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鳳凰古城,沈從文筆下沱江之畔的詩意邊城

2020-12-24 騰訊網

鳳凰之美,來自於沈從文筆下的《邊城》,沱江之畔,依山傍水的鳳凰古城,因為沈老敘述的一段故事。將鳳凰這座深藏若虛的小城帶到了人們的眼前。

我是2002年第一次來到的鳳凰,後來03年和05年又各來了一次。之前的三次都還沒有高速。時隔六年後的2011年,我又來到鳳凰,發現鳳凰已經不是我以前看到的那個鳳凰。古城已經缺少了曾經的寧靜和古樸了。即便如此,我後來幾次自駕進藏或者新疆,只要路線允許,我還是會選擇經過鳳凰住一晚,算起來總共去過七八次了,文中照片是我不同時期拍到的鳳凰。

生於北京長於北京的我,童年時有一段朦朧且難忘的記憶是母親鄉下廣州市郊的江高鎮,外婆屋後的流溪河還有那個小渡口。這些迴蕩在腦海裡的依稀記憶,是我對鳳凰古城以及江南水鄉這類地方情有獨鐘的根。

因為《邊城》裡的一句話:「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時便有一溪……」以至於有人固執地認為沈老筆下的邊城原型並非鳳凰而是湖南省花垣縣的茶峒鎮。

看三國演義聽故事,讀三國志是懂歷史。《邊城》的精彩的是故事情節。考究沈老筆下的《邊城》到底是鳳凰古城還是茶峒鎮,無非是近年來各地旅遊開發爭搶冠名權的心態所致。雖然湖南省花垣縣在2008年將茶峒鎮改名為「邊城鎮」,也絲毫改變不了人們心中的鳳凰古城。

初學攝影時,一個老師和我說過,照片不是為了告訴人家你拍的是什麼地方或者你去過這裡,而是照片裡有沒有讓人產生聯想的內容。這樣的照片才能稱之為作品,我心裡的鳳凰古城也不是一個地名,而是沈老《邊城》筆下的詩情畫意。

歷史上的鳳凰是朝廷用來駐軍防止少數民族叛亂的一個要塞,之後逐漸演變成黔湘兩省間的一個邊陲小城,也許這才是「邊城」一說的由來。

鳳凰是沈老的故鄉。沈老的《邊城》抒發的是鄉土情懷,書中藉助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以其優美文筆,結合抒情詩和小品文描繪了湘西邊地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愛情悲劇,凸顯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與心靈的澄澈純淨。

鳳凰的另一個名人,畫壇怪傑黃永玉先生曾經說過,「故鄉是一個人感情的搖籃,故鄉的影響將貫穿一個人的一生」。沈老的《邊城》故事投射就是其心中的故鄉情懷。

古城裡沱江邊最具標標記的建築奪翠樓就是黃老先生的故居。

沱江之畔的鳳凰古城,始建於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原名」鎮竿「,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行政區劃上屬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沱江鎮,因其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飛的鳳凰而得名。與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順的猛洞河、貴州的梵淨山相毗鄰,G209國道與S308省道貫穿而過,是懷化、吉首、貴州銅仁三地之間的必經之路。

人文薈萃鍾靈毓秀,歷經三百多年風雨滄桑的鳳凰古城。地因人傳,人傑地靈。從清朝道光年間到光緒年間的30多年裡,這裡孕育了100多位提督、總兵、副將等三品以上的軍中將領。還有近現代史上,橫跨政界、教育界的熊希齡,文壇巨匠沈從文、畫壇怪傑黃永玉等人,令鳳凰這座不顯山不露水的小城展現在世人面前。

沈老在他的作品中更是將其魂牽夢繫的故土描繪得如詩如畫,如夢如歌。

提到自己生於斯長於斯的邊疆僻地小城時,沈老曾經做過如下記述:「這真是一個古怪的地方,只由於兩百年前滿人治理中國土地時,為鎮撫與虐殺殘餘苗族,派遣了一隊戍卒屯丁駐紮,方有了城堡與居民。一個好事人,若從二百年前某種較舊- -點的地圖上去尋找,當可在黔北、川東、湘西-處極偏僻的角隅上,發現了一個名為「鎮篁"的小點。那裡同別的小點一樣,事實上應當有一個城市」。

