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來手機怕被磨花,因此人們紛紛給它「穿」上各式外套。殊不知,這樣雖然保護了手機,卻傷害了自己。央視《是真的嗎》節目調查小組的實驗讓很多人震撼:這些外表或可愛或華貴的手機套竟然含有致癌物。專家說,甲醛確實是致癌物,在戶外或者通風的環境下對身體影響不大,如果在被窩裡等狹小的空間內,會對人體造成損傷。
實驗證實:
手機套確實含致甲醛、苯等致癌物
日前,網絡上「手機套含超強致癌物,千萬別用!」的傳聞引人關注。央視《是真的嗎》節目調查小組分別從地攤和商場購買了塑料、矽膠及皮革這3種常見材質的手機殼,送到清華大學建築環境檢測中心室內空氣檢測室進行檢測。
經分析發現,在手機正常使用的平均溫度下,手機殼會釋放出有毒物質甲醛,其中皮革材質的手機殼釋放量最高,為0.25毫克/立方米,是室內空氣國家標準規定值的兩倍多。
調查還發現,地攤上買來的塑料手機殼苯釋放量最高,為0.0494毫克/立方米,而商場買來的皮革手機殼苯釋放量最少,為0.0191毫克/立方米,但兩者均未超過室內空氣國標的0.11毫克/立方米。
記者走訪也發現,在路邊地攤、小店中,多數手機殼沒有標註規範的產品信息,有的甚至只套了個塑封袋充當包裝。這些手機殼幾乎都散發著不同程度的刺激性氣味,有的還存在掉色現象。
△實驗驗證手機殼是否會釋放致癌物質
專家建議:
少在被窩這類狹小空間裡玩手機
苯和甲醛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致癌物,屬於揮發性有機物,會從手機殼中釋放出來。
中國環境科學院環境汙染與健康研究室研究員張金良說,除了致癌,長期、低濃度接觸甲醛會引起頭痛、頭暈、乏力、免疫力降低,並出現瞌睡、記憶力減退或神經衰弱、精神抑鬱等。長期慢性接觸苯則可能損壞血液系統和神經系統。
江蘇省腫瘤醫院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研究室薛開先研究員提醒,太劣質的手機外套,對身體肯定沒有好處。假如使用的手機套裡含有甲醛,在室外、辦公室等大環境下,甲醛不會通過呼吸系統進入體內。但如果到了一個狹小的空間,比如在被窩裡打電話發信息玩手機,手機套含有的甲醛可能就會影響身體。
特別提醒:
實驗數據與實際環境有差距 無需過於恐慌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北京環境科學學會副秘書長董金獅表示,部分手機殼中的甲醛來源有二:
①多數手機殼的材質是塑料、矽膠和皮革,在合成過程中通常要使用甲醛,殘留甲醛會以游離形態存在於手機殼中,無論是否受熱都會向外界揮發。
②許多款式複雜的手機殼,比如皮革翻蓋式的,需要用到粘貼、印花、固色等工藝,膠黏劑中往往存在尿素甲醛樹脂,在溫度過高時就可能分解。
「現在手機殼沒有國家標準,目前這一市場非常混亂,一些非正規廠家為節省成本,添加的輔料可能在手機升溫條件下產生更多其他的有害物質。」
張金良強調,目前國家尚未出臺手機殼類產品的檢測標準,因此不能判斷其釋放量是否符合要求。前文提到的實驗是在密閉艙內進行的,與實際使用環境有差距,因此不必過於恐慌。
教你一招:
選用手機殼一看二聞三手感
董金獅提醒消費者,如果非要用手機殼,一定要注意購買渠道,選購時注意一看二聞三手感。
首先,儘量不要選擇顏色過於鮮豔的手機殼,因為顏色鮮豔的可能含有大量重金屬,經常接觸會通過皮膚進入人體,對腎臟、肝臟都有一定的破壞作用。
其次,有刺鼻氣味的、嗆眼睛的要小心。
最後,手感過軟或過硬的、掉色的都要慎選,這類產品生產過程中很可能殘留苯類有機溶劑。建議最好選購正規廠家生產的純皮革或矽膠材質手機殼,不要選擇塑料製品。
此外,打電話、玩手機遊戲或看視頻,最好在通風處進行;打電話時儘量使用耳機;儘量避免兒童接觸手機殼。
(來源:央視新聞綜合)
本期監製丨餘偉利
主編丨李浙
編輯丨陳維 張省
微信用戶如何查閱及分享
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
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騰訊微博
點擊右上角→複製連結,可發送到電腦上查看
如何訂閱央視新聞微信
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眾帳號:央視新聞
添加朋友→搜號碼:cctvnewscenter
點擊右上角→查看公共帳號→添加關注
喜歡此文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