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慘烈的核事故,車諾比,人類的生命禁區,動植物的天堂

2021-01-09 網易

  34年過去了,當這個悲慘的歷史事故再次被提起,這仍是一個沉重的話題……

  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一個巨大的爆炸聲,打破了深夜的寧靜,人們從沉睡中驚醒,卻不知危險和死亡正在靠近。

  

  這是歷史上最慘烈的一次核事故——車諾比核電站爆炸。

  事故發生後,31人死亡,之後,因輻射患癌死亡的人數達9萬餘人,造成的經濟損失將近兩千億美元,這也是歷史上最「昂貴」的核事故。

  2019年,HBO將這場事故拍成了5集迷你劇《車諾比》,這部劇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9.6分,它真實地再現了那個可怕的歷史時刻。

  

  

  「汽輪機大廳著火,堆芯爆炸了!」

  一位值班的工作人員衝進控制室中大喊。

  警報聲不斷,所有人都驚慌起來,控制室的人員一陣手忙腳亂,然而,所有的操作都已經無法改變局面,災難就在那一瞬間發生了。

  

  人們驚恐地看著彼此,總工程師迪亞特洛夫卻不願意接受眼前所發生的一切,他堅持稱「堆芯不可能爆炸。」

  事故發生後,第一批消防員緊急地趕到了第一現場,在沒有任何保護裝置的情況下,直接參與了滅火救災工作。

  而他們不知,被炸開的反應堆內部有著高達3萬倫琴的輻射強度,就連屋頂也高達2萬倫琴,而當時核電站使用的核輻射測量表,最高的限度僅為3.6倫琴而已。

  

  【註:核輻射劑量,用「希沃特」來衡量,10希沃特以上:死亡率99.9%,2萬倫琴,待上幾分鐘,只有死亡。】

  直接暴露在如此高輻射的環境下,消防員們無疑是「飛蛾撲火」。

  當時,參與現場救援的一位消防員,用手抓了地上的一塊石墨碎塊,不久,他的手開始腐爛,流血……

  

  《車諾比》劇照

  救災的當天晚上,2名消亡員因高輻射而死亡,之後三個月內,又有28人相繼喪生。其中,瓦西裡就是這死亡人數中的一員,因高輻射而死在了醫院中。

  

  劇照 瓦西裡

  事故發生30小時之後,一批從阿富汗被調遣回來的部隊參與了滅火工作,人們試圖用直升機從空中投放5000噸碳化硼和沙子來撲滅仍在燃燒著的反應堆。

  

  幸運的是方法奏效了,但是,使用碳化硼和沙子只能緩一時之急,因為這並不是一個科學、安全的辦法。殘骸燃料燃燒產生的熱氣,可熔化沙子、水泥,進而導致廠房底板被穿透,當巖漿與地下室巨大水箱裡的水發生反應,將可能會引發二次大爆炸,為此,必須得將水箱中的水抽乾。

  但是,地下室的水早已被核汙染,成為高放射性廢水,進入地下室,無疑是「送死行為」。

  不過,人間似乎從來都不缺英雄,在這樣的危難時刻,總有人挺身而出,即便明知是死亡,也無所畏懼。

  在眾多工人群體中,3名工人志願者勇敢地站了出來,挑起了重任。他們克服恐懼,進入地下室並順利地完成了任務。

  

  事故發生的第17天,又有上萬名礦工被調集到災難區挖地下通道。工作區雖然給他們配置了防護裝置,但是幾乎沒有人穿上這些沉重累贅的裝置,因為當時的地底溫度高達50℃。

  

  在高溫、高輻射、艱苦的環境,礦工們日夜不停地趕工,甚至直接光著身子幹活,全然不顧輻射危害。

  

  核爆炸發生後,周邊的許多居民並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不少人甚至還覺得那樣的畫面和景象很美,不少人拖家帶口跑出門看。

  「我還記得那耀眼的深紅色光芒,反應爐看起來像在發光一般。那光芒太過耀眼,並不是一般的火災。那景象看起來很美,就算在電影裡也看不到這樣的畫面。」——當事者回憶

  黑色的夜空,閃爍著絢麗多彩的火光,人們駐足在橋上,好奇地打量著那道劃破夜空的璀璨之光,入神地欣賞和感受著那道光帶來的視覺美感。

  

  而爆炸噴發出來的高輻射顆粒、塵埃,漂浮在大氣中,散落在地上,人們的頭髮上、衣服上,甚至隨著呼吸被吸進鼻腔中。

  在璀璨絢麗的火光下,孩子們在嬉戲打鬧,翩翩起舞。

  

