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s:點擊上方藍色【市值風雲】查看往期精彩內容--
市值風雲原創作品 未獲授權請勿轉載
殼王出手!
黑牛食品今日正式踏上「遠大殼途」,你們要上車嗎?
文 / 併購重組與資本運作研究組
證監會發布修訂後的《重組辦法》,旨在打壓A股炒殼。但是「打壓」、「調控」這種事在有些供需失衡的市場簡直就像笑話,不打壓不調控還好一點,掄起的棍子還沒落到屁股上,那些穿金戴銀的行業就一蹦三尺高,呼天搶地。
炒殼這事的根源不在調控,也不是因為政策法規出的不夠多,而是供需失衡——但是失衡歸失衡,姆們股民可以罵,誰要是敢把註冊制開個口子,姆們一定會死給你們看的。這不,證監會扶貧政策一被解讀成「註冊制潛行」之後,市場馬上就甩臉子了,半死不活的慫樣。
民可使樂享,不可使慮始。改革者,必是孤獨者。
今天依然講講炒殼這事。您不收斂,不為市場提供真正的投資價值,我們就幫您搖旗吶喊,昭告天下,對吧,各位殼老闆?
黑牛食品董事長林秀浩
本號於8月10日曾發表上市公司富二代接班難題:「殼王」的第三盤棋,詳細剖析了資本大佬王文學入主無錫上市公司玉龍股份(601028,SH),玉龍股份已成資本玩家囊中之物,文中提到王文學在入主玉龍股份的一年前,已經控制了另外一家上市公司黑牛食品(002387,SZ),著手打造自己的「幸福系」。
2015年11 月6日,王文學實際控制的知合資本通過協議轉讓和表決權委託方式獲得黑牛食品29.82%的表決權,成為擁有黑牛食品單一表決權的最大股東(控制玉龍股份的手法直接抄襲了黑牛)。
2016年6月,黑牛食品發布資產出售預案,將食品飲料等原有業務賣給黑牛食品原實際控制人林秀浩。
如今,殼重組終於坐實了。9月14日,黑牛食品公告《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擬向崑山國創、公司控股股東西藏知合等不超過10名投資者,以每股不低於16.70元募資不超過180億元進軍OLED產業。
王文學果然是大手筆!
此次定增,黑牛食品擬使用募資資金32億元間接取得國顯光電(評估值為31.6億元)50.31%股權;擬投入募集資金140億元用於第6代AMOLED面板生產線項目。同時,西藏知合、崑山國創(國顯光電當前大股東)將分別以現金50億元、30億元參與定增。定增完成後,估算西藏知合將持有上市公司28.40%股份,仍為公司控股股東。
AMOLED面板這高科技的事物前景如何筆者還真是不太懂,但是看到面板生產線幾個字筆者不禁想起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京東方,記得那玩意兒好像是個燒錢的「物件」。
公告顯示,國顯光電2014年、2015年、2016年1月至6月實現的淨利潤分別為-2.2億元、-8.6億元和6.67億元。瞧這利潤波動幅度,料想不是「省油」的燈。
公司表示,本次定增完成後,將取得國顯光電的控制權,其擁有的技術和團隊支持將為公司業務轉型、進軍OLED產業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和長久的創新動力。公司OLED產品定位及產能都將位於國際前列,為公司搶佔高端市場、迅速佔領行業制高點奠定基礎,同時將提升公司業績,增強公司競爭力。
筆者就當它轉型成功了吧。浸淫A股多年,看多了「多元化」和「轉型」,多元化就是一個萬劫不復的深淵,但凡多元化的公司幾乎沒有一家是成功,「轉型」一事只能「呵呵」了事。
話說,黑牛食品2010年上市,已經成功生存六年多了,也該是轉型的時候了。
幸福系掌門人王文學
最近筆者扒來扒去,發現A股流行的殼套路大同小異,缺乏創新精神,基本都跟廣播體操一個節奏,一二三四二二三四換個姿勢重來一次。就是奇怪一點新鮮勁兒都沒有的套路,怎麼就能在A股市場左右逢源、縱橫錢海的?近期我們正在招兵買馬,待人員配齊,將會更加深入挖掘並創新新的套路呈現給讀者。
結合玉龍股份的公告,我們估且先把王先生的套路剝一剝。
首先,市場上尋殼。尋找如黑牛食品類似的上市公司,上市前業績穩步提升,從上市當天起業績穩步下降,已經成功上市並堅持幾年,到了該「轉型」的時候了。
其次,股權博弈,取得控制權。通過股權轉讓,獲得上市公司約10%的股權,通過委託表決權合計獲得上市公司不高於30%的股權,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權並避免邀約收購。
第三,進一步收購原大股東股權。結合後續股票增發的攤薄情況,通過股權轉讓,進一步購買原大股東股權,如果需資金周轉,可用前面獲得的股權質押融資。
第四,剝離上市公司原業務資產。將上市公司原主要業務資產出售給原大股東,實現資金回流,並將上市公司做成空殼。原大股東仍然經營自家業務,上了一回市,賣了一個殼,缽滿盆滿,到此一遊。
第五,收購資產同步配套融資。上市公司收購裝入無關聯資產,規避借殼上市,同時參與配套融資保持控股權。
第六,股權增值階段。通過資產重組配合,股價上漲,實現原收購股權及新認購股權的大幅增值,融資資金回流。
人類在進步,時代在變革,公司轉型本是分內之事,同時也是促進經濟發展的動力,風雲君只是擔心某些上市公司有事沒事就轉個型,三到五年一個轉型周期,而且還不在本行業內轉型。
作為一名的普通的消費者,難道2015年的豆奶市場比2011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嗎?說好的「豆奶還是黑牛的好」呢?曾經的約定,總是說變就變。
回顧歷年的殼生態,從新股東入主,到重組轉型,股價飆升,解禁減持,轉型不順,再次轉型,新股東入主..……
END
以上內容為市值風雲原創
未獲授權轉載必究
合作、約訪、投稿
請聯繫郵箱:mvlegend@163.com / 微信:yangfeng562933
有料,有趣,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