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福音回潮?

2021-03-01 健康教會九標誌

他說他原本希望我講士師記。

那天我是特邀講員,而這間教會散漫,你感覺自己像是盯著商店裡的人體模型。我剛講完約翰福音第三章關於重生的福音,這個人就靠近我,說他原本想聽我講士師記,因為「那才是我們需要的。」

我說我真希望早知道這點。士師記這卷書是我最愛的書卷之一,我很高興能從「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的時代記載來傳講基督的福音。士師記描述了人類悖逆的程度,以及對只能在耶穌裡實現的國度的渴望。

我就說:「我跟你說:任何時候,只要你想,我就回來講士師記。」他很高興,好像是那天早上頭一回這麼高興。「太棒了,」他說:「我們需要這個。我跟你說……民主黨在做什麼。他們在攔阻布希總統的法官……這太不對了。」

過了好一會我才反應過來他的意思。他關心的是司法妨礙,而不是聖經正典士師記。他想要的是和世界問題有關的講道,他認為在聯邦法官任職一事上,議會的攔阻比重生更為緊要。

一方面,我想這是正常的。畢竟人們多是根據周圍人們的話題來劃分何為重要的事。那天早上福克斯新聞也沒有人討論如何對待拒不悔改的人性。他們談論的是法官提名。對他來說這才「真實」,他也想得到從神來的話語。

這個人的經歷幾乎就是「社會福音」的先驅們想要達到的:一個朝著比教會教義和宗教經驗更「真實」的東西邁進的基督教。20世紀早期的社會福音運動抓住了人類的這一衝動,也據此設定了神學和使命。似乎陳舊的社會福音某種程度上捲土重來了。

社會福音運動的先驅是浸信會人士沃爾特·饒申布希(Walter Rauschenbusch),他驚訝於從紐約的地獄廚房到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的工人階層社區的貧窮困境。饒申布希連同其他社會福音支持者意圖使基督教和社會危機相關聯,範圍包括酒品販賣、居住環境、勞務談判、全球和平。但是社會福音支持者不僅是把歷史的純正基督教「應用」在這些問題上。對社會福音先驅們來說,傳統的基督教在解決這些問題上的無能為力顯明當時所表述的基督教出錯了。

社會福音派認為基督教的問題在於太個人化了,因其焦點是個人的重生以及免於審判的救贖福音。社會福音旨在使基督徒遠離「將來天上的美物」(也就是永生)而面對眼前的和平與公正。他們大都從社會公正的角度談論重生,而非與神以及與鄰舍和好。他們將神的國度描述為歷史的演變進程,而非歷史災難性的入侵,並以從死裡復活告終。

同時,社會福音意圖弱化教會之核心在於其地方性(甚至弱化教會的普世性)。「教會是一個社會機構,如同家庭、社會工業組織以及國家。」 饒申布希寫到。「神的國度存在於這一切之中,也借著這一切實現。」

其次,對社會福音來說,基督教也被定義為基督徒奉耶穌的名所做的社會行動,而不是關於耶穌的教義或是經驗。關於二十世紀早期的教義爭論,社會福音站在「現代派」一邊,反對所謂的「基要派」,因為對社會福音而言,基督教不是關於一個人確信童女生子,或是基督再來、聖經的權威性或者身體復活。基督教意為跟隨耶穌,就是通過支持社會公正和全球變革來「跟隨祂的腳蹤」。社會福音確實支持傳福音,但是傳福音通常是達到目的——地區或是世界「基督教化」的手段,以帶來社會變革。鑑於當時的激進派相信一神論的基督教是人類宗教進化的頂峰,他們認為一個現代的基督徒身份能夠民主化、繼而「開化」全球的「異教」社會野蠻狀態。而基督徒宣教將意味著生活條件改進,工業政策更加公正,婦女兒童獲得更好的生活條件,等等。這樣,社會福音就與保守派評論員安·寇特(Ann Coulter)的觀點極其相似,後者堅持說伊斯蘭世界應該被「福音化」成為基督教,作為「反恐戰爭」中打擊聖戰極端主義的部分。

