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東北】「致富鹿」讓百姓鼓起口袋富腦袋

2020-12-27 央視網

  「我十來歲的時候我家就開始養鹿了,一開始只有四五頭,現在已經發展到40頭了。我們現在線下線上交易都做,生意非常好,打算再努努力,把養殖規模擴大到100多頭……」長春市雙陽區鹿鄉鎮劉家村盤古屯的村民王強滿臉笑容,向大家介紹起了盤古屯的致富之路。

  據了解,鹿鄉鎮位於「中國梅花鹿之鄉」長春市雙陽區西部,處於長春市半小時經濟圈內,全鎮總面積258平方公裡,下轄18個村,總人口5萬餘人,卻有90%的人從事鹿產業。小鎮的名字和鹿相關,小鎮的幸福生活也由鹿而起。

  雙陽梅花鹿。王海躍 攝

  「目前全鎮鹿存欄14萬頭,佔全國總養殖數量的六分之一,擁有養鹿戶8500戶,中小型鹿場1400個;現有生產研發類企業40多家,其中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3家,從事梅花鹿生產經營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200餘家。」談及收益,鹿鄉鎮黨委書記李冰自豪地說,2019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25850元,高於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1萬餘元。

  建於2006年的長春市雙陽區博文鹿業,作為當地發展較好的代表性企業,以吉林農業大學為技術依託,實施雙陽梅花鹿種源保護,推廣雙陽梅花鹿品種提純扶壯、人工輸精等技術。通過標準化生產、規範化管理、產業化發展、國際化對接,如今,該公司已建成梅花鹿場區4個,總存欄3000頭,年產鹿茸3噸以上,鹿酒年生產能力達到300噸,截至2019年年末,銷售收入達到5000萬元,實現利稅總額660萬元,並且輻射帶動當地及周邊500餘戶農民發展梅花鹿產業。

  雙陽梅花鹿。王海躍 攝

  口袋富了,「腦袋」更要富。近年來,雙陽區積極搶佔鄉村振興的頭班車,充分放大梅花鹿產業優勢,注重產業融合、文化融入、治理融通,今年,中國雙陽梅花鹿博物館建成並正式對外開放。

  中國雙陽梅花鹿博物館。王海躍 攝

  「在這裡可以了解到鹿的起源、演變,以及寫入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趙氏煮炸鹿茸技法等和鹿相關的中國傳統文化,還可以了解到雙陽鹿業的發展、鹿業的文化內涵、近年來鹿業的輝煌成績以及未來鹿業發展等內容。」據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雙陽梅花鹿博物館投入運營後,主要用於吉林省梅花鹿產業文化展示以及各類鹿文化藏品的收藏、展示和傳播,服務全省、輻射全國,促進農業產業一二三產融合,提升「雙陽梅花鹿」品牌的影響力和美譽度,展示長春現代化都市圈美好形象,為全省鄉村振興現場會注入流淌的文化元素。

