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核事故,《車諾比》全集解讀

2021-02-13 木魚水心

HBO《車諾比》這部劇已經推出一段時間了,但熱度居高不下,而且即使豆瓣觀看人數飆升到13W以上,它的評分依然穩居9.6,可以說擔得起「神劇」的名號。

收到非常多私信讓木魚專門做一期《車諾比》微劇場,今天就好好聊聊吧。

點擊觀看視頻:

「車諾比核災難」指在1986年4月26日,車諾比核電站發生爆炸的事故,這場事故造成了9.6萬人死亡,27萬人身患癌症,整個歐洲受到波及,全球20億人受到影響。

核輻射汙染的土地達到了13萬平方公裡,而發生事故的隔離區中,核心地帶甚至數萬年都不再適合人類居住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關乎全人類的巨大災難,而《車諾比》就是根據這樣的真實事件改編的劇集。

《車諾比》是HBO出品的系列劇集,一共五集,首播於2019年5月6日。

劇集取材自歷史上真實的車諾比事故,以幾位重要的線索人物,從救援指揮、救援隊、科研人員、一般民眾等不同的視角串起了整個車諾比悲劇。

這其中很多都是真實發生過的。比如其中消防員的故事,就來自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S.A.阿列克謝耶維奇 所著的《我不知道該說什麼,關於死亡還是愛情》(也被稱為《車諾比的悲鳴》)

劇集在播出後即得到了強烈的好評,在imdb上,已經有30萬人評分,最終得分為9.5,位居imdb TV劇榜首,甚至高於《地球脈動》、《兄弟連》、《絕命毒師》和《權力的遊戲》。這確實是相當難得的。

評論前面有提到,劇集採用的是多主角平行講述的方式,而這是災難故事片比較常用的劇情類型。

也就是說,先將那些和大事件相關的人員劃分為一個一個有代表性的群體,然後在每個群體中再設定一個主角作為線索人物,這樣,就可以通過主角們所經歷的故事展現出一場大事件的各個側面,從而避免從整體上所過於寬泛地講述,又或者從細節上的只見樹葉不見森林。

說起來,這應該是展現災難最經常的做法了。

當然也有其他的做法,比如最小化處理的諾蘭的《敦刻爾克》,就並不拍攝指揮室等場景,但即使是諾蘭,這樣做仍然會導致觀眾對於事件的整體了解不夠,所以只能在表達某些特殊的主題的時候採用。

最小化處理仍然不是以「呈現一個大型事件」為創作目標的最佳選擇

劇集另外一個拍攝上的亮點就是在氣氛渲染了。

核汙染雖然極其可怕,但它本身是不可見的,所以影片運用了很多氣氛渲染的技巧來表現這種可怕。

首先是劇集的整體顏色偏暗,飽和度也很低,主要色調是以青色為主,這給整部劇集定下了陰冷的基調。而在一些重要地方比如死亡之橋的段落,就運用逆光加上慢鏡頭來展現輻射的可怕和人們的不自知。

此外,影片配樂中有很多高頻的樂器,也有一些類似人聲哼鳴的,聽起來很像是遙遠地方傳來的嚎叫聲,增添了詭異的氣氛。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在屋頂手動清理石墨的段落,屋頂高達13000倫琴的輻射,極其危險,但是觀眾卻看不到,於是劇中採用了類似於儀器的背景聲音。

輻射程度高的時候,背景聲音密集而刺耳,輻射相對較低的時候聲音則稍微平緩,這樣的話,就讓原本不可見的輻射在聽覺中變得可見,工作人員的危險和片段的緊張感也就出來了。

關於車諾比的核災難,列加索夫最後總結的時候借用了藍色和紅色的牌子,說得還是相當清楚的。

不過可能還是有人會有疑問,比如為什麼會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功率就突然激增到這麼高?

這個主要是因為反饋的原因。也就是說,因為RBMK的設計缺陷,在事故發生前夕,反應堆溫度和反應堆功率具有「正溫度效應」,即溫度、功率之間存在「正反饋」

簡單的來說就是「溫度越高導致反應堆功率越高,而反應堆功率越高又導致反應堆溫度越高」,這樣的正反饋導致了功率的迅速提升。

正反饋如果類比,有點像對準能起到擴音作用音箱的話筒,因為話筒接收到的聲音,會被音箱放大,而音箱放大的聲音,又重新傳進話筒,就會很快地發生尖銳的嘯叫。當時RBMK的反應堆的溫度和反應堆功率和這類似,所以反應堆功率迅速提高。

另外,控制棒既然只是尖端有一些石墨,那只要快速插入不就好了?為什麼會有這麼大影響?

