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諾比核事故30周年·鳳凰網特別策劃

2020-11-17 手機鳳凰網

孫瑩

鳳凰網資深記者,2016年4月初赴俄羅斯、烏克蘭採訪車諾比核事故30周年,行跡從俄羅斯南部布良斯克地區,到烏克蘭基輔和車諾比。

約翰讓我們下車,站在路邊。蓋革計數器開始嗶嗶響成一片,顯示讀數3.05。「現在你們往前走一步,」我們往路邊的灌木走了一步,蓋革計數器上的讀數猛然跳到了5.7。「再往前一步,」讀數變成8.5。再走一步,變成11。

車諾比,已廢棄30年的房子。

「他們跟這鬼地方一樣,還活在前蘇聯」

今年僅25歲的導遊約翰,是個多話的年輕人,其風格讓人不禁想起近年港臺地區流行的「廢青」。他父親來自俄羅斯,母親來自烏克蘭,他卻在瑞典出生。從16歲開始,他就以搭便車的方式遊遍了歐洲。如今他父母在俄羅斯聖彼得堡,他卻扔掉了自己的俄羅斯護照(「我討厭俄羅斯」),獨自一人在基輔討生活。

「每次人們問我是哪裡人,我總讓他們猜,最多人猜我是美國人,」英語流利的他,說自己看了大量美劇和好萊塢電影——這也許是他總把太多「F詞」掛在嘴邊的原因。

「輻射?他媽的我一點也不在乎。車諾比現在已經清理得相當乾淨了。」他毫不在意地聳聳肩。他說自己幹這份工作已經兩個月了,每周去三次車諾比。約翰正打算結婚,但「結婚是女人最重要的事。對男人來說,最重要的事是生兒子」。

車諾比的入口,這裡輻射量是0.28。

第一個檢查站過後,道路開始變得坑坑窪窪、崎嶇不平。「這裡曾經是一條寬闊、平整、非常好走的路。」約翰說,當年這條路上,曾一車一車地將數萬軍官和平民送入車諾比,進行事故後的清理——無數生命也就這樣消隕。如今,道路的大半已被野草覆蓋。

「4月26日是車諾比事故30周年,到時總統也會來這裡。我估計他們會在4月25日來修路。」約翰哈哈大笑。

如今,在谷歌就能輕易找到承辦「車諾比遊」的基輔旅行社。一日遊的價格大概是100美元,兩日遊則要384美元(包食宿)。旅行社的網頁上稱:一日遊中每個遊客受到的輻射量,大概相當於乘坐一小時的噴氣式飛機;或一次胸透的160分之一;或一次全身CT掃描的3600分之一。

約翰說,以前沒多少外國遊客來車諾比。「世界上大多數人都以為車諾比在俄羅斯,在西伯利亞之類的鬼地方。烏克蘭危機後,突然大家都知道了這個國家。遊客開始增多,人們研究景點時突然發現,原來車諾比在這裡,」他說,幾乎是近一兩年,車諾比的外國遊客猛然增多。每天車諾比都會迎來數十名遊客。

如今車諾比被軍方看管。旅行社與軍方達成協議,開發「車諾比遊」,雙方將利潤分成。在年輕的約翰眼裡,這裡的官兵腐敗、無能而懶惰,他稱他們為「成天喝咖啡的人」,形容其無所事事。

「他們工作15天,然後休息15天,」約翰用諷刺的語氣說,「這真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你15天內啥也不用幹,成天喝咖啡;然後接下來15天繼續啥也不用幹。」

約翰說,這裡的官兵月薪只有五、六千格裡(烏克蘭貨幣,約1500元人民幣)。收入太低,所以他們要想辦法從遊客身上多掙點錢。官兵們設立了種種規矩,兩天的行程中,約翰要填各種各樣的表格。最讓約翰惱怒的,是這些規則時常變來變去,幾乎天天都有新花樣。

