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多像?2016奧斯卡:電影中的真實人物

2021-02-11 桃桃淘電影

與每年的奧斯卡一樣,今年奧斯卡,又有很多明星出演的都是真實人物,你覺得他們是否很像呢?

1.《大空頭》中克裡斯蒂安·貝爾飾演的對衝基金經理麥可·巴裡博士


貝爾獲得了此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這是他的第三個奧斯卡提名),他也是《大空頭》的演員中唯一獲得奧斯卡提名的。故事從少數幾位預見了金融危機的金融從業者的視角,講述了美國房地產泡沫破裂前幾個月裡的故事。貝爾扮演的對衝基金經理麥可·巴裡是第一個預言房地產泡沫破裂的人。

 

2.《大空頭》中史蒂夫·卡瑞爾飾演的資金經理史蒂夫·艾斯曼


《大空頭》中卡瑞爾扮演馬克·鮑姆(以真實人物史蒂夫·艾斯曼為原型)。鮑姆是個暴脾氣的資金經理。當他聽說麥可·巴裡奇怪的投資決定時開始調查房地產市場的情況,調查的結果讓他深感不安。

 

3.《大空頭》中瑞恩·高斯林飾演的前德意志銀行操盤手格雷格·李普曼


《大空頭》中高斯林扮演傑拉德·汶萊特(以真實人物格雷格·李普曼為原型)。他是個傲慢、語速很快的德意志銀行操盤手。是他讓馬克·鮑姆注意到了巴裡博士的重大發現。之後他與鮑姆一起做空房地產市場。

 

4.《間諜之橋》裡湯姆·漢克斯飾演的律師詹姆斯·B·多諾萬


五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兩度獲獎的湯姆·漢克斯,此次在史蒂芬·史匹柏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冷戰題材電影《間諜之橋》中飾演詹姆斯·B·多諾萬。這位美國律師代表美國參與了1962年蘇聯間諜魯道夫·阿貝爾與美國飛行員弗朗西斯·加裡·鮑爾斯的交換談判。

 

5.《間諜之橋》裡馬克·裡朗斯扮演的蘇聯情報人員魯道夫·阿貝爾


馬克·裡朗斯因《間諜之橋》首獲奧斯卡提名(最佳男配角)。他飾演的魯道夫·阿貝爾是一名被美方抓獲的蘇聯間諜。1962年,在柏林的格裡尼克橋上,美方用他和蘇聯交換了美國飛行員弗朗西斯·加裡·鮑爾斯。

 

6.《荒野獵人》中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飾演的皮草獵人休·格拉斯


很多頒獎季專家都看好小李憑《荒野獵人》中的表演拿下他的第一座奧斯卡。這部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圖導演的作品為小李收穫了個人第六座奧斯卡提名(第四個最佳男主角提名)。為了真實可信地扮演這個19世紀的美國荒野獵人休·格拉斯,迪卡普裡奧為了藝術犧牲,在冰冷的環境下工作,生吃野牛肝臟,甚至睡在動物屍體裡。

 

7.《聚焦》中馬克·魯弗洛扮演的波士頓環球報記者麥克·雷澤恩德斯


馬克·魯弗洛因扮演麥克·雷澤恩德斯收穫了自己第三個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雷澤恩德斯是波士頓環球報「聚焦」小組的記者,該小組在2002年調查並揭露了波士頓天主教牧師猥褻兒童醜聞。雷澤恩德斯發表於2002年1月6日的文章,是這個贏得普立茲獎的系列報導的開篇。

 

8.《聚焦》中麥可·基頓扮演的波士頓環球報編輯懷特·「羅比」·羅賓森


在去年奧斯卡最佳影片《鳥人》中有著優異表現而獲得最佳男主角提名的基頓,今年在託馬斯·麥卡錫的這部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聚焦》中再度回歸。基頓扮演的波士頓環球報編輯懷特·「羅比」·羅賓森是「聚焦」小組的領導者。

 

9.《聚焦》中瑞秋·麥克亞當斯飾演的波士頓環球報記者薩夏·菲弗


因飾演波士頓環球報的記者薩夏·菲弗,麥克亞當斯首次收穫了奧斯卡提名(最佳女配角)。電影裡的薩夏·菲弗擔心她們揭露的天主教醜聞會令她虔誠信仰天主教的祖母難過。

 

10.《聚焦》中列維·施瑞博爾扮演的時任波士頓環球報主編馬蒂·巴倫


列維·施瑞博爾扮演的時任波士頓環球報主編馬蒂·巴倫是做出決定,要調查這個故事的人。這是他剛上任主編不久,而調查的對象是在波士頓最受尊敬、最具影響力的機構。

 

