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們以優異的表現順利畢業!」
2020年11月24日,武漢市青山區益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在衛星村小學順利開展「匯愛無疫藝術療愈課」結業儀式。該項目系愛心企業錦江APP X ZMAX 和麓楓酒店針對一線抗疫家庭子女捐贈的公益課項目,同時也是在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回家的希望子項目益心童愛計劃下申請成立的匯愛無「疫」藝術療愈課堂專項公益項目。
從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階段性勝利,全面復工復產之時,益心社工的工作人員,從九月份到11月底,歷時三個月的時間,以志願者哥哥姐姐的身份陪伴衛星村抗疫一線家庭子女一起上了12堂藝術療愈實踐課。今天,志願者們也帶著自己的感觸來到了結課儀式,再次進行自我介紹,傾聽小朋友朗讀自己的作文,為他們頒髮結業證書,並與小朋友們一起完成了最後一項藝術製作——京劇娃娃。花花綠綠的頭飾、圓圓的腦袋和火紅的馬褂,京劇娃娃在小朋友的手中逐漸成型。
孩子們眼中的認真與耐心,閃著最純真的光,分享作文時自信的笑容,做手工時專注的眼神,都是他們小小的心對外界世界更加開放的見證。「變開朗了,變自信了,會更加主動地結交朋友了。」這是益心社工的志願者在活動的最後總結的衛星村小學的孩子們的改變。這三個月的時間裡,許多小朋友從最初的拘謹到現在會主動舉手發言,從最初的沉默寡言到現在會主動與志願者哥哥姐姐交流,他們的變化也是整個匯愛無「疫」藝術療愈課的初衷——用開心快樂並且能夠有所收穫的方式,彌補這些孩子因為疫情而無法和衝鋒一線的英雄父母共同學習成長的時間和機會,也向所有抗疫家長表達最誠摯的感謝。
而孩子們手中的京劇娃娃的燦爛笑臉,即是他們通過雙手的實踐去學習領悟中國傳統文化、全球環境保護問題的篇章總結,也是益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志願者們慢慢慢慢開啟孩子們新世界大門的新章程。
從第一節課的教師節賀卡DIY,到環保系列課程之垃圾分類課、雲朵燈DIY、花環DIY、蛋殼風鈴,再到非遺課程系列課程之泥塑、公筷製作、參觀荊楚金石博物館、非遺剪紙,一節節藝術療愈課為孩子們打開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大門,讓他們從親身實踐中了解每一項手工藝背後的故事與製作流程。孩子們通過親自製作的手工藝品表達情感,我們也希望通過藝術的魅力為孩子們打破界限,增添生活樂趣,共享創作樂趣,感受文化樂趣。(圖4)
同心抗「疫」,匯愛無「疫」。這三個月的陪伴,讓衛星村一線抗疫家庭的小朋友在動手製作的過程中,放下煩惱,敞開心扉。勞倫斯·博茲說:「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人們可以意識到每天都像是一張新的白紙,我們永遠可以從零開始,重新出發。」我們也希望這些最可愛的小天使可以帶著12節課中學到的知識,更加快樂與自信的揚帆起航,去感受、體驗與品味這個世界。(圖5)
來自益心社工的陳玥理事表示:「匯愛無『疫』兒童藝術療愈課堂項目圓滿結項,即是終點也是起點。『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青少年是祖國和民族的未來,也是我們事業興旺發達的希望,我們希望培養孩子們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學習各方面技能,將來為國家富強、地方發展貢獻出自己一份力量。」
採編|品牌傳播部 陳甜詩雨
排版|品牌傳播部 彭巧婷
審核|品牌傳播部 彭巧婷&陳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