其實這與控制棒的插入速度有關,根據有關資料,控制棒的插入一共需要18到20秒,而因為尖端石墨和水冷卻劑接觸之後,反應堆速率增加,而這導致管道變形,從而讓控制棒插入三分之一以後就被卡住而無法發揮作用,實在太遺憾了。

還有一個很多人誤解的地方特別提一下,雖然堆芯爆炸導致了大量放射性物質的洩露,但車諾比的反應堆爆炸並不是核爆炸。


第一次是AZ-5插入所導致的蒸氣爆炸,而第二次而是高溫所導致的水、石墨和其他物質發生的類似於水煤氣的化學爆炸,導致整個廠房樓頂被衝開,從而導致堆芯中的放射性物質大量洩漏。

如果是核爆炸,那麼事情就遠遠不是掀開房頂那麼簡單了。

事實上因為設計和原料等的區別,核反應堆是不會像原子彈那樣爆炸的。不過,正因為RBMK反應堆的設計缺陷,所以後來的核電站大都是不採用石墨作為慢化劑。

中國的所有核電站中沒有採用RBMK反應堆的。


看完劇集以後,心中長長久久不能平靜,我想,這個劇的魅力,不單是來自於拍攝與製作的精良,更多是來自於車諾比這個真實事件所帶來的那種震撼。

看完這樣的一個故事心情是極為複雜的。比如很難不記得那個死亡之橋,也很難忘記消防員瓦西裡在在被輻射後所產生的急性輻射病的症狀。

副總工程師等三人互相推諉責任的樣子令人印象深刻,列加索夫決定公布真相時的坦然也令人難忘。

這樣的一部劇集帶給人的啟示是很多元的。

我想沒有人不會同情那些災難的受害者,那些受到輻射傷害的人,也沒有人會不敬佩那些明明知道自己會受到傷害,但仍然願意為了多數人獻出健康與生命的鬥士。

這樣的一場災難提醒了人類,未能完全掌控的新技術有多麼危險和可怕。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類常常自信地把這些成就完全歸功於人類本身,卻常常忘卻了我們只是這些科學規律的發現者

對於自然和規律,我們必須心存敬畏。

但是,想到一場如此慘痛的事故,和因為事故而死去的那數萬人,想到那些被輻射影響到健康的人群,還有那片到如今為止都無法深入的,在將來很長時間生物也難以正常踏入的土地,這實在是難以讓人拋開感情上的難過,而從理性上去理解這樣的一個災難。

而劇集,則從謊言和真相的角度來分析了這個悲劇發生的原因。

如果……反應堆AZ-5的設計問題被發現後,不被人為地掩滅,如果……現場指揮的迪亞特洛夫和決策者等人能夠尊重堆芯的運行事實,如果……真相能夠更早地在它出現的時刻即被尊重,而不是等到它掩蓋不了了之後再被公布,如果……當人們看到事實的時候,明白這並不是人力或者主觀意願所能扭曲,能夠對真相有根本的敬畏,那麼,這場巨大的災難也許並不會發生

在人類歷史上,對真相的尊重會讓人們謙虛,因為真相是並不會隨著人們的主觀意識所轉移的。承認現實和願望的差距,認清現實,是走向影響並改變現實的第一步。只是,人們常常繞過認清現實這步,而試圖直接跳到結果。但沒有什麼是可以被「僥倖」所繞過的,這樣做,會讓人們繞比原來更遠的路。

大多數正確的決定,都有一個共同的起點,那就是不為人扭曲的事實與真相。巨大的災難發生了,它已經過去了三十多年,但曾經所發生的那些事,那些痛苦的回憶,那些至今無法抹去的影響,卻始終那裡提醒著我們

更多你也許會喜歡的故事:

▼最後他笑了,我們卻哭了,豆瓣9.0的奧斯卡催淚大片:

▼殺死一個人需要一把槍,摧毀一顆心需要一段謠言

 關注眾號「木魚水心」,

讓電影豐富生活!

