飛機,最後轉大型飛機,與死神展開賽跑,最後迫降中國,歷盡艱辛終於登上方舟,轉危為安。該片是「後天」導演的又一部大製作,堪稱「後天」的全面升級版,災難場面應有盡有,火山、地震、海嘯、城市毀滅、山崩地陷,接踵而來,特效逼真、場面宏大、登峰造極,令人嘆為觀止。

影片拍攝到上映期間,正是美國金融危機期間,美國人認為,中國能救全世界。類似的類比還有很多。美國人覺得印度科學家很厲害,發現了危機到來的預兆。美國人對俄羅斯人沒什麼好印象,在電影裡也是大老粗的形象,但最後也可以為了孩子犧牲自己。義大利領導人也留了下來,因為教皇就在那裡。而危機過後人類的希望在哪裡呢?在非洲。非洲也被認為是人類經濟增長的下一個高峰。

導演之所以讓中國當這個救世主,該片拍攝期間,正好中國發生汶川大地震,是因為導演當年很關注08年的汶川大地震,看到中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很感動,很敬佩中國,據說導演被中國人的抗震救災精神所感動,於是在這部電影裡就有了讓中國造方舟的念頭。

最後決定修改劇本讓中國人成為這場『浩劫』的救世主,「諾亞方舟,中國製造」。這似乎是中國首次以正面形象出現在美國影片中。不過好幾艘比美國航母還大的方舟在短短兩三年時間裡就建造完成,完全沒有真實性,美國突然把中國捧的這麼高,讓人很不適應。

全球海嘯時候,喜馬拉雅是方舟最適宜的「建築」選址之一;1:中國是最有能力完成任務的生產大隊之一(這是綜合了科技、生產、經濟、社會等等等等因素的綜合能力達標)。

2:珠峰高,作為人類最後的希望當之無愧。洪水來了肯定要到世界最高的地方啊,珠穆朗瑪。 這樣其他地方被淹的時候這裡還有時間準備方舟。

美國在災難片中不止一次向俄國求助,比如在「絕世天劫」一片中美國太空梭就是在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上加注燃料後飛向彗星完成任務的。這個世界永遠是講實力的。整天之乎者也,重文輕武,孔孟之道一大堆,講起來條條是道,真到了國家危難時刻屁用沒有,對真正富國強兵的科學技術卻漠然視之,到頭來一定會死的很慘。

「世界工廠」是不少好萊塢電影對中國形象的一個定位:《環太平洋》中的機甲生產基地,《2012》中打造末日諾亞方舟,一直到《變形金剛4》中生產汽車人的車間,完全就像是富士康的代工廠。「選擇中國沒有錯,別的國家做不來」是針對了中國人口巨大有大量勞動力才能完成如此浩瀚的工程,《2012》裡美國人看到短期內建設起來的方舟,感慨「只有中國人才能完成這樣的任務」,不少中國觀眾也為「中國拯救世界」而沾沾自喜。中國是世界公認的基建狂魔,不找中國找誰?效率和質量才是最重要的,其他國家可做不到同時滿足這兩點。中國成為這次「拯救人類」的基地,而中國的大集體精神被宣傳為唯一能完成現代「方舟」建造工程的現代精神。

中國經濟發展在21世紀的國際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明顯,這可以在這次抗擊國際金融海嘯中得到證明。中國作用的提升,會滲透到國際活動的各個領域,其中也包括文化領域,它會導致國際社會重新認識和肯定中國文化。具體到《2012》這部電影,它將「中國」形象正面化,與其對中國文化精神的再認識有關。在這個意義上,西方特別是美國的發展,應當特別重視中國文化和東方文化的重要作用。

中國所代表的「東方」也許對於他們還是一塊淨土。中國精神的傳統元素是社會和諧和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尊重歷史等。這些元素是真正的社會凝聚力的要素,而西方現代個人主義精神卻缺少這些元素。應當說,未來世界的福祉是以這種凝聚力在國際社會中的形成為根基的。這是中國的現代集體主義精神對西方社會的有益提示。