「在他們眼裡,填表格大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約翰咬牙切齒地說,「他們跟這鬼地方一樣,還活在前蘇聯。」

窗外的房子看上去沒什麼特別,卻已30年沒有人住,「寂靜嶺」的即視感。

我們住進車諾比的小旅館。窗外的房子看起來並沒有什麼特別,除了野草和樹木長得有點瘋。走近了,你會看到生鏽的屋頂,破舊的門窗,一地的沙礫和碎玻璃。四周有點太安靜了,只有啾啾的鳥鳴。如果大吼一聲,聲音能傳得很遠很遠。

雖然是世界著名的「死城」,這裡的一切看起來並不只有死亡的氣息。春日陽光中,這裡繁花盛開,地上經常能看到螞蟻和蜥蜴。有人甚至看到過野馬——人類撤退的地方,大自然接管了一切。

房前樹木瘋長。

在瘋長的樹木後,掩映著300多幢被廢棄了30年的建築。這裡有隻開放了一天的博物館,還有如今在烏克蘭境內難得一見的列寧雕像——前蘇聯解體後,烏克蘭通過法令,清除境內所有的列寧雕像;但「這裡他媽的顯然沒人在意」(約翰語)。

車諾比的列寧雕像,這在如今的烏克蘭很是罕見。

車諾比被劃分成兩個同心圓:方圓30公裡圈和方圓10公裡圈。在30公裡圈內,還居住著若干「回遷者」,他們都是70歲以上的老人,執意要搬回家鄉。但在10公裡圈內,就只有軍隊駐紮。

「回遷者」瑪莎,車諾比的「超級巨星」

我們在車諾比的第一個「景點」,是拜訪87歲的「回遷者」瑪莎。

「回遷者」都是70歲以上的老人,他們本來是車諾比的居民,如今老了,執意要搬回家鄉居住。政府把他們趕走,他們又偷偷摸摸地回來;再趕走,再回來。如是多次後,政府不再管他們,反正他們「已經離死不遠了」。

在約翰口中,如今87歲的瑪莎是「車諾比的超級巨星」。她是「回遷者」中最著名的一個。「她是個很可愛的老太太,經常會請來客喝伏特加。如果你不喝,她會不高興。如果你問她幾歲了,她會讓你猜。你要猜40歲,她就會很開心。」

開過一條崎嶇小路後,我們的車停在一片稀疏的樹林旁。約翰帶著我們,撥開樹枝,在羊腸小路中走了10分鐘,來到瑪莎的小院外。

「瑪莎!瑪莎!有客人來看你啦!」約翰大聲呼喊。

隨著門「吱呀」一聲打開,一位身高不到一米五的老太太出現在我們面前,熱情地請我們進屋。

瑪莎在門前迎接我們。

雖然身材嬌小,瑪莎看起來精神很好,說話聲音洪亮。她說自己出生在車諾比,事故發生時,她是57歲的牛奶工人。事故發生後一年,她就執意要搬回來住。被趕走,再回來。如是多次後,不再有人趕她。

「您不擔心輻射?」

「當你70、80、90歲時,輻射就顯得不那麼可怕了,」她樂呵呵地說。

她說自己就在離家不遠的一口井裡打水喝。有志願者每個月給她送來食物。她自己也在後院種些蘿蔔、洋蔥、草莓。她屋裡掛著兒子的照片——他多年前已經死去。她說自己還有個女兒,目前住在基輔。

為什麼這些「回遷者」還能住在這裡,一直活到87歲?綠色和平核汙染專家阿里穆夫(Rashid Alimov)解釋說,核輻射對人體的傷害,主要體現在正在發育的器官,因此對青少年的傷害遠甚於對老年人。正是因為如此,當局才不再管這些老人。「如今她87歲了,意味著事故當年她57歲,只要她不再生育——如果生育的話,小孩子會因父母受過核輻射而出現很多問題,核輻射對未來世代更為危險——核輻射對她的影響可能不會致命。如今車諾比地區,18歲以下的青少年以及孕婦是嚴禁進入的。另外,核輻射並不是均勻分布,會有某些『熱點』輻射量特別高,有可能某個距離較遠的點,輻射量反而比較近的點要高很多。只要不接觸那些『熱點』,就還算安全。」