  黑夜過後,太陽升起,人們像往常一樣,該上課的上課,該上班的上班。沒有人知道,死神正在一點點地吞噬著這裡的一切。

  核電站爆炸整整過了30個小時後,上級才下達了安全轉移的命令。那一天,成百上千的輛大巴車開往當地,將居民統一撤離出去。而當時,人們被告知只是暫時離家幾天,誰曾想到這一別竟是永遠。

  

  《車諾比》劇照

  核爆炸發生了幾十個小時,群眾才開始疏散轉移,從中可見百姓與上級的「無知」。周邊的一些國家還偵測到異常的輻射值,詢問蘇聯核電站情況,之後,最高領導人才意識到形勢的嚴峻性,問題的嚴重性。

  除了無知,還有謊言。

  為了逃避責任,總工程師迪亞特洛夫故意隱瞞實情。當他走出控制室,看到地板上散落著的石墨殘塊時,他明知核反應堆已經爆炸,事情已經超出了他的可控範圍,然而他並沒有將真相告訴最高領導人,而是選擇了避重就輕,隱瞞真相,以儘量不讓事情鬧大。

  

  

  之後,戈巴契夫曾在會議上檢討說:

  「我們30年來一直聽到你們這些學者、專家和部長說,那裡一切都很可靠,你們指望我們像敬神一般看待你們,而結果卻轟然垮塌了。」

  可以說,無知與謊言,讓這場災難更加雪上加霜。

  

  為了最大限度降低核輻射對人類構成的威脅,那些被核輻射汙染過的屍體,均被密封在了特製的棺材裡,如在《車諾比的禱告》一書中,這樣寫道:

  「只穿著襯衫出去滅火的丈夫瓦西裡遭受到了1600倫琴的巨量輻射,他去世後,屍體也成了放射源,被放在密封的鋅製棺材裡,再蓋上厚厚的水泥磚。」

  其他汙染源區的動物,被獵殺後,同樣被填滿在地下,同時還被澆灌了水泥。

  另外,人們對車諾比核電站進行了「封蓋」處理。在爆炸事故發生半年之後,蘇聯動用了二十幾萬的部隊人員為核反應堆建造了一座高達上萬頓重的「石棺」。

  

  歷史照片

  為了能夠將頂蓋蓋在反應堆上面,蘇聯用了當時最大超重型直升機來執行任務,最後,直升機的駕駛員在順利完成任務之後,因為受核輻射患病而死亡。

  更有甚者,在操作直升機進行作業時直接葬身於火海中,慘烈悲壯地犧牲。

  

  被遺棄的救援設備

  2017年,新「石棺」建成,花費將近20億美元,僅能維持一百年。

  

  車諾比反應堆新「石棺」

  專家表示,車諾比核洩漏事故的後遺症要消除,至少需要八百年的時間,而反應堆核心下方的那些輻射物質,要自然分化則需要長達數百萬年的時間。

  相關數據表示,全球共有20億人口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車諾比核爆炸帶來的負面影響。

  

  車諾比核爆炸所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為二戰時期爆炸於廣島的原子彈的400倍以上。核電站爆炸後,大量的放射性粒子飄散到空中,隨後隨風吹散到周圍的地區。

  受害最為嚴重的地區為白俄羅斯,因為風向原因,約有60%的放射性物質被吹到了當地。另外,烏克蘭等地區也受到了極大的汙染。

  

  受到核輻射汙染的地區,患甲狀腺癌及其其他疾病的人數劇增,一些新生兒剛出生不久就夭折,或者生下來便為畸形兒。

  那些曾經參與救援的礦工們,不少人在40歲前就去世了。

  當時在鐵橋上觀看災難的人,據報無人生還,這座橋被稱為「死亡之橋」。

  除了人,其他的動物也存在相似的情況。比如一位莫斯科記者寫道:

  「我看到一頭小乳豬,它的頭看上去就像一隻青蛙。它眼睛的地方是薄薄的一層皮,沒有瞳孔也沒有角膜。這些動物常常一生下來就死了,但是這隻卻活了下來。」

  因為受核汙染而導致變異的情況還有很多,比如雞冠由本來的紅褐色變成了黑色,汙染區內奶牛產的牛奶也不能再喝……

  