11.《聚焦》中約翰·斯拉特裡扮演的波士頓環球報編輯小本·布萊德利


《聚焦》裡來自波士頓的約翰·斯拉特裡扮演了波士頓環球報的小本·布萊德利。他監管了「聚焦」小組對天主教性醜聞的報導。

 

12.《聚焦》中布萊恩·達西·詹姆斯飾演的波士頓環球報記者馬特·卡羅爾


布萊恩·達西·詹姆斯扮演的波士頓環球報記者馬特·卡羅爾是「聚焦」小組中的數據專家。

 

13.《聚焦》中史丹利·圖齊扮演的律師米契爾·賈拉貝迪恩


圖齊在《聚焦》中飾演的律師米契爾·賈拉貝迪恩令人印象深刻,他奮力為性侵受害者維護權益。這名律師鼓勵「聚焦」小組揭發醜聞,並在深思熟慮後向「聚焦」小組提供了重要信息。

 

14.《特朗勃》中布萊恩·科蘭斯特飾演的編劇達爾頓·特朗勃


克蘭斯特在導演傑伊·羅奇的傳記片《特朗勃》中的表演為他贏得了第一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影片記錄了好萊塢黃金年代的編劇達爾頓·特朗勃(作品包括《羅馬假日》、《斯巴達克斯》等)在1947年因拒絕和非美活動委員會合作而被列入黑名單的故事。

 

15.《史蒂夫·賈伯斯》中麥可·法斯賓德扮演的史蒂夫·賈伯斯


雖然麥可·法斯賓德在相貌上與賈伯斯相差甚遠,但他對蘋果公司創始人賈伯斯的精彩詮釋為其贏得了第二次奧斯卡提名(第一個最佳男主角提名)。來自導演丹尼·博伊爾和編劇艾倫·索金的這部影片選取了14年間蘋果的三次新品發布會前的故事。

 

16.《史蒂夫·賈伯斯》中凱特·溫斯萊特扮演的蘋果市場總監喬安娜·霍夫曼


扮演蘋果市場總監霍夫曼為溫斯萊特獲得了她第七個奧斯卡提名。霍夫曼和賈伯斯在蘋果電腦早期有著密切合作,兩人有著獨特卻異常和諧的關係。

 

17.《奮鬥的喬伊》中詹妮弗·勞倫斯扮演發明家喬伊·曼加諾


奧斯卡得主詹妮弗·勞倫斯因扮演發明了神奇拖把的喬伊·曼加諾收穫了第四次奧斯卡提名。這部電影以曼加諾的故事為藍本進行了改編。這也是勞倫斯和導演大衛·O·拉塞爾的第三次合作,他們合作的每一部電影都為勞倫斯贏得了奧斯卡提名。

 

18.《丹麥女孩》中埃迪·雷德梅恩扮演的丹麥畫家莉莉·艾爾伯


雷德梅恩連續第二年收穫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去年他憑《萬物理論》裡扮演史蒂芬·霍金而收穫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此次他在湯姆·霍伯的電影《但沒女孩》中扮演的莉莉·艾爾伯是20世紀初的丹麥畫家,也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接受變性手術的人。

 

19.《丹麥女孩》中艾麗西亞·維坎德扮演的戈爾達.魏格納


扮演丹麥畫家戈爾達.魏格納為維坎德獲得了首次奧斯卡提名。魏格納為丈夫艾爾伯畫了著名的畫像,《丹麥女孩》講述了魏格納陪伴丈夫完成變性的旅程。

 

