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二屆兒童哲學人年會暨富文「未來教育」兒童友好論壇在杭州淳安的「網紅學校」富文鄉中心小學舉辦。國內知名教育專家和教師、家長代表,圍繞「兒童友好」與「兒童哲學」主題展開了交流和研討。與會兒童哲學人共同發聲:要聚集全社會的力量,為兒童創造發展空間,為兒童成長創設友好環境。
全國農村小規模學校改造引領者、原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長蔣莉,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北京理工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楊東平,兩人對當下社會中存在的對兒童不友好的現象進行了深度剖析。
楊東平說,教育的不同階段,目標或重點也不一樣,比如幼兒園教孩子穿衣吃飯、待人接物,小學階段是讓孩子保持學習熱情,初中階段是幫助孩子安全地度過青春期。「什麼是兒童友好?就是善待兒童的教育、使兒童免於恐懼的教育、保障兒童睡眠和健康的教育。要做到這些,就對教育生態有一個三低要求,低競爭、低管控、低評價。只要堅持做,幾年下來就有明顯成效。」
蔣莉也發出呼籲,希望教育界人士和家長,能夠不斷地釐清需要堅守的共同理想,同時在日常工作中,對一些社會上不利於兒童友好成長的因素,敢於提出自己的觀點、敢於做出自己的判斷,同時能夠積極地去倡導,讓社會變得對兒童更加友好,讓兒童能夠更舒適地生長在陽光雨露下。
活動現場的兒童哲學藝術作品展人氣很高,展出了百餘幅面向全國廣泛徵集的兒童哲學藝術作品。主辦方對評選票數最高的獲獎作品進行現場拍賣,所獲善款將繼續投入鄉村小學振興項目。
最打動人的是,《我和我的家鄉》電影中範偉老師的原型方平爾女士為代表的鄉村教育實踐者們來到現場,分享自己紮根鄉村教育的故事。
理論需要結合實踐,現場還發布了有關兒童成長環境的最新研究成果——印象富文·2021未來教育場景性研修項目。該項目將為富文鄉引入成熟的可持續社區「雲合模式」,通過創新教育與社區發展中心的聯動模式,推動永續農業、生態旅行、自然教育等生態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