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愈花園:疫後康養旅居新花樣

2020-12-27 騰訊網

牧青按語

花卉既可美化環境,綠化庭院,又可入藥。以花入藥的方法主要是內服和外敷,現在則發展到應用花的香氣來達到保健和治病的效果。花香能治病的道理在於:香氣能殺滅病菌,能改變生理反應和增強自身的免疫力,進而就可達到健體祛病的效果。用花卉來防病治病,古今中外,自古有之。

我國古醫書記載的花卉多達數10種。楊貴妃曾用鮮花來養生保健,她喜歡在早晨走到花樹下,吮吸花露,用以滋潤肺腑,保養容顏。她還常常與唐玄宗一起採摘鮮花,互嗅其香,尤其喜愛初夏時節的芍藥花,認為芍藥花「既可忘憂,更能醒酒」。

前蘇聯,曾有一座著名的「健康」公園,是世界上第一個用鮮花來治病的療養區。美國有家精神病院,使用的是「園藝療法」,也就是讓病人種種花草,聞聞花香,看看綠色。專家說:「它能喚醒那些精神長期處於麻木狀態的病人」。在法國,幾百年來一直將薰衣草的花朵作為家庭良藥,用來治療神經性心跳、氣脹和周期性偏頭痛等。

據研究,花香可以提高人的注意力,能夠提高工作效率,紅、橙、黃色的鮮花,給人以熱烈、興奮和溫暖的感覺;青、綠、藍、白色的花,給人以清爽、嫻雅和寧靜的感覺;綠色可以解除焦慮,穩定情緒,使人情舒暢;鮮紅色的花能增加病人的食慾;淺藍色的花對發熱的病人有良好的鎮靜作用。(馬牧青)

【正文】

當重大疫情發生時,我們很多人都會產生應激反應,並產生焦慮、緊張、或者恐懼、乃至絕望等心理問題,影響身心健康。國內疫情向好的態勢正在逐步拓展,我們也經歷了一次重大的心理考驗,而韓國、義大利等地正在重蹈我們的覆轍,受災人群在逐漸擴大。

面對因疫情引起的創傷,我們該如何發揮園藝療法的作用,花園景觀該如何營造?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以及民眾整體的健康觀念提升,基於醫療環境下的康復花園,它的內涵和外延在不斷的擴展,應用範圍也已由最初的醫療戶外空間擴展至非醫療領域空間。

除了病人、家屬、醫護人員有需求外,通過活動方案與空間的搭配設計,即使是老人、兒童、青少年、一般城市居民都可以選擇利用園藝治療活動來改善個人狀態。

▲瑪姬療養中心花園

療愈花園無法直接治癒病症,但它至少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發揮作用:

1)幫助使用者減輕壓力,使身體達到良好的平衡狀態;

2)療愈花園的花草植物能使使用者增強自我康復能力;

3)幫助病人獲得常規醫療不能達到的療效;

4)創造一種良好的環境,方便給使用者理療和園藝治療;

5)為醫院工作人員、高壓人群等提供減緩工作壓力的場所;

6)在醫院內部,為病人和訪客提供安靜平和的互動環境。

▲波士頓兒童醫院屋頂療愈花園

在療愈花園中,人們可以通過休息、觀景、冥想、呼吸芳香空氣來刺激感官、舒緩壓力,擺脫麻木疲憊的狀態,使紊亂的生理機能得到調節。

療愈花園的特點

生態

不同於城市廣場的景觀,自然因素是療愈花園的主要組成部分。療愈花園通過整合和搭配各種自然元素構建無限貼近自然環境的景觀空間,通過藉助自然的力量,激發使用者的正向情感,消除災後身心障礙。

▲俄勒岡燒傷中心療愈花園

植物是療愈景觀設計中關鍵的自然元素,儘可能在該處空間提高植物種類,利用不同類型植物進行搭配,使人全方位地感受細節所帶來的趣味,從而鍛鍊肌體、舒緩心情。

▲俄勒岡燒傷中心療愈花園

互動

由於療愈花園的使用者有相當一部分存在生理或心理的問題,療愈花園需要通過一定的色彩、有節律的聲音、方向的氣味,宜人的質感刺激並改善使用者的感官;療愈花園還需通過可操作性強的互動使人從自身的不良狀態中剝離出來,分散與對身心不適的注意力。