相關焦點

  • 電影《末代皇帝》:拿下奧斯卡的它,到底有多不可思議?
    拍攝和歷史相關的電影作品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但是像《末代皇帝》這樣子的經典佳作可以說是少之又少,這一部電影拿下了9項大獎更是獲得了奧斯卡的獎項,這其中到底有多少不可思議的地方呢?電影拍攝的成功之處都來源於細節的處理,在拍攝電影的時候是1986年,技術上沒有那麼先進,能夠製作出如此宏偉的作品實在是讓人難以想像。為了還原真實的歷史場景,劇組還召集了1.9萬的臨時演員,對於拍電影,他們是認真的,這一部電影對於熱愛拍攝的我們來說,更是有著不少的啟發。
  • 《1917》:提前鎖定奧斯卡最佳影片 「一鏡到底」有多厲害
    今年是奧斯卡的大年,以今年最佳影片提名的質量來看,應該是近5年來難得的百花齊放了。既有充滿史詩氣度的《愛爾蘭人》,也有超英電影《小丑》,更有聚焦愛情的《婚姻故事》,同時,還有名著改編的《小婦人》,基於真實故事的《極速車王》,回溯加虛構歷史的《好萊塢往事》,批判階級對立的《寄生蟲》。
  • 2016年奧斯卡最佳男女主角,或將從這20部電影中誕生!
    ~前不久,小怪在英國媒體看到他們選出來的40部2015-2016年上映或將上映的電影;據說,全都是奔著2016年奧斯卡小金人去的!這是一部讓直男小怪看了都會落淚的女同電影,凱特·布蘭切特和魯妮·瑪拉飾演一對上世紀50年代的拉拉,兩人還在片中有大膽的情慾床戲。作為一部愛情電影,這部片子在視聽語言上是無可挑剔的。
  • 《寄生蟲》奪得奧斯卡最佳電影爆冷門,這部電影到底有什麼魔力?
    從這幾部電影可以看出,奧斯卡每年選出來的最佳電影一般來說會是一部英語片,然而2020年的奧斯卡,卻突然選了一部韓國導演的奉俊昊的《寄生蟲》。是韓國電影突然達到了一個水平嗎?還是說奧斯卡的選拔規則開始出現變化了?《寄生蟲》的爆冷門,實在是很難猜到。早在去年就有消息稱,奧斯卡的評委已經進行了很多更替,吸納了很多新鮮的血液,在選評電影方面自然會有所改進。
  • 電影推薦|奧斯卡提名小眾電影,你看過幾部?4(2016-2020)
    >甚至比獲獎作品優秀現如今國內外優秀的動畫電影公司也越來越多像知名的美國動畫公司迪士尼、皮克斯、夢工廠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還有出品了眾多宮崎駿電影的012016年《記憶中的瑪妮》導演:米林宏昌豆瓣評分:7.8主演:高月彩良
  • 主持人到入圍電影名單,2016年的奧斯卡頒獎劇透都在這裡了!
    今年奧斯卡紀錄片的最終提名將在這些紀錄片中產生,而奧斯卡最終提名名單將在明年美國時間1月14日正式公布,今天,小編將從主持人扒到入圍電影名單,聽說2016年的奧斯卡頒獎劇透都在這裡了……在介紹電影之前,我們先來介紹一下這個黑人:
  • 2016奧斯卡
    我覺得星光黯淡,少了話題人物和有膽、有個性的明星是硬傷,好萊塢與Academy其實是一個勢利又保守的圈子,對於新事物有期待,但只存在於可以為奧斯卡頒獎典禮帶來「眼球」效應的層面——內心其實是不接受的,「倚老賣老」的現象也很明顯。
  • 《1917》奧斯卡黑馬領跑者,這部被低估的片子到底有多牛?!
    先看看它的戰績: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最佳混音。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最佳英國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特殊視覺效果、最佳音效。
  • 這些電影知道的人不多,但會是明年奧斯卡的熱門選手
    北美暑期檔還沒結束,但2016年衝奧影片基本已經來勢洶洶。最近,英國《衛報》評出了40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映的熱門電影,這些片不管從「血統」、「氣場」、還是「直覺」來判斷,都將在2016年的奧斯卡上佔據一席之地。雖然現在說奧斯卡還為時尚早。但好電影就該早點mark起來。
  • 比2016奧斯卡獲獎電影更精彩!值得收藏的原著書單來了
    奧斯卡電影獲獎名單昨天揭曉,花落各家。小李子多年夙願得以實現,成為當天最大的焦點……
  • 多項奧斯卡獲獎片:美國電影《赴湯蹈火(2016)》高清中字