可怕的紅樹林,每走近一步輻射升高一些

「紅樹林」,儘管已不再存在,至今仍然是車諾比最可怕的一個地方。

這裡本來是一片美麗的樹林。「1986年核事故後,人們發現這裡的樹林變得很奇怪,樹木有的變成紅色,有的變成黃色,像彩虹一樣美麗。人們意識到,這裡吸飽了核輻射。一旦失火,輻射粒子將隨煙塵飄出數百公裡,在人們毫無知覺的情況下,進入呼吸道,造成非常可怕的核擴散。唯一保險的辦法,就是把樹木全部砍掉。」

儘管樹木已經被全部砍光,這裡的灌木、野草和土壤仍然具有高輻射性。

約翰讓我們下車,站在路邊。蓋革計數器開始嗶嗶響成一片,顯示的讀數是3.05。「現在你們往前走一步。」我們往路邊的灌木走了一步,蓋革計數器上的讀數猛然跳到了5.7。「再往前一步。」讀數變成8.5。再走一步,變成11。

早已被砍光的紅樹林,這裡的野草仍具有高輻射性。

「這裡是個巨大的輻射熱點。」約翰說,以前這段路都不讓人下車。這天因為下雨,輻射粒子大都黏在地上,輻射讀數不會很高。如果是晴天,灰塵帶著輻射粒子浮在空中,讀數能高達16、17。

「前幾年,這段路上還有標誌,要求車輛以最快速度通過,」約翰說,「這裡是全世界輻射量最高的地方。」 

冷卻塔和石棺,「世界上最適合吵架的地方」

「接下來我要帶你們去的,是世界上最適合吵架的地方。」約翰擠眉弄眼地說。

我們的車漸漸駛近,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巨大的水泥塔。

我們還發現了一堆白骨。約翰說,這大概是一頭麋鹿。

車諾比有四個反應爐,還有一個長達10公裡的巨大冷卻湖。為了冷卻四個反應爐,即使在只有零下五到十度的冬天,冷卻湖的水溫都能在零上24度左右。人們還在建造五號反應爐,冷卻湖已經不夠用,因此與五號反應爐同步建造的,還有一個巨大的冷卻塔。1986年四號反應爐出事時,五號反應爐已經建好了80%。因為事故突然發生,五號反應爐和冷卻塔再也沒有完工。

我們鑽進塔內,才發現這是「空心塔」,裡面布滿了鏽跡斑斑的管道。「這是非常獨特的工程學精品。」約翰說,這個從未投入使用的冷卻塔,代表了前蘇聯最高精尖的工程技術。

如今塔內雜草叢生。遊客中有人大喊了一聲「哦啦」,結果「哦啦、哦啦」的回聲久久不絕。我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約翰說這裡是「世界上最適合吵架的地方」。

冷卻塔內部,喊一聲,回聲久久不絕。

從冷卻塔出來,我們繼續前行,終於看見了四號反應爐。

1986年,前蘇聯用一個石棺將四號反應爐封閉,舊石棺號稱能至少用30年。如今當局在四號反應爐旁花五年時間建造了一個圓拱型的新石棺,據說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就能完成,完成後將沿軌道平移過去,將舊石棺一併蓋住。新石棺號稱能用100年。

出事的四號反應爐。

這座新石棺,資金來源於40個國家,由1400名工人參與建造。「一旦建好,我們會將它沿著軌道平移過去,速度大概是每小時10米,相當於一隻巨大的蝸牛,」新石棺負責人尼可拉斯•科爾(Nicolas Caille)曾在接受《60分鐘》採訪時稱。

