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闖核汙染禁區,無人機助力車諾比森林大火撲救

2020-11-19 環京津網

4月上旬,位於烏克蘭的車諾比核電站附近區域突發森林大火。大火逐漸向附近核輻射禁區的位置逼近。

緊急關頭,烏克蘭方面立即組織消防員參與救援。十天內,一千多名消防員,120輛救護車,多架直升飛機和無人機陸續抵達火災現場。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大火被徹底撲滅。

大火發生現場

在此次救援中,烏克蘭國家緊急服務隊和國家森林警衛隊部署了包含大疆在內的10架無人機,以快速捕獲高質量的空中信息,幫助指揮中心迅速了解情況並做出正確、及時的判斷。

「無人機幫助我們更高效地工作。無人機捕獲的數據可幫助相關人員做出決策,以改變地面小組的部署方向,甚至糾正直升飛機的部署情況。」

——烏克蘭國家禁區管理局公共委員會主席 Alexander Sirota

01 濃煙密布,高空熱成像改變傳統救援規則

4月4日救援第一天,滾滾濃煙就遮蔽了消防員的視線。席捲了超過4萬公頃的森林大火如洪水猛獸般向周圍擴散。在這種情況下,救援人員根本無法看清地形與植被覆蓋情況,更無從了解火情變化。

濃煙阻擋了該地區的視野

「濃煙阻擋了我們的視線,但是我們需要更清晰、快速地掌握火情的最新情況。我們有兩臺『御』 Mavic 2 行業雙光版無人機,其搭載的熱成像儀可以幫助我的團隊透過濃霧」,Sirota同時補充到,「帶有雙傳感器(可見光與熱成像)的『御』 Mavic 2 行業雙光版無人機還能夠快速從箱子中取出立即飛行。」

救援人員所攜帶的「御」Mavic 2行業雙光版

「御」Mavic 2 行業雙光版的加入有效幫助了現場消防員分析所有已知的熱源地點,雙光融合模式將可見光畫面與熱成像畫面實時重疊,以高清晰度形式展現火災現場的變化情況。

02 無人機與直升飛機,信息化救援的絕妙組合

面對如此規模的森林大火,要同時調度多個地面與空中飛行團隊,如何有效整合起龐大的作戰團隊,完成信息資源的有效分配成為指揮中心的重大挑戰。

當地救援人員正在討論救援策略

雖然現場指揮中心難以觀察火災實時情況,但烏克蘭方面通過為每架無人機部署一名地面通訊人員和通訊站,將無人機拍攝的熱成像畫面傳輸到指揮中心,為直升飛機和地面消防團隊部署提供支撐。

有了無人機的加持,所有新生成的著火點坐標和大火蔓延方向都盡收指揮中心眼底,這些信息也將隨著無線電渠道共享給地面部隊,幫助團隊高效救援。

部署直升飛機對著火點進行投水

4月12日,即大火蔓延一周之後,滅火直升飛機已經從高空投下538噸水。得益於無人機的熱成像畫面,無法近地飛行的直升飛機通過其提供的低空數據被指引到準確的投水地點。

無人機與直升飛機的絕妙配合,幫助救援人員高效完成救火任務,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對火情的直接介入,保證人身安全。

野火常年不息,無人機已成必備工具

烏克蘭車諾比核電站附近30公裡被列為禁區。由於長期無人居住,這片區域經常發生季節性的大火。

基於此,烏克蘭國家禁區管理局自2016年以來一直在禁區內定期使用熱紅外無人機進行巡邏,以監控在禁區內發生的異常熱量變化和存在的火災隱患。

無人機不僅是救災行動中的有效工具,在事件發生之前的預防工作中,也在發揮其獨特的價值。

無人機熱傳感器中可以清晰看到著火點

不僅如此,在烏克蘭當地較為普遍的森林火災中,無人機對現場救援的意義同樣顯著。由於森林大火易擴散,使用直升飛機對遠離城市的森林進行投水滅火時,機組人員更易面臨危險。

無人機給了直升飛機在火情擴散前的窗口期迅速處置火情的機會,消防員也能鳥瞰整個地形,幫助判斷火勢的整體變化,從而指引直升飛機有效滅火。

車諾比火災現場的地面工作小組

截至目前,大疆行業應用無人機已參與到全球多個國家與地區的火災救援行動中。無論面對浩蕩猛烈的森林大火,還是險峻兇悍的工廠火災,空中視角愈發成為洞悉火災局勢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