    多項奧斯卡獲獎片:美國電影《赴湯蹈火(2016)》高清中字導演: 大衛·馬肯茲編劇: 泰勒·謝裡丹主演: 克裡斯·派恩 / 本·福斯特 / 傑夫·布裡吉斯 / 凱蒂·米克松 / 凱文·蘭金 / 更多...
  • 漫威電影宇宙中的十大奧斯卡影帝影后
    表面上看漫威電影宇宙和奧斯卡似乎不一定有關聯,但實際上漫威在挑選演員的陣容上卻多以實力派為主,其中不乏很多奧斯卡獎得主,或許觀眾並不是每一位都知道,下面就來看看在漫威電影宇宙中有哪些奧斯卡影帝和影后。10、傑夫·布裡吉斯 《鋼鐵俠》鐵霸王傑夫·布裡吉斯是第一位加盟到漫威電影宇宙的奧斯卡影帝,他在《鋼鐵俠》中飾演鐵霸王,與小羅伯特-唐尼有不少的對手戲。他在2010年憑藉《瘋狂的心》擊敗「鷹眼」傑瑞米-雷納和摩根-弗裡曼,奪得奧斯卡影帝的頭銜,還先後4次被提名奧斯卡最佳男配角。
  • 2016年已過半,奧斯卡種子選手都有誰?
    據悉,影片中有許多驚險場面,湯姆·斯特恩則是伊斯特伍德的御用攝影師,影片入圍最佳攝影有望。同時將糅合斯諾登的俄羅斯律師安納託利·庫齊利納所虛構的小說《章魚時代》中的情節。影片已定檔9月份,是歐美電影頒獎季的開端,選擇為敏感人物做傳的《斯諾登》自然希望在各大獎項上有所斬獲,特別是同樣以斯諾登為主人公的紀錄片《第四公民》曾在第87屆奧斯卡上獲得最佳紀錄長片獎。這部影片不管是故事本身還是主創人選,都極具關注度,是頒獎季的熱門選手。
  • 《寄生蟲》成奧斯卡最大贏家,導演奉俊昊到底有多牛?
    #韓國電影在今年奧斯卡上創造了歷史。這部電影的導演奉俊昊到底是何方神聖?時隔三年後,奉俊昊用一部驚悚懸疑片《殺人回憶》驚豔四座,這部電影由真實故事改編,也開啟了奉俊昊和男主演宋康昊的緣分。《殺人回憶》包攬了2003年韓國電影青龍獎和韓國電影大鐘獎的大部分獎項,讓奉俊昊聲名鵲起。
  • 從奧斯卡最佳視效獎看"何為電影的真實感?"
    對於電影創作來講,它涉及技術的、藝術的、美學的、心理的、經濟的等諸多不同領域不同層面的東西;但無論創作的素材或者依據源自何方,它們的共同去處永遠都只有一個,就是讓觀眾在觀看電影的時候產生真實感。真實感是觀眾能夠欣賞一部電影的前提,也是主流商業電影能夠盈利的前提。這種真實感不一定非得是接近客觀存在的真實事物,也不一定非要符合真實的物理原理。
  • 我來告訴你,電影《諜影重重5》到底有多牛B!
    今天,就讓小幕幕帶你們一起來看看《諜影重重》系列到底有多牛B!  但就《諜影重重Ⅲ》來說,是07年大片中媒體評估最高的真人電影,38家媒體所給出的綜合評估分高達85(滿分100)。 老牌電影雜誌《帝國》評分100「暑期檔中最好的大片,自04年《諜影重重Ⅱ》以來最完滿的驚悚片。」
  • 奧斯卡的最大悖論:怎樣用出神入化的演技毀掉一部電影?
    《這個殺手不太冷》(1994)通過《黑天鵝》《愛與黑暗的故事》這樣的電影,波特曼扮演了越來越多內心複雜的角色。按照奧斯卡的標準,她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少吃苦頭。於是這部電影的主要看點也就是這兩位明星是否演得像昔日的兩位明星。圍繞影片的影評也多是在喋喋不休地議論到底是形似還是神似?還是完全不似?
  • 經典作品《辛德勒的名單》到底有多經典?
    經典作品《辛德勒的名單》到底有多經典?《辛德勒的名單》影片再現了德國企業家奧斯卡·辛德勒與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傾家蕩產保護了1200餘名猶太人免遭法西斯殺害的真實歷史事件。劇中的演員你認識幾個呢?
  • 斬獲奧斯卡的《1917》讓電影更像遊戲了嗎?
    《1917》在今年奧斯卡大獎上斬獲了最佳音響效果、最佳視覺效果及最佳攝影三座技術性獎盃。人們津津樂道其「偽一鏡到底」拍攝技術和隱藏的剪輯手法。《1917》的導演薩姆·門德斯曾說,這部電影是他迄今為止完成的「技術上最困難的事情」。他說,「從一開始我就想以實時方式拍這部電影,讓觀眾一同踏上旅程,與角色同步呼吸,『一鏡到底』是講述這個故事的最好方法。」
  • 文字的魅力是被電影放大了,還是糟蹋了?| 這屆奧斯卡
    今年這屆奧斯卡提名影片中就有19部都是改編作品,《月光男孩》當然是其中之一,還有《藩籬》《降臨》《雄獅》等。如果你恰好喜歡它們,或許你也會有興趣去讀讀它們在被改編之前的原著裡究竟寫了什麼。因為只有讀過,才好評價,文字的魅力究竟是被電影語言放大了,還是糟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