有人問起我是否認為「新興教會」是新型的社會福音時,我通常得猶豫一下。為了聽起來不像前總統柯林頓在特別檢察官面前所說的,我得說這要看你怎麼理解「社會福音」以及「新興教會」。

有人已經說明,「新興教會」這個命名意味著微小以及每天逐日減少。若是人們可以用任何一個命名描述正統的福音派牧師,例如馬克·德裡斯科(Mark Driscoll)和丹·金布爾(Dan Kimball),如同描述麥拉倫(Brian McLaren)和羅布·貝爾(Rob Bell)之類的教師,這個命名就是毫無意義的詞彙。只會使問題更讓人困惑。

同時,一些福音派急於給教會所行的任何社會行動或關懷貼上「社會福音」的標籤,這也使問題更讓人困惑。教會的對外使命是否主要是傳福音,還是實際上是多面聚焦的,福音派在此可以各持己見。然而,對於保守的、相信福音的基督的跟隨者,這個爭論不是社會福音和福音之間的爭論。不是說這個爭論不重要,而是說這是不同的爭論。一些福音派或許錯誤地質疑比如說關心貧困、照顧孤兒或是虐待配偶屬於「社會福音」。

社會福音不是那些被耶穌轉變之人的事工,即他們「為我弟兄中最小的」分擔耶穌的重擔。相反,社會福音教導的是尋求以公正的項目代替公正的福音,意在貶低重生,高舉社會行動。這無疑是死灰復燃。

比如,麥拉倫諷刺借著基督的贖罪,個人的罪得到赦免這一「合法觀點」,說這是基督教必須要改變的地方。道格·帕吉特(Doug Pagitt)號召當代基督徒棄絕「以罪為中心的」福音,因它將這一信仰變成了「悲觀邪惡地對付罪的宗教」,用他的話說。羅布·貝爾告訴我們,耶穌的福音從未「聲稱某一宗教高於所有其它宗教」。相反,貝爾寫道,跟隨耶穌「可能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新興教會」左翼一些人花了很多時間告訴我們基督教不只是一堆教義,我認同。他們有人高聲強調,福音不只是「死後上天堂」,天國涵蓋整個生命,我再次認同。問題是,關於國度的福音中一些福音派忽視的「其它部分」,這些教師做的似乎比說的多;這就是,他們低估了國度的好消息的歷史核心——關於耶穌的宣告,即道成肉身、贖罪、得勝的歷史事實以及關於我們的宣告:「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約3:3)。「新興」運動左翼教義卻常常沒有澄清基督教的教義內容,反而似乎運用花言巧語弱化這一教義內容,為的是以社會內容取而代之。這會(並且已經)發生在政治左派以及右派身上,留下同樣的破壞。

說到底,二十世紀早期的社會福音是自我欺騙,我預測其任何再生形式也是自我欺騙。基督教若失去其特別之處,就是十字架的羞恥,人們就會持守社會福音,代之以最好允許他們「仍在罪中,叫恩典顯多」的或世俗或無神的宗教。這就是為何上世紀擁抱社會福音的群體如今淪為早期基督教信仰燒光的外殼。

一個隔絕、孤立的基督教看不到國度救贖的整全性,過去和現今的社會福音在這點上是對的。「政治中立」的教會或是基督教運動都是最政治性的,他們支持現狀(比如,想想那些「單單傳福音」的南方種族歧視教會),社會福音在這點也是正確的。然而,他們看放棄個人的罪、個人的救贖和個人的重生為實現國度的方式,這點是錯誤的。

歷史的基督教福音是普世的。在耶穌裡,神「借著祂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借著祂叫萬有,無論是地上的、天上的,都與自己和好了」(西1:20)。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像耶穌一樣,關心人類經驗的整體,意識到人類的苦難及罪疚中罪的咒詛。但是歷史的基督教福音也是個人的。我們愛我們的同胞,在其受苦時服侍他們,完全是因為我們相信神不僅愛「人類」也愛每個個體,耶穌是為個體的人受死,在末後的日子,神的忿怒要臨到個體,個體自身要身體復活,也要與眾人一同復活。