這個」鎮算「就是今天的鳳凰古城。

古城鳳凰不能用簡單的「美麗」二字來形容。古城的美,在於其寧靜中滲透人心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沉澱。

如果是不趕時間的自駕遊,我建議大家可以走一下從鎮遠到銅仁再到鳳凰,或者懷化到鳳凰的國道和省道。路上的風景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特別是鳳凰到懷化這段,離開鳳凰時沿著沱江東去的那段路。

略有遺憾的是,今天的鳳凰古城。燈火通明,歌舞昇平,已經不是我02年時看到的鳳凰古城,更不是沈老筆下的那個《邊城》。沈老筆下的《邊城》, 才是最美的鳳凰古城。

"古"對於我來說,應該歷經三百多年的風雨滄桑的古韻猶存。而不是一個喧譁浮躁的夜夜笙歌。

人的心裡有兩個世界:一個是理想世界,一個是現實世界。人有時活在理想裡,有時活在現實中。眼前的現實就是繁華盛世的鳳凰古城讓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人總是在現實和理想之間游離,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也許我應該去看看人們說的那個有一條小溪流經的小山城茶峒。

圖文均為原創,未經允許請勿摘用

相關焦點

  • 沱江之畔詩意邊城
    在神秘的湘西邊陲,有一座美得令人沉醉的小鎮。這裡,或美麗、或憂傷、或寧靜、或奔放,驀然回首,千年一望。    它是湘西鳳凰古城,沱江之畔的詩意邊城,也是2019湖南十大文旅地標之一。    鳳凰古城位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歷史悠久,山川秀美,人傑地靈,曾被紐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讚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    「一座青山抱古城,一彎江水繞城過,一條紅紅石板街,一排小巧吊腳樓,一道風雨古城牆,一座滄桑老城堡,一個奇絕奇梁洞,一座雄偉古石橋,一群聞名世界的人,這『九個一』濃縮了鳳凰古城所有的精緻。」
  • 每一個俗氣的女孩子都想去鳳凰古城
    中秋我去了鳳凰古城。一場秋雨,走進一家古色古香的湘西小店,誰說鳳凰只剩商業和喧囂,不經意的一隅,都分明沾染著沈從文那淡而憂傷的美麗。燈火闌珊處的鳳凰,太過魅惑,遠處通體發光的萬名塔,輪廓畢現的虹橋與風雨樓,糅合著古代和現代的元素,訴說著浪漫之都,千年鳳凰的故事。
  • 湖南湘西鳳凰古城旅遊景區導遊詞
    伍阿哥今天帶你走進湘西鳳凰古城參觀遊覽!鳳凰古城曾被紐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先生稱讚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這裡與湘西猛洞河、貴州梵淨山毗鄰,是湖南懷化、吉首和貴州銅仁三地間的必經之地。「為了你,我已等待了千年」。
  • 行走三湘:鳳凰與沱江
    本文轉自【環球網-文旅頻道】;【環球網文旅特約作者 米廣弘】不知是沱江孕育了鳳凰古城,還是鳳凰激活了沱江,鳳凰和沱江誰也離不開誰。沱江真是一道好水,堪稱鳳凰古城的情愫。沱江邊上那一幢幢古色古香、包裹著深沉歲月矗立百年千年而不倒的吊腳樓,是鳳凰古城美麗的靈魂。泛舟沱江,可以從各個角度去欣賞吊腳樓,近距離領略它們的美麗。一幢幢細腳伶仃懸掛在沱江之上的吊腳樓,掛滿了一隻只紅燈籠,宛若一個個戴著紅花的少女,依次坐落在東門虹橋和北門跳巖附近,它們婉約地立在沱江邊上盡情地戲水,那風情很讓人迷戀。