人性化

療愈花園的使用人群涵蓋範圍廣,在設計與使用中,要充分考慮到各人群的使用需要,以及各年齡層的使用者需求。

療愈花園的設計要點

療愈花園作為提供園藝療養活動的特殊空間,在場地設計上非常注重:

(1)容易用五官感受的庭院空間;

(2)能讓參與者動手照顧植物的園藝空間;

(3)對行動不便者的友善環境。

構建無障礙的步行空間

考慮到災後身心障礙者及亞健康人群的行動不便性,自理能力和反應能力較弱,療愈花園的通道設計應本著無障礙原則。

步行路面安全、平緩、無障礙。在園路鋪裝的材料選擇上,要求防水、防滑、防眩光。步道寬度至少1.5米,以確保輪椅可以正常轉向,雙向通行步道至少2.1米。

在坡度較大的區域設置扶手或欄杆,和輪椅防護設施,防止跌倒。對於特殊的道路,可以考慮使用特殊的顏色,如「醫院大街」或「藍色走廊」,牆面和地面的色彩以藍色為主,或者畫出著色線。

營造休憩空間和運動空間

考慮到使用者需求的多元化,療愈花園可以設置休憩空間和運動空間。

一部分人希望靜默緬懷放鬆等,休憩空間的設計除了保證休憩設施的舒適度外,還需要為使用者帶來視覺上的愉悅。植物的形態、氣味、質感、季節變化和色彩要多樣化。休憩空間的私密程度也要不一樣,植物的合理配置可以用有限的面積營造諸如開放空間、半開放空間、私密空間等不同類型空間。同時,減少空間的複雜程度,減少額外的使用壓力。

一部分人需要活動來忘卻悲傷,運動空間能提供交談、娛樂、復健等。運動空間主要設置一些健身設施,並利用植物的栽植與園藝活動的組織讓使用者有更多地接觸大自然的機會,從而改善和調節使用者身體和心理機能。

運動空間要避免設施對行動不便人群和小孩的傷害,環境的營造要有安全感和舒適度,其位置的選擇應提供易於到達的、舒適方便的連接,保證空間的可達性。

園藝療法在療愈花園中的設計

感官療法:

通過設置富有變化的五大感官體驗,營造「五感花園」,力求打開使用者的全方位感知系統,營造有情緒質感的療愈空間。

勞作療法:

主動參與式的療法,園藝活動是能感受大自然美好的活動類型,可以單獨開闢一塊活動區域,鼓勵使用者親自選擇要栽種的植物並進行澆水、施肥、修建等養護管理。應用勞作療法的景觀設計,要注重勞作形式的多元和安全,能密切融入周圍的自然環境並充分發揮自然元素對人體身心健康的促進作用。

療愈花園的園藝治療活動

療愈花園中所用的園藝治療活動通常可有五種類型,分別有:

強調手作的工藝活動:製作植物飾品、植物染、手作庭園步道等。

能群體進行的團體活動:與植物相關的益智遊戲、說故事、電影或音樂欣賞。

遠足踏青:寧謐、愜意的步道景致總能喚起老人們來到花園散步的興致。

室內/戶外進行的動手栽培、栽植活動:花藝設計、種植花卉蔬果、庭園環境維護等。

戶外教學:在戶外進行昆蟲、動植物、土壤等知識學習。

在城市生態改造及景觀提升中,可將城市社區的閒置地塊進行品質提升,結合療愈花園實現功能創造。作為治療與康復相結合的自然療養形式,療愈花園正在逐步走入康養小鎮、旅遊小鎮,可以作為構建「全民康養」未來社區的重要戶外健康場所,也將在未來社區建設中發揮重大作用。

