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節與以往有太多的不同,武漢疫情的蔓延似的我們的正常生活遭受極大影響,不能出門,沒有辦法正常工作,每天除了待在家裡,最好哪裡都不要去。
因為在生死面前,一切都是小事。於此,也只能窩在家裡不斷地重溫自己喜歡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不知道已經看過多少遍了,但每次看都感觸頗深。
每一處小細節都值得細細品味,不得不佩服編劇的功力,對人性的拿捏已然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再加之好演員的傾情演繹,才有了這麼一部經典。
比起羅子君的婚姻失敗,更多人唏噓於唐晶在愛情裡的慘敗,很多人認為賀涵太渣,怎麼可以移情別戀女朋友的閨蜜,也有人認為唐晶缺少分寸感,千不該萬不該讓賀涵去幫羅子君。
如果沒有一來二去,一而再再而三地接觸,或許他們之間就不會擦出愛情的火花。
然,在我看來,男女之間的情愫就像破土而出的小草,擋是擋不住的。如果非要糾結唐晶在這場戰役裡的失誤,大抵有兩個字可以囊括,那便是「卑微」。
在與賀涵曖昧不清,糾纏不休的十年裡,她一直卑微地愛著,為了他,不斷地改變自己。稀裡糊塗的把自己變成了原以為對方會喜歡的模樣。
豈不知,反而適得其反。
我的前半生:愛情裡,卑微的女人,結局早已註定,別不信。
男人的愛情很奇怪,越是上趕著,容易唾手可得的,他越不感興趣,也越不在乎。唐晶一直給賀涵的感覺是,她真的很愛他,很愛很愛,愛到一直在等對方說,我們結婚吧。
可簡單的五個字從始至終賀涵都沒有給到她想要的答案,後來的求婚,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覺得該給對方一個承諾,我們該結婚了。
他不愛她,或者說,沒那麼愛。故而才覺得結婚很複雜。
豈不知,真愛是不摻雜任何思考的,就是本能的,我想和你在一起。而且不是一陣子而是一輩子。
唐晶用了十年都沒能等來賀涵一句我愛你。而羅子君卻輕而易舉的俘獲了他的真心。不是說羅子君比唐晶優秀,而是說她在愛情裡,擁有讓賀涵心動的東西。
這一點恰恰是唐晶所沒有的。賀涵給自己背叛的解釋是,可能是和她在一起我更輕鬆吧。言外之意,和唐晶在一起沒有他想要的愛情的感覺。
人與人之間,尤其是戀人與戀人之間最動人也最吸引人的便是化學反應。羅子君給了賀涵這樣的感覺,讓他有種衝動,下一秒就想和她結婚,拿自己的所有去迎娶心愛之人。
而唐晶給到賀涵的感覺是緊張,和她在一起更像是夥伴,同盟,知己,唯獨缺少了一份男歡女愛。
這是他們不合適的地方。唐晶十年來都在努力走進這個男人的心,對方不是木頭,不會感受不到。
恰恰是心知肚明,才覺得窒息,覺得壓抑。好像不給對方一個交代就會十惡不赦似的。可事實的狀況是,男人和女人不一樣。尤其是對待感情。
不愛就是不愛,沒那麼愛就是沒那麼愛,假裝不來,越是逼得緊,男人就越是想要逃脫。陳俊生早就看出來了,賀涵心裡真正愛的女人不是唐晶,所以才遲遲不願意結婚。
他愛上了羅子君,卻又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唐晶,所以才煎熬,不知所措。
愛與不愛,涇渭分明。
愛,是一種情不自禁,是一種無法自拔,無可救藥。
不愛,才會應付,才會敷衍,才會把約會都當成是一種專門的日程安排。
細數賀涵與這兩個女人之間,對唐晶更多是被動,對羅子君更多是主動。
這就是區別。
唐晶深愛賀涵,非他不要沒有錯,錯就錯在一腔孤勇給錯了人,錯就錯在對愛情太過偏執。如果她不那麼錙銖必較,一味的計較男人的緋聞,對自己更自信一些。
或許,早就結婚了。
再如果,她不那麼要強,不那麼讓男人覺得有壓力,準確地說,不逼迫自己活成自以為賀涵會迷戀和鍾愛的樣子。
結局會不會不同。男人,尤其是成功男人。向來不會娶女強人。因為她們身上多多少少都缺少女人味。
這一點尤為重要。唐晶如果能像凌玲一樣深諳男人心,換一種方式去愛,愛的更聰明,更高階一些,可能真就沒羅子君什麼事了。
唐晶的失誤,一直在於,對方也是愛她的,也是和自己心意相通,他可能會愛上別的什麼人,所以才膽戰心驚地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優秀,從而獲取到安全感。
這是獨立女性的普遍認知,可這麼做,也不一定適用於撩漢。特別是比自己更出色的男人。
畢竟,他可選擇的餘地和機會很多,除了你,自然身邊還有太多的鶯鶯燕燕,如果一味的付出和靠近,並沒有激起對方想要擁有你的衝動。
那就證明這個男人他沒那麼愛你,縱然選擇了和你在一起,也不意味著是永遠。
愛,是流動的。沒那麼沉沉的愛,更是這樣,當他身邊出現了怦然心動的女人,你們的愛情也就到了壽終正寢之時。
這是註定的。
24小時情感陪護,每晚10點,我在古城西安,等,你的故事。歡迎關注,私信留言,點讚,分享,評論。