任何除去審判罪之十字架的「福音」,或是將福音從個人與神以及與人和好中移除的「福音」都不是耶穌基督的福音。並且,任何使我們遠離所傳承之關於耶穌的真理(祂的神性和人性,由童女所生,在各各他受難,身體復活,將來再來,在聖經上的權柄,建造教會)的基督教,都是在指向不同的彌賽亞。

讓我們記住福音是社會性的,但是社會福音不是好消息。而擁抱社會福音的教會,無論「新興」與否,都不再是教會。

因此,讓我們對當權者傳講真理,就像施洗約翰對希律王所做的(有時候也是同樣的結局)。讓我們為窮人提供飲食,為無家可歸之人提供住所,收養孤兒,照顧寡婦,保護尚未出生的嬰孩,保護環境。但是至關重要的,讓我們靠著血染的十字架和耶穌的空墳墓,為個人也為全地,傳講和平和公正。

作者 Russell Moore


拉塞爾·摩爾是美南浸信會倫理與宗教自由委員會主席。他的推特帳號是 @drmoore

延伸閱讀(點擊即可閱讀)

健康教會九標誌期刊·第二十五期 ▎宣教 (完整收藏)

不只是感受: 情感和委身(中英文)

吹著空調的地獄:自由派神學是如何產生的(附英文原文)

校園基督徒團契出了什麼問題?

九標誌中文期刊第23期:牧師妻子&養育兒女

教養孩子的39個功課,20個提示和10個「不要」

健康教會九標誌


長按二維碼關注

許可聲明:你可以各種形式使用、複製與分發本文,但不允許修改文中內容(更正翻譯錯誤除外),不允許收取超過複製成本的費用,並且分發不得超過1000個拷貝。如果要在網絡或郵件中轉貼,請務必保留譯文連結。任何例外需徵求九標誌中文事工的許可。請在分發時保留本許可聲明和以下信息:9Marks網址:http://cn.9marks.org,電子郵件地址:chinese@9marks.org

