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益電影放映:把大銀幕送到小村莊

2020-12-23 金臺資訊

近年來,河南新華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堅持公益電影放映,深入基層,貼近群眾,按照「市場運作、企業經營、政府購買、群眾受惠」的發展思路,積極探索農村電影改革發展新模式,共放映故事片、科教片等公益電影14萬多場次,觀眾達上億人次,為農民群眾源源不斷輸送精神食糧,走出了一條新形勢下農村公益電影放映的新路子。

服務基層群眾,放好「惠民電影」

「圓滿完成公益電影放映,既是政治任務,也是社會責任。」河南新華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經理郭建華說。公司認真做好農村公益場次電影放映的落實工作,緊緊抓住開封市祥符區被確定為全國農村數字電影放映改革發展試點的機遇,在全區建成了以河南新華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為龍頭,各鄉鎮為重點,各行政村為基點的農村數字電影放映網絡,讓祥符區的15個鄉鎮、336個行政村的群眾足不出村,就能每月看上一場免費的數字電影。5年來,共放映數字電影2.1萬多場,觀眾達1800多萬人次。

「我生在花生窩,長在花生主產地。」為了讓鄉親們通過花生獲得更好的收入,在郭建華的建議下,河南影視集團拍攝了科教片《咱家花生好收成》,影片有故事、有知識,讓農民在歡聲笑語中學到了先進的種植技術。老鄉李永樂看了這部電影後,決定辭掉城裡的工作返鄉創業。在當地政府和郭建華的鼓勵支持下,2017年4月,李永樂組建了青年創業團隊,調研當地農產品,創立了自己的品牌。

為深入實施農業科技入戶工程,加快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針對農村信息閉塞和農民急需科技知識的實際現狀,祥符區委、區政府把放映科技電影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列入為民要辦的實事之一,納入財政經費預算。通過觀看一部科技電影,讓群眾學會一門致富技術,加強農民科技培訓,促使農民責任田增產增收,服務新農村建設。

近3年來,公司已放映科技電影2.3萬多場,觀眾達2100多萬人次。鄉村裡一時流傳起「送來米,送來面,不如送部科教片」的順口溜。村幹部還編出了順口溜:「宣傳科技沒會場,捫心自問苦思量,如今找到切入點,電影一放幫大忙。」河南新華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送來的科教片,被群眾稱之為「惠民電影」。

助力脫貧攻堅,放好「富民電影」

科技電影被祥符區農民親切地稱為脫貧致富的「金鑰匙」。近年來,隨著當地「黃河水澆灌 科技興農」政策的實施,祥符區地膜花生增產一倍。在郭建華的積極推動下,區裡花生獲得了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保護面積達50萬畝,花生價格也翻了一番,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金字招牌」。

為實現扶貧立志,普及科技知識,助力脫貧攻堅,推動科技文化服務資源向貧困村傾斜,河南新華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在71個貧困村、29個貧困戶較多的非貧困村,組織開展了「百村千場」扶貧扶智科教電影放映活動。每村在確保每年12場的基礎上,加大了電影放映力度,每村委增加10場的放映任務,共增加故事片、科教片3000場,重點放映宣傳黨和政府精準扶貧脫貧政策、脫貧致富先進典型、特色種植養殖、農村特色加工、電子商務等實用科普新片,並採取扶貧電影「點餐式」菜單放映方式。

通過文化電影放映,河南新華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深入開展「志智雙扶」,讓電影幫助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的觸角延伸到農村科技需求的「最後一米」,讓農民獲得物質小康和精神小康的雙豐收。承擔著「上接天線、下接地氣」的扶貧電影,也被廣大群眾稱之為助力脫貧攻堅的「富民電影」。

在助力脫貧攻堅的基礎上,河南新華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在全省建起100多個數字電影廣場,共為群眾免費放映數字電影故事片、科教片8萬多場,觀眾達8000多萬人次。

增強文化自信,放好「為民電影」

早年間,在村裡放映普法影片時,一位老人在散場後仍傷心流淚……郭建華上前詢問,老人擦著眼淚說:「你們來晚了,要是能早幾年懂法,俺兒就不會進監獄了。」這件事讓郭建華久久難以釋懷,自此,她動起了電影普法的心思,也在心裡埋下了深深的「基層法治情結」。