  在核電站爆炸之前,普裡皮亞季(離核電站最近的城市)是一座繁榮的城市,這裡有學校、醫院、教堂、工廠、礦區、酒店、遊泳館……生活設施齊全完善。

  如今,輝煌不再,只剩下斑駁脫落的牆體,腐蝕生鏽的窗戶,以及散落在地上的各種器具用品、兒童玩具……

  

  

  

  

  

  加拿大攝影師大衛·麥克米倫拍攝照片

  普裡皮亞季,曾被視為「標杆城市」,現如今成了一座「鬼城」,幽靈城市。因為神秘、恐怖,這片地區成為了許多探險愛好者、厭世者的冒險之地。

  有人曾在禁區生活了一年,給出了這樣體驗感受:

  「你漫步在空曠的村莊,城市,道路上,會有一神奇的末世感。」「你會感到時間在這裡靜止,你會分不清今天是星期幾,你的方向感也開始遲鈍。」

  在那裡,時間仿佛靜止了。

  空蕩的社區,長滿了植物,它們依舊按著自然的習性開花結果。

  陽光依舊每天打在這片土地上,

  藍天白雲底下,鬱鬱蔥蔥的叢林灌木,野生動物自由地穿梭在叢林中,車諾比禁區,成了野生動物的天堂。

  

  攝影:SERGEY GASHCHAK, CHERNOBYL CEN

  如果不是鮮豔的禁區警示牌立在那裡,誰曾想到那是一片嚴重受到核汙染的生命禁區;誰曾想到,那一樹一木,一草一物都已受到了汙染,而那些汙染,那些傷害將是永久的。

  

  

  人類的苦難,是多樣性的,大多數時候,天災人禍無法預測。

  在災難面前,能戰勝災難的也只有人類。

  由於核輻射過大,機器人直接癱瘓而無法工作,蘇聯人只能硬著頭皮,採用最原始,也是最殘酷的方式來處理,那就是用血肉之軀來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

  「很多年輕飛行員剛從阿富汗回來,那些人都覺得自己在阿富汗打夠了,卻還得坐在反應爐附近的森林裡吸收輻射。那是命令。」

  

  除了命令,還有自願。

  比如那1萬名的礦工,礦工問領導者:政府能給我們什麼照顧?

  然而,領導人也無法做出任何的承諾,礦工不再追問,扭頭回去繼續工作。

  

  那些頂著50多度的高溫,赤膊上陣,一絲不掛專注挖地道的礦工,

  他們心中十分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將會對自我生命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又如那些在屋頂上清理石墨的「勇士們」,他們一鏟又鏟地撿起1500倫琴的石墨,極高輻射讓他們的手臂幾乎已經失去了感知能力。

  超強的輻射只給他們每人不到90秒鐘的時間,超過時間限度,他們可能直接斃命。從屋頂下來後,人們感覺口中都是金屬的味道,有人開始流鼻血……

  那是一場不計成本的救援行動,更是一場勇氣與當擔的救援行動。

  「我們都是發自內心的,完全自願的。」有人曾在回憶中這樣說道。

  國家民族危難面前,有人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那次救援,許多人為之獻出了自己的健康,甚至是生命。

  

  關於車諾比核爆炸造成的確切死亡人數是多少(官方數據為31人,人們估計遠遠超過這個數),人們不得而知,也無需再追究,因為每個人的心中都早已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過去已成為歷史,除了譴責,悲痛和感嘆,只有敬畏。