正在建造的圓拱型新石棺。

30年前,當4號反應爐發生爆炸,高輻射性的塵埃和碎片曾隨風一直吹到義大利和瑞典。「那很可能會再次發生,如果新石棺不趕緊造好的話,」科爾說,車諾比不像其他歷史遺蹟一樣只屬於過去,它的潛在危險會跟著我們一起到未來。

「車諾比將永遠存在。」他說。

(文、圖:鳳凰網孫瑩)

(鳳凰網版權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

往期回顧:

重返車諾比報導①:凍結在1986的「鬼城」

相關焦點

  • 走進核事故30年後的車諾比,依然觸目驚心
    30年無人打擾,車子緩緩開進的路上,陽光正好,河流安靜,森林鬱鬱蔥蔥,路邊樹上的蘋果紅豔豔,仿佛透著生機,一副歲月靜好的感覺,只是,沒有人。隨著漸漸靠近核電廠,破舊的廠房,住宅區,公園構成一副灰白的畫面,發出無奈的悲鳴。何其真實的行屍走肉場景,唯獨少了些散步的行屍罷了。
  • 車諾比核事故34周年之際 超千名烏消防員在禁區撲救火災
    來源:海外網圖源:美聯社【海外網4月27日編譯報導】4月26日是車諾比核事故34周年紀念日。在當天,烏克蘭有超過1000名消防員正在受到輻射汙染的車諾比禁區內努力控制燃燒多日的森林大火。據德國新聞社、德國之聲等媒體26日報導,自從4月初森林大火爆發以來,烏克蘭消防員們就一直在與這場主要在車諾比核電站附近封鎖區域內肆虐的大火搏鬥。烏克蘭國家緊急服務中心在聲明中指出,消防員們26日正集中精力控制兩處火點中正在緩慢燃燒的樹木和灌木。
  • 車諾比核事故34周年之際,超千名烏消防員禁區...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每經編輯:張揚運據央視新聞援引俄新社消息,烏克蘭總統辦公廳26日發布消息稱,車諾比隔離區火災已燒毀超過1.1萬公頃的森林。當天,烏克蘭救援人員繼續在車諾比隔離區兩處火點進行滅火工作。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當天前往視察滅火情況,並向22名參與滅火的人員頒發國家勳章。本月4日,車諾比核電站隔離區內一臨近核電站的林區起火,火勢迅速蔓延。得益於14日的降雨,隔離區明火已撲滅,但林區長期積壓的雜草、枯木和泥潭沼澤還在陰燃。
  • 車諾比核事故比原子彈爆炸更嚴重嗎?看看這些數字
    一提到核電站,很多朋友就想到了車諾比核電站 事故和福島核電站的事故。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兩起核事故是怎麼回事,再簡單認識一下第三代核電站。一、車諾比核事故和福島核事故先說說車諾比核事故吧。1986年4月26日那場恐怖的核事故,被評價為史上最慘烈的核事故。
  • 又是車諾比,又是在4月,核事故的後遺症仍然沒有根治
    還有一周的時間,就要到車諾比核事故34周年了。34年前的恐怖事件,讓很多人至今都心有餘悸。又是在車諾比,又是4月,又一次災難牽動了全世界人的心。車諾比核事故車諾比核電站位於今烏克蘭基輔市以北130公裡左右基輔州普裡皮亞季鎮附近,始建於20世紀70年代初。在建成之後,該核電站為蘇聯提供的大量的電力。可是,從建成開始,它就有一個隱患,那就是斷電保護設施。
  • 車諾比核事故,消防員沒有穿防護服,用腳踩燃燒的石墨
    1986年4月26日凌晨,一連串的巨響打破了夜晚的寧靜,車諾比核電廠四號反應爐發生大爆炸,反應堆巨大的上蓋被直接炸飛。反應堆上空,放射性元素髮出特有的藍白色光線,照亮了上方的夜空,人類歷史上的一次核浩劫拉開了序幕。
  • 車諾比核災:一場30萬人受難的核事故,蘇聯卻在舉行慶典
