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楚媽,喜歡和大家分享和交流育兒想法,歡迎您關注我,一起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昨天還說起自家二寶要元旦禮物,結果她給自己挑了一個搖頭娃娃,並且會發出音樂的那種,買回來後就玩了一晚上,睡覺才停下。今天上午鄰居帶著孩子來曬太陽,倆孩子就一起玩這個娃娃,玩了一會就不會響了,只能扔在玩具堆裡。結果不看不知道,一看才知道玩具堆七八個娃娃。
鄰居就感嘆說:「現在的孩子真的好命,玩具這麼多,我們小時候自己縫個布娃娃都能玩幾年,還晚上抱著睡的那種。」
我說:「關鍵是現在的玩具質量差啊,玩不了多久就破了,簡直是最大的消耗品啊」。
想起在美國的大學同學,上次在網上聊天也說起過孩子玩具的事,她說美國家庭給孩子玩的玩具才叫另類,完全就想像不到,但又感覺合理。
作為家長都明白學齡前的小孩玩玩具其實也是在認識這個世界,培養自己能力的一個過程。那麼美國的家庭都會給自己的學齡前孩子玩什麼玩具呢?
家用電器,比如說電視機。中國絕大多數的父母對小孩看電視,盯著電視很頭痛。基本上能讓孩子離電視有多遠就多遠。但美國很多父母就會估計孩子接觸電視,最主要的是讓孩子按電視開關,拿電視遙控器玩。這個好處就是可以鍛鍊孩子的手指靈活,也能讓孩子的手指力量得到加強,而手指的運動同時也能促進孩子的有男發育。
廢舊的手機。在中國,手機已經成為孩子和父母之前產生矛盾衝突的焦點。能讓孩子不玩手機是全社會的一個大問題,但是在美國父母一般會把換代下來的舊手機給小孩子玩,不過實話說,美國的有些地區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率還沒有我們國內的很多城市高。因此都是一些舊的非智慧型手機,換下來給小孩子當玩具玩。手機可以發出聲音,又能讓孩子按鍵盤,亂扔也沒關係不太會破,因此反而成了孩子的高級玩具,還能讓孩子學習如何撥打電話,這其實也是一種技能的培訓,比如教會孩子如何撥打「911」。
舊的數位相機。這兩年國內的卡片式數位相機的價格也很便宜了,不像幾年前,攝影風潮時,出遊都會在脖子上掛個數位相機。在美國,很多父母會把舊的數位相機拿給小孩子說,教會小孩子如何拍照片,教會孩子怎麼看鏡頭。這其實是一個寓教於樂的過程,孩子玩的開心,同時也增加了對探索這個世界的興趣。
筆記本電腦。現在誰家裡沒有兩部舊的電腦呢,特別是筆記本電腦,更新換代很快,舊的賣掉也不值錢,不賣掉佔地方。在美國,父母會把舊電腦拿給小孩子玩,教會孩子簡單的一些網上操作,並且這種玩法不是功利心特別強的,是天馬行空般的玩。孩子可以通過舊電腦看動畫,製作小的圖片,玩小遊戲等等。所以美國的孩子電腦的使用能力在世界上也是最好的,這和他們父母的理念很有關係。
電子琴。這幾乎是每個美國家庭都必備的樂器。很多的美國電影中其實我們也可以看到。那種很普通的塑料電子琴,不求上檔次的那種,就是閒著瞎彈幾下的。在中國,彈電子琴那是正兒八經的那種,還要給孩子上培訓班學的,雖然陶冶情操,但是也是很嚴謹的。然而在美國父母那裡,就一個玩具,拿給孩子玩,可以學習簡單的音節,也可以鍛鍊手和身體的協調性,同時也能對音樂產生興趣。
其實從玩玩具這裡還是能看出中國的父母和美國父母的區別的,我們的父母更謹慎,更功利。而美國的父母養孩子更開放,可以任求孩子的天性和自我愛好去發展。他們更注重過程而不是結果。因此,家裡的一些小的電器,小的物件都可以成為孩子的玩具,而不是刻意的為孩子買玩具。在他們眼裡,三四歲的學齡前兒童,什麼都有可能,什麼都可以有發展的趨向,因此就任由孩子自由選擇,而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的綜合能力有提高,而不是簡單的學習。
所以說是不是很意外這些小家用電器都能成為孩子的玩具,中國的父母是不是應該學學呢?
#育兒知識分享#
文/楚媽(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