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徵婚男太難,烈女太烈

2021-03-05 格十三

這屆徵婚男太難,烈女太烈

假期裡見了親戚家29歲的表妹,她正關注著前陣子一個熱點話題——阿里P8男徵婚。這個徵婚的事我也知道,我一直認為「網友們太小題大做了」,我問表妹怎麼看,果然不出我所料,作為一個剛正不阿的與眾不同的大齡未婚女,她淡淡飄出一句:人家提的條件挺正常啊,我覺得我還配不上他.
看看我表妹什麼素養(985碩士,律師,滬女獨苗,魔鬼身材,天使面容,唯一的缺陷大概就是「不想結婚」了.),這樣的適齡姑娘對這則徵婚都能如此客觀看待,中立評論,但縱觀網上對此男罵浪卻不是一點點。

但這則徵婚啟事被很多人攻擊,說這個男的「做夢」,總的來說就是「你算老幾,也敢提這樣的條件」。我沒明白他們所謂的「這樣的條件」是指什麼,在我看來,徵婚男表達了對理想伴侶的一個很粗淺的描述,並沒有過分。
「阿里P8,170萬」這種很刺激的數字被人罵成「有錢就能提條件啊!」哈哈我就納悶了,他本來就P8,本來就170萬,難道要隱姓埋名地徵婚嗎,說自己「沒啥資歷和資本但是未來一定會努力的」,又會被你們說成是嘴炮男吧.
「江浙最好」是考慮到工作生活的便利性,人家在阿里,難道找一個東三省的或者珠三角的,每年考慮幾次是坐飛機還是趕火車擠春運就是好男人?
徵婚就是這樣,明知道沒有一個女人是性格完美的,但說總是要說一下,難道對性格沒要求,彪悍兇狠潑婦一般的也接受?女人徵婚也想要「豁達開朗陽光暖男」,一個道理。
「身材,身高,外表」其實表達比較含蓄,用了「在線」這個詞,你們冒什麼火,中國80%的女性都在線,人家並沒有要求一個天姿國色的美女。
「學歷,年齡,收入」的要求也基本靠譜,至少在江浙地區,超出這個標準的女性太普遍了。而且此男身處阿里,身邊不乏精英女性,眼界就在這個高度以上,怎麼,非要降低高度來找對象才叫價值觀正確?

另外,我倒覺得應該重點表揚此徵婚男對未來婚姻的藍圖構想。他所想到的事,是很多男人婚前根本不會想的。和那些走一步算一步,最後依然是婚後把家務和孩子都丟給老婆的男人相比,此男太直白了,傻。經歷過婚姻的都知道,大多數婚姻裡總有一個人是為家庭付出多一些,另一方工作忙一些。對一個阿里996來說,顯然是後者。嫁給他的人明擺著就知道這個情況,而他已經想到了這一點,並且給出了一些設想性解決方案,我覺得很不錯,這是一個實用型兼顧居家的直男,比很多結婚前吆喝著「分擔家務」結婚後卻見不著人影的男人強太多。對於孩子,他表達了自己的意願:希望生兩個,要找一個不排斥二娃的老婆。這其實是很有擔當的一個先提條件。要知道雖然有不少女性在吐槽帶孩子太累了,但依然有很多女人喜歡生孩子,她們願意並且也希望男方同樣願意再生一個,這是家庭和諧的一個重要因素,話說在頭裡,比婚後在生娃問題上爭吵要好得多。
綜上所述,我認為這個徵婚貼的問題不大,沒必要開罵。

