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上旬,位於烏克蘭的車諾比核電站附近區域突發森林大火。大火逐漸向附近核輻射禁區的位置逼近。
緊急關頭,烏克蘭方面立即組織消防員參與救援。十天內,一千多名消防員,120輛救護車,多架直升飛機和無人機陸續抵達火災現場。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大火被徹底撲滅。
大火發生現場
在此次救援中,烏克蘭國家緊急服務隊和國家森林警衛隊部署了包含大疆在內的10架無人機,以快速捕獲高質量的空中信息,幫助指揮中心迅速了解情況並做出正確、及時的判斷。
「無人機幫助我們更高效地工作。無人機捕獲的數據可幫助相關人員做出決策,以改變地面小組的部署方向,甚至糾正直升飛機的部署情況。」
——烏克蘭國家禁區管理局公共委員會主席 Alexander Sirota
01 濃煙密布,高空熱成像改變傳統救援規則
4月4日救援第一天,滾滾濃煙就遮蔽了消防員的視線。席捲了超過4萬公頃的森林大火如洪水猛獸般向周圍擴散。在這種情況下,救援人員根本無法看清地形與植被覆蓋情況,更無從了解火情變化。
濃煙阻擋了該地區的視野
「濃煙阻擋了我們的視線,但是我們需要更清晰、快速地掌握火情的最新情況。我們有兩臺『御』 Mavic 2 行業雙光版無人機,其搭載的熱成像儀可以幫助我的團隊透過濃霧」,Sirota同時補充到,「帶有雙傳感器(可見光與熱成像)的『御』 Mavic 2 行業雙光版無人機還能夠快速從箱子中取出立即飛行。」
救援人員所攜帶的「御」Mavic 2行業雙光版
「御」Mavic 2 行業雙光版的加入有效幫助了現場消防員分析所有已知的熱源地點,雙光融合模式將可見光畫面與熱成像畫面實時重疊,以高清晰度形式展現火災現場的變化情況。
02 無人機與直升飛機,信息化救援的絕妙組合
面對如此規模的森林大火,要同時調度多個地面與空中飛行團隊,如何有效整合起龐大的作戰團隊,完成信息資源的有效分配成為指揮中心的重大挑戰。
當地救援人員正在討論救援策略
雖然現場指揮中心難以觀察火災實時情況,但烏克蘭方面通過為每架無人機部署一名地面通訊人員和通訊站,將無人機拍攝的熱成像畫面傳輸到指揮中心,為直升飛機和地面消防團隊部署提供支撐。
有了無人機的加持,所有新生成的著火點坐標和大火蔓延方向都盡收指揮中心眼底,這些信息也將隨著無線電渠道共享給地面部隊,幫助團隊高效救援。
部署直升飛機對著火點進行投水
4月12日,即大火蔓延一周之後,滅火直升飛機已經從高空投下538噸水。得益於無人機的熱成像畫面,無法近地飛行的直升飛機通過其提供的低空數據被指引到準確的投水地點。
無人機與直升飛機的絕妙配合,幫助救援人員高效完成救火任務,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對火情的直接介入,保證人身安全。
野火常年不息,無人機已成必備工具
烏克蘭車諾比核電站附近30公裡被列為禁區。由於長期無人居住,這片區域經常發生季節性的大火。
基於此,烏克蘭國家禁區管理局自2016年以來一直在禁區內定期使用熱紅外無人機進行巡邏,以監控在禁區內發生的異常熱量變化和存在的火災隱患。
無人機不僅是救災行動中的有效工具,在事件發生之前的預防工作中,也在發揮其獨特的價值。
無人機熱傳感器中可以清晰看到著火點
不僅如此,在烏克蘭當地較為普遍的森林火災中,無人機對現場救援的意義同樣顯著。由於森林大火易擴散,使用直升飛機對遠離城市的森林進行投水滅火時,機組人員更易面臨危險。
無人機給了直升飛機在火情擴散前的窗口期迅速處置火情的機會,消防員也能鳥瞰整個地形,幫助判斷火勢的整體變化,從而指引直升飛機有效滅火。
車諾比火災現場的地面工作小組
截至目前,大疆行業應用無人機已參與到全球多個國家與地區的火災救援行動中。無論面對浩蕩猛烈的森林大火,還是險峻兇悍的工廠火災,空中視角愈發成為洞悉火災局勢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