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未函候,不勝渴想。開春以來,諒必起居納福,諸緣如意,賀賀。光之蕪鈔,已經出版。於去冬即通知雲雷,令商務印書館出書時,包十二包,共六十部,通信閣下著人去取。餘六十五部,通歸於光。以五十元,彼以七折與光算,則請百二十五部書耳。但彼膽小,恐書售不出,則折本,只印二千部,及書出而請者甚多。凡光所請者,悉勒不發。雲雷屢催仍不發。想彼留之作門市實價售,待再印出方發耳。想閣下之六十部,恐亦未發。適接手書,不勝感愧。及學佛快捷方式,將光之蕪語,參於諸大祖師諸大居士之中,更為慚赧【一】
無地。光乃無知無識之人,其於佛學了無所得。雖於淨土一法,頗深嚮往,然業深慧淺,何能發揮。縱有一二看佛敬僧者,有所詢問,亦只是以己所恃以活命之殘羹餿飯,以攢草聚葉之法,塞其責斥,何堪與諸大祖師大居士並列乎哉。竭誠方獲實益論,本欲廣搜敬褻罪福證案,以為現今人一大法戒。但以目力不給,故止録一二則而已。安士全書,於世諦中含有佛法。故仁山先生亦收入大藏輯要之中。閣下編入大詞典內,則有大利益。雲南去歲曾重刻,約於年底告成,尚未寄來。光蕪鈔亦編入之。雖文字鄙拙,然亦為初機可作拙導。慧命經,乃外道專以佛法證煉丹法,反多方毀謗佛法。以閣下之高明,兼以極力宏揚,何為將此一書列於佛典。不但有誤閱者,且於閣下研究佛學名譽,大有關係。明眼人觀之,必謂閣下邪正不分,尚從事乎煉丹。且止說煉丹,尚無大害。此書全引佛經祖語,而作煉丹之證。挽正作邪,令人莫辨,其有不能合者,則改其字句。如法華,唯有一乘法,餘二則非真。彼以慧命雙修,且畫其圖於腎藏,書其二邊,一屬慧,一屬命,謂慧命雙修,方可成道。引法華此文為證,而改餘字作除字,謂除慧命雙修,則非真矣。凡佛經所說禪教律淨密,及六度萬行等,無不破斥。此種書,皆一班下劣無知輩,私自刊行,私相授受,正人君子見之,則焚毀之不暇。不意閣下列入詞典,其害有不勝言者。祈將現印之書,或用墨塗,或用刀剜。必期於不誤閱者,亦所以保全自己見地。下次再版,當於版上削之。則一鍋美羹,不被一鼠糞汙穢矣。此書光初出家時曾看過。至北京亦聞有此輩人。南來雖未見,而杭州經坊現有流通。此種流通佛經人,即佛所謂可憐憫者。而有勢力人不去禁制,則具信心而入邪法者,因茲到處皆是也。辱在知心,故直詞無隱。祈垂原諒。【民七 元月廿五】【按:應在民國十年】玉峰法師行持雖好,見理多偏。其所著述,依之而修,亦可往生。但其偏執之語,未免有大妨礙。即如念佛四大要訣【二】
,其意亦非不善。而措詞立論,直與從上古德相反。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體背謬。經教人一心,彼教人不求。夫不除妄想,能一心乎。取法乎上,僅得其中。豈可因不得而不取法乎。若以不得而令人不取法,是令人取法乎下矣。大勢至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彼極力教人散心念,不讚揚攝心念。念佛雖一切無礙,然欲親證三昧,能靜固好。不能靜,亦無妨即動而靜。彼直以靜為邪,謂大違執持名號憶佛念佛之旨,其過何可勝言。且念佛一法,圓該【三】
一代一切法門。而靜之一字,尚隔其外。豈可謂為淨宗真善知識。祈二次再版,刪去此四大要訣。庶初機不至受病,而通人無由見誚也。弘法利生,大非易事。稍有偏執,其弊叢生,不可不慎。(《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注釋本》 復丁福保居士書十)
【注釋】
【一】慚赧:(cán nǎn)因羞愧、羞慚而臉紅。《後漢書·延篤傳》:『上交不諂,下交不黷,從此而歿,下見先君遠祖,可不慚赧。』
【二】四大要訣:清末之玉峰古昆法師提出的念佛四大要訣:不貪靜境,不參是誰,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受到印祖的嚴厲批評。
【三】圓該:即圓融和總括。
印光法師:(一八六一 - 一九四〇),即釋印光,法名聖量,字印光,自稱常慚愧僧,又因仰慕佛教淨土宗開山祖師—當年在廬山修行的慧遠大師,故又號繼廬行者。大師俗姓趙,名丹桂,字紹伊,號子任。陝西郃陽(今合陽)路井鎮赤東村人。大師振興佛教尤其是淨土宗居功至偉,是對中國近代佛教影響最深遠的人物之一。大師在佛教徒中威望極高,與近代高僧虛雲、太虛、諦閒等大師均為好友,弘一大師更是拜其為師,其在當代淨土宗信眾中的地位至今無人能及。後人將其與虛雲、太虛、弘一併列,合稱為「民國四大高僧」。
丁福保:(一八七四 - 一九五二),近代藏書家、書目專家。字仲祜,號疇隱居士,又號濟陽破衲,江蘇無錫人,他在醫學、佛學、文字學、錢幣學等學科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他一生中所撰寫和主持編纂的關於算學、醫學、佛學和文史類書刊等有兩百餘種,其中最有名的包括《內經通論》、《說文解字詁林》、《佛學大辭典》、《古錢大辭典》等,都堪稱是專業領域內的權威工具書。其本人也被譽為「百科全書式學者」。
☟ 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購請紙質書 與我們一道護持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