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問:有人說當今社會沒關係寸步難行,辦什麼事都必須求人,你對此有何看法?
其實社會的現狀確實是這樣,辦什麼事情有人都好辦事是現狀,但話卻應該換個說法:當今社會沒有自身價值寸步難行,因為當你沒價值的時候,求人就一定會幫你嗎?為什麼幫?憑什麼幫?因為你求他了?其實因為有自身的價值,所以別人幫你,僅此而已。
講幾個真實的故事:
案例一:
身邊的一個朋友,老實了一輩子,沒大本事,也過得還行,只是企業中的普通職工,家庭幸福,可是孩子卻成績不好,也不願意學習。高中畢業後不願意再參加高考,也不想在上學,沒辦法,他只能給孩子找工作。
結果帶著孩子到處求人,要麼說考慮,要麼說學歷太低,沒辦法等等,找一份正經工作愁壞了這個朋友,沒辦法,孩子只能外出打工了,因為小城市的機會相對很少。
而另一個朋友是大國企的採購部經理,因為忙事業,而疏於對孩子的管理,孩子與老實朋友的情況一樣,雖然也求人,但是很順利的找到的相對正式的工作,相對穩定。
啟示:其實情況很接近,求人辦事都很難,但是採購部經理的有價值,所以別人幫助的同時看重的更是他職位的價值,而老實人則不同,他無法提供更多的價值。所以能幫助的人少。
案例二:
從小一起長大的哥們在醫院做醫生,畢業沒幾年,參加了各種進修培訓,加之自己能力很強,在提拔副主任的時候,託人找關係,當然他也不例外。
但最終提拔的是他,他託的關係不是最硬的,花的錢也不是最多的,但是他的學歷是最高的,資格證是最有含金量的,並且是名校畢業的,如果提拔的不是他,那麼估計其他沒提拔找關係的人,就會拿他做文章,為什麼不提更優秀的人。
啟示:最終決定找關係結果的,往往是自身的實力和價值,而非關係本身。
案例三:
一次聚會聽說高中同學的老爸是某大領導,而他大學畢業後直接進入了當地的知名企業,沒幾年就被提拔到中層了,同學們他是提拔很早的一個人,有人說:他是官二代沒法比。
可是高中的另一個同學情況卻不同,父母就是本分的農村人,家裡別說關係了,就連親戚都很少走動,可是他卻成為了我們同學中學歷最高的,被公派德國攻讀博士。相同年齡成就超越了我們所有的人。
啟示:實力代表了一切,背景很重要,能走捷徑,比很多人輕鬆,但自身價值卻更具有競爭力,如果不是二代,他是否能提拔那麼快,也許可以,但也許不行,這些都是未知。但實力強,學歷能力強,最終被公派留學的人,關係起到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
關係背景固然重要,但自身的價值才是關鍵
1.趨利避害是本性
進入社會,人都是趨利了,在別人幫助你的同時,一定會期望有所獲得,要麼是你將來能夠出人頭地為其帶來更多實惠,你屬於潛力股;要麼你能夠為其提供相應的物質條件,很現實的情況,誰會免費無私的幫助別人呢?要麼你背後有足夠的價值,能夠讓其有所期望或則獲得,比如,背景以及背後的關係網絡。
2.價值才是決定事情的關鍵
當你身處高位的時候,很多人都可以幫到你,上到孩子升學就業,下到去醫院的掛號,檢車,都有人去替你辦或者幫助你辦,因為希望從你身上得到他們想得到的,哪怕不是現在得到,也希望有機會的時候,能夠得到你的回饋。
但當你只是普通人中的一員時,一些事情就會存在難度,並非關係沒用,而是自身為別人提供不了相應的價值。就像你拿著100塊錢去汽車,沒人會搭理你,但是你拿著100去菜市場一定有人招呼你。價值決定了你辦事時是否求人,或者別人求著你辦事。很殘酷,但確實是現實。
總之,關係是一直就在,你客觀支配的物質條件多少決定了,別人對你幫助的多少,是你求人辦事,還是別人求你辦事。哪怕是同一件事,身處高位和普通人之間差別就會很大,並非關係是否到位,而是價值是否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