我想來想去,得出一個大膽的結論:大多數罵他的女人,可能是因為自己達不到這個標準;或者覺得以自己目前的標準,配得上一個比這個男人更優秀的男人;或者更陰暗一點也不是沒可能:看到比自己優秀的女人也嫁了比自己老公優秀的男人,不服。
但我要說的還不止於此,這個問題要深入下去,就更會被罵:這屆女性中有一些,戾氣很重,莫名地與男人對立,形成一種「死敵」狀態,既達不到「女權」的標準,又徘徊在「男人該死」的漩渦裡,女人做什麼過分的事都是「有情可原」,「被逼無奈」,男人哪怕有一點她看不慣的地方,就是「萬惡」的。這個戾氣和怨氣不一樣。有怨氣的人,抱怨完了該幹嘛幹嘛;有戾氣的人,則希望一棍子打死,打到底。有怨氣的:男人都這德行,習慣就好,讓我們帶著仙氣,笑著活下去。有戾氣的:男人都這德行,絕對該死,讓我們消滅男人,自己活下去。本質是不同的,和戾氣重的女性在一起,時間長了,就會去比較,去排斥,去無限放大負面,失去共情力,將男女視為不可融合的一對矛盾。設想一下,和我表妹差不多條件的上海姑娘,如果徵婚,開出的條件最低配應該會是:要求男方是上海人,30歲以上,身高180以上,會做飯,有房,學歷相當,尊重女方生育自由.這是最低配。那麼問題來了,有沒有人會罵這個徵婚女?應該比較少,因為大家覺得這個女孩自己比較優秀了,要求高一點很正常。但反過來,男人別管自己多優秀,對女方提很多要求,容易被罵死。罵聲最高的一部分女性,她們可能多半是還沒達到「男女平等」的真正水準,她們甚至是自卑的,對結婚的理解還是停留在「下嫁」。在這個徵婚男的故事裡,她們第一反應是這個男人在用財富「買媳婦」,殊不知在這個社會中有很多女孩就是衝著錢找對象的!他如果再不提條件,怎麼,做慈善啊,養綠茶婊啊?如果說這則徵婚啟事有什麼不妥之處,我覺得可能就出在「此男對當代女性婚姻觀有誤解」,很多女性,尤其是一二線城市中,她們的獨立和強大已經超乎男人想像。這個徵婚中的描述更側重傳統居家型婦女,因此被一批正在崛起的獨立女性嘲諷也是有道理的,但絕不至於上綱上線到那種程度。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徵婚就是找一個「我想要的」,而不是找一個「在大眾看來正確的」。婚姻和戀愛的區別在於:戀愛還有回頭路,而婚姻的回頭路代價太大。就像你玩別人家孩子,你不配提條件,又不是你生,也不是你帶,給你玩就不錯了你還挑三揀四個P啊;但是你自己生的娃,你就有資格給娃設定各種人生目標,塑造孩子的人格,用不著管別人是否認為這樣正確。換取的標的物有所不同而已,在這場交易中,感情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人們搭上了更多精力去研究這場交易的勝負。當然,一切的物質條件家庭條件經濟條件等等,在愛的大前提之下,會顯得庸俗。但是醒醒,你16歲嗎?當兩人素不相識,並沒有感情基礎的前提下,通過什麼來選擇愛與不愛,憑什麼來判斷對方能否合適與自己結婚?通過交換條件。這殘忍而低趣味的現實,往往就是婚姻的大前提,大保障。

假如這個徵婚男有了女朋友,並準備談婚論嫁,你問他:你當初為什麼會愛上這個女孩?他回答:因為她是江浙姑娘,她長得好看,她溫柔賢惠,她體諒我工作忙,她喜歡小孩願意生兩個孩子……但當這一切以相反的順序出現時,很多人就感到不適了。當徵婚男把以上所有能令他動心的因素搬到最前面,以這些因素來尋找那個「對的人」的時候,便會被罵。而這種謾罵,很大程度上是「酸」,太多人普遍覺得:男人不該提條件,有女孩看得上你已經不錯了。哈哈,我就覺得奇怪了,女孩找對象時看不看條件?你想不想要外表帥的,身體素質好的,大城市的,見過世面的,能力強的,會賺錢的,頭腦活絡的,還要不花心的,顧家的,你甚至希望對方天生自帶哺育特長,上手就能帶娃的,最好數理化基礎好以後能輔導孩子學習的……有些不掛在嘴上,講究「愛情至上,感覺第一」,但她們在選擇「對誰產生感覺」的時候,早就已經把對方在自己圈定的條條框框裡做過比對了。不符合基本要求的,你根本不給自己機會愛上他。躲避一個錯的人去愛,和選擇一個對的人去愛,道理完全相通,併合理。這就是有趣的地方:男人一旦這樣明目張胆地列表圈定範圍了,就會遭遇唾棄——呵呵,你個臭男人,憑什麼挑三揀四…… 