關注公眾號後——

回復「謊言」,查看「真相與謊言」專題

回復「王家衛」,查看王家衛的電影專輯

回復「周星馳」,查看周式喜劇專輯

回復「阿婆」,查看阿加莎·克裡斯蒂專題

回復「羅琳」,查看J·K·羅琳的「魔法世界」專題

更多精彩繼續……

相關焦點

  • 史上最慘烈的核事故,車諾比,人類的生命禁區,動植物的天堂
    這是歷史上最慘烈的一次核事故——車諾比核電站爆炸。  事故發生後,31人死亡,之後,因輻射患癌死亡的人數達9萬餘人,造成的經濟損失將近兩千億美元,這也是歷史上最「昂貴」的核事故。    陽光依舊每天打在這片土地上,  藍天白雲底下,鬱鬱蔥蔥的叢林灌木,野生動物自由地穿梭在叢林中,車諾比禁區,成了野生動物的天堂。
  • 車諾比核事故比原子彈爆炸更嚴重嗎?看看這些數字
    一提到核電站,很多朋友就想到了車諾比核電站 事故和福島核電站的事故。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兩起核事故是怎麼回事,再簡單認識一下第三代核電站。一、車諾比核事故和福島核事故先說說車諾比核事故吧。1986年4月26日那場恐怖的核事故,被評價為史上最慘烈的核事故。
  • 【5.14】人類悲歌:車諾比核事故背後的陰影
    今天是2018年5月14日這是饅頭說第 256 篇文章到目前為止,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慘重的一次核事故這是蘇聯最高領導人第一次就車諾比事件公開發聲。戈巴契夫在1986年5月14日晚上發表的電視講話而這個發聲的時間,離這場當時全世界唯一的七級核事故(後來2011年的福島核洩露事故也提升為七級)發生,已經過去了整整18天。那是地獄般的18天。
  • 走進核事故30年後的車諾比,依然觸目驚心
    沙發上,凳子上,被遺棄的人偶玩具,手腳斷了,眼睛燒毀,兩個黑漆漆的洞,對著這個世界無聲質問,究竟,發生了什麼。沒有人類的活動,大自然完全接管了這一切。偶爾飄過的風,輕輕嗚咽,仿佛想告訴人們,三十年前,那個煉獄的夜晚。
  • 車諾比核事故,消防員沒有穿防護服,用腳踩燃燒的石墨
    1986年4月26日凌晨,一連串的巨響打破了夜晚的寧靜,車諾比核電廠四號反應爐發生大爆炸,反應堆巨大的上蓋被直接炸飛。反應堆上空,放射性元素髮出特有的藍白色光線,照亮了上方的夜空,人類歷史上的一次核浩劫拉開了序幕。
  • 《車諾比》: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帶你見識核輻射恐怖之處
    在HBO的劇《車諾比》中,向我們真實地展現了1986年烏克蘭車諾比核電站的爆炸的場景,還具體描述了這場災難發生的原因,以及當年為了阻止這場災難而勇敢犧牲的眾人。總所周知,車諾比核事故被稱為世界十大恐怖核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由於當時反應堆溫度過熱以及設計的缺陷,引起了核爆炸,造成了核輻射洩露,導致當時的工作人員和趕來滅火的消防人員出現了嘔吐、休克以及死亡的症狀。而在爆炸發生後,蘇聯官方並沒有認識到情況的嚴重性,知道48小時後才開始緩慢疏散人群,強制人們撤離。
  • HBO神劇《車諾比》背後,真實而慘烈的核輻射真相
    近日,《權力的遊戲》惡評如潮,可謂是虎頭蛇尾,好在HBO神劇《車諾比》力挽狂瀾,僅僅第一季剛播出1集,豆瓣評分已高達9.6,保住了HBO的名聲,而且再一次引發了美劇狂潮。這兩周《車諾比》刷爆了朋友圈,微博,抖音,本以為是人物紀錄片的小編在吃外賣的時候順手點開了第一集,誰知全程高能,牢牢抓住了我的眼球。
  • 又是車諾比,又是在4月,核事故的後遺症仍然沒有根治
    還有一周的時間,就要到車諾比核事故34周年了。34年前的恐怖事件,讓很多人至今都心有餘悸。又是在車諾比,又是4月,又一次災難牽動了全世界人的心。車諾比核事故車諾比核電站位於今烏克蘭基輔市以北130公裡左右基輔州普裡皮亞季鎮附近,始建於20世紀70年代初。在建成之後,該核電站為蘇聯提供的大量的電力。可是,從建成開始,它就有一個隱患,那就是斷電保護設施。
  • 《車諾比》(全5集)
    豆瓣評分TOP100(上)歷屆美國奧斯卡最佳影片全集(上)【福利】點擊底部閱讀原文免費看電影《車諾比·禁區》電影版俄羅斯出品,2020年上線「車諾比」核事故,是一件發生在蘇聯統治下烏克蘭境內的核子反應堆事故。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分級評為第7級的特大事故(第二例是2011年發生在日本福島縣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核電站所在地普裡皮亞季城因此被廢棄。
  • HBO神劇未能觸及的車諾比的歷史真相,全在這本書中