2017年以來,河南新華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與祥符區人民法院、祥符區人民檢察院和西姜寨鄉政府率先在西姜寨鄉建立了「法治中國夢」公益電影放映點,組織放映普法公益電影故事片、科技片1036場,讓廣大群眾在娛樂的同時接受法律知識教育,讓法律真正走進農民心中,幫助農民樹立法治觀念,使電影普法通俗易懂、深入人心,老百姓稱之為「為民電影」。

2018年6月1日,在郭建華的努力下,來自開封市蘭考縣張莊小學和開封市西姜寨鄉多家幼兒園的100名孩子,走進位於鄭州市的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迴法庭,接受法治啟蒙。

電影是最有效的文化傳播方式之一,郭建華說,今後將繼續利用電影聲情並茂、易於傳播的優勢,將黨的扶貧方針、惠民政策、優質文化、致富門路及時傳達給基層群眾,在更大範圍內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相關焦點

  • 把大銀幕送到小村莊
    近年來,河南新華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堅持公益電影放映,深入基層,貼近群眾,按照「市場運作、企業經營、政府購買、群眾受惠」的發展思路,積極探索農村電影改革發展新模式,共放映故事片、科教片等公益電影14萬多場次,觀眾達上億人次,為農民群眾源源不斷輸送精神食糧,走出了一條新形勢下農村公益電影放映的新路子
  • 農村公益電影放映豈能成牟利工具?
    農村公益電影是國家實施的文化惠民工程之一。然而,在農村公益電影放映中,竟有人打起「歪主意」——通過虛報放映場次,騙取國家農村公益電影放映補助。過去一年,四川內江至少已有20名放映員因此獲刑,他們虛報的放映場次高達近6000場。
  • 我市2020年農村公益電影放映活動結束
    日前,在天鎮縣南高崖鄉南高崖小學會議室,市電影公司田野放映隊為學生們放映電影《悟空奇遇記》,隨著最後一幕場景的結束,我市2020年農村公益電影放映活動圓滿落幕。2020年,全市農村1900個村共放映公益電影14000場,160所寄宿學校放映1008場。
  • 榕城區2020年農村電影公益放映1932場
    2020年12月29日晚上,在榕城區東興初級中學操場,學校師生、社區群眾齊坐在凳子上,津津有味地觀看露天電影《信念一生》,感受中國醫生奔赴一線用強大信念抗疫、護佑人民健康的感人故事和真摯情懷,享受了一場精神文化大餐。這是由榕城區委宣傳部主辦的農村電影公益放映2020年度最後一場活動。
  • 農村公益電影標準化放映惠民更親民
    夜色降臨,山東濰坊安丘市石埠子鎮崖頭村的村民三五成群,說說笑笑地來到村委大院由閒置倉庫改造成的「電影院」,等待著電影的放映。一流的音響效果,一流的數字畫面,一流的影片質量——安丘農村公益電影啟動標準化放映以來,受到越來越多農村百姓的歡迎。
  • 我市超額完成年度農村電影公益放映任務
    2020年我市計劃在農村放映公益電影15588場次,截至12月18日,全市共在農村放映公益電影16672.5場,完成比達到106.96%,其中新片播放率75.84%,達到了播放新片率60%以上的任務目標,圓滿完成了全年放映任務。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農村電影公益放映轉型升級 南京32座鄉鎮...
    2020-12-10 08:54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自帶小板凳、坐在廣場上、面前是大幕布……提起農村電影公益放映,你的印象是不是還停留在這裡?
  • 小村裡的大銀幕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 題:小村裡的大銀幕新華社記者在廣大的中國農村,活躍著一支支電影放映隊伍,文化生活匱乏的年代,一方幕布,為鄉村打開多彩生活。如今,隨著鄉村文化的繁榮發展,基層電影放映隊不斷升級設備,創新服務。
  • 定州今年已放映 農村公益電影1600場
    本報訊(通訊員馬子涵)從定州市委宣傳部獲悉,自7月22日農村公益電影復映以來,到9月2日,定州市已放映農村公益電影1600場。 今年的農村公益電影放映主題是「決勝小康、奮鬥有我」。
  • 保康超額完成2020年農村公益電影放映任務
    近日,記者獲悉,截至11月底,保康「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工作圓滿完成年度放映任務。全縣261個行政村(含4個社區)目標任務3132場,完成放映3172場,超額完成40場,放映覆蓋率達100%。據了解,「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工程通過送電影下鄉的方式,根據群眾需求,實行訂單式放映,合理安排「農業科普片」「助力脫貧攻堅 圓夢全面小康」「疫情防控知識」「民法典」等方面題材的科普知識短片,發揮電影形象直觀、通俗易懂、寓教於樂的功能,豐富農村文化生活,深受農民群眾好評。
  • 她的回憶:農村電影放映