  • 新年一起雲遊鳳凰吧,帶你深度揭秘湘西文化!
    小巧秀麗的吊腳樓,宛若少女婷婷立於古城東南的沱江之畔,依著蜿蜒的沱江而建,成就了沱江的美,坐在樓上,聽潺潺水聲,看遠處山野,品一壺香茶,如果有幸留宿一晚,枕水而眠再好不過了。不少人知道、了解鳳凰,是從沈從文的小說《邊城》開始的。來鳳凰有兩個必去之處,一個是沈從文墓地,另一個就是沈從文故居。
  • 茂茂的長安城竟是真實存在的奇觀 吊腳樓沱江河 鳳凰古城震驚世界
    在這裡的沱江河是古城鳳凰的母親河,她依著城牆緩緩流淌,世世代代哺育著古城兒女。坐上烏蓬船,聽著艄公的號子,看著兩岸已有百年歷史的土家吊腳樓,別有一番韻味。順水而下,穿過虹橋一幅江南水鄉的畫卷便展現於眼前:萬壽宮、萬名塔、奪翠樓……一種遠離塵世的感覺悠然而生。
  • 湘西人物訪談 陳永健:專畫吊腳樓的湘西漢子
    湧現出田興恕、沈從文、黃永玉等眾多文人武將。鳳凰有「畫鄉」之美譽,陳永健自幼深受其舅父「玻璃吹畫工藝大師」田儒龍薰陶,師從田儒乾。陳永健為人直率豪爽、好結良師益友,受益於黃永玉、劉鴻洲、毛光輝、田大年、劉大炮、向雲芳、張桂英等藝術家。經過不斷地努力學習,陳永健畫藝日漸精湛。陳永健對藝術熱誠執著,多才多藝,油畫、國畫、壁畫均有建樹;愛好廣泛,蠟染,篆刻,根雕,設計廣泛涉獵。
  • 「湘西兒子」沈從文:悲涼與無奈的一生,《邊城》寄託人性的美好
    沈從文先生湘西清潤的水土養育了他清明澄澈的雙眸,一篇篇清新浪漫的傳世之作從這位「湘西兒子」的手中流瀉而出。游離動蕩的年代中,純善至美是他畢生的夢境,不公和黑暗卻角逐著他的一生。這是沈從文的湘西,也是《邊城》的湘西。清俊儒雅,才華過人的作家沈從文帶著湘西的美,懷著人性的美好,融入了他的人生與作品中,這部純淨優美的作品《邊城》成為沈從文一生的標記。
  • 沈從文:至善至美,至真至情,那夢中的邊城
    猶記得大學端午時,和幾個好友一起去湘西鳳凰旅遊。迎著微微細雨,坐船慢遊沱江,閒看兩岸風景,劃到一處岸邊人家時,看到一壇壇大大的酒缸,忍不住嘗了那自釀的75度的燒刀子,一口下去,直衝腦仁。到現在想起來,腦仁似乎還隱記得那種嗆辣。想到端午,想到湘西鳳凰,便想到了沈從文,想到了他的《邊城》。於是,最近幾日重拾舊文,讀了沈從文的《邊城》。
  • 湖南這座古鎮,藏於深山中,沈從文筆下真正邊城
    初見時,我聽說的是廣東一座古茶城,果然是沈從文的「邊城」,那座茶城還沒有被稱為邊城,《邊城》小說發表70年後,茶井鎮正式改稱現在熟悉的邊城,可是,初見時,卻沉默不語,以為文中寧靜的城鎮是湖南的鳳凰,世界上還沒有哪座著名的山,這裡不是鳳凰,就是說,帶著一種特殊的文學情調,我們一行幾個人第一次到邊城去
  • 探秘湘西沈從文故居,發現舊時珍貴「合影」,令人唏噓不已
    來到美麗的湘西,一定要去鳳凰古城走一走。而鳳凰古城裡最值得遊客打卡的人文景點則要數沈從文故居。說起沈從文,大家一定都會想起他的《邊城》。《邊城》裡描述的湘西風光和風土人情讓人忍不住想身臨其境感受一番,而沈從文和張兆和的浪漫愛情故事,更讓人想一探究竟。
  • 湘西各民族長期以來處於大雜居、小聚居的狀態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湘西各民族長期以來處於大雜居、小聚居的狀態。土家族,自稱「畢茲卡」,主要分布在永順、龍山、保靖、吉首、古丈等縣市。苗族,自稱「果雄」,主要分布在花垣、鳳凰、吉首、瀘溪、古丈、保靖等縣市。舊時,土家、苗族多居住在比較偏僻的鄉村,漢族多分布於交通相對便利的河畔叉口、集鎮圩場。