▼▼「閱讀原文」是我們微信的文章目錄

相關焦點

  • 媒體:央視主播獨自吃雪糕被嘲,警惕社會道德觀念「回潮」
    在一些社交平臺上,人們可以從網絡評論中窺見一部分「社會真實」。這個周末,讓人吃驚的一個熱門話題是關於已經退居二線的央視主播張宏民。29日,一段由幾張照片組成的僅9秒視頻發布在網上,其中一張是張宏民坐在長椅上,一個人吃著雪糕。
  • 周杰倫也要出黑膠唱片了,黑膠真的「回潮」了?
    原標題:周杰倫也要出黑膠唱片了,黑膠真的回潮了? 7月5日,上海黑膠文化研究會正式成立,會長徐冰說:「去年,美國和英國的黑膠銷量都超過了CD,全球出現了黑膠載體音樂的回潮。」
  • 周杰倫也要出黑膠唱片了,黑膠真的回潮了?
    7月5日,上海黑膠文化研究會正式成立,會長徐冰說:「去年,美國和英國的黑膠銷量都超過了CD,全球出現了黑膠載體音樂的回潮。」在全球黑膠回潮的環境下,中國唱片(上海)有限公司從德國購入黑膠唱片生產線,2018年投入生產。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等流媒體平臺也都設立了黑膠服務專區。    上海黑膠文化研究會成立的同時,「時光流轉120年黑膠文化展」也在藝倉美術館拉開帷幕。黑膠唱片已誕生150年,在中國也走過了120年。1897年,南京路上的謀得利洋行開始銷售蠟筒留聲機和蠟筒唱片。
  • oversize風毛衣回潮了!學會這幾款搭配方法,準讓你不會再出錯
    今年,它被運用在毛衣上再次回潮。柔和的毛衣材質與寬鬆舒適的版型相結合,讓oversize風格效果更深一步,特別是穿在女性身上,簡直讓骨架顯小了一個size,令人產生保護欲。搭配對於任何服裝來說都相當重要,所以該風格的毛衣究竟怎麼搭才好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一般來說,寬鬆的上衣都有這樣一個搭配法則,即「上寬下緊」。
  • 燈芯絨復古回潮 EXCELSIOR「餅乾鞋」新品上線
    燈芯絨復古回潮 EXCELSIOR「餅乾鞋」新品上線 2020-09-18 16:25:24來源:東南網
  • 全球黑膠「回潮」 周杰倫一口氣出了28張唱片
    不少音樂評論稱,這位偶像天王帶領了黑膠唱片又一次回潮。  黑膠唱片作為一種舊的音樂載體,因為獨特的質感和儀式感滿滿的播放過程,讓00後也愛上了父輩們聆聽的黑膠唱片。  銷量反超CD  黑膠「回潮」全球發酵  值得關注的是,2019年,美國和英國的黑膠銷量都超過了CD,全球出現了黑膠載體音樂的回潮。  黑膠唱片已誕生150年,進入中國已有120年。1897年,上海市南京路上的謀得利洋行開始銷售蠟筒留聲機和蠟筒唱片。
  • 露頭就打 靶向發力 嚴防「四風」反彈回潮
    據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電(記者朱基釵、孫少龍)中共中央紀委近日印發通知,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做好2021年元旦春節期間正風肅紀工作,對頂風違紀行為露頭就打、靶向發力,嚴防「四風」反彈回潮。
  • 聚焦福音 | 正版的福音
    我們滿口的福音術語,卻鮮少有人將福音闡明清楚。假福音像是魔鬼的狙擊手,防不勝防,時不時向現今的教會放冷槍。福音太重要了,對福音缺乏正確的認識,信了假福音,賠上的是救恩!既然認識真正的福音如此重要,那麼福音的內容是什麼?英國作家、柴斯特頓(G.K. Chesterton)說:『我們人常常很清楚自己不信些什麼,倒不清楚自己究竟信些什麼。』
  • 女權與反女權的博弈:保守主義是如何回潮的?
    女權與反女權背後,還深藏著保守主義的回潮。在當下,女權主義的理論與行動仍然伴隨著諸多反對與挑戰。而透過《美國夫人》,我們看到的不只是當時美國社會的種種博弈力量,也能映襯著當下世界的轉向。而在話語與思潮的論爭之下,真正應當受到關注的則是具體的個人。在這一點上,《美國夫人》正是試圖在不同陣營的個體中架起一座橋梁,在保守與激進之間尋找彼此作為個體的共同之處,並建立溝通的可能性。
  • 復古風回潮 老奶奶的毛背心火了
    這兩年復古風回潮,順帶著把「老奶奶的毛背心」成功帶火了。印象裡和時尚搭不上關係的「針織背心」也重回時髦人士的衣櫃裡。時尚真是大型「真香現場」,小時候有多嫌棄,現在就覺得有多香。到秋冬,曾經被我們嫌棄的「奶奶風」針織背心早已成為最in單品。甚至還被搬到各大時裝周的秀場之上。
  • 決不能讓「立案難」反彈回潮!最高法這場工作部署會「很剛」