相關焦點

  • 電影《2012世界末日/天崩地裂》中的驚人陰謀
    這部影片主要描述了一場毀天滅地的世界末日景象,在人類的抗爭中,全世界共同努力建造新的諾亞方舟,並走向新世界的故事。這個故事其實是用現代科學包裝的新約聖經啟示錄的內容。地球的位移引發了毀天滅地的大洪水、火山爆發和大地震,從而世界末日到來。(2)全世界開始建造諾亞方舟來對抗驚天的大洪水。(3)最後全世界的精英都上了諾亞方舟,一起躲避方舟外的災難。方舟外的其他人類則全部死亡了。(4)在電影中,我們發現了全球在災年面前虔誠的宗教信仰。許多人都聚集在麥加和羅馬尋求真主和上帝的救贖。但於事無補。
  • 073電影:2012世界末日
    《2012》是一部關於全球毀滅的災難電影,由羅蘭·艾默裡奇執導,約翰·庫薩克、桑迪·牛頓、阿曼達·皮特和切瓦特·埃加福特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9
  • 常樂電影:一部世界末日後人類造方舟求生的電影《2012》
    大家好,我是常樂電影,今天介紹一部世界末日後人類造方舟求生的電影《2012》故事開始於2009年,一位地質學博士正在急匆匆的趕往了印度礦場,朋友只告訴他,由於太陽中微子爆發,導致地核溫度急劇上升,我是感覺大事不妙。
  • 2012世界末日<高清>
    2012世界末日導演:羅蘭·艾默裡奇主演:約翰·庫薩克,桑迪·牛頓,阿曼達·皮特,切瓦特·埃加福特,託馬斯·麥卡錫類型:動作地區:美國《2012》是一部關於全球毀滅的災難電影,由羅蘭·艾默裡奇執導,約翰·庫薩克、桑迪·牛頓、阿曼達·皮特和切瓦特·埃加福特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9年11月13日在美國上映。
  • 依照世界末日預言而生的電影,《2012》特效巨爽,值得一看
    2012年世界末日的瑪雅人預言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但2012年已經過去了很久,世界末日也成為到了無稽之談,不過針對這個預言,在2009年曾經拍攝了一部非常精彩的災難大片《2012》。電影全長158分鐘,全程高能,非常刺激,電影的導演羅蘭·艾默裡奇非常出名,以拍攝災難片而成為著名的導演,繼這部《2012》之後還拍攝了《獨立日》《後天》等口碑都非常不錯的災難電影。
  • 重溫電影《2012世界末日》
    以前雖然看過很多精彩的災難片,比如《末日崩塌》《驚天危機》等.可是這個片的特效場景感覺是那麼真實,即便不在電影院,也可以感受到強大。什麼時候國產電影能達到這個水平?讓人分不清是不是五毛特效。如此壯觀的場景也許只能在電影中看到,爆發的場景實在是太壯麗,讓我誤以為是蘑菇雲。這種場面無法用語言描繪,似乎就是天國在向人們招手那個看似瘋了的播報員查理,似乎享受著這一切....要做第一個播報人!
  • 推薦五部不可不看的末日災難片,絕對震撼你的眼球
    NO.1 《2012》提到末日題材的災難片,絕對不能不提的就是這部上映於2009年11月的電影《2012》,又名《2012世界末日》,某瓣評分7.9,好於87%的災難片。各國政府已經聯手開始秘密製造方舟,希望能躲過這一浩劫。以寫科幻小說謀生的傑克遜(約翰·庫薩克 John Cusack 飾)在帶孩子們到黃石公園渡周末時發生一連串怪事,而且遇到了神經兮兮的查理(伍迪·哈裡森 Woody Harrelson 飾),查理告訴他世界末日即將來臨。
  • 十大世界末日災難片,我獨愛《2012》和《獨立日》
    電影成功將生存和道德的對立鑲套入末世的災難裡,一次又一次的選擇是對人性的反覆考驗,似乎生存的門票總是固定,所以他人即地獄的邪念不知多少次在觀眾的內心浮現,就連全片第一反派最終都安排了親情的救贖線路,男主在整個故事中也發生了突變性成長,在生死存亡的時刻,親人用身軀為你擋住所有的危險,生離死別總是電影觸動人心的不變的情景。
  • 好萊塢電影 為何鍾愛「世界末日」?(圖)
    好萊塢電影中地球面臨的「災難」   ☆自然災害   《2012》中,房倒屋塌,海水四溢,人類面臨毀滅的絕境。當電影中的情節投射到現實,地震、海嘯、火山、洪水、龍捲風、泥石流,隨後的日本大地震讓人類親身見識了大自然的威力,電視上逼真的畫面不禁讓人們聯想到電影中的場面。
  • 諾亞方舟與大禹治水,災難大片背後的東西方文化衝撞
    2009年,特效大片狂人羅蘭·艾默裡奇奉上了至今被譽為經典的災難大片《2012》。影片在全球收割了天量票房,內地觀眾驚嘆好萊塢特效影片的驚人視覺效果,甚至還有人鼓吹2012真的就是末日元年,影片的震撼力度可想而知。雖然故事俗套且簡單,但《2012》將災難大片推向了高點,它一舉囊括了多種災難類型。