我認識一個姑娘,很現實,公司新來一個高顏值小哥哥,大家撮合他倆,姑娘說:不行,他家在武漢,太遠了,別說我爸媽了,就連我都覺得除了上海哪裡我都不習慣。她說:真的在一起了,有些事就被動了,他父母要來上海呢,只能和我們一起生活,我沒有把握能跟公婆和平相處,萬一碰到非要去武漢的情況,我又很被動,要麼就是破壞感情。她看起來沒有提到感情,但是她卻是重感情的一個人,要選擇最能保護感情的那個人在一起,因為未來總有意想不到的事發生,所以寧願現在選擇現在不去觸碰。人們大多從愛情的角度去衡量婚姻,卻很少從婚姻的角度去度量愛情。所以很多徵婚的條件,寫得明明白白,也被人罵得痛痛快快,卻和看客一點無關,他可能只是在選擇「我要愛一個怎樣的人,大家的日子才能長久安穩快樂的過下去」。婚姻就是交易,很多東西不是愛情能解決的,麵包和愛情相愛相殺。 

誰都是從年輕時走過,結婚後才了解婚姻赤裸裸的現實,但直到今天我還是認為:戀愛前起碼要經歷3個月的眉來眼去,小半年的曖昧叢生,好多年的摸爬滾打,修煉愛情的悲歡,我們那些努力不簡單.所以我現在看到徵婚貼,就直接把它定義為「選擇有資格和他眉來眼去的人」。在條件不達標的情況下,不要眉來眼去,以避免愛了Mr./Ms.Wrong。

徵婚不是在找一個人結婚,而是找一個人去愛——

我找一個這樣的人,我才會愛他,並以和他結婚的形式來保障我們的愛。

喜歡風花雪月的女孩,找到會彈吉他的,就愛上了;喜歡物質的,找到家裡有礦的,也愛上了。不管是蘿蔔還是青菜,選擇一個全中你條件的人,自然就去愛了,然後結婚了(甚至不愛也可以結婚,各取所需雖然價值觀不正,但卻是現實)。

但現在大多數人,尤其是女人,看到徵婚條件時總是覺得那是虛偽和物質化的,我覺得她們看不到婚姻的本質。

我雖然經常吐槽雲配偶,但我不主張男女對立,不希望出現女人一邊倒地認為男人不配提條件,也不希望男人一邊倒地認為女人都很物質。另外,未來將有一大波適齡男青年是找不到對象的,在擇偶標準以及對待「徵婚」的態度上,請廣大未來的婆婆和丈母娘們心裡有點數.