相關焦點

  • 車諾比爆發大火!核輻射擴散至禁區外,居然又是人禍?
    靠近禁區的山火4月初,車諾比禁區的附近燃起森林大火。但今年火勢比以往都要大,再加上幾天的大風,森林中的火雖然平息的較快。但火舌卻入侵了充滿核輻射殘留的車諾比禁區,烏克蘭再次面臨著核輻射的威脅。本次禁區內的火災據美聯社報導,4月4日星期六,車諾比附近的Volodymyrivka村周圍首先開始了森林大火
  • 紀錄:《拯救車諾比》,再次爆發大火!核輻射擴散至禁區外,居然又是人禍?
    靠近禁區的山火4月初,車諾比禁區的附近燃起森林大火。其實本來,烏克蘭這一地帶每年都會有林火發生。但因為人跡罕至,對社會的破壞力並不強,很多時候只需要等它們自然熄滅。但今年火勢比以往都要大,再加上幾天的大風,森林中的火雖然平息的較快。但火舌卻入侵了充滿核輻射殘留的車諾比禁區,烏克蘭再次面臨著核輻射的威脅。
  • 車諾比禁區火災燒毀上萬公頃森林 2人被捕
    中新網4月27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26日報導,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乘坐直升機視察車諾比核電站禁區火情現場期間指出,大火燒毀大量森林,超過1.1萬公頃。目前,警方已逮捕兩名涉嫌車諾比禁區火災的人員。
  • 白俄羅斯宣布部分開放車諾比禁區,觀光客能看到什麼?
    澎湃新聞記者 劉惠車諾比核災後被列為禁區的居民點。上周末,白俄羅斯宣布開放車諾比核電站禁區供遊客參觀,但部分地區因輻射過高仍禁止進入。據當地電視臺ONT報導,部分開放的禁區位於俄烏邊境森林深處約15公裡處,周圍三十多年來無人生活。
  • 車諾比核事故34周年之際 超千名烏消防員在禁區撲救火災
    來源:海外網圖源:美聯社【海外網4月27日編譯報導】4月26日是車諾比核事故34周年紀念日。在當天,烏克蘭有超過1000名消防員正在受到輻射汙染的車諾比禁區內努力控制燃燒多日的森林大火。據德國新聞社、德國之聲等媒體26日報導,自從4月初森林大火爆發以來,烏克蘭消防員們就一直在與這場主要在車諾比核電站附近封鎖區域內肆虐的大火搏鬥。烏克蘭國家緊急服務中心在聲明中指出,消防員們26日正集中精力控制兩處火點中正在緩慢燃燒的樹木和灌木。
  • 最新消息:車諾比禁區大火已被撲滅
    據俄羅斯塔斯社最新消息,發生在烏克蘭車諾比禁區的大火已被撲滅,但陰燃完全停止還需要幾天。這個消息是在該國國家緊急情況部負責人在向總統澤倫斯基匯報工作時說的。他說:「車諾比核電站禁區內的野火已經清理完畢,但需要再過幾天才能完全撲滅該區及其周圍地區的陰燃。」
  • 車諾比核電站禁區發生火災 兩涉案人員被捕
    4月4日,車諾比核電站禁區內發生了過火面積達到20公頃的森林大火。據俄媒26日報導,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乘坐直升機視察車諾比核電站禁區火情現場期間指出,大火燒毀大量森林,超過1.1萬公頃。目前,警方已逮捕兩名涉嫌車諾比禁區火災的人員。
  • 車諾比森林大火一度逼近核反應堆,放射性煙塵危害有多大?
    車諾比核電站禁區森林大火蔓延十餘天,一度逼近核廢料儲存設施,火災造成區內輻射值超常並釋放大量放射性煙塵。烏克蘭官方稱不會危及核設施,當地核輻射也正常,綠色和平組織稱火災規模大過官方估計。文|《財經》記者李斯洋 編輯| 馬克烏克蘭車諾比核電站禁區的森林大火持續燃燒,一度離禁區內最危險的核廢料儲存地點僅2公裡。
  • 波士頓動力機器狗深入車諾比禁區
    波士頓動力機器狗深入車諾比禁區 2020-12-08 22: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車諾比大火被撲滅 輻射指標現在正常範圍內
    據英國《每日郵報》14日報導,在經歷了10天的滅火戰鬥後,車諾比禁區附近的森林大火已經被消防員撲滅,烏克蘭媒體14日援引當地緊急情況部門消息稱,當天開始的降雨讓火情得到控制。當地時間14日上午11點開始的降雨將車諾比地區的大部分明火撲滅。
  • 勇闖車諾比核汙染區,看到讓人難以置信場面:不要再被騙了
    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發生地,車諾比早就名聲在外。有著「人類禁區」的車諾比因各種影視劇,給人的印象中留下的都是荒涼和陰森恐怖的,但事實並非如此,大家可能都被騙了。我們都知道,自1986年車諾比核電站發生核洩漏事件後,該區域已經與人類社會隔離了30年之久。在烏克蘭的車諾比核電站的第四號反應堆發生了爆炸,輻射物質被噴湧到各個地方,覆蓋了大面積的區域,為了免受核輻射的影響,生活在此的居民都撤離了。