  • 全球十大災難電影,唐山大地震第七,2012列榜首
    ·佩頓執導,道恩·強森、亞歷珊德拉·達達裡奧、艾恩·格拉法德等聯袂出演的災難電影。但天有不測風雲,唐山地區爆發7.8級強烈地震,面對即將坍塌的危樓,萬大成選擇進宿舍救朋友時不幸罹難。李元妮在震後發現,一雙兒女被困在一塊水泥板下面,若要營救,必然犧牲一方。情急之下,她選擇了保全弟弟犧牲姐姐,致使萬登的心靈遭受重創。陰差陽錯,萬登被王德清夫婦收留並撫養長大。但萬登的一生都在"餘震"中糾結並煎熬著。與此同時,李元妮也因無法化解心中的愧疚,對幸福不敢企及。
  • 解讀瑪雅預言與陰謀論相結合的科幻災難大製作:《2012》
    《2012》的特效成功震撼到了我們,它把世界末日的場面真實的展示在我們面前,這讓人不得不感慨大自然的力量與個人的渺小。《2012》推向了高潮,人性中自私與救贖間的取捨,這是一個關於所有人的終極問題。最後片中的他們做出了善的選則,也是生死關頭保留人性的選擇。
  • 「重溫電影時光」徵文 | 《2012》
    觀電影《2012》文/程玉龍  當時看到《2012》這部電影,起初本認為是紀錄片,之後才發現這是部和世界末日相關題材的電影。印度物理學家,艾德裡安的好朋友,找遍了全印度才發現了曾是世界最深的銅礦,位於地下11000英尺處。他在此發現了太陽活動的異常,地心開始發熱的徵兆。
  • 災難大片《2012》,約翰庫薩克帶孩子驚險逃離,可又能逃到哪裡呢
    導語:歡迎來到八卦爆料圈,災難大片《2012》,約翰庫薩克帶孩子驚險逃離,可又能逃到哪裡呢 《2012》在國內上映後,輿論一片叫好,其中有個觀點很奇怪,說是影片終於正面描寫了中國,對此我很不以為然,似乎中國還得好萊塢賞臉不可。
  • 再看電影《2012》
    我選擇打開一部《2012》和《後天》一樣的災難片,電影開始時,我想著以上的反覆看片的人是什麼樣的心理,於是我也想體驗一下。《2012》的電影背景應該是鼓吹瑪雅文化記錄止於2012年,於是有人就說2012年世界末日會到來,隨著電影上映,一撥營銷跟風進行大量的船票設計。
  • 六部精彩世界末日災難電影每部都是佳作,你看過幾部?
    所以我們要進行要保護自然環境,今天我給大家介紹六部精彩的世界末日災難電影,每一部都具有警示的意義。《2012》有人發現了瑪雅文明的預言說在2012年。世界中會處在一個世界末日當中,會被洪水所淹沒。當時大家還把這個搞成了一個熱搜,但是過了2012年還是沒有發生這些災難,但當時有人去把這個作為商機拍成了一部災難題材的電影《2012》。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在2012年太陽活動異常,地球內部能量平衡系統失衡,這樣爆發一次大災難了,大洪水將要淹沒全世界,由此而展開的一個人類自救的行動。其中展現的只有有錢人才能買到世界諾亞方舟的票,而沒錢的人只有等死。
  • 電影《2012》觀感
    ★★★★★    美國電影《2012》,全球災難片,2009年出品。片子裡的某些情節、細節讓小編在影院觀看的時候就產生了奇異的看法,奇怪吧?在看過《2012》後一直想寫篇觀後感,怕寫出來惹麻煩,時隔很久,小編將腦子裡的想法整理到QQ空間日誌上,再後來,就是現在了,重新推到微信公眾號上吧。在此聲明本人非常愛國,沒有任何誹謗的意思。
  • 電影 | 《天地大衝撞》:災難經典,人性溫情
    《天地大衝撞》(Deep Impact)是美國派拉蒙電影公司和夢工場出品的科幻災難電影,由咪咪·萊德執導,羅伯特·杜瓦爾、摩根·弗裡曼等主演。該片講述了一顆彗星將要撞擊地球,災難無法避免時,政府實行了最後的「方舟」計劃,拯救地球的故事。「畢德曼慧星」正朝著地球飛奔而來,給人類致命一擊。
  • 這8部末日災難片,把我震撼到說不出話!
    現實中的災難,往往都是可怕的。 所以人們才格外喜歡看災難電影。 因為透過電影,既可以體驗心理層面的恐懼感,又可以享受肉體置身事外的安全感。 可如果一旦末日真正侵襲,渺小如人類,也許根本來不及後悔和恐懼,便已在轉瞬間被災難吞噬。
  • 6部高分世界末日電影,你看過幾部
    大家好,這裡是相橫娛樂範,這次我們來說幾部關於世界末日的災難片,大多數都是美國電影,由於工業化成熟的技術條件和寬鬆的電影語境,美國災難片的特效製作的水平越來越來高,再加上災難藝術家電影導演的構想,一部恢弘巨製的世界末日電影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