  中國雙陽梅花鹿博物館。王海躍 攝

  中國雙陽梅花鹿博物館。王海躍 攝

  中國雙陽梅花鹿博物館。王海躍 攝

相關焦點

  • 福清:讓百姓既富口袋又富腦袋
    從下裡巴人到陽春白雪文化惠民點亮幸福感人至深的紅色故事、熱情奔放的時尚舞蹈、幽默俏皮的小品表演……近日,2020年福清市「文化惠民樂萬家」主題文藝下鄉巡演在上逕鎮梧崗村圓滿落幕。福清市文化體育和旅遊局負責人說,30年來,群眾文化活動從少到多,從單調變得豐富多彩,老百姓不僅富了口袋,更富了腦袋。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雅藝術出現在福清市民身邊。
  • 【幸福東北】打造中國梅花鹿特色小鎮 鹿鄉鎮人幸福有底氣
    國際在線吉林報導:9月18日,「幸福東北」網絡主題活動吉林媒體採訪團一行來到吉林省長春市雙陽區鹿鄉鎮,解鎖這裡的居民如何與梅花鹿結緣,走出「因鹿致富」的幸福之路。「幸福東北」網絡主題活動吉林媒體採訪團了解鹿鄉鎮居民發展梅花鹿養殖業的相關情況  鹿鄉鎮原來叫劉家店,因養殖梅花鹿的名氣越來越大,於1989年更名為「鹿鄉鎮」。
  • 國網益陽供電公司:照亮山鄉百姓致富路
    電,點亮了安化4950平方公裡的土地,照亮了100多萬安化百姓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從「找出路」到「有出路」;從「富口袋」到「富腦袋」;從「熬日子」到「奔日子」。從國家級貧困縣到脫貧摘帽到致富奔小康,安化縣踏著鏗鏘有力的步伐在小康路上行穩致遠。
  • 「幸福東北」小鄉鎮有大幸福!吉林鹿鄉鎮發展特色產業助農民增收致富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網長春9月22日電(記者 劉歡)「跟我經營梅花鹿,能脫貧還能致富。」這是長春市雙陽區鹿鄉鎮梅花鹿養殖戶王強的微信主頁籤名。今年34歲的王強,家中養鹿20餘年,現有40多頭梅花鹿,年收入20—30萬元。但他對現狀並不滿足,「40頭梅花鹿根本無法滿足電商銷路。」他想繼續擴大養殖規模,擴建圈舍,引進良種,「理想狀態是超過100頭。」王強家只是鹿鄉鎮8000餘戶因鹿致富家庭的一個縮影。
  • 身邊的幸福笑臉丨安吉盛阿偉: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
    有一次,在一個常規的捐款活動中,盛阿偉就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有沒有什麼辦法能把致富的方法一起捐出去,捐苗的想法就這樣萌生了。2018年4月9日,盛阿偉等20名農民黨員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講述了黃杜種茶致富的情況,提出願意捐贈1500萬株茶苗幫助其他貧困地區脫貧致富。
  • 「幸福東北」吉林鹿鄉鎮:發展特色產業讓村民錢袋子「鼓起來」
    本文轉自【中國網】;中國網長春9月18日訊(記者 丁素雲)18日,「幸福東北」主題活動記者一行來到雙陽區鹿鄉鎮劉家村盤古。鹿鄉鎮劉家村盤古屯位於長春市雙陽區鹿鄉鎮西部,與鹿鄉鎮主鎮區接壤。農業戶數140戶,總人口519人。
  • 陽泉市雲林種植公司養殖梅花鹿,養鹿蹚出致富路
    山西雲林種植有限公司養殖梅花鹿近200頭,年產鹿茸約250公斤,養鹿蹚出致富路:2017年,山西雲林種植有限公司從吉林省引進70餘頭梅花鹿嘗試養殖。經過近4年的發展,養殖逐步標準化、規模化,現存欄梅花鹿近200頭,年產鹿茸約250公斤,實現了經濟效益。
  • 東北的傻狍子與鹿的區別
    狍子與鹿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小編這樣跟你說吧,狍子其實是鹿的一個種類,主要生活在中國的東北等地區。圖片為狍子 圖片來自網絡由於在中國的東北地區,狍子的分布與族群比較多,只是當地人把這種鹿稱作狍子而已。雖然狍子也是鹿的一種,但是狍子與鹿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比如說分布範圍的不同。狍子,在中國東北地區、哈薩克斯坦、朝鮮、韓國、蒙古、俄羅斯都有其身影。狍子一定是比較耐寒的一種野生動物。從它們的分布範圍內的地區氣候是可以分析出來的。
  • 鹿鄉致富經:放大梅花鹿產業優勢 幸福由鹿而起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長春9月19日訊(記者宋雅靜)吉林鹿鄉鎮,下轄18個村,總人口5萬餘人,卻有90%的人從事鹿產業。小鎮的生命,早已和鹿密不可分,小鎮的幸福生活也由鹿而起。  「幸福東北」網絡主題活動一行的記者們在鹿鄉鎮博文鹿業內,體驗了一把與小鹿親密接觸的驚喜。
  • 好山好水百姓富,龍陵走出「綠富美」
    近年來,保山市龍陵縣找準生態與富民的契合點,走出了一條「生態好、產業強、百姓富、可持續」的「綠富美」發展之路,鼓脹了農民「錢兜子」。 從山水綠到產業綠
  • 鹽城:「口袋公園」提升百姓微幸福
    □記者陳婷8月10日下午,在市區鹽瀆路與戴莊路交叉口東北角,新建成的新豐花園南「口袋公園」裡,三五成群的市民或在涼亭休憩閒聊,或在廣場健身放鬆身心……涼亭、小廣場、綠樹、紅花……走進「口袋公園」,只見草坪青綠,地形高低起伏,新栽植的樹木錯落有致,造型精緻的景觀小品成為點睛之作。