    短短兩周,「三招連擊」,最高法院持之以恆鞏固立案登記制改革成果,切實遏制「立案難」問題反彈回潮的決心和勇氣展露無疑。如何解讀這次「乾貨滿滿」的工作部署會?且看小編為您一一解讀。立案登記制,怎麼看?在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中,把有案不立情況作為司法制約監督的重要內容,是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的關鍵一環。人民法院一站式建設的應有之義——人民法院參與黨委領導下的訴源治理機制建設,是將人民法院糾紛化解工作融入社會治理體系中謀劃部署,目的是推動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
  • 傳福音不必巧舌如簧
    每個月,在店面的時候也會遇到一些傳福音的弟兄姐妹。山東是個福音興旺的大省,有著歷史傳統和根基,所以,教會傳福音的事工比較活躍。最近,有兩個教會的傳福音小組經常光臨我的店面向我傳福音,我就表明我是基督徒了,有著自己的聚會場地,所以可以交流,但是不換教會了。我所在的市場上是個商業氛圍很濃、銅臭和世俗化很高的地方,所以,傳福音經常遭到冷嘲熱諷,甚至無人接待。
  • 基督信仰傳的是天堂的福音還是天國的福音?
    不是,宇宙光供應整個教會,然後跟社會來對話。這有點像特種兵一樣,被派遣出去到某一個領域,跟那些專家進行對話,慢慢地使他們接納我們的觀點。這不是某一個教會能做的,這是公共的、國度性的。02基督教公共傳播的內容:天堂的福音 or 天國的福音?過去10年,觀察中國教會、華人教會,甚至全世界的教會,比較重視的是家。
  • 【廉潔過節】洛陽市紀委發布最新通知,要求嚴防「四風」問題回潮...
    【廉潔過節】洛陽市紀委發布最新通知,要求嚴防「四風」問題回潮復燃,確保2021年元旦、春節期間風清… 2021-01-01 2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炒花生米,直接炒就錯了,掌握3個小竅門,花生米酥香不回潮
    炒花生米,學會這3個小技巧,不糊不苦不回潮,酥香嘎嘣脆。偶爾炒到酥脆還不糊就像中了獎一樣,但是,隔一夜花生米就會回潮不酥脆了。後來,老媽把她炒花生米的「秘訣」告訴了我,我才恍然大悟。原來,炒花生米,直接炒就錯了,掌握3個小竅門,花生米酥香不回潮。接下來就把具體做法分享給大家,3個小技巧我也總結在文末【小貼士】中了。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看看吧!
  • 坪地強力拆除回潮隱患鐵皮200平方米
    4月11日,記者從坪地街道了解到,該街道執法隊(規劃土地監察隊)積極推進查違攻堅,強力拆除轄區三處回潮隱患鐵皮,敲響整治違建警鐘。拆除現場。「下一步,坪地街道執法隊將依法依規嚴查嚴控各類形式違建,形成違建整治的壓倒性態勢,杜絕違建回潮。」該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
  • 《福音2》什麼是福音?
    我們打開聖經路加福音24章45-48節翻到一起讀: 於是耶穌開他們的心竅,使他們能明白聖經,又對他們說:「照經上所寫的,基督必受害,第三日從死裡復活,並且人要奉他的名傳悔改、赦罪的道,從耶路撒冷起直傳到萬邦。你們就是這些事的見證。今天我與大家一起查考、交通、分享《福音》第二講 獻上禱告:親愛的阿爸聖天父、我主耶穌基督、感謝聖靈常與我們同在!阿們。感謝主恩!
  • 雙十一新裝拔草 「80年代風格」回潮請關注下
    Alexander Wang 2019春夏系列秀場Look。而那些帶有80年代風格印記的元素,在當季加入了設計師們的創新後,變得更有視覺衝擊力,也更能體現當下的社會、文化背景。在雙十一即將到來之際,若你還不知道該從何處下手置辦新裝,不妨先「打卡」下這一風潮。關鍵風格單品,再加上一點有想像力的穿搭方案,就能創造出一個不一樣的冬日。
  • 磷酸鐵鋰電池回潮 真正受益龍頭浮出水面
    來源:巨豐投顧導讀:磷酸鐵鋰電池回潮,真正受益者花落誰家?還在為如何操作猶豫不絕?如何找到未來的投資機會?關注巨豐投顧旗下公眾號「巨豐投資資訊」(ID: jf-hxnc) ,專業投資顧問坐陣直播間為您問答疑解惑!
  • 科技時代的福音之路
    幫助人們面對死亡,乃是福音的偉大意義之一,這是科學不能代替的功效。 我們應將福音和科學都視為來自上帝的恩典,只是很多人並不明白他們的統一性和互補性。現代科學是在基督文明中誕生的,但因被啟蒙哲學家利用而成了反對宗教的工具。在現代社會傳福音,會遇到科學被用做武器來攻擊和抵擋信仰的情形。但我們越來越明白,科學和理性,都有「信」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