    文丨小冷知識倉(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如果要說近代最大的災難事故,很多人第一個就會想到車諾比核電站事故,這是一場發生在蘇聯統治下,烏克蘭境內車諾比核電站的核子反應堆事故,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國際核事件中首次被評為7
  • 車諾比核事故的真相
    2016年分別是車諾比事故(4月26日)和福島事故(3月11日)30周年和5周年的紀念日。這兩個事件構成了核電工業歷史上僅有的嚴重事故。有人喪生於車諾比事故,但目前還沒有人死於福島事故。儘管之前有一些多數發生在武器設施上的不太嚴重的事故,但核電行業仍然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行業,不論你從什麼角度看。車諾比到底有多嚴重?
  • 車諾比核事故後遺症明顯,35年過去了,農作物輻射依然超標
    車諾比核事故中救火的消防員們的經歷告訴你,你的小命會沒掉。車諾比核事故發生於1986年,距離今天已經將近35年了,從事故發生後人們的描述中,我們依稀能看到當時的場景有多麼地驚人。數十名消防員死於輻射感染。
  • 《車諾比》: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帶你見識核輻射恐怖之處
    在HBO的劇《車諾比》中,向我們真實地展現了1986年烏克蘭車諾比核電站的爆炸的場景,還具體描述了這場災難發生的原因,以及當年為了阻止這場災難而勇敢犧牲的眾人。總所周知,車諾比核事故被稱為世界十大恐怖核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由於當時反應堆溫度過熱以及設計的缺陷,引起了核爆炸,造成了核輻射洩露,導致當時的工作人員和趕來滅火的消防人員出現了嘔吐、休克以及死亡的症狀。而在爆炸發生後,蘇聯官方並沒有認識到情況的嚴重性,知道48小時後才開始緩慢疏散人群,強制人們撤離。
  • TheOneDaily丨30多年前,真實的車諾比敢死隊.....
    轉載自:英國那些事兒今年5月,HBO的5集迷你劇《車諾比》第一季一經播出,就獲得一致好評,觀眾們跟隨攝像機穿越回那段恐怖的時光,了解核事故造成的慘劇,同時,劇中一些人不顧個人安危參與搶險救災,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他們犧牲精神讓無數人為之動容。
  • 【5.14】人類悲歌:車諾比核事故背後的陰影
    這是蘇聯最高領導人第一次就車諾比事件公開發聲。戈巴契夫在1986年5月14日晚上發表的電視講話而這個發聲的時間,離這場當時全世界唯一的七級核事故(後來2011年的福島核洩露事故也提升為七級)發生,已經過去了整整18天。那是地獄般的18天。
  • 車諾比一日遊
    當地時間4月26日,烏克蘭斯拉夫蒂奇,車諾比核事故33周年,烏克蘭民眾悼念遇難者。2011年4月18日,烏克蘭普裡皮亞季,車諾比核電站爆炸後被遺棄的摩天輪。當地時間2018年5月30日,德國漢諾瓦,來自烏克蘭車諾比核電站周邊地區的兒童抵達當地機場,從飛機窗口向外看。他們此次受邀在德國的寄宿家庭中停留4周。
  • 謊言的代價——美劇《車諾比》的歷史虛無主義細節
    」——網友評論 2019年11月6日晚8點,美劇《車諾比》正式在騰訊視頻首播,頓時引發了國內美劇愛好者的瘋狂追捧和輿論場的一片譁然。車諾比核事故,這個俄羅斯和烏克蘭人民心頭永遠的傷痛為何會被美國人拍成電視劇?這背後究竟有何深意?
  • 從HBO《車諾比》: 回顧車諾比
