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ki Zhang
近日,Netflix宣布新電影項目:《水滸傳》(The Water Margin)。該片將由《王者天下》導演佐藤信介執導,MattSand(《深海浩劫》)編劇。
網飛將該作品描述為「中國文學名著的未來主義版動作冒險傳奇大片,充滿榮耀、浪漫和陰謀,探討忠誠、領導力和我們冒個人代價去面對社會問題的責任」。
從網飛對電影的定位來看,《水滸傳》仍會被拍成灌上好萊塢程式的「中國題材」電影。如此前迪士尼改編拍攝的《花木蘭》。雖然《花木蘭》在國內"水土不服",口碑票房雙撲街。但據雅虎財經報導,美國數據研究公司 7Park Data 的報告稱:僅上線9天的《花木蘭》吸引29%的美國Disney+用戶付費觀看。Disney+在美國共有3000萬用戶,換算下來900萬用戶購買《花木蘭》,為迪士尼帶來了2.61億美元收入。
不得不說,好萊塢程式對於改變中國古典作品來說,是一種"精緻的偷懶"。一方面,將人物"去複雜性",加之商業敘事,可以為電影帶來更多的受眾;另一方面,滿足了全球範圍內眾多觀眾對"古典東方"的刻奇心理,自帶宣傳的"噱頭"。
今年,在傳統「三座大山」Hulu、HBO、FOX的擠壓下,三家流媒體新貴Disney+、Apple TV+、Amazon Prime窮追不捨下,Netflix繼續開拓亞洲市場,自2020年開年已經貢獻了不少內容:既有搶到流媒體獨播版權的《愛的迫降》(韓)、《梨泰院Class》(韓)、《The king :永遠的君主》(韓)、《誰是被害者》(中);
同時也有Netflix主導創作的《我的智能情人》(韓)、《她之覺醒》(印)、《關注者》(日)、《王國2》(韓)、《人間課堂》(韓);電影方面,有口碑不錯的青春勵志片《歐耶芭蕾》(印);驚悚恐怖題材的《猛鬼故事》(印)。此次推出新電影項目:《水滸傳》(The Water Margin),亦是向亞洲布局的一步,但若選擇步迪士尼拍攝《花木蘭》的後塵,進行一種簡單粗暴的「文化輸出」,不能不說要冒著「口碑反噬」的風險。好萊塢程式改變中國古典作品,不是不可以,創新點能否服眾,仍然需要進行商業性和藝術性的權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