    知青憶:放露天電影時老鄉問銀幕上的人怎麼會說話2016年06月24日 09:03來源:鳳凰歷史 作者:佚名本文摘自:楓網,作者:佚名,原題為:知青憶:放映露天電影老鄉問銀幕上的人怎麼會說話2年前,由於我出生在黑五類家庭,知青招工、招生、招幹均與我無緣,由於當時我是光榮軍嫂,插隊8年後公社將我定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安排我在公社電影隊,背米袋子生產隊記公分,任公社電影隊露天電影放映員
  • 山東青島召開2020年農村電影放映工作總結會
    近日,2020年山東省青島市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工程工作總結會在即墨區召開,市區兩級「工程」承辦單位負責人和部分基層代表30餘人參加會議。
  • 雷射放映技術為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增光添彩
    實施20餘年來,農村電影深入鄉村社區、軍營校園、建設一線、老少邊窮地區,為人民群眾奉上主題鮮明、基調昂揚、高藝術水準的優秀電影作品。每年由國家電影局主導的主題放映活動,成為宣傳群眾、教育群眾的有效途徑。農村電影已經成為我國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中的一面旗幟,廣受群眾的歡迎和讚譽。
  • 特色銀幕架助力芒市廣場公益電影放映
    夏日周末的晚上,夜幕降臨,涼風習習,芒市廣場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特別是公益電影放映點前,一些市民早早守候在此,有的坐著,有的站著,有的倚著自行車,甚至有的小朋友坐到了爸爸的肩膀上,興致勃勃地觀看電影。一位經常來廣場看電影的大爺說:「新的銀幕影像清晰、圖像要大點,音響效果也不錯,比以往的觀影效果要好,有在電影院觀看的感覺。」
  • 視點 德宏邊境農村有了電影固定放映點
    本報官方微信綜合傳播力位列雲南紙媒前列,欄目包括:頭條|要聞|舌尖德宏|公益德宏|圖說德宏|前沿|玉世|樓市|理財|提醒……芒市芒海鎮邊境農村電影固定放映點開映儀式,1月20日在芒海數字電影院舉行,這標誌著我州首個邊境農村電影固定放映點正式在芒海鎮落戶。
  • 影訊|郯城縣電影公司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十月份精彩節目預告
    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工程是黨和國家實施文化惠民系列工程之一
  • 「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公益電影主題放映活動啟動
    中宣部電影數字節目管理中心、省委宣傳部、省扶貧辦、珠江電影集團等單位有關負責同志,省直單位駐村扶貧幹部,省內各農村電影院線公司和發行放映單位負責人,大陂村村民等200餘人參加啟動儀式。主辦方供圖  近年來,我省電影工作者深入農村、紮根人民,推出了一大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三農」題材電影精品,每年放映了超過26萬場的農村公益電影,還組織開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公益電影主題放映活動,進一步豐富了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了公益電影放映多點覆蓋的格局。
  • 一年放映3300多場,金東農民家門口看大片!
    小電影 大民生家門口看電影不僅改變了村民們的觀影方式也改變著大家的生活農村電影不僅讓文化惠及基層群眾也使我區鄉風更加文明數據顯示,目前我區共有15支農村放映隊、17名從業人員,每年放映3300多場農村公益電影,放映量位列市本級第一。
  • 部分地區出臺農村電影放映復工復產配套政策措施
    在政府的統一部署下,全國農村電影放映隊伍充分發揮植根基層、熟悉群眾的特點,從電影幕後走上「戰疫」前線,普及防疫知識,消除群眾恐慌,阻擊疫情傳播,成為農村疫情防控的骨幹力量。此外,在放映正常的時候,他們還主動參與到三下鄉、文明創建、法治宣傳、抗震救災等工作,贏得了社會各界特別是基層群眾的認可。隨著防疫抗疫工作取得進展,全國農村電影放映復工復產正在逐漸展開。
  • 電影《紅色往事》公益放映在瑞金正式展開
    為了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把黨的故事講好,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山西久盛影視有限公司結合新的時代特點賦予新的內涵,創新愛國主義教育的電影放映形式,創新推出電影《紅色往事》重走長徵路公益放映萬裡行活動,這在全國電影發行放映史上尚屬首部首次,活動將沿當年中央紅軍長徵路線,跨越19個省市,歷時一年,進行公益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