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力僅次於殲-20,海空軍要求迫切,殲-16裝備數量已超100架!

2020-12-23 小yuan有話說

殲-20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款五代機,作為劃時代的象徵,其性能不言而喻,尤其是隱身性能,這也是碾壓其他戰機的最大優勢。目前,我國最強大的戰鬥機就是殲-20,現在它也已經在批量生產服役,那麼為什麼還要大批量生產比它更弱的四代機殲-16呢?

首先,殲-20的強大之處無法否認,雖然很先進,但是一般來說戰機的性能與成本是成正比的,所以殲-20的造價也遠遠高於殲-16,據軍事專家估計,一架殲-20的造價在1億美元左右,有可能造價也超過了F-35戰機,

殲-16就不一樣了,它是在我國殲-11的基礎上研製的一款新型的四代半多用途戰鬥機,雖說比殲-20要差,但它配備的也有不少一流的技術,比如,它攜帶有有源相控陣雷達和光電面準系統,這讓殲-16可以同時探測並攻擊多個目標,這也是它的強大之處。

不但這樣,殲-16的掛載能力也很強,它一共擁有12個外掛點,這也意味著所能掛載的飛彈也更多,據悉,它最大的載彈量可以達到12噸左右。除此之外,該戰鬥機還能掛重型飛彈,這說明它基本能掛載我國所使用的的那些飛彈。所以,殲-16號稱殲-20戰鬥力最強絕不是說說而已。

此外,殲-16作為一款多用途戰機,其先進的性能與強大的掛載能力也使得備受歡迎,竟被海軍、空軍同時看中。空軍想要依靠殲-16的強大火力進行對地打擊,而海軍需要海軍守衛島礁以及打擊敵方艦艇。

總的來說,殲-16的確不如殲-20,但殲-20造價貴,使用的成本高。殲-16作為一款多用途戰機,在很多方面可謂是面面俱到,發揮的作用也不容忽視。我軍也奉行「高低搭配」,所以這兩款都不能少,殲-16以及殲-20都需要大量生產。