↓點閱讀原文,看精選好文↓

相關焦點

  • 生猛的烈女,麻煩多來一些
    除了已經印象化了的「烈焰濃唇」,港產姐姐的烈也是生在骨子裡的。翻翻古早的訪談,沒有比港產姐姐們更直白的女明星。仿佛她們生來就該如此,當街頭巷尾的八卦雜誌把她們轟得不值一文,她們眼眉一抬問道:原來你信報紙寫的東西的嗎。我想聊聊烈女,就是那種活得風風火火,生命意識無比旺盛的女人。
  • 苔菉烈女 | 口傳145年真實故事,今天終於呈現給你
    無論是十九大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還是十九屆五中全會定調,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深化農村改革,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要落地,鄉村建設行動要開展 。
  • 黃碧雲獲第五屆「紅樓夢獎」:希望我的讀者是失意人
    「所以這部作品可能不符合很多人對於文學的要求,人物不討好,語言太簡單,然而文學其實是開放的,我要多謝每一個閱讀的人。我曾在歐洲見到流浪漢手捧著薩特的書,我希望我的讀者,是失意的人,失敗的人,有缺陷的人,而書本,給這些人安慰和力量。」她說。
  • 「紅樓夢獎」首獎《烈佬傳》:古惑仔的白粉人生
    「紅樓夢獎」首獎《烈佬傳》:古惑仔的白粉人生 實習生 張天嬌 2014-07-18 23:10 來源:澎湃新聞
  • 天津徵婚相親,天津單身在線徵婚相親的論壇,天津離婚女人女找男徵婚資料
    天津徵婚相親,天津單身在線徵婚相親的論壇,天津離婚女人女找男徵婚資料天津,26歲,164cm,離異一直獨立的我也希望找一個肩膀來依靠
  • 1900年天津西門外「貞節烈女墳」前的行刑場
    看到「烈女祠」我想到早年曾經見過的「節烈祠」前「行刑」的老照片(照片先後來自不同的網絡資源,經鑑別後在這裡按行刑次序編號。照片中「靠牆的兩張木格柵」和法國遠徵軍北非步兵行進團(ZOUAVE)的軍人(戴長沿貝雷帽)是連接這四張照片為「系列」的主要依據。行刑場背景的「節烈祠」,應該是天津西關大街路北的「烈女祠」(俗稱)。
  • 《徵婚啟事》內地首發 陳玉慧伊能靜聊婚戀
    晚報訊 20年前,臺灣地區作家陳玉慧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則 「徵婚啟事」,邂逅了107名男士和一名女士,《徵婚啟事》一書就記錄了作者與其中42名男子徵婚的過程。今年5月,這部小說由上海九久讀書人引進,首次在內地出版,陳玉慧也於昨天下午來滬,與讀者暢談當代愛情婚戀觀,伊能靜則以「書迷」的身份現身,為讀者傾情朗誦書中的精彩段落。
  • 啟事·徵婚
    徵婚廣州女67歲熱情大方經濟穩固購花園別墅無兒無女丈夫逝世孤單寂寞覓有愛心誠實忠厚男共渡晚年誠盼020-85496444親聽徵婚重情廣州女44為人實在經濟穩想有個溫暖家覓68內穩重男13711580175
  • 徵婚信息
    1、【首次徵婚】男46歲喪偶,為人和藹可親穩重踏實孝順有修養,現經商經濟條件收入穩定,生活中我注重健康,本人燒的一手好菜,誠尋一位善良體貼有孝心的女士相伴終生(有孩視親生培養)有緣請來電13412872221本人見面談。
  • 《琉璃》收官雲歌會後,又把男主罵上天,這屆藝人實在是太難了
    至於劇中CP是否發糖,這屬於隨緣項目,有固然很好,沒有也不是錯。有時候把糖都留在劇裡,反而才能甜得長久。直播內容又回放看了一遍,只能說這是內斂的表達方式,和不尊重人應該完全是兩回事。雲歌會現場,楊肸子結尾說感言在劇中,小銀花是男主禹司鳳的靈獸,除了女主褚璇璣,這是與男主戲份最多的女性角色。
  • 《徵婚啟事》一點也不典型
    (說真的這有點難,畢竟都2014了,徵婚這件事,聽起來還真有點老派。)(但想想,又覺得老派與復古是現今頗受歡迎的包裝,置入劇情裡,又似有種情懷,也不賴。)劇情透過女編輯李海寧,在以「徵婚」為名的創作過程中,拜見一個又一個男子,穿插自己情路的不順遂實錄,「事業」與「真實人生」這兩條線並行交錯,點點滴滴中,看看別人,想想自己,然後變成更好的自己。