  時間可以治癒一切,只是,人類為此付出的慘重代價,永遠無法扭轉。

相關焦點

  • 人間煉獄or動物天堂?鬼城車諾比
    據綠色和平組織統計,車諾比核事故共造成了大約9.3萬人的死亡,27萬人致癌。周圍人口的自殺率、創傷後應激反應和抑鬱症的發生率明顯上升。部分地區在未來2萬年內對人類仍不安全。除了人類,這一慘劇奪走了成千上萬動植物的生命。人類已經放棄了車諾比的放射性死亡區,但是生物並不懂這樣的規則。三十多年過去,這裡已經成為野生動物的世界。
  • 從人類禁區變成生命天堂,車諾比核爆後發生了什麼?
    城市和村莊淪為廢墟,人們被迫遷離自己的家園,科學家預測這裡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生命荒漠,至少在未來的24000年內,不適宜人類生存,這裡的輻射強度是廣島、長崎的100倍,無法想像生命能在這種強輻射環境中生存
  • 車諾比核事故比原子彈爆炸更嚴重嗎?看看這些數字
    一提到核電站,很多朋友就想到了車諾比核電站 事故和福島核電站的事故。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兩起核事故是怎麼回事,再簡單認識一下第三代核電站。一、車諾比核事故和福島核事故先說說車諾比核事故吧。1986年4月26日那場恐怖的核事故,被評價為史上最慘烈的核事故。
  • 「人類禁區」車諾比,現在變成什麼樣了?進入後發現被騙了!
    車諾比還是「死城」?科學家進入後發現,我們都「被騙」了!車諾比由於在40多年前所發生的意外,被人們稱為人類禁區,這片區域核輻射的汙染,成為了人類無法踏足的區域,曾經人類繁華的生活區變成了動植物的天堂。
  • 又是車諾比,又是在4月,核事故的後遺症仍然沒有根治
    還有一周的時間,就要到車諾比核事故34周年了。34年前的恐怖事件,讓很多人至今都心有餘悸。又是在車諾比,又是4月,又一次災難牽動了全世界人的心。車諾比核事故車諾比核電站位於今烏克蘭基輔市以北130公裡左右基輔州普裡皮亞季鎮附近,始建於20世紀70年代初。在建成之後,該核電站為蘇聯提供的大量的電力。可是,從建成開始,它就有一個隱患,那就是斷電保護設施。
  • 車諾比核事故34周年之際,超千名烏消防員禁區...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每經編輯:張揚運據央視新聞援引俄新社消息,烏克蘭總統辦公廳26日發布消息稱,車諾比隔離區火災已燒毀超過1.1萬公頃的森林。當天,烏克蘭救援人員繼續在車諾比隔離區兩處火點進行滅火工作。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當天前往視察滅火情況,並向22名參與滅火的人員頒發國家勳章。本月4日,車諾比核電站隔離區內一臨近核電站的林區起火,火勢迅速蔓延。得益於14日的降雨,隔離區明火已撲滅,但林區長期積壓的雜草、枯木和泥潭沼澤還在陰燃。
  • 車諾比核事故34周年之際 超千名烏消防員在禁區撲救火災
    來源:海外網圖源:美聯社【海外網4月27日編譯報導】4月26日是車諾比核事故34周年紀念日。在當天,烏克蘭有超過1000名消防員正在受到輻射汙染的車諾比禁區內努力控制燃燒多日的森林大火。據德國新聞社、德國之聲等媒體26日報導,自從4月初森林大火爆發以來,烏克蘭消防員們就一直在與這場主要在車諾比核電站附近封鎖區域內肆虐的大火搏鬥。烏克蘭國家緊急服務中心在聲明中指出,消防員們26日正集中精力控制兩處火點中正在緩慢燃燒的樹木和灌木。
  • 《車諾比》: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帶你見識核輻射恐怖之處
    在HBO的劇《車諾比》中,向我們真實地展現了1986年烏克蘭車諾比核電站的爆炸的場景,還具體描述了這場災難發生的原因,以及當年為了阻止這場災難而勇敢犧牲的眾人。總所周知,車諾比核事故被稱為世界十大恐怖核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由於當時反應堆溫度過熱以及設計的缺陷,引起了核爆炸,造成了核輻射洩露,導致當時的工作人員和趕來滅火的消防人員出現了嘔吐、休克以及死亡的症狀。而在爆炸發生後,蘇聯官方並沒有認識到情況的嚴重性,知道48小時後才開始緩慢疏散人群,強制人們撤離。
  • 紀錄:《拯救車諾比》,再次爆發大火!核輻射擴散至禁區外,居然又是人禍?
    但火舌卻入侵了充滿核輻射殘留的車諾比禁區,烏克蘭再次面臨著核輻射的威脅。山火或將使核輻射危機再度爆發車諾比核電站,曾經是前蘇聯最大的核電站,位於今天烏克蘭北部。1986年,這裡發生了世界上最嚴重的核事故。
  • 科學家闖入車諾比調查,拍下畫面揭露真相
    圖為被水泥封閉的車諾比核設施 近日,有科學家勇敢闖入車諾比禁區調查,拍攝了大量關於隔離區內部情況的照片,在全世界都關心車諾比情況如何的情況下,科學家勇敢闖入拍攝
  • 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核事故,《車諾比》全集解讀