  • 辛國榮在石灘鎮調研時強調 以產業發展帶動百姓增收致富
    辛國榮在石灘鎮調研近日,區委書記辛國榮前往石灘鎮調研鄉村振興及脫貧攻堅工作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論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發展產業,持續改善人居環境,紮實推進鄉村振興,全力繪出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鄉村新畫卷
  • 有收入更有衝勁 「富」口袋也「富」腦袋
    組織變強著力黨建提升班子戰鬥力讓鄉村逐步變美的同時,如何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抓黨建,成為激活脫貧攻堅工作的首要環節。下北村支持黨員創辦致富項目,培育6名黨員致富帶頭人,示範帶動群眾脫貧致富。同時,建立結對幫扶制度,讓行政村和自然村中有幫帶能力的黨員每人至少結對幫扶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覆蓋105戶貧困戶。「伴隨黨建工作的紮實推進,黨員幹部先鋒表率作用更明顯了,在群眾中發揮學有榜樣、趕有方向的積極作用。」林添亮表示。
  • 老小區裡藏著「口袋公園」兜起百姓幸福生活
    前段時間,香積社區黨委借老舊小區改造的東風,打破固有思維,提出了「口袋公園」的大膽設想,致力於狹小緊湊的公共空間內填補公園功能的空缺。 前期,社區黨委通過百姓圓桌會的形式,邀請專業設計公司、居民代表等共聚一堂,對「口袋公園」方案進行了多次優化。
  • 條條大「鹿」通致富
    在鄉村振興王全貴的展區上,兩隻栩栩如生的梅花鹿玩偶笑面迎賓,各色各樣的瓶瓶罐罐晶瑩剔透的液體都是致富的「寶貝」。王全貴說,1998年之前他一直從事汽車修理行業,由於行情不好,他決定回鄉創業,經過考察他從東北買回來30隻梅花鹿悉心照料,購買養殖書籍,網上查閱資料,他下了一番苦功夫,梅花鹿養殖技術如今信手拈來。2013年,隨著業務的拓展,緊靠口頭宣傳已滿足不了他的業務需求,他便自己創建了網站。在太行山山林中,剛出欄的30隻梅花鹿已順利運往浙江等地。
  • 百名記者進百村丨射洪市復興鎮九聖村:產業振興「富口袋」鄉風文明...
    脫貧致富經  射洪市復興鎮九聖村發展特色產業的同時注重感恩教育產業振興「富口袋」鄉風文明「富腦袋」  這幾天,射洪市復興鎮九聖村熱鬧非凡,各種活動一場接著一場,幹部群眾歡聚一堂,用歡樂的舞蹈展現貧困村脫貧後的新生活,用優美的歌曲頌黨恩。
  • 通許縣厲莊鄉致富帶頭人戶三麗:致富後反哺桑梓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 實習生 王山峰)「我雖然富了,但是我想讓更多的人也富起來,讓更多的貧困戶能夠找到工作,實現自己的價值。」近日,通許縣厲莊鄉致富帶頭人戶三麗告訴記者。在企業不斷擴大經營規模的同時,戶三麗積極和鄉黨委政府對接,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充分發揮致富帶頭人的示範引領作用,以實際行動踐行黨建促脫貧的指導思想,風風火火的投入到扶貧工作中來。通過引導貧困戶進廠務工,鵝苗代養,電商扶持等多種方式幫助貧困戶勞動致富,穩定增收,實現脫貧。同時在2019年被評為通許縣厲莊鄉科技副鄉長、農村實用型人才。
  • 【順城·好人】熱心助人的東北漢子——「百姓雷鋒」高洪軍
    ,他靠雙手辛勤致富,他是熱心腸的東北漢子,他的眼裡總是看到別人還需要,心裡總是想著自己能為別人做些什麼,他用厚道守望相鄰,他就是撫順市第八屆「百姓雷鋒」高洪軍。高洪軍伸出援手幫助馬慶一家走上了致富路。記者王曉垚攝
  • 拉薩:拆違建 美生態 富百姓
    該村積極響應生態環境修復號召,在2020年造林項目實施點「嘎如」違建別墅區,進行生態環境修復,該村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正邁向生態美、百姓富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記者走在加爾西村整治後的園林內,看到成片的「張大人」花伴著核桃樹迎風擺舞,修剪後的核桃樹疏密有度,復墾過的土地雜草盡除,一片翠綠的園林展現出勃勃生機,幾名護林員正在給花草樹木澆水、拔雜草。
  • 判斷一個人能否富起來,並非勤勞和努力,而是取決於這4點!
    3、富人富腦袋,多向富人學習致富經驗:向富人學習致富經驗不失為致富的捷徑。因為富人走過的路,實際上就是一個人從貧窮走向富裕的道路,向富人學習實在是致富的一個捷徑。我們可以把富人當作學習的典範,向他們學習,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所謂:窮人窮口袋,富人富腦袋。窮人與富人的差別就在頭腦上,窮人的窮主要是因為他們缺少賺錢的頭腦、賺錢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