    我們回顧一下這場史上首次最高級別核事故,每個人都能做出自己的價值判斷。車諾比 車諾比核電站,地處距離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邊境16公裡,距烏克蘭首都基輔110公裡的普裡皮亞季鎮附近。爆炸引起了30多處著火。1時30分,核電站的值班消防隊從普裡皮亞特和車諾比城趕到事故現場。這些消防員暴露於致命的核輻射中,與火魔搏鬥。2時10分,汽輪機廠房屋頂的火被撲滅。由於汽輪機廠房屋頂的火勢直接威脅到相鄰的3號機組,必須及時將此處火撲滅,否則將引起更大火情。2時30分,反應堆廠房頂部的火基本上被撲滅。
  • 謊言的代價 | 美劇《車諾比》的歷史虛無主義細節
    這部劇其實不應該叫《車諾比》,而應該叫做《怪獸》。在劇裡,最可怕的『怪獸』是蘇聯政府、是蘇聯共產黨,而不是事故本身。」①——網友評論2019年11月6日晚8點,美劇《車諾比》首播後,頓時引發了國內美劇愛好者的瘋狂追捧和輿論場的一片譁然。車諾比核事故,這個俄羅斯和烏克蘭人民心頭永遠的傷痛為何會被美國人拍成電視劇?這背後究竟有何深意?
  • 知否 | 車諾比核事故後 人們為何忙著服用碘片?
    作者 | 小小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在HBO迷你劇《車諾比特別是甲狀腺,尤其需要這種化學物質,沒有碘,甲狀腺就不能產生特定激素。嚴重缺碘的人會甲狀腺腫大。美國甲狀腺協會的研究顯示,幼年時缺乏碘的兒童甚至會發展為智力障礙。在美國和世界其他地區,食鹽中添加碘就是為了預防這些問題。但是碘和所有的基本元素一樣,也有不同的「同位素」。碘的每個同位素都有相同數量的質子(53個),但是中子的數量不同。
  • 史上最慘烈的核事故,車諾比,人類的生命禁區,動植物的天堂
    這是歷史上最慘烈的一次核事故——車諾比核電站爆炸。  事故發生後,31人死亡,之後,因輻射患癌死亡的人數達9萬餘人,造成的經濟損失將近兩千億美元,這也是歷史上最「昂貴」的核事故。  劇照 瓦西裡  事故發生30小時之後,一批從阿富汗被調遣回來的部隊參與了滅火工作,人們試圖用直升機從空中投放5000噸碳化硼和沙子來撲滅仍在燃燒著的反應堆。
  • HBO迷你劇《車諾比》:因為「真實」,所以恐懼
    車諾比核事故被稱作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臨近該核電站的普裡皮亞季城因此被廢棄。自那場災難發生之後的三十多年間,許多人都在反思這場事故為何會發生,以及如何避免此類事故再度出現。無疑,該起事故是最適合用紀錄片形式來表現的,比如反映救災過程的《搶救車諾比》(2006),紀念事故死難者的《車諾比之春》(2018),呈現地區現狀的《車諾比:死區生靈》(2008)、《車諾比:30年後》(2016),以及全程紀錄混凝土石棺再建過程的《車諾比的巨型墳塋》(2016)等。可以這麼說,逢五、逢十的周年便是車諾比題材紀錄片大量上市的年份。
  • 車諾比舊照:30公裡內都被列為禁區,變異的老鼠有狗那麼大?
    去年,HBO出品的美劇《車諾比》刷屏網絡,才5集就給我們講了車諾比事故,裡面也有不少核輻射導致人和動物變異的驚悚鏡頭,如果你知道這些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不禁會後背一涼。車諾比核事故發生在1986年4月26日,釋放出8噸核輻射物質,相當於廣島原子彈核輻射量的400倍,320萬蘇聯人受到核輻射傷害,6萬多平方公裡的地方受到汙染,歐洲各國也受到影響,英、法、意,連遠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監測站都檢測到了核輻射。車諾比事故發生後,事發地30公裡淪為禁區,不準一切活物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