    核輻射汙染的土地達到了13萬平方公裡,而發生事故的隔離區中,核心地帶甚至數萬年都不再適合人類居住。毫無疑問,這是一場關乎全人類的巨大災難,而《車諾比》就是根據這樣的真實事件改編的劇集。《車諾比》是HBO出品的系列劇集,一共五集,首播於2019年5月6日。
  • 車諾比核事故後遺症明顯,35年過去了,農作物輻射依然超標
    車諾比核事故中救火的消防員們的經歷告訴你,你的小命會沒掉。車諾比核事故發生於1986年,距離今天已經將近35年了,從事故發生後人們的描述中,我們依稀能看到當時的場景有多麼地驚人。數十名消防員死於輻射感染。
  • 車諾比,如今竟然成了「天堂」
    烏克蘭車諾比核電廠四號反應爐爆炸,造成2名核電站工作人員、28名消防人員和事故緊急處理人員死亡。車諾比核電事故是迄今為止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最高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它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嚴重的一場科技浩劫。
  • 車諾比爆發大火!核輻射擴散至禁區外,居然又是人禍?
    4月,烏克蘭傳來噩耗:車諾比核反應禁區,燒起來了...輻射讀數在溫度和煙塵的影響下直線升高...但火舌卻入侵了充滿核輻射殘留的車諾比禁區,烏克蘭再次面臨著核輻射的威脅。禁區內的火災並不少見,但這十年卻越來越頻繁,火災的嚴重程度和強度逐年增加。原因之一,就是原本是城市的地方已經慢慢被植物覆蓋。車諾比禁區內生長的植物,擁有適應性更強的生物結構。在這三十多年中,這些植物因為沒有人類的幹預,野蠻生長,使荒涼的禁區一度成為了動植物天堂。
  • 車諾比舊照:30公裡內都被列為禁區,變異的老鼠有狗那麼大?
    去年,HBO出品的美劇《車諾比》刷屏網絡,才5集就給我們講了車諾比事故,裡面也有不少核輻射導致人和動物變異的驚悚鏡頭,如果你知道這些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不禁會後背一涼。車諾比核事故發生在1986年4月26日,釋放出8噸核輻射物質,相當於廣島原子彈核輻射量的400倍,320萬蘇聯人受到核輻射傷害,6萬多平方公裡的地方受到汙染,歐洲各國也受到影響,英、法、意,連遠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監測站都檢測到了核輻射。車諾比事故發生後,事發地30公裡淪為禁區,不準一切活物進出。
  • 車諾比舊照30公裡內都被列為禁區,變異的老鼠有狗那麼大
    去年,HBO出品的美劇《車諾比》刷屏網絡,才5集就給我們講了車諾比事故,裡面也有不少核輻射導致人和動物變異的驚悚鏡頭,如果你知道這些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不禁會後背一涼。 車諾比核事故發生在1986年4月26日,釋放出8噸核輻射物質,相當於廣島原子彈核輻射量的400倍,320萬蘇聯人受到核輻射傷害,6萬多平方公裡的地方受到汙染,歐洲各國也受到影響,英、法、意,連遠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監測站都檢測到了核輻射。
  • 車諾比恢復有多難?鍶90、銫-137擴散到禁區外農作物中
    科學家們還發現,就算是使用之後的柴火和木灰,仍然也可以檢測出不達標的核物質,一旦這些放射性元素進入到人的身體之中,就將帶來極大的影響,甚至威脅到生命。但是很遺憾的,烏克蘭在2013年的就是,就停止了對90鍶產品的測試,所以這算是一種威脅的東西。同時除了含鍶90的核元素之外,在大麥,小麥和其他農作物之中,還含有銫137的存在,基本上是達到整個農作物的一半。
  • 《車諾比》(全5集)
    「車諾比」核事故,是一件發生在蘇聯統治下烏克蘭境內的核子反應堆事故。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分級評為第7級的特大事故(第二例是2011年發生在日本福島縣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核電站所在地普裡皮亞季城因此被廢棄。
  • 車諾比變異巨鼠的傳說?人類引發這場災難,對自然來說竟是一件好事?
    一支由美國、俄羅斯、烏克蘭三國科學家組成的9人科學考察小組,首次進入車諾比禁區。這畢竟是世界上最嚴重的一次核事故,在傷亡的悲痛之外,他們希望藉此收集科學研究數據。但就在考察期間,他們卻遭遇了一群兇殘巨鼠的恐怖襲擊。
  • 死亡禁區成觀光勝地?車諾比旅客激增,烏克蘭聞到巨大商機
    【南方+11月9日訊】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8日報導,面對車諾比禁區的持續「走紅」,烏克蘭政府已經提出一個新的方案,試圖將這個遭受過「20世紀最嚴重環境災難」的禁地打造成該國的一個重要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