相關焦點

  • 中國空軍:鳥槍換大炮,殲7升級為殲-16,裝備數量超100架
    近日,據美國媒體《軍事觀察雜誌》網站報導稱,中國空軍部隊裝備的戰鬥機已經由殲-7升級為殲16戰鬥機,這樣的換裝計劃顯然還是非常少見的。畢竟在很長一段時間,先進的新型戰鬥機主要裝備和部署在東南沿海地區,或者環渤海區域,以滿足作戰需求。
  • 殲-20比殲-16強不少,為何殲-16要比殲-20產量多得多?
    近些年來,中國軍事實力已非常的快,我國空軍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運20、直20、殲20也已經列裝部隊,就連轟20也被央視證實已經取得重大突破,相信很快就會亮相了。此外,還有殲16、殲10、殲-11、空警500、正在大規模生產當中,如今我國空軍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三位,與世界排名第二空軍的俄羅斯相比也落後不了多少。
  • 中國殲16已超過200架,裝備6個航空旅,將是亞太最強打擊戰力
    殲16戰鬥機在這段時間的熱度顯然要比殲20隱形戰鬥機高出不少,因為就在近日,據官方媒體報導,西部戰區空軍某部列裝了新一個航空旅,而而該航空旅裝備的主力戰鬥機正是殲16。據了解,這也是目前西部戰區裝備的第二個殲16戰機航空旅,現階段空軍已經裝備了200多架殲16戰鬥機,數量達到了6個航空旅的規模。並且,與在2017年好2018年早期裝備的殲16戰鬥機不同,這次裝備的殲16戰鬥機屬於第二批次的改進型號,除了機身塗色進行變化以外,還增加了一些新型國產傳感器設備,以輔助其作戰行動。
  • 用不著殲20!殲16超低空掠海視頻曝光,為何說它能吊打印度陣風?
    日前印度空軍從法國達索公司手中接收了第二批三架"陣風"戰鬥機,這樣一來印度空軍裝備的"陣風"數量來到了8架,這些戰機被全部部署在了印度北部的安巴拉空軍基地,威懾中巴的意味可謂是十分明顯。
  • 殲-16取代「飛豹」是大勢所趨,今200架已入役,「七爺」何時退位?
    這是很多軍迷對於殲-7「飛豹」戰機的尊稱,通過一稱謂,我們也感受到,殲-7在我國戰機中,的確年事已高,是一款名副其實的「老字號」戰鬥機了。  首飛時間超30年,飛豹如今依然衝鋒陷陣在一線,充當著主力戰機,看得軍迷們直想送它一句「老當益壯!七爺,您了不起!」。
  • 殲20下的王者——我國空軍的殲-16戰機到底有多厲害
    殲-16,是沈飛參考俄式蘇-27UB,在殲-11戰鬥機基礎上發展研製的四代半雙座雙發多用途戰鬥機。於2016年11月正式服役於人民空軍。該機裝備國產的渦扇-10「太行」發動機,其性能與美國F-15E戰鬥轟炸機相當。
  • 沈飛目前只剩殲15和殲16還在生產,能夠轉產殲20以提高速度?
    殲20和殲11系列戰機是完全不同的機型,唯一的共同點是目前都在使用WS-10B發動機,除此之外兩者沒有任何的共同點,而殲20的生產複雜程度和對產線的要求比三代機要更高一些,因此沈飛目前的產線無法輕易轉換為殲20生產線。
  • 作用不遜於殲20——中國空軍新型殲16戰機詳細解讀
    殲-16於2011年10月17日已 在瀋陽首飛,目前已經批量生產並裝備中國空軍航空兵部隊。研製發展殲-16戰鬥機,是基於中國空軍戰略轉型和升級的迫切需求。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空軍開始由國土防空向攻防兼備轉變的轉型,要求新型作戰飛機具備多用途能力,為此空軍裝備了國產殲轟-7A戰鬥轟炸機,缺點就是空戰自衛能力差,難以達到空軍要求的多用途作戰的要求。
  • 亞洲最強戰鬥機編隊:殲-20和殲-16玩大象漫步,霸氣沖天!
    幾年前,網絡上有一張著名的照片,3架殲-20超音速隱形戰鬥機與3架殲-16重型多用途戰鬥機在空軍某基地跑道上的造型畫面,6架戰機與地勤人員組成了「八一」和「90」的字樣,這是
  • 殲20、運20、直20,已全都服役,三個20分別有多少架了?
    目前,我國新一代戰機「20家族」中的三個20已經全面服役了,其中殲20服役時間為2017年3月10日,已裝備部隊3年半以上;運20服役時間為2016年7月6日,裝備部隊近4年半,而直20正式裝備部隊的時間大概在2019年,也服役一兩年了。
  • 為啥不派更先進的殲-16去巴基斯坦,而是殲-10戰鬥機?
    這已是2011年開始「雄鷹」軍演訓練後,中國與巴基斯坦之間第9次聯合軍演了。據報本次中國空軍派出了殲-10C以及殲-11BS戰鬥機,此外還有大家比較熟悉,最近出鏡離線地圖比較高的運-20運輸機也一同前往。看到這裡,有網友覺得,中國為啥只派殲-10戰鬥機出國,而不派我們更先進的殲-16,或者是殲-20戰鬥機呢?
  • 殲16單價不比殲20便宜多少,性能遠不及殲20,為什麼還大量服役?
    ▲殲20、殲16同框作為目前我國最先進的五代機,殲20擁有超級科幻的隱身外形,極其現代化的航電系統,其雷達反射截面積只有約0.01平方米,幾乎可以躲避所有的地面防空系統,其雷達探測能力在300公裡以上,即便是對於F22和F35這樣的隱身目標也擁有100公裡以上的感知能力,絕對是世界頂尖的存在。
  • 空軍裝備自信爆棚!亞洲現役第二強戰機將殲20尺寸全曝光了
    從圖上基本可以判斷出殲20戰機尺寸參數,這在以前都算洩密,如今高清圖滿天飛,可以說空軍對自己裝備的充滿自信。殲-16,是中國瀋陽飛機公司基於殲11系列發展而來的新型第四代多用途雙座雙發殲擊轟炸機,被稱為是亞洲現役第二強戰機。該機外形參考機型為俄式蘇-30MKK殲擊轟炸機。殲-16具有對空對地攻擊能力。裝備自動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AESA),可同時攻擊多個目標並識別目標的相關信息。
  • 中國多個鄰國要裝備隱身機,數量將近300架,幸虧我們有了殲20
    要問地球上哪個地區的隱身戰機數量最多,那當然就是美國,目前美國本土地區擁有約170架F-22A「猛禽」隱身戰機(除去海外部署的中隊)和近400架F-35系列隱身戰機,隱身戰機數量大大超出其餘國家隱身戰機數量之和。
  • 殲16對陸攻擊性能出色,空戰能力不如殲10C?真當重型機是弱雞
    在進入21世紀之後,隨著中國經濟和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空軍現代化建設的速度也在不斷加快。截至到目前,空軍戰機數量超過了1700架,其中四代機和五代機的數量更是達到了60%的比例,整體實力僅次於美國空軍和俄羅斯空軍。其中,在過去五年間出現和裝備的殲10C、殲16和殲20隱形戰鬥機更是直接成為了軍迷最熟悉的產品。
  • 五代機時代來臨,日本購買147架F35,中國需要多少殲20?
    就在7月9日,日本再一次向美國追加了63架F35A和42架F35B的訂單。加上在2018年,日本向美國購買的42架F35,這樣一來,日本的F35戰機數量就達到了147架。不僅如此,就連韓國都有40架F35,新加坡的F35數量為12架,澳大利亞空軍也將裝備72架F35A。
  • 4條脈動生產線建成,殲20不斷投產,總數突破100架指日可待
    殲20是我國的第一代隱身戰機,承載著空軍的希望。在2010年曝光以來,經過陸陸續續地改進後,終於在2017年殲20正式列裝部隊,至此說明,殲20的各項性能,已經可以滿足目前的要求,從而開始了小批量的生產。
  • 百架殲16迎接陣風戰機,印度百思不得其解:被殲20這麼看不起
    目前,中國空軍正在嘗試更多的殲-16戰鬥機和殲-20戰鬥機部署在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是,殲-16戰鬥機目前主要部署在西部地區。也就是直面印度蘇-30MKI戰鬥機的方向。殲-16戰鬥機是一種功能強大的多用途戰鬥機,能夠控制空中,海上和陸地。
  • 殲11BG、殲11D、殲15T,中國側衛家族知多少?殲16還有隱身版
    蘇27家族與我國的緣分極深,不僅解放軍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先後裝備了蘇27SK、蘇27UB、蘇27UBK、蘇30MKK、蘇30MKK2和蘇35等多種「側衛」戰機,而且沈飛還組裝、研製、生產了殲11、殲15和殲16,它們都源於蘇27家族。
  • 殲11BG、殲11D、殲15T,國產蘇27知多少?殲16還有隱身版
    根據當時的合同,沈飛計劃組裝200架殲11/殲11A,但幾年後,我國發現殲11和殲11A的性能並不能滿足空軍的需求,特別是它們的R-27飛彈性能落後,幾乎不具備中距空戰能力,因此我國決定停止組裝和生產這一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