  • 耗時10天撲滅大火,強風致車諾比禁區林火復燃,基輔黃沙漫天
    據海外網4月17日報導,日前,切爾諾諾貝利禁區附近林區好不容易被撲滅的大火又燃起來了。據悉,車諾比核電站附近的林區內,多國樹樁、木頭以及泥炭處於陰燃狀態,加上突然的強風助長了火勢,使得附近出現了三個陰燃中心,以及多個陰燃點,而為了撲滅這些陰燃點,避免火勢加大,烏克蘭當地消防部出動了1000多名消防人員以及120太滅火設備展開了滅火工作,消防人員表示,此次復燃的「規模不大,不具威脅」,在可控制的範圍之內。
  • IAEA向白俄羅斯提供流動實驗室 評估車諾比禁區放射性威脅
    中國核電網訊國際原子能機構向白俄羅斯提供了一個流動實驗室,以評估與車諾比禁區附近的波利西國家無線電生態保護區的森林火災有關的放射性威脅。最近在隔離區發生的火災並沒有導致空氣中放射性粒子的危險增加。在烏克蘭車諾比核電站周圍的禁區,森林大火不斷發生,該禁區圍繞著該工廠,面積為4760平方公裡(1838平方英裡),自1986年那場事故以來主要是無人居住的。該區域與一個單獨管理的區域接壤白俄羅斯北部的Polessie國家無線電生態保護區。
  • 車諾比再拉警報:持續10天大火逼近核電站舊址 基輔目前輻射...
    4月4日以來,烏克蘭北部車諾比禁區附近的森林大火已持續燃燒了10天。烏克蘭警方表示,一名男子在禁區附近放火焚燒乾草引起了大火,隨後火勢迅速蔓延至車諾比禁區內,還燃起了滾滾濃煙。而更令人擔憂的是,依照目前的火勢,大火極有可能會蔓延到車諾比核電站最危險的廢料儲存點。
  • 烏克蘭兩男子在車諾比禁區採蘑菇,自己吃?可能面臨3年牢獄
    1986年蘇聯發生的車諾比事件,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一起人為災難,當時蘇聯最大的核電站發生爆炸,所有的核反應堆全部被炸毀。這起爆炸造成了難以想像的危害,因此死亡的人不計其數,就連歐洲都受到了核輻射的影響。
  • 從人類禁區變成生命天堂,車諾比核爆後發生了什麼?
    一度被認為已經滅絕的普氏野馬,在引進到烏克蘭阿斯卡尼亞 諾瓦核汙染區後,種群數量由原來的30多匹,發展到了100多匹,曾經的生命禁區,如今儼然一幅動物天堂的景象。 科學家們還發現,輻射區存在著大量的兩棲動物,相比於正常的青蛙,禁區裡的青蛙明顯更黑,這種皮膚黑化的過程是否是為了抵禦輻射而發生的進化呢?要揭開謎題,還需要不斷研究。
  • 每經24點丨車諾比森林大火逼近輻射物儲存區:僅有2公裡;美國...
    每經編輯:王鑫1丨車諾比森林大火逼近輻射物儲存區:僅有2公裡據央視新聞,13日,烏克蘭緊急情況部門透露該國車諾比核電站禁區的森林大火仍在持續。消息稱,火勢已蔓延至距離儲存高放射性廢料的儲存地點僅有兩公裡的區域。火災4月3日從車諾比禁區的西部開始,並蔓延至附近森林。
  • 又是車諾比,又是在4月,核事故的後遺症仍然沒有根治
    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點又是在車諾比,又是4月,又一次災難牽動了全世界人的心。今年4月4日,車諾比核電站附近的森林突發大火。烏克蘭緊急反應,一方面緊急疏散居住在附近的約5萬居民,另一方面出動400多名消防員和100多臺設備、並且派出直升機共同參與滅火。
  • 史上最慘烈的核事故,車諾比,人類的生命禁區,動植物的天堂
    但是,地下室的水早已被核汙染,成為高放射性廢水,進入地下室,無疑是「送死行為」。  不過,人間似乎從來都不缺英雄,在這樣的危難時刻,總有人挺身而出,即便明知是死亡,也無所畏懼。  在眾多工人群體中,3名工人志願者勇敢地站了出來,挑起了重任。他們克服恐懼,進入地下室並順利地完成了任務。
  • 車諾比禁區再發事故,烏總統現場視察,提議發展旅遊業
    【南方+4月27日訊】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當地時間26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到達日前發生火災的車諾比隔離區視察滅火情況,授予參與滅火消防員國家勳章,並再次提議要在該地發展旅遊業。4月26日是車諾比核電站事故發生34周年紀念日,但該地區目前卻被熊熊大火覆蓋,澤連斯基當天與其他高級官員一起乘坐直升機到達該地,紀念34年前在事故中犧牲的英雄,並視察火災情況。據報導,當天有超過1000名消防員在努力控制火災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