    當車諾比爆炸發生時,他的住所就在受損的核反應堆下遊不足500公裡的地方。在《車諾比:一部悲劇史》一書中,浦洛基利用新近公開的政府檔案,結合大量倖存者的訪談素材,詳盡敘述了車諾比事件的背景、起因、過程、後續,及其對人類與自然、對國際社會所造成的深遠影響。作為該事件的同時代親歷者,他希望用事實的記錄,喚起未來人們如何安全利用核能的思考。
  • 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災難:車諾比事件
    車諾比事件是一場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災難。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六日凌晨一點二十三分四十七秒,車諾比核電站第四號反應堆發生爆炸。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核災難。一分鐘後,車諾比核電廠第二消防站接到火災警報,以為是一場普通的火災,於是派遣第一批消防員出動滅火。
  • 車諾比核事故30周年·鳳凰網特別策劃
    車諾比現在已經清理得相當乾淨了。」他毫不在意地聳聳肩。他說自己幹這份工作已經兩個月了,每周去三次車諾比。約翰正打算結婚,但「結婚是女人最重要的事。對男人來說,最重要的事是生兒子」。最讓約翰惱怒的,是這些規則時常變來變去,幾乎天天都有新花樣。「在他們眼裡,填表格大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約翰咬牙切齒地說,「他們跟這鬼地方一樣,還活在前蘇聯。」
  • 謊言的代價 | 美劇《車諾比》的歷史虛無主義細節
    這部劇其實不應該叫《車諾比》,而應該叫做《怪獸》。在劇裡,最可怕的『怪獸』是蘇聯政府、是蘇聯共產黨,而不是事故本身。」①——網友評論2019年11月6日晚8點,美劇《車諾比》首播後,頓時引發了國內美劇愛好者的瘋狂追捧和輿論場的一片譁然。車諾比核事故,這個俄羅斯和烏克蘭人民心頭永遠的傷痛為何會被美國人拍成電視劇?這背後究竟有何深意?
  • 史上最重核難,歷史很近,記憶很遠:《車諾比:一部悲劇史》
    1、一部全面描寫車諾比核事故的歷史著作1986年的4月25日,烏克蘭的普裡皮亞季是一派歡樂祥和的氣氛,人們正在準備迎接難得的周末。有一位烏克蘭人回憶到:「 那時正是春花爛漫的季節,果木蔥蘢,還有鵝在烏日河上遊來遊去。一路上我們都感慨大自然的恩賜是多麼美好。」
  • 車諾比核事故後遺症明顯,35年過去了,農作物輻射依然超標
    車諾比核事故中救火的消防員們的經歷告訴你,你的小命會沒掉。車諾比核事故發生於1986年,距離今天已經將近35年了,從事故發生後人們的描述中,我們依稀能看到當時的場景有多麼地驚人。數十名消防員死於輻射感染。
  • 《車諾比》人物考,鮑裡斯·謝爾比納
    鮑裡斯·謝爾比納生於1919年的蘇聯加盟共和國烏克蘭,而他人生中的最重要的經歷也正是在1986年代表蘇聯政府領導處理發生在烏克蘭的車諾比核事故,宿命使然。同時,鮑裡斯·謝爾比納從1973年開始擔任蘇聯能源部長,是蘇聯核工業的直接負責人,因此他在整個車諾比事件中同時扮演了一個英雄和罪人的雙重角色。
  • 《車諾比》丨核爆之後,人類清零
    」這段話來自HBO迷你劇《車諾比》的開篇。回望那場發生在1986年前蘇聯的史上最嚴重核電事故,它離我們大多數人都太過遙遠,HBO給了我們一個契口,重撫那段悲劇的歷史。然而作為旁觀者,每一個人都像瞎子摸象,誰都沒說謊,誰也永遠無法得知真正的真相。
  • 車諾比核事故34周年之際 超千名烏消防員在禁區撲救火災
    來源:海外網圖源:美聯社【海外網4月27日編譯報導】4月26日是車諾比核事故34周年紀念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26日在推特上表示,約有超過1.15萬公頃的土地在此次大火中被燒毀,造成了「可怕的」損失。他也看望了救援人員,並對消防員和目前仍在該地區工作的人「表達了深深的敬意」,稱他們正在保護這片土地免受新一輪的災難。
  • 車諾比核事故的真相
    2016年分別是車諾比事故(4月26日)和福島事故(3月11日)30周年和5周年的紀念日。這兩個事件構成了核電工業歷史上僅有的嚴重事故。有人喪生於車諾比事故,但目前還沒有人死於福島事故。儘管之前有一些多數發生在武器設施上的不太嚴重的事故,但核電行業仍然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行業,不論你從什麼角度看。車諾比到底有多嚴重?
  • TheOneDaily丨30多年前,真實的車諾比敢死隊.....
    轉載自:英國那些事兒今年5月,HBO的5集迷你劇《車諾比》第一季一經播出,就獲得一致好評,觀眾們跟隨攝像機穿越回那段恐怖的時光,了解核事故造成的慘劇,同時,劇中一些人不顧個人安危參與搶險救災,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他們犧牲精神讓無數人為之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