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巴黎時裝周 LOUIS VUITTON 秀場上,模特手裡的LOUIS VUITTON手機殼竟然爆紅了。
品牌經典圖案,辨識度極強,圖片瞬間飛往全世界。
「LV做手機殼了?!」中國人也在說這事兒。
不過呢,這可是另一個「小品牌」玩兒剩下的——Moschino。
Moschino的手機殼和手包早就出了,而且這兩個單品這一季也果然變成了大號們的頭條。
之所以說果然,是因為:
Moschino煙盒、清潔劑、小熊手機殼和薯條手機殼、手包,都是前幾年當季大火的單品,從明星、模特到博主,都入手PO圖。
然而尷尬的是,Moschino 其他的秀場服裝、真正上櫃的單品,關注度還不如這些小玩意兒。
從2014秋冬季的麥當勞主題開始,Moschino就走上了抖機靈派的視覺消費路線。
大家對這個品牌的關注點也從「Moschino今年有什麼設計」變成了「Moschino 今年玩壞了什么元素」。
尤其是2015年秋冬系列以來,手機殼和手包這些小件的配飾都可以秀後即可買到。
各種媒體的焦點更嚴重地集中於那幾款獵奇的新包新衣,誇張來說,就是那些能證明自己「走在時尚最前鋒」的配飾。
秀場是什麼樣的?設計和剪裁如何?無所謂,媒體忙著寫新品,粉絲忙著擠破頭搶購呢。
市場反響也是不錯的,2013年上任後的兩年,設計總監Jeremy Scott給品牌帶來的銷量提升,是以往增長率的十倍。
Moschino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獵奇產業鏈」——通過每一季的跌破眼球來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產生宣傳效應,推動銷量增加。
大秀設計堪比行為藝術,自然引來關注;全球頂尖的KOL到場,收到贈送的產品,順勢展開宣傳,人人趨之若鶩的氛圍就這樣開始形成;
其餘各大網紅、大號為了緊追時尚,自然會第一時間購買最新的產品,有的時候也會順便入一件當季元素的衣服。
這種銷售模式依託於人人想趕潮流的衝動消費,又主打客單價低的手機殼手包單品,大大提高了配飾方面的收入。
同時,因為「即秀即買」,幾乎沒有折扣,也提高了每件貨品所能帶來的利潤率。
不過呢,Moschino這樣頻繁地換設計重點,大家對這個品牌的整體觀感會不會模糊?
Moschino 品牌創立於1983年,一向以風格戲謔著稱,這和Jeremy Scott的鬼才性格倒是一脈相承。
我覺得,可能只有麥當勞主題、工地主題和上一季的香菸主題是相對來說經得起推敲的。
在這幾季中,這些元素的運用是有意義而不可替代的;混搭和碰撞的結果讓服裝能夠表達;從秀場、LOOK到單品,不同層次的元素和靈感邏輯通順。
麥當勞是Jeremy Scott入主時裝屋以來的第一場秀,用廉價的美國快餐元素惡搞Chanel的套裙,美式的海綿寶寶形象與義大利傳統時裝屋的混搭幽默而戲謔。那一季的Moschino堪稱經典。
香菸主題的被成為「虛榮的煙火」,整個秀設計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一個壞女孩在宴會上抽了煙,結果忘掐了菸頭,引發了一場巨型火災,她就像走在畫框裡。
無論是燈架作為裙撐的廓形,還是煙燎裙子本身的材料處理,都花費了心思去呈現。
這一季,我終于禁不住誘惑,入手了一個煙盒手機殼,確實經典又美型,很多細節包括側麵條形碼,和「吸菸有害健康」的提醒都被改造成了品牌相關的字樣。
唯一的缺陷是太重,屏幕後方的矽膠墊又太厚,不如挖空了之後放個充電寶,感覺更實用。
目前Moschino的銷量,來源於對即時正品的需求以及獵奇所帶來的曝光度。
除了2014年芭比主題誕生了新經典皮衣包之外,年年出爆款,年年有新款,反而沒有了經典款。那些根本都是消費品的配飾,並不能支撐起一個品牌的投資價值以及長久形象。
假如,設計師江郎才盡,玩不動了怎麼辦?
以Jeremy Scott這種鬼馬風格來看,要短期內缺乏創意不太可能,但是設計師一場秀上各種元素之間的邏輯和架構,就不一定能夠完整呈現了。
在我看來,這一季的Moschino已經有一些站不住腳了。
二次元其實是一個無比豐富的靈感來源。從二次元的形象,到二次元的處理本身,都已經有無數設計師進行挖掘。
Jump from Paper
二次元書包就是二次元設計的一款佳作
而此次Jeremy Scott從二次元的基本概念——二維和三維的變化入手,營造荒誕的想像。
在採用二次元設計的同時,Jeremy Scott當然也顧及到了品牌的傳統元素:復古的40年代女郎形象,以及當時最流行的珍珠和波點設計。
不用風吹也能飄起來的裙擺、平面的珍珠項鍊,尤其是模特肩部、腰部設計的白色紙片,讓我想起小時候玩的換裝紙娃娃。
這種細節是饒有趣味的設計,是考驗設計師表達能力的最佳元素。不過從側面來看這些設計都並不合適上身,很期待他們在最終專櫃展示的呈現。
水冰月換裝插圖
然而,這一季的爆款是藥瓶和藥包。這就讓人摸不著頭腦了。
我看完了全場Moschino的2017春夏秀,跟藥丸相關的Look其實只有三套,分別是黑色底藥丸印花的長衛衣、裙子和上衣。
而這種最簡單的設計,和多年前的小熊圖案並沒有本質的差別,真的沒有任何值得稱讚的地方,
藥丸這個與全局完全不搭的元素,存在僅僅是為了賣出一點獵奇的新配飾嗎?
Moschino這一季告訴我們藥不能停(當然也有可能是「藥丸」)。而已經被逼上梁山一騎絕塵的Moschino,每一季都要面對觀眾對於創意的新期待。Moschino自己,可能也停不下來了。
結果現在,LOUIS VUITTON也想學Moschino,嘗嘗這種甜頭。LV的老顧客大概會覺得新鮮吧,預算有限的年輕時尚粉也更容易擁有一件LV了?
聽說,這個LV的手機殼比iPhone還貴,你會去買嗎?
新浪微博:@盧曦採訪手記
發送 真實姓名+自我介紹+聯繫方式 到 luxi_sh@163.com,加入讀者群
推薦閱讀 點擊以下標題,就能看到這篇文章了
一個奢侈品店員的十年
我們發現了PRADA中國代工廠
亨得利,亨達利與亨吉利
歷峰老闆魯伯特:只愛「藍血貴族」?
中國廣州有一家Michael Kors代工廠,名叫「世門」
I.T沈嘉偉:從代購水客到潮店國王
我陪閨蜜選婚紗,為什麼沒去Vera Wang?
一種叫「原單」的奢侈品灰色市場
厭倦LV的中國富人
保時捷的陰謀
Furla是怎麼紅起來的?
MCM背後的韓國女人
全球產業鏈底層的中國皮革
年收入1億歐元,Moleskine是怎麼賣本子的?
Michael Kors背後的曹光彪家族
淮海路太平洋,一個臺灣百貨的衰退樣本
CHANEL正在失去神秘感
7個輕奢品牌,哪家手袋最好?
微信比天貓更適合賣奢侈品?看BURBERRY和COACH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