相關焦點

  • 2020博鰲國際養生論壇夏季峰會暨中國(鼎龍灣)康養旅居論壇將於12...
    2020年12月27日,為期5個月的2020博鰲國際養生論壇夏季峰會暨中國(鼎龍灣)康養旅居論壇即將舉行盛大閉幕儀式,並開展「打造世界康養旅居目的地,探討康養旅居發展新路徑」為主題的研討議程。2、環節精彩紛呈 與全國名醫相約鼎龍灣閉幕式當日,將圍繞"打造世界康養旅居目的地,探討康養旅居發展新路徑「為主題展開議程,設置論壇主旨發言、名家對話、頒獎盛典以及名醫義診等亮點環節
  • 乾元堂集團旅居康養遼寧桓仁總部基地 一個有故事的風水寶地宜居小城
    盛夏來臨之際,在北京乾元堂集團,購買了乾元堂旅居康養卡,我們一行三十多位中老年朋友,走進了遼寧省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乾元堂旅居接待基地,開啟了一個月的旅居康養生活我們頭天中午從北京站上車火車直達桓仁大概是第二天9點多鐘,在桓仁乾元堂康養中心的悉心安排下,在五女山火車站順利接站。經中心全體工作人員的熱情周到服務,大家乘坐上乾元堂康養基地的大巴車,看著公路兩邊的綠色徐徐從眼前掠過,呼吸著清新的空氣,看這湛藍的天空,朵朵白雲下青山綿延,河流彎曲淌過……眼前全然不是印象中的東北啊!
  • 4600畝康養大盤,綠地在大漁「玩」出了新花樣
    結合昆明市場的實際情況來看,本地眾多的康養屬性項目,佔地規模大多在兩三千畝之間,這使得總佔地約4600畝的綠地滇池國際健康城脫穎而出,成為了本地康養不容忽視的重要一環。因此,對康養項目而言,規模越大,其所能提供的空間也越為充裕,呈現的康養設施配套也將更為細分化和專業化。綠地滇池國際健康城就證明了這一點:
  • 發展森林康養正當其時?聽專家介紹發展森林康養的意義
    森林康養核心是指以利用森林環境為基礎,以適宜的措施為手段,以大眾健康為目標,所開展的森林對人類的養生活動。是與醫學、養生學、運動學、心理學結合開展的保健養生、康復療養、健康養老、休閒旅居等服務活動。  在培訓中,劉拓認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認識的深化,森林康養已成為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而一個完整的森林康養產業,要包括康養理論、康養產品、康養基地、康養師隊伍、康養設施器械、康養文化等要素。  森林為什麼具有康養作用?
  • 池州主動對接南京都市圈 打造旅遊康養福地
    這給生態環境優良的池州提供了巨大的機遇,特別是養老、康養等領域。池州把大健康產業作為新的支柱產業重點培育,起到「後花園」留人的效果,充分發掘九華山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優勢,深度開發與拓展新型健康養老、休閒度假、健康管理、中醫養生等產業示範項目,提供「以養為主,度假養生相結合」的旅居生活方式。
  • 疫情無法剝奪的,是我們的愛與尊嚴 ——「白衣天使 鄉野療愈計劃...
    「白衣天使 鄉野療愈」計劃 旨在倡議國內的高品質精品民宿,捐出10000個間夜及相關服務,在疫情緩解後,提供給那些奮戰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免費休養使用。
  • 貴州康養商會常務副會長陳光:康養進社區恰逢其時、大有作為
    貴州省康養產業商會常務副會長陳光作了康養進社區的主題演講,稱康養進社區恰逢其時、大有作為!作為華控城鄉「夢寐大學」執行董事營運長、貴州省多彩貴州文化康養中心董事總經理,陳光認為,隨著中國老齡化的加速,康養資源匱乏已成為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在構築新時代康養版圖中,貴州康養產業將大有可為。
  • 「清新黔江,上善濯水」康養靜心主題活動成功開展
    2020年開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各行各業造成重創,旅遊業更是成為了受影響最為嚴重的產業之一。最近,伴隨著疫情形勢逐漸趨向好轉,以「康養養生,養心休閒,文化旅遊」為宗旨的康養旅遊產業成為旅遊業新的發展引擎和新的增長點。
  • 來一場身心靈的康養,才能獲得真正的健康
    來自五湖四海的學員們不遠千裡趕來,親近了自然之美,學習了有機及養生生活,感受了生態茶旅的魅力,讓人獲得身心靈的療愈。有機茶園每天都會迎來全國各地甚至海外的有機愛好者。雖有來了許多次,但是仍然讓人百去不厭,如果可以,希望一直住在這裡,感受這裡的四時四景,呼吸林間富含負氧離子的空氣,煥新身體的每個細胞,吃山裡吸收陽光雨露和自然養分生長的蔬果,品茗自然賜予的有機茶!