  • 沈從文:湘西作家筆下的深情和悽美
    沈從文曾經寫過一個悽美又細思極恐的愛情故事。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有兩個大兵在部隊過得很艱難,為了排解鬱悶,兩人經常忙裡偷閒,去附近的一個豆腐店喝豆漿。這個故事名為《三個男子和一個女人》,現在來看,故事顯得有些變態,但是在沈從文的筆下卻十分浪漫,那個年輕的豆腐店老闆深信著一個傳說——如果一個人吞金死了,只要在七天之內得到別人的擁抱就可以復活。他默默地守護了女子多年,直到女子死去之後也要陪伴在一起。
  • 跟著《嚮往的生活3》一起,走進鳳凰古城
    這裡生態環境優良,林木綠化率高達80.46%,素有「林業之鄉、名茶之鄉、舉重之鄉、歌舞之鄉」的美稱。還記得先導片中清新自然的林間公路。青翠欲滴的茶山。而蘑菇屋所在的默戎鎮翁草村,則是個典型的湘西村落,並且是純苗山村。正如片中黃老師調查的那樣,全村有八百多人,寨子中的村民不是姓龍,就是姓石。
  • 《怒晴湘西》爆火,來湘西能尋找到什麼?咱龍山裡耶鎮也被關注了
    山孕育出了寨,湘、資、沅、澧「四水」,沱江、猛洞河、酉水等共同滋養出了湘西的城,現今,在這些古城裡,既可看到千年前的古意,又能看到日常的人間煙火,這是湘西魅力所在。|| 鳳凰古城 --商業化也掩不住她的美
  • 被世人遺忘的山水邊城,這片土地美麗又神秘!
    但或許鳳凰太過名聲在外,讓大家嚴重低估了這片土地上的其他美景。想要了解神秘美好的湘西世界,只去一個鳳凰古城遠遠不夠,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還有很多你從未見過的風景——這裡有層巒疊嶂,廣闊水域,深山峽谷,千年的古木參天,還有一片片的原始森林,如同與世隔絕天然「空調房」。
  • 鳳凰景點九個一,你都去過嗎
    01鳳凰古城——一座青山抱古城在沈從文筆下,鳳凰古城如詩如畫、如夢如歌,美到了極致。然而,像所有開發成熟的古城一樣,今日的鳳凰有著濃濃的商業氣息。而古城的韻味則更需要耐心尋找。記憶中的鳳凰,繁華喧囂,沱江兩岸,吊腳樓臨江而立,青瓦飛簷層層疊疊,遊船畫舫星星點點,一片古風古韻。 阡陌小巷裡,燈籠高掛,各式招牌一字排開、商鋪前人頭攢動。城牆內外,人群熙熙攘攘,到處都透著濃濃的商業氣息。
  • 國內隱居之地被聯合國發現,金桔逸遊:趁著淡季快去
    鳳凰古城鳳凰古城鳳凰古城依山傍水,清淺的沱江穿城而過,紅色砂巖砌成的城牆佇立在岸邊,南華山這是沈從文在《邊城》中的描繪,其筆下的邊城正是茶峒。這座古老的城市位於湖南,貴州和重慶三個省的交界處,自古以來一直是湘西的重要城鎮,更因《邊城》而名震全國。
  • 湘西平靜的古鎮,素有「一腳三省」之稱,沈從文先生嚮往湘西社會
    四周青山環繞,處處綠意盎然,平靜無波的水面上點綴著兩三艘渡船,岸邊傳來人們歡快的叫聲,這是茶峒古鎮,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茶在苗語中是「漢」的意思,峒是指小平地,茶峒是指漢人居住的小平地,說起茶峒,我相信很多人可能對所謂的「大魚」很好奇,可能對鎮上的人簡單友好好客,也可能是一個可愛善良的姑娘手裡拿著渡船等著愛人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