  • 徵婚廣告歷史變遷:章太炎是中國最早徵婚者之一
    而把徵婚啟事登載在雜誌、報刊等公共出版物上,要首推17世紀末的英國。1695年7月,倫敦財經雙周刊《家政與經商》雜誌上,在阿拉伯種馬出售和鞋匠學徒招聘的廣告中間,夾著一段四句話的廣告:「某男,30歲,家產富足,希望尋找一位家產不低於3000英鎊的年輕女士。」這則廣告標誌著世界上第一則報刊徵婚廣告的誕生。順便說一句,當時擁有3000英鎊家產,絕對算是富裕家庭了。
  • 這屆畢業生「太難了」英語是「I'm so hard」?
    小E看到微博上各路「看熱鬧」的網友都在感嘆:「這屆高三可太難了......」問題來了,「我好難啊」英文怎麼說? I'm so difficult? I'm so hard?都不對!「我太難了」英語怎麼說?
  • 揭秘青島徵婚男女:34歲是個轉折點 男1米75剛及格
    34歲是徵婚男女的分水嶺或轉折點。34歲之前的徵婚女性明顯多於男性,可以簡單理解為女追男,女的主動出擊,男性則有選擇權;34歲之後的徵婚男性多於女性,反映出男的主動出擊,女性更有選擇權。 從男女不同性別的平均年齡來看,484位男性徵婚者平均33.19歲,707位女徵婚者平均31.89歲,男女相差1.3歲。
  • 一部戰鬥力爆表的奇葩電影《烈女復仇》,女性的生存能力實在太強
    這部電影叫《烈女復仇》又名《浴血狂花》,看名字是不是感覺很霸氣。故事很簡單的情節開頭男主帶著小三女主來到沙漠度假,一切如乾柴烈火兩人過的那是相當開心。誰知好日子沒兩天男主的同事過來了,被女主的性感妖嬈立馬迷住,色眯眯的盯著看了很久。
  • 揭秘青島徵婚男女:誰能接受「裸婚」?曬月薪 這要求靠譜
    曬月薪,這要求靠譜一談錢就庸俗?不談錢就虛偽?不考慮物質的婚姻是不現實的。薪酬,是衡量一個徵婚者的硬槓槓,尤其是對男徵婚者。既然勇敢邁入相親市場,大膽曬曬薪酬也無妨,在1191名無婚史的徵婚男女中,1077人主動標註了自己的薪酬,平均月薪7357.52元,這個數據和身高數據一樣,可能多少有一點點水分。月薪7357.52元到底處於啥水平?記者引入一個數據作對比——2020屆青島高校畢業生平均薪酬為6113元。
  • 梁平史上烈女:15歲少女被逼嫁人不懇屈身,壯烈殉道!
    70多年前,我家住處與西大街「烈女碑」相距不足百米。300多年前,這一帶是林木茂密的小山坡,李氏烈女安葬於此。後來梁山縣城西擴,烈女墓擋道,曾多次遷移。到我懂事時,墓葬早已遷至「李餈粑」店鋪內。當時覺得這家人膽子好大,房子裡埋墳,也不怕陰魂纏身。後來才知道墓裡埋的是李家店主的先人,這墓來頭頗大,至於「烈女」烈在何處,卻無從知曉。
  • 貞節、自殘與病態:被逼出來的中國烈女
    不過,這句話明顯帶有諷刺的意味,在西方,「歷史」一詞源自古希臘語,亦是古希臘史學家希羅多德的同名著作——「Historia」,原義為「調查、探究」,這個鍋男人不背。說回咱大中華。事實上,中國古代女子因男尊女卑的封建禮教而被正史忽視,也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起初並非如此。受先秦遺風影響,西漢司馬遷《史記》中,收錄了不少傑出女性的事跡,她們並沒有受到儒家綱常倫理的約束。
  • 清冷淡漠男主文,推容光《頑石與烈女》和草燈大人《夢醒時見你》
    今天阿肆給大家推薦清冷淡漠男主文,推容光《頑石與烈女》和草燈大人《夢醒時見你》,讓你熬夜也要讀完,現在開始,帶大家入新坑!記得關注我哦,愛你們喲~1.《頑石與烈女》作者:容光短書評:他頑固如石,她烈性如火,卻偏偏無不契合。戰地記者 vs 攝影瘋子。男主日天日地,女主男友力max。
  • 好個《烈女崔秀英》
    河東蒲劇團為全市新創劇目大賽準備的改編傳統戲《烈女崔秀英》,之前人們對此並沒有太高的期望,只要能順利演下來就好。12月17日晚的演出,出乎意料、圓滿成功、效果強烈,完全顛覆了人們的預期,不由拍手叫好,為該劇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