  • 朝山沐野l 康養文旅新概念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朝山沐野是一個集度假、康養、玩樂的複合型文旅項目。
  • 全媒聚焦烏市置業新風口,全能文旅康養大城啟幕烏市人居新時代
    雄踞新區核心地帶的烏魯木齊恆大文化旅遊城、烏魯木齊恆大養生谷,憑藉自身超級IP的建設打造,有望成為城北新區文旅康養新標杆,助推區域的磅礴騰飛。在政策紅利的催生下,烏魯木齊恆大文化旅遊城、烏魯木齊恆大養生谷順勢而為,瞄準世界級水準,打造全疆文旅康養融合發展典範。
  • 這才是真正的康養地產!
    如今,康養度假類產品是大文旅產業目前最受關注的領域之一,也成為全國房地產開發商紛紛轉型的進行「二次創業」的新突破口。這類新的「康養+旅遊+地產」的模式,無疑可以催生一系列新業態,成為經濟發展新時期,中國打造現代化「美好生活」願景中最突出的表現形式。1、養老產業呈「兩極化」現象:大眾養老公益化VS高端養老精品化。
  • .| 石玉華:推進旅遊轉型 擦靚山水名片——關於將森林康養作為...
    我組織政研、發改、文旅、林業、民政、醫保、衛健等部門成立專班,專題研究國家和省市支持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全面了解康養產業的市場需求,把準產業發展風向標。 一是政策有驅動。從國家層面講,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積極促進健康與養老、旅遊、健身休閒融合,催生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 康養鹽邊丨紅格假日酒店:康養宜居打造嚮往生活
    紅格假日酒店如何一步步成為運動康養的支柱板塊 2005年,四川省首屆冬季旅遊發展大會確定在紅格鎮召開,但當時紅格鎮並沒有一個可作為大會支撐的配套酒店,於是黨委政府迅速反應、精心籌備,讓五星級標準的紅格假日酒店拔地而起,建成後的酒店一度作為紅格鎮的標誌性建築備受矚目
  • 匯愛無「疫」藝術療愈課程歷時三個月圓滿結業
    2020年11月24日,武漢市青山區益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在衛星村小學順利開展「匯愛無疫藝術療愈課」結業儀式。該項目系愛心企業錦江APP X ZMAX 和麓楓酒店針對一線抗疫家庭子女捐贈的公益課項目,同時也是在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回家的希望子項目益心童愛計劃下申請成立的匯愛無「疫」藝術療愈課堂專項公益項目。
  • 修武:500餘間民宿靜候白衣天使凱旋療愈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巖 通訊員 嶽靜雲上院子50間夜、樸居湖畔20間夜、探宿 80間夜……日前,修武縣多家精品民宿共拿出夜房500餘間,邀請奮戰在「疫」線的白衣天使待疫情緩解後免費參加鄉野療愈。
  • 一個老人的遷徙:從吉林到三亞過冬 旅居公寓發展迎來春天
    2016年12月,國家跨省異地就醫結算平臺上線運行,一個月後,海南異地就醫結算平臺實現與國家平臺聯網。這意味著劉玉芬只需進行異地就醫備案後就可以在海南定點醫院就醫時直接進行醫保報銷。對於劉玉芬而言,旅居公寓已是一種最好的選擇。她說:「旅居其實並不是一種奢侈的生活方式。
  • 未來理想人居模式什麼樣 去「明日花園」體驗
    江北園體現重慶山水風貌重慶日報記者在現場看到,「明日花園」江北園依山就勢,山形地貌高低錯落,象徵著山城多維立體的空間特色。整個花園以象徵嘉陵江水的「遊步道」作為主要的參觀路線,由居家場景的療愈花園和社區共建的共生花園組成,串聯成有機整體。
  • 「五一」安心遊〡泡溫泉,打開康養新大門
    疫情之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溫泉的康養作用。形成的一套健康增進體系。以溫泉為核心要素的健康增進體系對健康的影響,主要來自五個方面:泉質(水化學性質和類型)、物理作用(溫度/浮力/水壓/阻力)、環境(氣候/地形/海拔)、轉地效應(從家庭/工作空間到非日常空間)、停留時間(遊程+療程)。
  • 遊出新花樣|青島「康養、文化、休閒、採摘」八大旅遊線路推薦
    健身康養01 青島古城溫泉康養2日遊即墨古城 攝影/@小慶啊啊啊以漫遊即墨古城和溫泉沐浴為主題賞鶴山美景即墨老酒博物館 攝影/@青島的雨線路即墨古城——百年美食「和豐德」——即墨老酒博物館(品酒)——天泰溫泉度假村(觀海泡湯)——鶴山(觀崢嶸清秀泉甘石奇的道教古蹟)02 綠水青山康養健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